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打敗伊拉克,不把當地油田佔為己有,因為還有個更大買賣

2020-12-05 科羅廖夫

伊拉克戰爭開始後,許多人認為美國是直接奔著伊拉克富裕的石油資源去的。在當今這個純工業化社會,石油就是黑色的金子,是支撐這個世界正常運轉的根本。誰有石油資源誰就能夠得到大量財富,實現國家富強。伊拉克、伊朗、沙特以及科威特等國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就連如今的大國俄羅斯,出口石油資源也是主要經濟支柱之一。

如許多人認為的那樣,美國擊敗伊拉克後,會立即扶植起一個非常親美政權,然後徹底控制伊拉克石油,將其納為己有。親美的伊拉克政權是扶植了,但美國並沒有霸佔伊拉克石油資源。按照美國與伊拉克政府的協議,伊拉克銷售石油的純利潤中,要拿出10%給美國,這是美國唯一從伊拉克石油中獲得的利益。照這個約定,過去多年中美國少說也從中得到了上千億美元的好處。想當初,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花費的可不止上千億美元,因此顯然這點石油利潤分紅不是美國想要的。

眾所周知,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美元為核心的世界貨幣結算體系,確定了美元的本位。一定程度上,此舉促進了二戰後全球經濟的恢復,但由於美國頻繁爆發的金融危機,世界也受到影響。最後在沒有辦法情況下,尼克森總統宣布該體系失效。由於美元與黃金兌換脫鉤,美元就不像以前那麼堅挺。於是美元信譽受損,在全球的地位迅速下降,美國的影響力也隨之受到影響。為了穩住美元的地位,美國政府決定將美元與石油掛鈎。美國迫使石油輸出組織歐佩克答應了對美國來說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就是所有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

可以說美國人精到了骨子裡,石油是全世界都盛行的貨品,尤其是越發達的地區和國家越需要石油。一旦美元與石油掛鈎,美國政府就可以憑藉美元的特殊地位隨意收割世界各國的「羊毛」,另外,也能夠動用匯率大棒來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由於美元的地位上升,世界各國人民就更願意存儲美元,這實際上相當於是為美國存儲財富了。美國的地位和獲得的實際利潤,可想而知有多大。

所以,保住美元的地位就相當於是保住了美國的地位,保住了美國的財富。可偏偏中東的那位薩達姆,是個不認美元的主。美國通過打贏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穩住的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又實現了自己的戰略利益,還維護自身國家安全的同時也在世界上留下了打擊恐怖勢力的良好聲譽。

當時,薩達姆根本不認可美國人的那一套說辭,他也不認為美元是穩固的。因此,他大膽提出在石油貿易中拋卻美元,用歐元。如果這種做法被放大的話,這無疑是對美元最大的威脅和挑戰。美國政府對薩達姆想盡了各種辦法,可他就是軟硬不吃。

再加上此前布希家族與薩達姆之間的矛盾,終於,小布希將槍口對準了伊拉克,對準了薩達姆政權。成功推翻薩達姆,相當於保住了美元在全球石油交易中的地位。更進一步,保住了美元在世界的地位,也就保住了美國的核心地位。這個意義,恐怕要遠遠超過美國賣幾滴伊拉克石油來的重要。

除此之外,收拾了薩達姆等於給不安分的中東樹立了一個「殺雞給猴看」的榜樣。進一步鞏固了美國在中東甚至是世界上的影響力和地位。誰敢和美國作對,薩達姆就是最終的下場。但是,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受此影響,美國在整個二十一世紀初的戰略都出現了偏差。有得有失,伊拉克戰爭就是例子,不可能所有好處都被美國拿了去。

相關焦點

  • ...伊拉克Majnoon油田位於伊拉克巴斯拉附近,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
    據路透:伊拉克與安東石油以及英國能源服務巨頭派特法公司籤署協議開發Majnoon油田。伊拉克Majnoon油田位於伊拉克巴斯拉附近,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估計石油地質儲量380億桶。
  • 如果美國伊朗開戰,為什麼第一個「受傷」的是伊拉克?
    美國和以色列媒體爆料,在川普執政最後50天,美國和以色列將發動軍事行動,襲擊並清除伊朗核設施。緊接著,伊朗頂尖核物理科學家在德黑蘭家門口被人暗殺,伊朗鷹派軍官在魯哈尼總統府邸前請願,高喊「和美國開戰」,「懲罰以色列」。英國媒體爆料,英國已經派出大軍,前往沙特,幫助沙特保護油田設施,很顯然,保護油田僅僅是藉口,英國出兵就是幫助以色列圍剿伊朗的。
  • 伊拉克,還有救麼?
    兩大主糧,大米和小麥大米主要進口自印度,小麥主要來自土耳其、美國等地▼好在,伊拉克作為歐佩克組織第二大國家,油氣儲量巨大,產量豐富,油氣資源出口一度貢獻了72%的GDP和更大比例的外匯,暫時解決了這個國家的吃飯問題。然而石油出口為伊拉克帶來財富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依賴。
  • 經受過不少苦痛戰亂 伊拉克是個怎樣的國家?
    伊拉克大部分地區炎熱乾燥,夏季最高氣溫在50℃以上,冬季最低氣溫一般不低於0℃。降雨量從西南向東北地區遞增,年均在50—1000毫米之間,且季節分布不均。伊拉克人口2245萬,其中阿拉伯人佔73.5%,庫德人佔21.6%,其餘為土耳其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猶太人和伊朗人等。居民中97%信奉國教伊斯蘭教(什葉派穆斯林佔60%、遜尼派佔37%)。
  • 渤海灣發現億噸油田!為何不急著開採?看看美國頁巖油慘狀就知道
    而近日,有一消息或許會極大改變我國目前的被動局面。據中國海洋石油公司5月26日消息,自然資源部完成了對渤海灣墾利6-1油田探明工作其石油儲量超過一億噸。提煉柴、汽油後,可供100萬輛汽車行駛20多年,該油田也是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首個億噸級別的大型油田。新增一億噸石油儲量對我國的石油供應安全來說無疑是件重大利好消息。
  • 美國考慮把伊拉克一分為三 分成三個高度自治區
    環球在線消息: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0月8日報導稱,據消息人士披露,由美國總統布希批准、國會成立的一個獨立委員會「伊拉克研究集團」可能會提出把伊拉克一分為三的嶄新建議。  美國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領導的「伊拉克研究集團」可能建議把伊拉克劃分為三個高度自治的地區:什葉派地區、遜尼派地區和庫德地區。
  • 巴斯拉雷區擋不住中國石油人 助伊拉克戰後重建從零開始
    在參與伊拉克重建的上萬中國人中,有一群石油人正在擁有伊拉克第一大油田的巴斯拉辛勞付出——那裡有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伊拉克魯邁拉早期電站項目。中國企業的負責人說,「一帶一路」正在給中伊兩國合作注入新的內涵,「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公司的全球化水平和本地化適應能力都得到鍛鍊」。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伊拉克烏姆蓋茨爾港
    伊拉克自然地理條件優越,以石油、天然氣資源為核心,石油工業作為國家經濟主要支柱。石油探明儲量達1530億桶,約佔世界總儲量的9%,居世界第5位。能源產業佔主導地位,石油出口收入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5%,政府收入的90%。
  • 新聞資料:伊拉克南部石油區的中心——巴斯拉
    中新網北京3月22日電 目前,美國和英國的部隊正在伊拉克城市巴斯拉與伊軍展開激戰,本文對巴斯拉的有關情況作一簡介。  巴斯拉是伊拉克主要的海港,人口約130萬,座落在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連結處,兩條大河把巴斯拉與波斯灣連結在一起,巴斯拉離波斯海灣有80英裡。
  • 當今世界,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全世界所有國家能打敗美國嗎?
    如不使用先進武器面對面,肯定打敗美國,就拿中東戰爭中就看出美國兵哭哭亂叫,象狼嚎一樣,美國雖然強大,在實地中,但美國人怕死,相當一部分不願意去賣命,度過當兵期,復員之後有著穩定工作,這麼去送死呢?我覺得很多人都覺得打不過美國,可能有個思維就是,大家排排隊,對轟!這樣的話,確實打不過!但是我覺得四六開吧!美國四!為什麼呢?因為除了核武器的話,其他熱兵器全世界加起來的話並沒有很明顯的代差!和數量差!那麼這就很考驗謀略了!你正面強大我可以迂迴攻擊!你強攻俄羅斯,我可以打斷你薄弱的後路!等等不一而足!你有衛星監視,我也有衛星。你有反衛星,我也可以!
  • 為什麼說,美國伊朗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是伊拉克?
    美國和伊朗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恰恰是伊拉克。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稱,在川普任期最後幾周內,伊拉克政府感到十分緊張,該國高層擔心美國和伊朗在最後一刻的對抗,可能殃及伊拉克本土。為何這麼說?目前伊拉克總理穆斯塔法卡迪米接到了美國的暗示,要求其加大對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的壓制力度。過去一年來,這些民兵的火箭彈多次襲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和軍事基地。
  • 英裔僅佔美國人口比例的12%,為何美國卻是個地道的英語國家
    當然,想要移民美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不僅要想辦法獲得美國的綠卡,有時候還要有一定的語言基礎,每年的雅思託福考試都會難倒一大批想去美國的考生。實際上,美國本身就是個移民國家,是由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民族組成的,有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波蘭人、印度人、中國人、日本人、非洲人等等。
  • 伊拉克計劃起訴美國,貧鈾彈致癌率攀升
    導讀:美國曾與伊拉克爆發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戰爭,嚴重影響了國際間和平交往。而且,美國做事不講手段,曾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使用貧鈾彈。貧鈾彈是被國際禁用的一種彈片,因為一旦被使用,將會對當地的人類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後患無窮。
  • 世界各國石油儲量,第一不在中東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估計,目前沙特還有1000億桶左右的石油儲備未被發掘。加拿大 169709(百萬桶)加拿大已探明石油儲量大約有1697億桶,但是非常大一部分都是以油砂形式存在,油砂屬於非常規油氣。由於在加拿大開採石油非常耗費人力和財力,開採成本非常高。
  • 科威特戰爭,薩達姆為何傾倒800萬桶石油?30年後才明白多高明
    在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中,也讓各國人見識到了美國現代化作戰技術的強大和先進,也為各國指明了未來現代化戰爭的發展方向。而當時美國與其盟友聯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很快就讓各國預見到了最終的戰局。根據中國網報導,當時伊拉克的總統薩達姆為了不讓美國如願,命人倒掉了800萬桶石油。
  • 伊拉克南部巴斯拉抗議者對伊朗領事館縱火 伊拉克外交部深感遺憾
    伊拉克外交部當天表示,對伊朗領事館發生的縱火事件深表遺憾。巴斯拉一位不願具名的安全官員對新華社記者說,抗議者當天圍困了伊朗駐巴斯拉領事館,負責守衛的當地安全部隊為避免與平民產生衝突被迫撤離。隨後,抗議者衝進領事館並點燃了領事館建築。這名官員表示,在對伊朗領事館縱火後,抗議者試圖前往美國駐巴斯拉領事館,但被伊拉克安全人員封鎖道路加以阻止。
  • 難怪美國總惦記這國,石油儲量世界第一,並非伊朗伊拉克!
    而人類還有多少石油可供「揮霍」,也成為了絕大多數國家高度關注的重要問題。(石油依舊是現代戰爭的生命液)據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4月26日,美國權威科學期刊《大眾科學》公開刊載了一篇堪稱「觸目驚心」的文章——《我們很難知道還剩下多少石油,但這是我們最好的猜測》。
  • 分析:伊拉克戰爭給中國帶來哪些影響
    雖然盤中遼河油田等石油股也隨著國際油價的大幅暴跌而走弱,但其下跌的幅度卻不能與國際市場相比,目前市場總體的運行還是比較平穩的。由於我國的資本市場還未向外資全部開放,加上目前人民幣還未能與外幣自由兌換,所以,伊拉克戰爭對相對較為封閉的中國股市影響不那麼直接。預計我國經濟和股市將對美伊戰爭的反應總體有所滯後。
  • 英國油田,正在枯竭 | 地球知識局
    周邊國家都是歐洲經濟標杆在他們之間有個大油田,真是太合適了因為害怕蘇聯疑心挪威是在利用在北海勘探的機會監測其海軍的動向,挪威一直不敢貿然提出在北海進行海域劃分與石油勘探。到了2015年,布倫特油田3個在運行的平臺中,就有兩個平臺停產,唯一剩餘的一個平臺日產量也不足1000桶每天。不僅如此,英國油氣新發現的數量也在銳減。按照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的標準,英國在2010年僅發現4個大型油氣田,不僅比2009年的13個大幅減少,同時也跌至多年來的谷底。
  • 波赫、伊拉克、剛果金面積都不小,海岸線為何這麼短?
    但不要忘記了約旦有伊拉克這個鄰國。伊拉克位于波斯灣西北側,伊拉克的貨物運到歐洲,經波斯灣——荷姆茲海峽——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距離較遠。如果伊拉克的貨物經伊、約邊界從亞喀巴港出口,繞過西奈半島就是蘇伊士運河,能提高運輸效率和節省運輸成本。斯洛維尼亞和約旦的海岸線短,但卻有對鄰國來說非常重要的港口,波赫和伊拉克就沒這麼幸運了。先說波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