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理行事,需要靈機。
古人說:「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那便是對靈機的境養。養氣有如積德,德行就是慢慢地從一言一行培養出來的,是從不亂來、不兒戲中積累出來的。你想讓人尊重你,說你這人德行厚重,見了你就起恭敬心,那你不能兒戲、胡來。可是培養德行亦需要靈機,甚至可以說有德行才有靈機。諸葛亮未出茅廬三分已定,那便是由積累安天下之德,而有三分天下的靈機。
過去那些中國的儒家出門沒事不亂說話的。「正襟危坐」,什麼意思?不是靠著躺著地坐,這種坐是坐在凳子邊上,只坐半個屁股,直著腰,時時刻刻用心警醒自己,所以就時時有覺知的能力。倘如你往沙發上一靠,那便沒有靈氣,也沒有靈機,身與心分成兩個,這就不是功夫的蓄髮狀態。沒有靈機的狀態只是任人宰割的狀態。
立禪即意,就是在生活當中隨時保持著的自然狀態,這狀態了了分明,禪宗說是念念分明。這種本然的分明,便是靈機。拿推手為例,不是把對方推贏了,或者用斷手把對方打了,就是勝利,因為這不能說是靈機。當時時刻刻有靈機時,別人打不了你。你常在一種靈機的狀態,令對手無所著力、無所落點,這才是勝利。你看院子那野貓,你說你有功夫抓住它,但是它有靈機、反應快,你根本碰不著它,所以這個貓便贏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