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伊斯蘭國」使用「化武」造恐慌
在美國等國家的空襲幫助下,伊拉克安全部隊眼下基本上抵擋住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自今年夏天以來展開的大規模攻勢。戰局僵持不下,「伊斯蘭國」似乎投入了新的「武器」。美國《華盛頓郵報》23日報導,伊拉克軍方確認了一起警察受到氯氣襲擊的事件。
不過,伊拉克軍方說,「伊斯蘭國」武裝人員並未有效使用這些所謂的化學武器,只是試圖打擊伊拉克安全部隊和民眾的士氣並製造恐慌。
「煙霧」襲擊
《華盛頓郵報》所說的氯氣襲擊發生於9月15日,地點是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北約80公裡處的一處城鎮附近。據遭到襲擊的警察回憶,他們在城鎮以北與「伊斯蘭國」武裝人員交火時,對方突然後撤。
31歲的警察凱拉拉·朱布裡回憶,武裝人員後撤前所處的位置突然傳出爆炸聲,隨後出現一股黃色煙霧。煙霧沒有向空中飄散,而是順著風勢向他們飄來。
「我覺得窒息了,」朱布裡說,「我嘔吐不止,無法呼吸。」
朱布裡等11名警察被送到當地的一家診所,隨後被轉移到附近一家政府醫院。負責治療的醫務人員確定他們吸入的是氯氣。
製造恐怖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伊拉克國防部官員確認,武裝人員在9月15日的襲擊中使用了氯氣。按他的說法,武裝人員把炸彈和氯氣罐裝在一起發動襲擊,「他們只是為了製造恐怖」。
伊拉克國防部在一份正式聲明中確認,「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在某地的水處理廠附近以「簡單和不起作用的方式」使用氯氣,並把氯氣用於路邊炸彈襲擊。國防部方面說,武裝人員試圖削弱「伊拉克民眾、尤其是我們安全部隊的士氣」。
研究生化武器的分析師讓·帕斯卡爾·桑德斯說,氯氣炸彈製作簡易,但並不是一種精確的武器,在戰鬥環境下會迅速消散,難以擊中目標。
改進「外宣」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素來以在網際網路大肆展示其暴力和極端內容著稱,以求達到提升「知名度」、招募更多極端思想人士的目的。不過,自從美國及其盟友開始對這一組織發動空襲以來,「伊斯蘭國」的對外宣傳策略正發生變化。
曾寫過《法國聖戰者》的法國記者湯姆森說,在美國及其盟友發起打擊「伊斯蘭國」的聯盟前,「伊斯蘭國」積極鼓勵其武裝人員拍照並上傳社交網絡,「其指示是『正面展示我們』,推動招募工作和更多人員流入」。自從遭受空襲後,一份「伊斯蘭國」內部文件開始流傳,已經極力要求武裝人員保持相當警惕,不再擅自使用手機拍攝視頻或照片。
法新社視頻業務部門資深編輯昂裡·布維耶注意到,「伊斯蘭國」外宣策略的改變還清晰體現於其發布圖片和視頻的風格轉變。
「他們(極端武裝)拍攝的畫面具有電視風格,沒有音樂或特別效果作為背景,」布維耶說,「即使他們說話的方式,也更趨中性,更具新聞職業特點。」
(綜合新華社消息)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