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景觀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

2020-12-04 趙哥說動漫

第一站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是奇巖世界奇觀之一,經長時間的海蝕風化和地殼運動,形成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等特殊的地質景觀。

今天早上來,斷斷續續下著小雨,不大但是需要穿雨衣或者大三巨大的巖石,新鮮的空氣撲面而來,讓人神清氣爽,各種女王頭等樣子的石頭,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了!

臺灣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景觀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

位於新北市萬裡區的野柳地質公園為臺灣北部著名的地質公園。

這裡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

再加上周圍豐富的海洋生態、漁村風情等多元地貌,讓野柳成為深具教育、觀光與遊憩功能的著名旅遊景點。

野柳,還是候鳥們南遷到達臺灣的第一站,也是北返時最後一個可以歇腳的地點之一。

每年南遷北返之際,尤其是3月、4月與10月,是觀賞過境鳥類不可錯過的地點。

其中又以白眉巫、黃喉巫、戴勝、授帶鳥、黃眉柳鶯、烏灰鶴、黑鶇等稀有鳥類更為人們津津樂道。

野柳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因大海波浪的常年侵蝕、巖石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野柳各種奇特景觀。

女王頭——臺灣旅遊業的一張名片,蕈狀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尤其是「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

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大致相同。

由於它的頸子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

科學家預估女王頭的脖子會因海水以及風、雨等自然現象而變得越來越細,在2040年前後斷掉。

因此是野柳地質公園最有代表性的景物。

第二站臺北故宮博物院院內收藏有全世界最多的無價中華藝術寶藏,與美、英、法羅浮宮公認並列為世界四大博物館,院中承襲清宮中自北宋以來,歷代帝皇的收藏,超過六十五萬件歷史文物。

鎮館之寶是一塊五花肉和一顆大白菜!

在故宮裡面一進門導遊會每人發一個耳麥,導遊手裡會有一個小話筒,他會通過這個話筒進行講解講解,團與團之間互不影響。

在故宮裡面不允許大聲的喧譁,但是現在允許拍照了,真是太棒了,只是記住一定不要開閃光燈哦!

進入故宮只能帶小包或者不帶包,雙肩背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記得放在車裡哦。

在外面拍拍照。

在臺北故宮負一層有賣紀念品的地方。

臺北故宮是臺灣著名的中國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坐落在臺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

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

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氣勢宏偉,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院內設有20餘間展覽室,文化瑰寶不勝枚舉。

院內收藏有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瀋陽故宮、熱河行宮、中國青銅器之鄉-寶雞運到臺灣的二十四萬餘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盤等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

臺北故宮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宮殿色彩。

博物院的主體建築分為四層,正院呈梅花形。

第三站士林官邸士林官邸內現只保留私人別墅一棟,其餘皆開放民眾參觀,包括:士林園藝所、園藝展覽館、歐式花園、中式庭園、蘭亭與噴泉,及作禮拜的凱歌堂,外花園有溫室盆栽和玫瑰園內花園為中西合稱庭園,有假山奇石造景,花木扶疏絲蔭遮天,在豔陽高照下,可讓你清涼一下!

又可享受席地而坐聆聽演奏,一種不拘形式的音樂盛宴。

到處可見婚紗攝影,留下人生珍貴的彩頁!

最核心建築為蔣公公館居住26年,陳設典雅簡樸,臺北市府有意規劃為史跡博物館。

緊鄰的園藝所則致力於蘭花培植,富風雅或喜愛養花蒔草者不可錯失。

士林官邸就像你的秘密心園,四季交替的花卉,感覺如沐於皇宮的後花園。

官邸由外而內共分為外花園、內花園、正房幾個區域;外花園中有溫室盆栽區及玫瑰園,據說蔣夫人最喜愛的花園;內花園是中式庭園和西式庭園的合稱,西式庭院裡的苗圃、花藝、雕塑、水池都洋溢這濃濃的西方風情,我們那天還看見一個女子身穿和服在西式庭園中拍攝寫真集;中式庭園裡的拱橋、曲池、流水等東方庭園造景,則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國。

中西兩種風格同時聚合在一個地方,並沒有顯得突兀和怪異,卻有種別樣的美。

從這裡可以看出蔣介石和宋美齡各自的喜好和風格,一個完全西化的知性女子和一個仍然殘留著封建思想的軍閥官僚的結合,卻猶如這花園般令人驚異地和諧。

第四站國父紀念館5點鐘的儀仗隊交接在這個廣場上能拍到101大樓的全貌一會兒從這裡步行出發到101大樓很近還會經過臺北市政府和市政府對面的臺北議會國立國父紀念館位於臺北市仁愛路四段,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

紀念館佔地35000坪,為宮殿式建築。

館外有中山公園環繞,還有九曲橋、池塘、假山、柳樹等景色點綴。

館內四大展覽室裝飾精美,設計新穎,展示中華民國建國史及現代名家藝術品。

此外,館內的表演廳、燈光、音響設備一流,經常舉辦高水準的音樂會。

國父紀念館成為市民戶外活動、休閒以及欣賞藝術,文化演出的綜合性場所。

另有澳門國父紀念館。

第五站臺北101大樓,雖然已不是世界第一高樓了,但仍有世界第一快的電梯,幾十秒到達89樓,飛一樣的速度哦。

張開嘴吞咽唾液能夠有效地預防或減輕耳鳴的感覺。

3個銅板組成101的logo坐電梯直達觀光層,從觀光層看臺北全貌,觀光層的中心位置有一個阻尼器,就是一個大大的球,可以防大風和地震,原理就是,風往北吹,球就往南偏,保持大樓重心始終在中心,這個風阻尼器也就是離那些圓腦袋吉祥物的原型,非常可愛吧,名字叫做——damperbaby!

臺北101摩天大樓,在規劃階段初期,原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於1999年動工,2004年12月31日完工啟用,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KTRT團隊建造。

2004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4日間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

臺北101樓高509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

該樓融合東方古典文化及臺灣本土特色,造型宛若勁竹,節節高升、柔韌有餘。

另外運用高科技材質及創意照明,以透明、清晰營造視覺穿透效果。

建築主體分為裙樓(臺北101購物中心)及塔樓(企業辦公大樓)。

其中B2—B4為停車場,B1至4樓共有5層購物中心,5樓則為數家銀行與證券服務金融中心所在,6樓至84樓為一般辦公大樓,85樓為商務俱樂部,86至88樓為觀景餐廳,89樓為室內觀景層,91樓為室外觀景臺。

第六站自由廣場放飛了一會自我就是一個牌樓不過導遊推薦了地道的臺灣網紅奶茶都是本地人再喝可是我並不能過度讚美哦自由廣場上有中正紀念堂,可以說是臺北市最宏偉紀念性建築,25公頃廣大園區裡,座落著中正紀念堂、中正公園、牌樓、圍牆、瞻仰大道、「國家」劇院、音樂廳,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

面對中山南路上的「大中至正」牌樓,高30公尺、寬80公尺,距紀念堂中心線470公尺,由此遠望紀念堂,氣勢雄偉;紀念堂建築格式採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牆,藍瓦金黃琉璃寶頂,整座建築氣象萬千。

堂內上層有蔣介石銅像,下層則設文物展示室、電影室、懷恩藝廊、中正藝廊、中正紀念圖書館、視聽中心、蔣介石紀念室及兒童教室,提供市民文化育樂及社教活動。

晚上入住大富豪酒店,依舊是大大的而且不偏,周圍就有7-11,康是美,屈臣氏,又是一頓買買買!

我想說的是,以上真的是我們第一天的行程,出發時給的行程單上的Day2+Day7的行程全部完結了,也就是說我們最後一天沒有行程了,如果你以為你可以自由購物了,那你就錯了!

相關焦點

  • 大自然奇特景觀--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組圖]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地貌景觀一角。 李曉峰攝影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
  • 臺灣島的地理位置如何?適合大型海軍基地建設嗎?
    麥克·阿瑟曾將中國臺灣島比作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和潛艇供應船」,臺灣島的地理位置優勢由此可見一斑。單從地理角度來講,臺灣島的位置優勢在整個亞太地區都能排得上行,這樣的位置優勢對於大型海軍基地建設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 臺灣地理位置氣候資源
    1、位置  全省位於祖國大陸架的東南緣。地處東經124°34"30"(宜蘭縣赤尾嶼東端)至119°11"03"(澎湖縣望安鄉花嶼西端),北緯21°45"25"(屏東縣恆春鎮七星巖南端)至25°56"30"(宜蘭縣黃尾嶼北端)之間。
  • (夏雲)臺灣見聞之五——野柳公園:鬼斧神工地質地貌
    (夏雲圖文)臺灣面積不大,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風景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和特殊的地質景觀,其中以臺灣東北部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引人注目,在「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它超過了知名的玉山主峰和日月潭名列第一。
  • 衛星地圖看寶島臺灣,高山佇立,平原很狹窄!
    臺北城市群另外,臺灣島四面環海,良港眾多,下面這張圖便是臺灣島的一個貨櫃碼頭的衛星地圖。可以注意到,整個港區有很多很多的貨櫃,可以推知這個港口的吞吐量相當大,貿易往來也是很興盛的。四面環海的臺灣並不缺少天然良港。
  • 海南比臺灣差在哪?不輸地理位置和資源的海南,怎麼就比不過寶島
    關於臺灣的歷史,在這裡就不再多作介紹了,臺灣早就開通了通商口岸,開始發展經濟。臺灣島四面環海,孕育出各種海岸地形,分為海灣之間的北部沿岸線平直單調的西部沙岸,以珊瑚礁地形為主的南部珊瑚礁海岸,山地和海洋相鄰的東部斷層海岸。省內大致地形可分為山地、丘陵、盆地、平原、臺地五大地形。東部山地佔全省面積的一半,可耕地佔全省面積的24%。
  • 考前每日練 | 臺灣清水斷崖海岸
    直接用網頁查看的網友不能正常查看解析與答案,請關注」地理蹊「公眾號,並用微信手機或PC版瀏覽。河南師大附中2018屆高三10月月考臺灣省蘇花公路東臨太平洋,在地形上稱「清水斷崖海岸」(圖2)。其依山傍海陡峭的斷崖景觀,名列臺灣八大景之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 盤點臺灣十大最美旅遊地
    臺灣四面環海,地理資源豐沛,除了擁有優美的海岸風光外,還有許多特殊地形及奇特的地理景觀。從高山到大海,從峽谷到湖潭,每個地方都散發著不同的風情,值得去細細品味。下面就盤點一下臺灣十大最美旅遊地。1、日月潭
  • 佛教聖地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普陀島》
    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佛教聖地,也是個風景優美的島嶼,這裡的風景不亞於「三亞」等海邊城市的海邊風景,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走進佛教聖地的人間清淨地。普陀山的勝景集寺廟、海、沙、石於一體。千步金沙、光熙雪霽、茶山夙霧、天門清梵十二大景觀
  • 臺灣的這處奇特景觀,你們都有去過嗎
    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世界級的巖層景觀。野柳地質公園臺灣夏季為西南季風,冬季則為東北季風,有時也會受氣團位置而改變風向,例如夏季八月太平洋高氣壓西伸受所吹的東南風,秋季乾燥而涼爽的東北風
  • 「一起讀科普雜誌」海蝕拱,中國海岸的珍稀景觀
    海蝕拱是海蝕地貌中罕見的一種景觀,它通常會出現在基巖海岸。海岸有多種分類方法,一般可分為河口海岸、淤泥質海岸、砂礫質海岸、基巖海岸和生物海岸這五種類型。溶蝕作用等等,這些破壞海岸的作用,都屬於海蝕作用。
  • 臺灣地理位置特點?
    買臺灣房產添加微信臺小妹(twfc01)或 臺小弟(twfc02) Q:臺灣地理位置特點?臺灣面積本身就小,只有重慶市的一半,但是由於多山的地形可利用面積更少。臺灣平地的城市面積其實和上海差不多,可以把臺灣視作是一個城市的體量。中國兩岸三地房地產有限公司把整個臺灣島看做是放大版的上海、放大版的深圳,因此很多版塊都有值得購買的產品(不買臺北,因為貴且不容易通過),比如桃園、臺中、高雄、臺南等。
  • 從人文和地理角度淺析臺灣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的原因,你知道嗎?
    從臺灣島上的地形圖、交通地圖等可以看出,臺灣絕大多數人口居住在島的西部地區,這是因為臺灣島的地形結構所決定的。而臺灣島上呈南北縱走方向的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等五大山脈,因海拔相當較高且山脈平行分布,能夠有效阻擋颱風對島嶼西邊的破壞,因此臺灣西部就成為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臺灣島四面環海,由於受到地形的影響,相對於東部而言西部地區氣候溫暖,降水相對於東部較少,多晴朗天氣,有利於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
  • 臺灣地理概況
    臺灣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於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臺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裡;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裡;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裡。
  • 中國最美海岸排行
    昌黎黃金海岸的滑沙場是世界上除南非納米比亞之外獨一無二之處。這裡沙質鬆軟,色黃如金,海水潔淨,沙粒勻細。原來在海潮季風的作用下,在海岸沿線形成世界罕見的大沙丘,高度達30——40米。這些金黃色的沙丘呈新月形,陡緩交錯,起伏有序,線條流暢,造型優美,形成獨特的海洋沙漠風光,景色頗為壯觀,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 歐洲地理位置最好的兩個國家:一個高度發達,另一個卻日漸衰落!
    歐洲的地理位置很好,而且經濟發達,雖然歐洲的大多數國家國土面積並不大,但是這裡卻相當富裕。並且歐洲的大多數國家福利待遇都是世界一流的,這裡擁有世界最好的教育資源,也有很多領先於世界的科技。歐洲本身的旅遊資源就相當豐富,再加上及時有效的保護措施,讓這裡的風景十分優美,並且再加上歐洲人的智慧,讓這裡的大多數國家的景色都得到了提升。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其中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是歐洲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個高度發達,但另一個卻日漸衰落!很多旅遊愛好者去歐洲旅行,最愛去兩個城市,一個是英國,一個是葡萄牙。
  • 吹著太平洋的風,在臺灣東海岸「泡」風景
    這次的行程安排很特別,因為走的是臺灣好行東部海岸線&玉長豐濱線踩線團,去的是一些小眾私房景點。邀請單位臺灣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區管理處,這幾年,他們通過舉辦大地藝術節、月光海音樂會、東海岸部落工作假期等主題活動,將遊客帶到花東,更打通行政區域規劃,打造「雙濱生活趣」,讓各地旅人深入體驗在地慢生活。
  • 臺報:臺灣民眾共同守護 別讓美麗的海岸線淪陷
    9月21日是國際淨灘日,臺灣《中華日報》當天發表社論,呼籲臺灣民眾展開更積極的作為,共同守護臺灣島海岸的無限美景。  社論摘錄如下: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旖旎多姿美景無限,近年來卻飽受破壞,幾乎已面目全非。臺灣環境資訊協會日前公布九處最美麗的海岸,呼籲全體臺灣民眾共同守護,如果民眾不能停止對海岸的摧殘,及時採取護岸保育行動,海岸美景與自然生態很可能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