第一站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是奇巖世界奇觀之一,經長時間的海蝕風化和地殼運動,形成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等特殊的地質景觀。
今天早上來,斷斷續續下著小雨,不大但是需要穿雨衣或者大三巨大的巖石,新鮮的空氣撲面而來,讓人神清氣爽,各種女王頭等樣子的石頭,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了!
臺灣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景觀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
位於新北市萬裡區的野柳地質公園為臺灣北部著名的地質公園。
這裡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
再加上周圍豐富的海洋生態、漁村風情等多元地貌,讓野柳成為深具教育、觀光與遊憩功能的著名旅遊景點。
野柳,還是候鳥們南遷到達臺灣的第一站,也是北返時最後一個可以歇腳的地點之一。
每年南遷北返之際,尤其是3月、4月與10月,是觀賞過境鳥類不可錯過的地點。
其中又以白眉巫、黃喉巫、戴勝、授帶鳥、黃眉柳鶯、烏灰鶴、黑鶇等稀有鳥類更為人們津津樂道。
野柳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因大海波浪的常年侵蝕、巖石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野柳各種奇特景觀。
女王頭——臺灣旅遊業的一張名片,蕈狀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尤其是「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
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大致相同。
由於它的頸子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
科學家預估女王頭的脖子會因海水以及風、雨等自然現象而變得越來越細,在2040年前後斷掉。
因此是野柳地質公園最有代表性的景物。
第二站臺北故宮博物院院內收藏有全世界最多的無價中華藝術寶藏,與美、英、法羅浮宮公認並列為世界四大博物館,院中承襲清宮中自北宋以來,歷代帝皇的收藏,超過六十五萬件歷史文物。
鎮館之寶是一塊五花肉和一顆大白菜!
在故宮裡面一進門導遊會每人發一個耳麥,導遊手裡會有一個小話筒,他會通過這個話筒進行講解講解,團與團之間互不影響。
在故宮裡面不允許大聲的喧譁,但是現在允許拍照了,真是太棒了,只是記住一定不要開閃光燈哦!
進入故宮只能帶小包或者不帶包,雙肩背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記得放在車裡哦。
在外面拍拍照。
在臺北故宮負一層有賣紀念品的地方。
臺北故宮是臺灣著名的中國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坐落在臺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
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
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氣勢宏偉,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院內設有20餘間展覽室,文化瑰寶不勝枚舉。
院內收藏有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瀋陽故宮、熱河行宮、中國青銅器之鄉-寶雞運到臺灣的二十四萬餘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盤等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
臺北故宮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宮殿色彩。
博物院的主體建築分為四層,正院呈梅花形。
第三站士林官邸士林官邸內現只保留私人別墅一棟,其餘皆開放民眾參觀,包括:士林園藝所、園藝展覽館、歐式花園、中式庭園、蘭亭與噴泉,及作禮拜的凱歌堂,外花園有溫室盆栽和玫瑰園內花園為中西合稱庭園,有假山奇石造景,花木扶疏絲蔭遮天,在豔陽高照下,可讓你清涼一下!
又可享受席地而坐聆聽演奏,一種不拘形式的音樂盛宴。
到處可見婚紗攝影,留下人生珍貴的彩頁!
最核心建築為蔣公公館居住26年,陳設典雅簡樸,臺北市府有意規劃為史跡博物館。
緊鄰的園藝所則致力於蘭花培植,富風雅或喜愛養花蒔草者不可錯失。
士林官邸就像你的秘密心園,四季交替的花卉,感覺如沐於皇宮的後花園。
官邸由外而內共分為外花園、內花園、正房幾個區域;外花園中有溫室盆栽區及玫瑰園,據說蔣夫人最喜愛的花園;內花園是中式庭園和西式庭園的合稱,西式庭院裡的苗圃、花藝、雕塑、水池都洋溢這濃濃的西方風情,我們那天還看見一個女子身穿和服在西式庭園中拍攝寫真集;中式庭園裡的拱橋、曲池、流水等東方庭園造景,則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國。
中西兩種風格同時聚合在一個地方,並沒有顯得突兀和怪異,卻有種別樣的美。
從這裡可以看出蔣介石和宋美齡各自的喜好和風格,一個完全西化的知性女子和一個仍然殘留著封建思想的軍閥官僚的結合,卻猶如這花園般令人驚異地和諧。
第四站國父紀念館5點鐘的儀仗隊交接在這個廣場上能拍到101大樓的全貌一會兒從這裡步行出發到101大樓很近還會經過臺北市政府和市政府對面的臺北議會國立國父紀念館位於臺北市仁愛路四段,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
紀念館佔地35000坪,為宮殿式建築。
館外有中山公園環繞,還有九曲橋、池塘、假山、柳樹等景色點綴。
館內四大展覽室裝飾精美,設計新穎,展示中華民國建國史及現代名家藝術品。
此外,館內的表演廳、燈光、音響設備一流,經常舉辦高水準的音樂會。
國父紀念館成為市民戶外活動、休閒以及欣賞藝術,文化演出的綜合性場所。
另有澳門國父紀念館。
第五站臺北101大樓,雖然已不是世界第一高樓了,但仍有世界第一快的電梯,幾十秒到達89樓,飛一樣的速度哦。
張開嘴吞咽唾液能夠有效地預防或減輕耳鳴的感覺。
3個銅板組成101的logo坐電梯直達觀光層,從觀光層看臺北全貌,觀光層的中心位置有一個阻尼器,就是一個大大的球,可以防大風和地震,原理就是,風往北吹,球就往南偏,保持大樓重心始終在中心,這個風阻尼器也就是離那些圓腦袋吉祥物的原型,非常可愛吧,名字叫做——damperbaby!
臺北101摩天大樓,在規劃階段初期,原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於1999年動工,2004年12月31日完工啟用,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KTRT團隊建造。
2004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4日間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
臺北101樓高509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
該樓融合東方古典文化及臺灣本土特色,造型宛若勁竹,節節高升、柔韌有餘。
另外運用高科技材質及創意照明,以透明、清晰營造視覺穿透效果。
建築主體分為裙樓(臺北101購物中心)及塔樓(企業辦公大樓)。
其中B2—B4為停車場,B1至4樓共有5層購物中心,5樓則為數家銀行與證券服務金融中心所在,6樓至84樓為一般辦公大樓,85樓為商務俱樂部,86至88樓為觀景餐廳,89樓為室內觀景層,91樓為室外觀景臺。
第六站自由廣場放飛了一會自我就是一個牌樓不過導遊推薦了地道的臺灣網紅奶茶都是本地人再喝可是我並不能過度讚美哦自由廣場上有中正紀念堂,可以說是臺北市最宏偉紀念性建築,25公頃廣大園區裡,座落著中正紀念堂、中正公園、牌樓、圍牆、瞻仰大道、「國家」劇院、音樂廳,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
面對中山南路上的「大中至正」牌樓,高30公尺、寬80公尺,距紀念堂中心線470公尺,由此遠望紀念堂,氣勢雄偉;紀念堂建築格式採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牆,藍瓦金黃琉璃寶頂,整座建築氣象萬千。
堂內上層有蔣介石銅像,下層則設文物展示室、電影室、懷恩藝廊、中正藝廊、中正紀念圖書館、視聽中心、蔣介石紀念室及兒童教室,提供市民文化育樂及社教活動。
晚上入住大富豪酒店,依舊是大大的而且不偏,周圍就有7-11,康是美,屈臣氏,又是一頓買買買!
我想說的是,以上真的是我們第一天的行程,出發時給的行程單上的Day2+Day7的行程全部完結了,也就是說我們最後一天沒有行程了,如果你以為你可以自由購物了,那你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