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2020-12-03 高考網

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一、課標分析

  (一)課標要求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二)課標內容解讀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短短一句話,包含了兩方面的要求,在邏輯思維順序上,正好是一正一反。「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就是要列舉出各個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並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從哪方面在何種程度上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則要求在分析某個具體農業地域類型時,不僅能指出該農業地域類型的外觀特點及形成這些特點的內在條件,還能進一步進行區位因素分析。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農業的區位選擇」一節講了兩個內容,第一個是「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第二個是「農業地域的形成」。大體上,教材是以因果關係作為內容編排的邏輯順序的。

  「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部分,先講農業區位的概念,再從靜態上講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最後從動態上談這些因素的變化。為鞏固農業區位因素的知識,教材編排了一個「活動」;在談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時,教材使用了「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變遷」案例來進行具體說明。顯然,教材的目的是試圖教會學生在進行農業區位選擇──即在合理利用農業土地時如何通盤考慮。

  「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受農業主要區位因素影響的,但是,農業地域的形成,其前提條件的範圍更廣。總的來說,它是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由於思考方式相同,如果掌握了前面農業區位因素的知識,那麼這部分知識就較為容易把握了。本教學設計為第一節的第一部分內容。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區位及農業區位的含義。

  (2)學會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3)學會運用農業區位因素分析評價某一地區的農業選擇。

  2.過程與方法

  培養案例分析的能力,通過生活中的地理,理解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並學會運用這一理論知識評價某一地區的農業選擇。

  3.情感與價值觀

  (1)通過對鄉土地理與抽象理論的結合,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培養對家鄉農業生產的自豪感。

  四、重點與難點

  1.重點

  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及其變動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2.難點

  (1)農業的各主要區位因素;

  (2)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條件。

  五、課時:1.5節

  六、教學過程


  引入:讓學生展示課前搜集到的花都區名優農產品及農業生產的相關圖片,引出農業的概念。

  [教師小結]農業──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1.廣義:農林牧副漁

  2.狹義:種植業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轉折並說明教學目標:

  近年來花都區的農產品遠銷世界各地,聞名海內外,創造了巨大的經濟、環境、社會效益。假如在花都區給一塊農業用地,你如何經營才最賺錢?也就是說,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地布局農業生產呢?在經營過程中又如何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呢?今天我們以花都區農業生產為案例,首先學習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農業的區位選擇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農業的區位選擇 高考微信 農業的區位選擇
  • 高考地理複習——區位因素分析概括總結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高考地理工業區位因素分析知識點
    高考地理工業區位因素分析知識點 2019-05-15 09:45:10 來源:網絡資源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光照資源、大氣逆輻射、農業區位)
    知識點1、我國的光照資源我國的光照資源(日照時數)分布不均,東南少,西北多,主要的影響因素有:①晝夜長短。白晝越長,日照時數越多;②大氣汙染。大氣汙染較為嚴重,會削弱太陽輻射,削弱地面接收的光照;③天氣。
  •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係,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律
  • 高二地理教案:《北方地區》教學設計
    高二地理教案:《北方地區》教學設計 2018-11-16 09:45:12 來源:精品學習網
  • 教師資格證筆試大綱《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三)地理教學設計能力1.了解高中學生地理學習需求和已有學習經驗。2.掌握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環節。3.能夠結合具體的課題進行地理教學設計。(3)設計恰當的測評題目。5.形成完整的教案(1)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2)掌握教案必備的組成要素。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 地球上的大氣 天氣與氣候
    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五節 天氣與氣候教案   天氣與氣候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五節 天氣與氣候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天氣與氣候的區別,氣團的形成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 人文地理23個核心知識點
    因此分析、評價城市的區位特點要運用綜合思維,從影響城市區位的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人文因素)及其發展變化來進行。在這兩大因素中,社會經濟因素相對於自然因素髮展變化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稱為靜態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可以稱為動態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氣候、地形與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稱為宏觀因素,後者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體位置,可稱為微觀因素。
  • [高考地理知識點]影響地理事物(現象)的因素
    影響地理事物(現象)的各種因素   1、影響某地氣溫高低的因素:——位置、大氣、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類活動   (1)、位置:包括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①緯度對氣溫的影響:全球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 中學地理知識點:考試說明(地理)
    地理科考試的命題堅持以能力立意為主導,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素養,即考生對所學地理課程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與基本觀念分析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地理科考試的命題力求穩中有變、穩中出新,試題設計應在科學性、基礎性、公平性、時代性和創新性等方面達到和諧統一,貼近考生實際,不出偏題和怪題。
  • 2019中考地理知識點:考試說明(地理)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和教育部考試中心制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地理科)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參照江蘇省教育廳頒布的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和《江蘇省普通高中新課程選修I模塊開設指導意見》,並結合江蘇省高中地理教學的實際,確定地理科考試的內容及要求。
  • 【學法指導】高考地理答題要點:影響地理事物 (現象)的各種因素
    ①緯度對氣溫的影響:全球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如熱、溫、寒等五帶的劃分。②海陸分布對氣溫的影響: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受海洋影響大的地區,氣溫變化緩和;受陸地影響大的地區相反。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而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
  • 【專題歸納】地理基本原理分析:人文地理
    因此,人文地理的複習要緊密聯繫實際,注重運用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來分析、解決具體實際問題。 核心知識聚焦 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因素 人口的出生、死亡導致了人口數量的變化——人口的自然增長。
  • 高一地理教案:《崇明島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高一地理教案:《崇明島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設計思路:  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之後,外力中增加了人為作用的影響,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影響日趨明顯。  本研究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學會將自然和人為因素結合起來分析地表形態的發展變化。
  •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是硫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一種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質,有助於學生系統掌握硫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內在聯繫。
  • 高一地理會考總複習資料
    第五單元 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1:農業①農業生產的特點: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④農業區位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場、交通、政策等⑤農業發展與區位的關係:⑥社會經濟因素髮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⑦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2、工業特點:地域上的靈活性
  • 高考地理大題答題模板
    高考地理大題答題模板2018高考已經進入高考複習階段,那麼對於地理基礎弱的同學來說,該如何學習地理這一門學科呢?有哪些答題模板適合於地理答題的技巧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
  • 【考向預測】氣候對農業的影響,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氣候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光、熱、水等能量和物質,某地的氣候因素往往決定了該地農業特色和發展目標。  溫度  (1)溫度是影響農作物生長與發育的主要因素,積溫決定了農作物的熟制和作物的差異。比如我國南方的一年三熟、北方的一年一熟。比如我國東北地區的春小麥,華北地區的冬小麥。
  • 2020福建中小學新任教師招聘考試中學地理學科考試大綱
    、外力因素(3)各種地貌類型的特徵(4)大氣的組成和結構(5)大氣受熱過程(6)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7)鋒面、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特點(8)水循環過程和主要環節,水循環的地理意義(9)世界洋流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3.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