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當今地理高考
現在的地理考察越來越擯棄了死記硬背的內容,改為越來越重視能力考察,彰顯了地理的核心素養。考生如果還是停留在死記硬背階段,那麼,面對具體問題就會感覺無從下手,也是很難全面優質解決問題的。本文以2019年上海高考地理試題為例,簡要加以分析。如下圖:
1,高考試題:
21題,法國南部有兩個城市:波爾多和阿德格,氣候溫和,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特徵。
(1)從大氣環流、地形、洋流的角度分析波爾多氣候溫和溼潤的原因。
(2)從水資源和交通兩個角度分析法國南部開通南運河的原因。
(3)從地域分異規律的角度,判讀波爾多(大西洋沿岸)和阿格德(地中海沿岸)的陸地自然帶。
(4)法國南部地中海氣候區的種植業發展的區位條件並判斷所屬的農業地域類型。
2,答案
(1)大氣環流:地處中緯西風帶,受來自海洋的西南風的影響,降水豐富;地形: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海拔低),受西風影響顯著;洋流:北大西洋暖流流經,對氣候起增溫增溼作用。
(2)水資源:緩解地中海沿海水資源短缺問題,為工農業發展提供充足水資源,調節法國資源空間分布不均;交通:溝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縮短航程,降低對直布羅陀海峽的依賴,加強法國東西部的經貿聯繫。
(3)波爾多: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阿格德:亞熱帶常綠便葉林帶。
(4)氣候:該地位於地中海氣候區,夏季炎熱乾燥,光熱條件好,晝夜溫差大,利於養分物質的積累;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較少;地形:地處沿海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有利於機械化種植和生產規模的提高;水源:河流(運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交通與市場:位於沿海,便於糧食的出口;地處西歐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和城市眾多,消費市場廣闊;科技與勞動力:科技先進,勞動力素質高;農業地域類型:地中海型農業。
3,解析
本題考查法國氣候、河流、自然帶、農業區位以及人文地理環境等知識點,第二問和第四問就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裡的融合了,是一道優質的區域地理考察題目。
(1)波爾多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波爾多位於法國西海岸,地處中緯西風迎風坡,受來自海洋西南風的影響,降水豐富;從地形角度分析:從圖例可以看出,波爾多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海拔低),等高線自西向東逐漸升高,利於西風深入,受西風影響顯著;從洋流角度分析:法國西部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經,對氣候起增溫增溼作用。因此導致了波爾多氣候溫和溼潤的氣候。
(2)水資源,即用水,包括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城市用水、生活用水等;交通即水運。從水資源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人口、城市較多,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水資源短缺,開通南運河可以緩解地中海沿海水資源短缺問題,為工農業發展提供充足水資源,調節法國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從交通角度分析:從圖中看出運河的修建溝通了地中海和比斯開灣、地中海,縮短航程,降低對直布羅陀海峽的依賴,加強法國東西部的經貿聯繫。
(3)波爾多位於大西洋沿岸,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陸地自然帶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阿格德位於地中海沿岸,屬於地中海氣候,陸地自然帶是亞熱帶常綠便葉林帶。
(4)影響種植業發展的區位條件主要有自然條件(氣候、水源、土壤、地形)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市場、科技、勞動力等)。
法國南部地中海氣候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地中海型農業,以水果、園藝業為主,分析區位要注意分析這兩者的條件。
氣候:該地位於地中海氣候區,夏季炎熱乾燥,光熱條件好,晝夜溫差大,利於養分物質的積累;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較少;
地形:地處沿海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有利於機械化種植和生產規模的提高;
水源:河流(運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
交通與市場:位於沿海,便於糧食的出口;地處西歐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和城市眾多,消費市場廣闊;科技與勞動力:
科技先進,勞動力素質高;農業地域類型:地中海型農業。
因此,現在的高考地理越來越重視有用的地理,不在孤獨地考察地理知識了,而是逐漸加大了知識運用的考察,也就是運用能力的考察。
4,核心點評
自然地理要重視地理的「理」字,要重視過程,重視邏輯,要重視探究;人文地理要重視真實的情境,即生活經驗,角色體驗,以及為人類活動如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提供決策。
所以,同學們要轉變思維。最好能把書本、課堂學到的知識能夠和實際的知識加以融合考慮,不斷整合知識,梳理知識,建立合理的聯繫,能有效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