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國曾與伊拉克爆發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戰爭,嚴重影響了國際間和平交往。而且,美國做事不講手段,曾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使用貧鈾彈。
貧鈾彈是被國際禁用的一種彈片,因為一旦被使用,將會對當地的人類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後患無窮。
據了解,12月14日,伊朗電視臺發布新聞報導表示,伊拉克議會外事委員會顧問哈提夫·裡卡比提出,伊拉克政府將起訴美國侵犯本國主權,並且違禁使用貧鈾彈對伊拉克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後果。其實早在2010年,伊拉克就想對美國提出訴訟,但是在此之後卻並未進行到底。
貧鈾彈主要成分是放射性較弱的鈾-238,這種彈片在爆炸時會產生強烈高溫,讓彈體塵化,變成特別細微的顆粒物瀰漫在空氣中,緊接著會進入河流陸地,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及生物鏈,最終被人類吸收。
貧鈾的半衰期很長,所以會對人體甚至人類的整個基因造成巨大影響,通過持續在體內積澱毒素,造成白血病,肝臟系統紊亂和癌症等疾病,是一種毫無人權的攻擊方式。
伊拉克在經歷過多場戰爭之後,美國所投放的貧鈾彈使當地新生兒缺陷率迅速激增。2005年出生在納傑夫的優素福就是其中的一位受害者,他自出生以來至今不能站立,也不能走路,只能依靠輪椅度日。
除此之外,出生在費盧傑的扎赫拉生下來又聾又啞又盲,手腳都分別有6個指頭。據醫生診斷,這都是貧鈾彈所造成的先天性畸形疾病。然而當扎赫拉的父母走出醫院時便受到了「圍攻」,被逼迫交出了診斷書。
除了人類深受其害,伊拉克還存在著一條被貧鈾彈汙染的死亡公路,表面上看似平平無奇,但實際上這裡的空氣、河流、土地全部受到了重金屬汙染。
自從發生戰爭後至今,已經過去了17年,空氣中所瀰漫的貧鈾顆粒一直在傳播和擴散,通過土壤地下水傳進食物鏈,最後危害到整個人類社會。
當前伊拉克患癌率迅速提升,所以當地政府要對美國進行指控。其實伊拉克早已不是個例,早在1999年,北約就曾對主權國家南聯盟投下了貧鈾彈,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如今也依舊未得到解決,當前各界都支持美國向受迫害的地區支付賠償費用以及技術治療。
編輯丨堅果 審稿丨悠悠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十點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