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教(伊斯蘭)是一脈相承

2020-12-05 正路光明

一切讚美歸安拉-眾世界的主。我們讚美他、祈求他的襄助、我們向他祈求饒恕。安拉引導的人,是受引導的。安拉使誰迷誤,誰是在迷誤當中。我作證:萬物非主,唯有安拉;我也作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祝福安拉的使者及其後裔平安、吉慶。同樣祝福所有的信士們。

有人談伊斯蘭,從公元610年,即安拉的使者(願主慈憫他)在希拉山洞第一次接到啟示說起,事實上這並不準確,在片面闡述伊斯蘭。正教是一脈相承的,每一位接受啟示,奉命為聖的先知(願主慈憫他們)都是奉命弘揚正教,傳達正信,傳承於一脈(正教的內容確有變更,不同的使者接受的命令有相同部分,也有不相同的部分)。

自安拉的使者-阿丹(亞當)開始,使者們肩負的使命有同一核心,傳達: 「安拉是唯一的神明、真實的主宰、偉大的造物主 」。即清真言的前一半:「萬物非主,唯有安拉」;後一半不斷的變更:從「阿丹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努哈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易卜拉欣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穆薩(摩西)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爾薩(耶穌)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直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主的使者們(願主慈憫他們)肩負共同的使命: 招人認主、傳達正信。正教的一脈相承,正是源於同一出處:來自獨一、偉大的安拉的啟示。信士們跟隨使者,只崇拜獨一的安拉。祈求至仁主改善信士大眾。

使者們所奉的命令確實有不同之處,正是源於安拉隨自己的意欲而變更命令。使者們是順從和接受者。如:先知易卜拉欣(願安拉慈憫他)奉命宰牲時,開始是被要求奉獻愛子伊斯瑪儀(願安拉賜福他倆),而最後的使者(願安拉慈憫他)與教生們,宰牲對象是牲畜;穆薩(願安拉慈憫他)的手杖被安拉賦予了法術,以此作為使者來臨的大跡象之一,而爾薩(願安拉慈憫他)被賦予的聖跡是他的母親為童貞女受孕,他還是嬰兒時就能講話、他能奉命醫好天然盲和麻風病等等,而最後的使者(願安拉慈憫他)來臨的大跡象是古蘭的陸續降示;又如:古蘭降示的前期沒有禁止飲酒,禁酒的啟示完整到來,酒才被完全定為了非法。信士們歸信所有安拉的使者,之前的和最後的。也歸信我們的養主降示的所有經典、歸信眾天使、歸信末日、歸信善與惡的前定。讚美安拉超絕萬物。

有人問,世界上宗教這麼多,怎麼能自稱正教。依照自己的養主降示的明證(《古蘭》),跟隨安拉的使者(願主賜福他)崇拜獨一的安拉-至仁至慈的養主、世人的神明、偉大的創造者、以血塊造人的主。我們確信真理,恪守正教。一切讚美歸安拉-世人的養主。

11.他(安拉)是天地的創造者,他以你們的同類為你們的妻子;使你們的牲畜同類相配;他藉此使你們繁衍。任何物不似象他。他確是全聰的,確是全觀的。12.天地的寶藏,只是他的;他欲使誰的給養寬裕,就使它寬裕;欲使誰的給養窘迫,就使它窘迫;他是全知萬物的。13.他已為你們制定正教,就是他所命令努哈的、他所啟示你的、他命令易卜拉欣、穆薩和爾撒的宗教。你們應當謹守正教,不要在其中搞分裂。以物配主的人們,以為你所教導他們的事是難堪的。安拉將他所意欲者招致於正教,將歸依他者引導於真理。」 《第42章》

今天被放肆抹黑的伊斯蘭,何時重現輝煌?的確,未見的知識只在安拉那裡。偉大的安拉以引導和真教派遣他的使者,以便正教勝過一切宗教。安拉不改變一個民族的境況,直到他們改變自己的境況。值得一提的是,古蘭降示前期,歸信者寥寥無幾,表面上伊斯蘭隨時會被團滅,安拉的使者(願主慈憫他)與跟隨的信士們堅持真理,直到安拉完成許諾,襄助他的使者和信士們戰勝隱昧者,聖城麥加和天房恢復本來的尊容 - 崇拜獨一的安拉。伊斯蘭為安拉的揀選、為他納悅的宗教。"伊斯蘭"一詞的阿拉伯語意譯即「順從」「服從」。信士們順從安拉和安拉的使者。

83.難道他們要舍安拉的宗教而尋求別的宗教嗎?同時天地萬物,不論自願與否,都歸順他,他們將來只被召歸於他。84.你說:「我們確信安拉,確信我們所受的啟示,與易卜拉欣,易司馬儀,易司哈格,葉爾孤白和各支派所受的啟示,與穆薩,爾薩和眾先知所受賜於他們的主的經典,我們對於他們中的任何一人,都不加以歧視,我們只歸順他。」85.舍伊斯尋求別的宗教的人,他所尋求的宗教,絕不被接受,他在後世,是虧折的。」《第3章》

的確,伊斯蘭是全美的正教。眾世界的養主在降示給先知的啟示中反覆叮囑,以永久的樂園向歸信安拉並虔誠行善的信士們報喜,安拉的使者是信士們的見證;也以永久的嚴刑警告隱昧者。一切讚美歸安拉-眾世界主;公正的主;博施的主。祝福安拉的使者平安、吉慶。

參考文獻:《古蘭經》馬堅教授譯本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西方社會的「伊斯蘭恐懼症」?
    「伊斯蘭與現代化」已經被討論了很久,出版了很多著作,但其實在很大程度這不是一個有效的提問方式,某種程度上可能還是個偽問題。北京大學歷史系從事中東-伊斯蘭研究的昝濤教授在本篇為澎湃新聞撰寫的稿件中總結了今天把伊斯蘭作為鐵板一塊的「本質主義」認識途徑的危險性,不只是西方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也同樣在使用均質化的伊斯蘭概念。
  • 「伊斯蘭國」使用「化武」
    在美國等國家的空襲幫助下,伊拉克安全部隊眼下基本上抵擋住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自今年夏天以來展開的大規模攻勢。戰局僵持不下,「伊斯蘭國」似乎投入了新的「武器」。美國《華盛頓郵報》23日報導,伊拉克軍方確認了一起警察受到氯氣襲擊的事件。
  • 印尼,伊斯蘭激進派的崛起|地球知識局
    但印尼在法律上並不是一個典型的伊斯蘭國家,因為建國後不同立場的政治強人努力維持著一個世俗化的印尼。其實印尼已經是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人口並非穆斯林這個比例就是影響印尼是否成為完全的伊斯蘭國家的關鍵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印尼的伊斯蘭激進勢力也開始抬頭了。
  • 「伊斯蘭國」使用「化武」造恐慌
    原標題:「伊斯蘭國」使用「化武」造恐慌  在美國等國家的空襲幫助下,伊拉克安全部隊眼下基本上抵擋住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自今年夏天以來展開的大規模攻勢。戰局僵持不下,「伊斯蘭國」似乎投入了新的「武器」。美國《華盛頓郵報》23日報導,伊拉克軍方確認了一起警察受到氯氣襲擊的事件。
  • 巴黎「斬首案」震驚法國,馬克龍稱是「伊斯蘭恐怖襲擊」
    馬克龍說,這位尚未透露姓名的老師之所以被謀殺是因為他「教的是言論自由」。總統在現場說:「他們不會贏,我們會採取行動。」 馬克龍在襲擊現場告訴記者,這起謀殺案帶有「伊斯蘭恐怖襲擊」的印記。他說:「我們的一位同胞今天被暗殺,因為他在教書,他在教學生關於言論自由的事。」
  • 伊斯蘭和穆斯林的區別是什麼,該如何區分?
    伊斯蘭是宗教概念,與基督教是並列的概念,穆斯林是說伊斯蘭的信徒,與基督徒是並列的概念。信奉伊斯蘭教,遵守古蘭經的人是真正的穆斯林,去世後可以進天堂。而信奉伊斯蘭教,沒有遵守古蘭經的人不是真正的穆斯林,去世後下火域。穆斯林的定義很明確:正確信仰真主的人。
  • 伊斯蘭國家的崛起竟然是因為預言?
    那麼,如果在7月11日伊斯蘭世界襲擊造成騷亂,是否可以幫助魯哈尼重新開啟人道主義救援計劃呢?好吧這麼老生常談的話題我來說點個人看法。雖然伊斯蘭美國議員是被打著伊斯蘭標籤的斯坦黨高層把持。但是平心而論,搞恐怖主義根本不是伊斯蘭國家的本意。伊斯蘭國家的崛起絕不是沒有原因的。
  • 「伊斯蘭國」「首都」拉卡宣布解放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首都」拉卡終於被解放了。 據CNN報導10月18日報導,美國支持的「敘利亞民主力量」(SDF)發言人塔拉勒·薩洛(Talal Salo)表示,在拉卡的主要軍事行動已經完成,已完全攻佔了極端分子的前堡壘。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失去了對其秘密「首都」拉卡的控制權。
  • 沙特組建伊斯蘭反恐軍事聯盟
    根據其提供的一長串名單,加入該軍事聯盟的包括埃及、卡達、阿聯等阿拉伯國家,以及土耳其、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伊斯蘭國家,還包括一些非洲國家。  聯合聲明稱,它們有責任保護伊斯蘭國家不受任何恐怖組織的侵害。  該聯盟成員國名單中不包括沙特的「宿敵」伊朗,這兩個地區大國的代理衝突正在敘利亞和葉門上演。
  • 【解讀土耳其政變】激進的政治伊斯蘭不是多數土耳其人的選擇
    就如埃爾多安身上的宗教色彩一樣,近年來土耳其所謂的「伊斯蘭化回潮」正引起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締造的世俗化國策正面臨「易幟」的挑戰麼?作為世俗化捍衛者的土耳其軍方對此態度如何?土耳其是如何走出威權體制,卻又陷入民主後民眾偏好伊斯蘭政黨的「尷尬」?
  • 伊斯蘭國在阿富汗北部活躍
    2017年12月13日訊,新華社喀布爾12月13日電(記者代賀 蔣超)據阿富汗媒體12日報導,阿富汗北部朱茲詹省兩處地區日前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控制。當地民眾呼籲阿富汗安全部隊儘快採取行動,以有效控制局勢。
  • 如何區分正教與邪教?
    (網絡截屏) 如何區分正教與邪教?不能從教會的名稱去辨別,而應當從教會的內容去鑑別。5·28山東招遠命案,「全能神」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尤其是值得關注的,「14個被認定的邪教組織」名單中,有12個是打著基督教旗號的邪教組織。令人匪夷所思。
  • "伊斯蘭國"被指在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芥子氣
    敘利亞官方媒體報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在敘利亞東部代爾祖爾省的襲擊中,使用了化學武器芥子氣。敘利亞新聞電視臺4日報導,「伊斯蘭國」武裝人員襲擊了代爾祖爾省一處軍用機場。「恐怖分子發射了帶有芥子氣的火箭彈。」新聞電視臺沒有說明「伊斯蘭國」襲擊導致人員傷亡情況。芥子氣的來源也暫不清楚。
  • 陶瓷篇 | 伊斯蘭陶瓷之Luster Fritware
    伊斯蘭陶器,是指9世紀到17世紀的伊斯蘭時代以中東地域為中心燒制的低溫素陶和多彩釉陶(包括虹彩陶),直至18世紀(有的說法是15-16世紀)
  • 「妖魔化」的伊斯蘭形象
    當這種負面的東西從西方文化的深層被媒體喚醒的時候,歐洲傳統上對伊斯蘭的敵意就成了西方民眾支持政府攻擊伊斯蘭國家的強大民意基礎。作者通過對歐洲各個語種大量文學文本和文獻的閱讀,勾勒出歐洲政界、文化界、宗教界在歷朝歷代對穆罕默德和伊斯蘭教精心醜化、矮化、妖魔化的軌跡。在歐洲作家、詩人和畫家的筆下,穆罕默德被醜化成騙子、色鬼、魔鬼、惡棍、邪惡之神。
  • 劍指「伊斯蘭國」老巢 敘多方打響拉卡戰役
    敘利亞政府軍6日攻佔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重要據點拉卡省多個村莊,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敘利亞民主軍」當天對拉卡市發起進攻。  「伊斯蘭國」稱拉卡省首府拉卡市是其「首都」,拉卡市位於幼發拉底河沿岸,距離土耳其邊境約90公裡。
  • 百年翻譯運動帶來的黃金時代,看伊斯蘭世界強勢文明如何形成
    作為伊斯蘭文化歷史上規模最大且相當出彩的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顯然就是其中之一。伊斯蘭文明等到麥蒙時期的時候,阿拔斯王朝在巴格達建立起來了一座智慧宮,這是一所翻譯館,同時也是一所圖書館和一座科學院。這一行為就使得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充分吸收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養料,在周邊文化因為被徵服而逐漸衰敗的同時,在阿拉伯半島上開始強勢興起。
  • ...性協議再近一步;川普: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最高頭目巴格達迪...
    雙方在如何對待各自核心關切上正形成共識。中美正逐漸鎖定磋商成果,一步步向階段性協議靠近。雙方接下來的磋商仍將保持快節奏。2丨川普: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最高頭目巴格達迪已身亡 據新華社,美國總統川普27日宣布,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最高頭目巴格達迪已在美軍襲擊行動中身亡。
  • 沙特搗毀一個與「伊斯蘭國」有關聯恐怖團夥
    新華社利雅得10月5日電(記者王波)沙烏地阿拉伯國家安全局5日宣布,沙特安全機構4日搗毀一個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有聯繫的恐怖團夥,2名恐怖分子死亡,5人被抓獲。
  •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正面臨考驗
    第三種傳播方式,源於「蘇菲派」(Sufism)教團。 這個教團信仰神秘主義(Mysticism),他們推行禁欲主義與誦經,通過冥想以及教團中的導師來接觸真主阿拉。 蘇菲派也被稱為「大眾的伊斯蘭」(Popular Is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