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教學教案:地圖和分區

2021-01-15 新東方網

  地理教案-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區

  教學目標

  1.通過讀世界政區圖和世界面積位於前列的國家示意圖,使學生能夠在世界政區圖上查閱出世界的主要國家,明確世界上的面積大國和人口大國,通過閱讀「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明確區域劃分的十三個分區的名稱和分布。

  2.通過閱讀「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國界線」、「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國界線」,明確國界線的劃分依據和領土的含義,識別國家之間的國境線,並學習運用圖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觀察能力,並進一步培養學生識別方位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 通過學習本節內容,使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國際常識,懂得正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原則,明確一個國家的主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無論大小都一律平等,樹立世界各國平等相處,求得共同進步與發展的觀念。

  4. 通過對世界組織的介紹和閱讀各國的有關數據,培養學生樹立全球意識,激發學生的的競爭意識、進取心和愛國熱情。

  教學建議

  的教材分析

  「世界的國家」和「國界和領土」,教材分設了兩個標題。實際上,「國家」和「國界和領土」是不可分的,把它們分開敘述的目的是為了強調重點不同。

  世界的國家,著重國家的特徵,強調國與國之間在領土大小、國家性質、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方面的差別。這部分的重點落實到如何看待一個國家:國家不論面積大小、人口多少、經濟發達與否,地位應該是平等的。教材中「讀一讀」的兩個標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特別強調了國家之間的經濟差異。

  「國界和領土」則強調國家的主權。如何劃分國界或領土的爭端在國際關係上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教材用三幅圖「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國界線」、「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國界線」和「中國與巴基斯坦國境線上的界碑」來說明:第一,國界線在地圖上用什麼符號表示(包括未定國界線);第二,國界在地表上用什麼標記來表示。

  為了更深入的認識世界各地,便於分析和比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劃分為13個地區。教材給出了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圖,上面有13個地區的位置和範圍。13個地區的名稱、位置、範圍必須熟記,並在圖上落實,因為它是今後要講的分區地理的基礎。

  世界國際組織,重點介紹了兩個重要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

  教材在編排上,各標題各有分工,又互為聯繫,從分到合。這種編排體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

  教法建議

  建議將討論法、學習指導法和講授法等結合起來進行授課。

  對於世界的國家,由於學生比較熟悉,可以讓學生說出知道的國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實例,引導學生讀圖,在世界政區圖上找到六個國家的位置,以及小國摩納哥和地區格陵蘭。對於各國的政治制度,不必展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可以通過教師提供的反映各國經濟狀況的圖表和數據,了解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主要差異。講清「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中「南、北」特指的地理位置的意義和所代表的經濟地位上的含義。強調我國在國際交往所持的態度: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對於「國界」和「領土」這兩個概念較為複雜,但又是本節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基本概念,最好用邊指圖邊看書邊總結的方法。充分利用三幅圖「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國界線」、「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國界線」和「中國與巴基斯坦國境線上的界碑」明確:第一,國界線在地圖上用什麼符號表示(包括未定國界線);第二,國界在地表上用什麼標記來表示。鞏固所學的國界和領土的概念,並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分析實際問題中去。

  對於「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教師可充分利用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圖。由於有13個分區較為繁瑣,又需要落實在圖上,教師可以設計遊戲式的指圖快速搶答或者在圖上填地區的名稱。注意,要學生明確13個地區都分屬哪個大洲。

  對於重要的國際組織,首先應闡述建立國際組織的重要意義。由於世界是紛繁複雜的,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傳統、道德、民族等的差異較大,因此建立國際組織是非常必要的。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概況,可由學生閱讀後,師問生答。這部分應補充一些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發揮作用的實例,如以巴衝突、聯合國在南斯拉夫的維和行動,對非洲災荒的人道主義援助等。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重點:世界面積大國和人口大國

  國界線的劃分依據和領土的含義

  教學工具:

  世界政區圖、「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國界線」、「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國界線」

  教學過程:

  【導入】地球表面按水陸分布,可分為七大洲、四大洋;按熱量、水分和植被的變化規律,又可分為不同的自然帶。這些差異都是根據自然規律劃分的。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是居住在不同的國家的。世界上大約有190多個國家,你能舉出你熟悉的國家和他們所在的大洲嗎?各國之間有什麼不同?

  【分組討論】世界各國之間有什麼不同?教師肯定學生的討論結果,並進一步講解。

  【板書】一、世界的國家

  【展示】「世界政區圖」、「世界上面積位於前列的國家」

  【提問】這是世界上面積位於前列的國家,你能按面積大小排列這幾個國家嗎?以上幾個國家各屬於哪個洲?你知道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嗎?(利用世界政區掛圖講述,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面積僅有0.44平方千米,不足北京故宮面積的2/3;而位於地中海沿岸的摩納哥面積只有1.89平方千米,僅相當於北京頤和園的一半。我們往往將這種面積非常小的國家稱之為袖珍國家)

  【板書】面積大小不同

  【承轉】各國人口也有很大的差異,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國是哪幾個國家嗎?

  【展示】「世界人口在1億以上的國家」。讀出各國的人口數,對照世界政區圖看著這些國家分布在哪些洲?並在此基礎上歸納出哪個洲這些國家最多。(世界上人口在1億以上的國家有60%分布在亞洲,這其中包括人口居世界第一、二位的中國和印度。世界上有一些國家的人口非常少,如面積居世界第二的加拿大,人口僅有2914萬人,僅相當於我國人口的1/40,而前面所提到的袖珍小國梵蒂岡和摩納哥,人口分別僅有1380人和不足3萬人)。

  【板書】人口多少不同

  【承轉】同是人口大國的中國和美國,它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又如何呢?世界各國按經濟發展水平,可以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展示】世界政區圖。就你所知,哪些國家是發達國家,哪些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呢?

  指導學生閱讀讀一讀中的資料:「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歸納】 全球發達國家僅有20多個,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亞洲的日本。發展中國家有150多個,佔絕大多數,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有極大的差距。從地域分布上看,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國際上也把這種差異說成是「南北之差」。

  【板書】

  【講述】此外,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樣,當今世界上主要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

  【板書】政治制度不同

  【講述】國家不論面積大小、人口多少、政治制度有何不同、經濟發達與否,地位應該是平等的,絕不能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我國政府一貫主張,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問題時,應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請同學朗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板書】地位平等

  【承轉】有國家就會有國界問題。什麼是國界線?一個國家的領土包括哪幾部分?我國政府宣布的我國領海寬度為多少海裡?劃分國界線有什麼重要意義?

  【閱讀】讓學生自學「國界和領土」這兩段課文。

  【歸納】 國界是本國與鄰國之間的界線。國界線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1958年,我國政府宣布的我國領海寬度為12海裡。因此,國界確定了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管轄範圍,一個國家的領土是不允許別國侵犯的。國界都是國家間經過談判商定後,人為劃分的,通常以山川、河湖或經緯線為界。

  【展示】「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國界線」、「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國界線」圖。

  美國與加拿大,阿根廷與智利之間分別是以什麼劃定國界的?(美、加兩國東段邊界以湖泊中心為界,西部邊界有一段以緯線為界,而美國的海外州阿拉斯加的東部與加拿大的邊界有一段以經線為界。阿根廷與智利則以安第斯山為界。)

  還有一些國界線是根據歷史、社會政治等原因來劃定的,如我國與俄羅斯東段的邊界是根據中俄雙方籤定的《尼布楚條約》確立下來的。一般來說,兩國的陸上邊界線往往設立界碑、界牆、柵欄、哨所等作為邊界的標忐。看「中國與巴基斯坦國界線上的界碑」圖。

  【講述】目前,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之間都有明確的國界線,我們稱之為已定國界,但也有少數國家之間有些地段的國界線沒有劃定,這叫未定國界。由於國界線是確定一個國家領土範圍的依據,因此,邊界問題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處理不當極易引起國家的糾紛,甚至引發戰爭。我國政府一貫主張用和平談判的方法,協商解決邊界爭端,反對用武力和強權單方改變國界。

  【承轉】由於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差異顯著,為了縮小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進行有關經濟、政治等方面共同問題的商談,即「南北對話」;而且也需要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互助合作,即「南南合作」。

  指導學生閱讀讀一讀中的資料:「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板書】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示例2

  教學重點:世界區域劃分的十三個分區的名稱和分布

  

相關焦點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區
    指導學生閱讀讀一讀中的資料:「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板書】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示例2   教學重點:世界區域劃分的十三個分區的名稱和分布   教學過程:   【導入】以上我們了解了世界政區及其按經濟發展水平劃分為兩類國家的一些基本情況,從第八章起,我們將深入到各大洲及其主要國家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與同學們談地理
    地理教案-與同學們談地理  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知道地理課的學習內容。  2、知道學習地理的目的、意義。  3、知道學習地理課的學習方法。  能力訓練點:  1、初步學會舉例說明學習地理的意義;  2、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奇心,挑戰心理、冒險心理和堅韌性、求異性等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  德育滲透點:  1、使學生了解學習地理知識,掌握地理技能是社會主義公民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從而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欲望。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五種基本地形素描圖以及高原、丘陵的等高線圖,使學生了解五種基本地形山脈、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態特徵並初步學會在地形圖上識別它們。通過閱讀海底地形示意圖,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圖。
  • 初一地理教學,如何快速判斷某點的半球位置
    因為年年教初一地理,因為我所在學校位於農村。學生質量參差不齊。所以,每年地理教學都要面臨一個嚴俊的問題:如何讓學生掌握地理科學習方法,如何讓學生對地理學習很快入門初一地理,對初一新生來說,基本是天書。一開始學習的地球地圖知識,更是枯燥乏味。學生智力未達到一定程度。空間想像力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為了讓學生對地理科感興趣,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地理學習中的第一道難關:經緯網的運用。為了讓學生儘快掌握地理科學習方法,我用盡了心思。也有點小收穫。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 地球上的大氣 天氣與氣候
    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五節 天氣與氣候教案   天氣與氣候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五節 天氣與氣候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天氣與氣候的區別,氣團的形成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係,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律
  • 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面試:《大洲和大洋》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會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海峽。2.能夠準確在地圖上填寫出七大洲的名稱,並說出七大洲的輪廓、面積順序、分布位置和分界線。【過程與方法】1.通過閱讀七大洲的分布圖,提高讀圖和分析圖的能力。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19-03-19 17:06 遼寧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筆試大綱《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一)地理科學知識與運用1.理解地理科學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過程;掌握組成地理環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熟悉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概況。2.掌握運用地圖和其他地理圖像、繪製地理圖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實驗和野外觀察、社會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本節課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又為下面的內容---了解這些運動所產生的地理意義打下基礎。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面試試講技巧:初中地理《溫帶的氣候類型》教案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面試試講技巧:初中地理《溫帶的氣候類型》教案 在甘肅教師招聘考試中,一般含有面試環節,面試內容一般包括說課技巧,講課技巧,答辯技巧考點,為方便各位考生了解甘肅教師招聘面試備考,甘肅中公教育
  • 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一、課標分析  (一)課標要求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本教學設計為第一節的第一部分內容。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區位及農業區位的含義。  (2)學會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3)學會運用農業區位因素分析評價某一地區的農業選擇。
  • 從《小蘋果》到《大中國》 地理老師編歌教學走紅
    歌詞當中還把每個行政區域的位置關係唱了出來:「山東山西分兩邊,廣西廣東左右站,兩河兩湖還在中間,美麗上海和重慶,厚重北京和天津,還有我的家鄉四川……」配上視頻中對每個行政區域的特點介紹,網友稱「聽一遍歌詞就記住地圖了,再看一遍視頻就記者這些地方的特色了。」  「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地理成績啦!」
  • 鄭州中考全日制輔導班初一生物、地理學習方法分享
    一、學習生物地理的黃金期其實生物和地理對於孩子來說,幾乎是「零基礎」,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會感到比較困難,原因如下:1.首先,生物和地理專業名詞比較多,知識點又很瑣碎。比如,生物學中動植物的組織、結構層次、胚乳和子葉等等。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教案
    熱力環流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並且用專業的地理術語表述熱力環流動態過程;2.能運用熱力環流的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城市熱島效應等地理現象。【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實驗,提高從實驗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過探究生活中的實例,發展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能夠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地理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開展實驗活動,獲得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 高一地理教案:《崇明島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高一地理教案:《崇明島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設計思路:  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之後,外力中增加了人為作用的影響,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影響日趨明顯。為了探討人類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本章在分析了內力和外力作用之後,又以崇明島為研究主題,引導學生探討在河流和人為雙重作用下,地表形態的發展演化。  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本文在提出問題之後,分別從衝積島是怎樣形成的、崇明島的變遷和人類活動對崇明島的影響三方面,描述了崇明島的發展演化。最後,讓學生分析預測崇明島的未來。
  • 高中地理《地球的結構》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教師之夢微信公眾號在之前也發過不少教學設計模板和一些萬能模板,需要的同學可以在後臺回復教學設計進行查看。  一、 說教材  本節課是繼前面三節學習了地球的宇宙環境和地球自轉及公轉的地理意義後,繼續學習地球自身的特點,為後面章節地理環境的發生、發展、變化的學習打下基礎。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動能和勢能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動能和勢能教案示例之三   教學目的   1.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麼是彈性勢能。   3.理解機械能的初步概念。   4.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 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地球內部圈層結構,並能概括出各圈層的主要特點;2.嘗試根據地震波劃分地球內部圈層。3.能夠區分橫波和縱波的特點以及巖石圈和軟流層的範圍。【過程與方法】能夠結合地球各圈層結構特點,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現象。
  • 高二地理教案:《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教學設計
    共1課時  第二節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 高中地理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了解森林的生態效益;2.讓學生知道雨林的分布地區會運用材料分析歸納出雨林破壞的原因,通過對亞馬孫開發計劃、雨林的前途——開發還是保護的辨析和評價,學會辯證的、發展的分析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保護森林的重要性,樹立保護與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意識,形成良好的環境觀念;進一步理解資源、環境與人口之間的內在聯繫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意義,樹立人地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