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盆景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澆水後水很快就流出來了,你以為是澆水澆透了,實際上水根本就沒怎麼被吸收,直接流出來了,造成這樣的原因就是因為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後,其孔隙度減少,透氣性降低,土壤裡一些微生物的活動也會受到抑制,其供肥、保肥、保水能力都會降低,一步步惡化土壤的性質,也就越來越不能滿足植物的生長。
導致土壤板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無機肥的不當使用,比如澆水的問題,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比較重要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土壤本身有問題。
有些朋友把樹樁盆景搬回家後,為了方便,就直接在外面挖點普通的土回來栽種,而這些土壤的粘粒含量比較多,黏性比較高,孔隙度就比較小,在透氣、透水等多方面都表現得比較差。
在下雨或者澆水後,孔隙度更是容易堵塞,土壤環境慢慢也就越來越差,提高土壤水穩性結構破壞率,土壤為團聚體分散係數也會上升,最終也就導致了土壤發僵,土體粘韌板滑,也就是所謂的土壤板結了。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土才適合植物生長,又不容易板結呢?
// 腐葉土
也就是樹葉發酵腐爛之後的土壤,可以自己去找,找那種覆蓋了很多的葉片的土地.
如果是弄回家直接種,那麼表層土最好不要選擇, 上面還有沒有完全發酵腐爛的樹葉,這樣的土壤用來種植植物,有可能會發生燒根的情況。
最好是收集葉片覆蓋地底下的一層發黑的,這裡的土壤一般是發酵腐熟好了的,這樣的土壤用來養護植物會更加放心,這種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更有利於植物的生長,而且也沒有一般的土壤那般容易板結。
如果想要進一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和透水性,還以在土壤中加入河沙、顆粒土等等,防止積水爛根,也減少土壤板結的機率,當然要是嫌麻煩的話, 也可以直接就買土回來,還是有很多渠道的。
// 泥炭土
泥炭土也是不錯的土壤,也叫做草炭土,這種土是山間谷地河湖等地積攢沉下來的土壤。
一般取自沼澤泥炭地,或者水蘚泥炭地,土壤具有豐富的腐殖質,養分十分充足,在保水保肥能力方面也比較強,更容易讓植物生長的旺盛。
如果是選擇購買的方式,也要注意辨別好壞,相同規格選其輕,或者也可以用手感受一下,抓緊一團土後,能夠很快的鬆快,說明更好。
與腐葉土一樣,為了減少其板結的機率,在裡面加一點粗砂、河沙或是顆粒,珍珠巖之類進去,充分混合後再用來種植。
總而言之,不要只是用單一的土壤來養護植物,要多種性質的土壤混合,才能夠更好地避免土壤的板結。
另外就是,也並不是土壤選擇好了就萬事大吉了,畢竟裡面的養分是有限的,所以隨著植物的生長,還是要養成翻盆換土的習慣,避免因為長時間使用而造成的板結,也能有更充分的營養來適應植物生長的需求。
好玩有趣的盆景知識與美學,實用有價值的盆景DIY製作與養護技能,盡在景琛盆景藝術,歡迎點讚,關注,轉發和收藏,感謝有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