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新扣遊輪為伊拉克所有,明為打擊走私,實則掩人耳目

2021-01-09 古姿觀察

伊朗革命衛隊第二海軍陸戰隊在其位于波斯灣波斯島的基地附近查獲了一艘所謂的「油輪」。在上面發現了70萬升的燃料,涉事的7名船員連同船隻和燃料已經被扣留。後來經過證實,上邊的船員為伊拉克人,這些燃料是準備偷運至附近的阿拉伯國家獲取暴利。原因在於伊朗的成品油價格要遠低於周邊的阿拉伯國家。造成這種狀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伊朗本身對於燃油採取補貼政策,另外一方面周邊阿拉伯國家煉油能力有限,不得不從美國、歐洲、印度高價進口成品油。

(伊朗公布的圖像)

在薩達姆政權被美軍顛覆之後,什葉派通過民主選舉開始掌權,伊拉克與伊朗之間關係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主要還是基於共同的教派的原因,在以前很多什葉派宗教領袖和政治異見者都曾經在伊朗流亡,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反美英雄」薩德爾。在2013年IS武裝分子開始作亂之後,伊朗方面開始給予伊拉克境內的什業派民兵武裝組織。現在伊拉克議會第二大黨團法赫德聯盟就代表親伊民兵派武裝組織,領導人為前伊拉克交通部長阿米裡。在美伊矛盾升級之後,伊拉克政府多次表示不會允許任何國家軍隊以伊拉克為跳板進攻別的國家。

(魯哈尼與伊拉克總理馬赫迪)

兩伊之間友好,主要是國家利益層面的關係,畢竟與鄰為善有助於為國家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伊拉克地處中東的核心區域,其地緣環境很複雜,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伊朗抓扣伊拉克油輪是在打擊走私活動,這是刑事司法行為,旨在維護國家經濟利益,而非專門針對某一國。在波斯灣的走私活動十分頻繁,伊朗本身原來對於石油產品管控很嚴格,對於石油產品的打擊力度也很大。然而美伊矛盾激化,制裁重啟之後,經濟壓力下,伊朗對於這種走私行為也持一種包庇和縱容的態度。

(兩伊與波斯灣)

這次突然高調宣布查獲走私油船很可能跟前不久舉行伊朗與阿聯之間的海上安全對話會有關。這一安全會議已經舉行了11次了,在六年前中斷,主要就是打擊海上走私和有組織犯罪。伊朗旨在以此來掩人耳目,為原油和燃料走私打掩護,與此同時,還可以藉此引起國際社會各方關注,這樣也有利於取得輿論的主導權。伊朗旨在強調自身對于波斯灣和荷姆茲海峽的掌控力,以回應美國和歐洲組建相繼謀劃組建海上護航編隊的舉動。

(革命衛隊緝私巡邏)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讚!

相關焦點

  • 走私、偷運 伊拉克石油都去哪了
    到1月27日,伊拉克選舉委員會公布議會選舉結果已經一周了,由於什葉派的「伊拉克團結聯盟」沒有達到在議會中的絕對多數,因此如何儘快組閣,成了伊拉克人談得最多的事情。而更讓伊拉克南部巴斯拉百姓關注的是有關石油走私的事情。伊拉克曾經因為盛產石油而富得流油,而今天,伊拉克的石油都去哪裡了呢?
  • 哈梅內伊暗示伊朗並沒有為索萊馬尼遇害事件對美國進行「對等打擊」
    哈梅內伊周二對伊拉克總理穆斯塔法·卡迪米(Mustafa al-Kadhimi)說:「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永遠不會忘記卡西姆·蘇萊曼尼的殉難,肯定會對美國造成對等打擊。」(伊拉克民兵指揮官)阿布·邁赫迪·穆罕迪斯(Abu Mahdi al-Muhandis)的罪行就是美國在伊拉克領土上存在的一個例子。
  • 外媒散播伊朗高級指揮官伊拉克遇襲身亡 伊朗媒體否認
    據沙特阿拉比亞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29日晚間,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附近的加伊姆地區,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穆斯林·沙赫丹(Muslim Shahdan)丹乘坐的車輛遭到無人機襲擊,沙赫丹與三名隨行人員均在襲擊中身亡。 該電視臺報導,伊拉克安全與地方民兵官員周一表示,周六至周日,伊朗革命衛隊一名指揮官在伊拉克與敘利亞邊境遭空襲身亡。
  • 伊拉克南部巴斯拉抗議者對伊朗領事館縱火 伊拉克外交部深感遺憾
    7日說,數十名抗議者7日傍晚衝進伊朗駐伊拉克南部城市巴斯拉領事館,放火點燃領事館建築。伊拉克外交部當天表示,對伊朗領事館發生的縱火事件深表遺憾。巴斯拉一位不願具名的安全官員對新華社記者說,抗議者當天圍困了伊朗駐巴斯拉領事館,負責守衛的當地安全部隊為避免與平民產生衝突被迫撤離。隨後,抗議者衝進領事館並點燃了領事館建築。這名官員表示,在對伊朗領事館縱火後,抗議者試圖前往美國駐巴斯拉領事館,但被伊拉克安全人員封鎖道路加以阻止。
  • 伊拉克請求美國動用無人機打擊恐怖分子
    伊拉克反政府武裝日前發動大規模襲擊奪取重鎮。【環球網報導 記者 周旭】據俄新社6月12日消息,美國總統辦公廳消息人士表示,伊拉克政府向美國總統辦公廳提出秘密請求,請其審議動用美國無人機打擊持續破壞國家局勢的恐怖分子的可能性。據悉,相應請求於11日提出。目前歐巴馬辦公廳正在審議向巴格達提供軍事援助的若干可能方案,包括動用無人機。
  • 如果美國伊朗開戰,為什麼第一個「受傷」的是伊拉克?
    在這個關鍵時候,最緊張的卻不是伊朗,而是伊拉克。美國《華盛頓郵報》透露,現在,伊拉克政府十分緊張,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如果爆發戰爭,首先受到傷害的是伊拉克,而不是伊朗。伊拉克高層在擔心什麼?為何有此一說?
  • 為什麼說,美國伊朗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是伊拉克?
    美國和伊朗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恰恰是伊拉克。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稱,在川普任期最後幾周內,伊拉克政府感到十分緊張,該國高層擔心美國和伊朗在最後一刻的對抗,可能殃及伊拉克本土。為何這麼說?目前伊拉克總理穆斯塔法卡迪米接到了美國的暗示,要求其加大對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的壓制力度。過去一年來,這些民兵的火箭彈多次襲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和軍事基地。
  • 重拳打擊野生動植物走私犯罪
    以濟南海關破獲的這起蝴蝶標本走私案為例,主要犯罪嫌疑人自2015年上半年以來,通過網際網路從境外訂購蝴蝶標本,並通過寄遞渠道偽報品名走私進境,加工裝裱後在國內進行倒賣牟取非法利益。  「根據云南瀕科委司法鑑定中心出具的鑑定結論,確認查扣的2800餘枚蝴蝶標本中有1180枚屬於CITES公約保護物種,涉及翠葉紅頸鳳蝶、綠鳥翼鳳蝶、紅鳥翼鳳蝶、藍鳥翼鳳蝶、維多利亞鳥翼鳳蝶、海濱裳鳳蝶等6個種屬。」濟南海關緝私局偵查員範樹說,蝴蝶標本製品色彩斑斕、製作精美,其中的瀕危物種更是因外觀奇特而受到追捧。
  • 拋開宗教原因 為什麼阿拉伯國家視伊朗為主要對手?
    中東國家地圖到目前為止中東阿拉伯國家也只有沙特和伊拉克人口超過3000萬,連年戰亂的葉門和敘利亞分別為,這有助於解放人民的生產力,從而增強國力並提高所有人的生活幸福度。伊朗基本上所有行政區都在山地和高原上,但只有胡齊斯坦省是平原,而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氣偏偏都集中在這個省裡。
  • 多地海關展開打擊走私高檔手錶收網行動:現查扣手錶529塊,案值6800...
    央視財經(記者 易澤科)海關近日(8月16日)開展打擊名牌高檔手錶走私集中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截至目前,海關共查扣涉案手錶529塊,案值6800餘萬元。2018年初南京海關發現,名表論壇和購物平臺上活躍著一些商家,提供高檔名牌手錶「境外代購」。
  • 美航母與B-52在阿拉伯海聯合演練,模擬打擊伊朗
    (觀察者網訊)伊朗局勢持續緊張,美國人也在為潛在的戰爭做準備。 在抵達美國中央司令部轄區兩個星期後,「林肯號」航母打擊大隊進入阿拉伯海,配合空軍B-52轟炸機進行了「聯合模擬打擊」演練,向伊朗施加壓力。
  • 伊朗通過強硬法案,中東局勢將被打破,伊拉克或成美伊主戰場
    據伊朗通訊社12月1日報導稱,伊朗議會通過了取消制裁和保護伊朗國家安全的緊急計劃法案,此次通過的法案,可以視為伊朗對此次核科學家被暗殺的應急法案,其內容的核心內容,就是為了打擊美國以及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
  • 從伊拉克核反應堆專家死亡到伊朗核武器專家被殺,美國參與了多少
    以色列已經不是第1次做這種事情了,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以色列就策劃了一個代號為「巴比倫行動」的計劃,意在摧毀伊拉克的奧西拉克核反應設施。當時的伊拉克因為出售石油經濟慢慢發展起來,成為中等發達國家,而在5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不僅沒有消滅,而且還逐步強大起來,這令阿拉伯國家感到很不安。
  • 海關發布打擊象牙等瀕危物種走私違法活動典型案例
    齊魯網4月18日訊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海關發布打擊象牙等瀕危物種走私違法活動典型案例。二、青島海關偵辦葉某某涉嫌走私虎皮等珍貴動物製品案。4月4日,青島海關立案偵辦葉某某涉嫌走私虎皮等珍貴動物製品案,現場查獲虎皮4張、象牙製品27件,系青島關區一次性查獲走私虎皮數量最多的案件。現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葉某某為牟取非法利益,通過郵遞渠道自東南亞某國走私虎皮、象牙等珍貴動物製品進境,在國內銷售牟利。
  • 為蘇萊曼尼報仇?伊朗在新視頻中模擬對美國基地的襲擊
    這段視頻被命名為「偉大的復仇」,視頻一開始,幾枚飛彈朝一個未知地區的美國基地飛去,美軍密集陣系統攔截失敗,基地到處都在爆炸,冒出滾滾濃煙,坦克、戰鬥機、無人機被損毀,士兵們四處奔逃。
  • 核專家遇刺剛2天,伊朗又一高官在伊拉克遭刺殺,一車人都被炸死
    最近,隨著美國格局大變,中東地區也因此受到影響,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大國變成了被針對的對象,境內和境外都遭到刺殺事件。就在伊朗核科學家在德黑蘭被刺殺後剛過2天,伊朗人民正沉浸在悲痛之中時,伊朗又一名高官在伊拉克遭到刺殺,一車人都被飛彈炸死了。
  • 外媒:伊朗或在拜登上臺後「伺機」為蘇萊曼尼報仇
    來源:澎湃新聞當地時間3日,兩名以色列情報及特別行動局摩薩德前官員和一名前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表示,雖然伊朗未能在2020年為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遇刺事件報仇,但「仍可能」就此事件作出「回應」。
  • 電子票、強安保為伊拉克議會選舉「護航」
    電子票、強安保為伊拉克議會選舉「護航」  伊拉克12日舉行國民議會選舉。  這是取得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勝利後,伊拉克首次議會選舉。為保障選舉順利,伊拉克首次使用電子投票系統。投票日當天,巴格達、摩蘇爾和其他主要城市宵禁。
  • 伊拉克巴斯拉數百人圍攻伊朗領事館(圖)
    >     示威者衝擊伊朗駐巴斯拉領事館  據新華社6月14日專電 數百名伊拉克人14日圍攻伊朗駐巴斯拉領事館,向領館投擲石塊,並放火。目前還沒有人員受傷的報導。  路透社的錄像畫面中,伊朗領館旁邊濃煙翻滾。一名身處現場的美聯社記者報導說,抗議者闖入領館院落大門,朝領館建築扔石頭,並對一個用作領館接待室的房屋放火,還毀壞了領館的1輛汽車。
  • 為何美國打敗伊拉克,不把當地油田佔為己有,因為還有個更大買賣
    伊拉克戰爭開始後,許多人認為美國是直接奔著伊拉克富裕的石油資源去的。在當今這個純工業化社會,石油就是黑色的金子,是支撐這個世界正常運轉的根本。誰有石油資源誰就能夠得到大量財富,實現國家富強。伊拉克、伊朗、沙特以及科威特等國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