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遠山墨雨
昆明的公園、景區都已開放了,從5月22日至12月31日,雲南130餘個A級景區實行門票半價優惠;進入6月,很多公園已實現常態化開放,昆明人的生活已逐漸走上了正軌。
地處昆明北部的黑龍潭公園亦是如此,山水相依、古樹參天、修竹茂林、花草薈萃,這個昆明人的後花園美景依然,7.5元/人的門票很是親民。
周末日,我們又能去公園走走、看看,盡享快樂休閒時光了。
在雲南,叫做龍潭的地方太多了,黑龍潭、白龍潭、黃龍潭、藍龍潭、青龍潭,雲南人將泉水的源頭稱之為龍潭。
在雲南眾多的龍潭當中,名氣最大的當數昆明黑龍潭了,關於它的名字、關於它的奇聞,是流傳最多的故事。昆明黑龍潭公園也成為雲南省著名的風景區之一。
昆明黑龍潭公園裡最神奇、最著名的景致之一,當數清水潭、渾水潭了。這裡有深淺兩個池,池子的大小不同、水的顏色不同。
南面的池子面積小、水深,水清如碧,這是清水潭,清澈的泉水由潭底湧出;
北面的池子面積大了很多,但水位較淺,水色微黃、呈渾濁色,人們叫它渾水潭。
清水潭、渾水潭,兩泉僅相隔數步,水色迥異,一清一渾,似道家陰陽各半的「太極圖」。
兩泉之間,有一座小小的石拱橋,走上橋面看看,只見南潭水碧、北潭水黃;在兩池泉水中,均有數量眾多的各色金魚遊來遊去,以紅色的魚兒居多。
清水潭中的魚兒很顯眼,有遊人在岸邊投餵魚食,這是孩子們最喜歡做的事。
渾水潭中也有不少肥大的魚兒,卻很少見到有人餵食,因為渾濁的水體掩藏了魚兒的遊動,不仔細觀察,你都看不見渾水潭中的魚兒。
清水潭、混水潭,「兩水相交,魚不往來」,很是神奇。
在清水潭的西北面是黑龍宮、地勢平坦;在渾水潭的北面是龍泉觀,龍泉觀分布在層層疊疊的山坡上,順著地勢梯級分布。
建築群掩映在一片歷史悠久的古樹名林、參天大樹之中。著名的唐梅、宋柏、明茶就在龍泉觀院內,還有很多高大的滇潤楠已是根系發達、樹冠碩大的老樹了。
沿著龍泉觀大門外的石階一路向南下山,就看到幾棵樹冠巨大的滇潤楠,地上的根系盤根錯結,已融入石階、擋土牆中,抬頭一看,很大的樹蔭、枝繁葉茂,有一樹成林的韻味,將這一片區域遮蓋得一派陰涼。
下完石階,我們就走到渾水潭邊了。一眼就看到靠北的水面上佇立著三棵大樹,粗大的樹幹、深褐色的樹皮,與周邊的樹種融為一體。
印象中,不記得過去見過這裡有大樹,更奇異的是,三棵大樹與水相接的部分像是很單薄的樣子,有些空曠的底部還露出了幾根鋼筋的模樣……有些好奇,我們走近細看。
原來,這是三棵人造的大樹,猜想是用鋼筋水泥預製做成的支撐,為山坡上樹冠巨大、已不堪重負的參天大樹營造一個堅強的支撐。
不禁感嘆這樹種得太逼真了,與周邊融為一體、以假亂真了。在昆明黑龍潭公園,渾水潭新晉「長」出了三棵大樹,您關注到了嗎?
清水潭、渾水潭,還有與此相鄰的黑龍宮、龍泉觀等等,匯聚形成了昆明黑龍潭名勝的核心部分。
據傳,昆明黑龍潭始建於明洪武27年 (1394年),因山下有一碧潭、潭深水碧,傳說有黑龍潛居於此,因而得名黑龍潭。
去昆明黑龍潭公園遊玩的人們,大部分都會去清水潭、渾水潭走走、看看。在清水潭邊餵魚、在渾水潭邊的林蔭下發呆,圍坐在泉邊的石桌石凳下棋打牌……這些,都是昆明人逛公園時很喜歡的日常。
不同的季節裡,公園裡會有不同的風景、不同的變化。公園已正常開放,現在去逛逛黑龍潭公園,或許,您會獲得一些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