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島為中國第一大島,總面積有3.578萬平方公裡。臺灣省總人口約2350萬人,逾7成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由於臺灣島處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碰撞交界處,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之上,所以多巖石圈多斷裂,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
從臺灣島上的地形圖、交通地圖等可以看出,臺灣絕大多數人口居住在島的西部地區,這是因為臺灣島的地形結構所決定的。臺灣島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臺地、平原五大地形,其中超過一半的面積是東部的山區地形,而西部大多是起伏較平坦的山麓丘陵、衝積平原、臺地和盆地,這一地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會發展成聚落(聚落是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
另外,由於臺灣島位於熱帶較高緯度,島嶼的東部直面太平洋且無任何遮擋,離颱風(熱帶氣旋)發源地(菲律賓以東和琉球群島附近的洋面多熱帶氣旋)較近,多颱風侵擾。而臺灣島上呈南北縱走方向的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等五大山脈,因海拔相當較高且山脈平行分布,能夠有效阻擋颱風對島嶼西邊的破壞,因此臺灣西部就成為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
臺灣島四面環海,由於受到地形的影響,相對於東部而言西部地區氣候溫暖,降水相對於東部較少,多晴朗天氣,有利於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
小地覺得,即便地形、地貌、氣候等地理因素是決定臺灣人口分布於臺灣島西部的決定性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西部與大陸隔海相望,自古以來就與大陸聯繫緊密,有利於地區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