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正水漲船高。國家能源局官員表示,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光伏裝機規模將達到20GW。而光伏發電系統的堅強支撐——光伏支架產業也正享受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紅利。根據相關媒體公布的「2016中國光伏支架企業20強」榜單,前10名的企業出貨量均在800MW以上。隨著我國光伏產業逐步走向規模化應用時代,光伏支架產業也進入掘金時代。
近年來,我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鋼材價格跌落,不少鋼鐵生產企業瞅準時機攜技術與資金進入光伏支架生產,天津仁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仁匯新能源」)就是其中一家。天津仁匯新能源背靠天津仁愛集團,藉助其旗下鋼鐵生產企業豐厚的資源,進軍光伏支架產業。日前,第十一屆亞洲太陽能光伏創新技術產品展覽會在上海舉行,天津仁匯新能源亦盛裝參加。國際能源網記者專訪了生產技術總監湯保雄先生。
高可靠性產品是應對惡劣競爭的唯一法則
隨著光伏裝機數據的一路飄紅,光伏產業正在新能源產業進行逆襲。由於製造業門檻較低,利潤空間大,光伏支架產業吸引了大量投資者裹挾資金紛至沓來。粗略統計,我國光伏支架生產廠商有上千家。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有紅利的市場同樣也有深坑。尚未完全起步,光伏產業就顯現出先天不足的病症:價值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慘烈。品質追求和經濟利益的背道而馳讓光伏支架產業的發展十分「尷尬」。
「做產品首先關注的是產品的質量。光伏支架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關乎電站25年的發電效率,把控支架的質量生產十分重要。對製造業來說產品的精度體現在生產設備的質量和製造工藝上。」湯保雄表示。天津仁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重完整的產業鏈和質量全程控制體系。其25臺支架設備是最先進的數控生產線,全部採用計算機編程打孔生產工藝,型鋼精準度高達±0.5mm,保障了光伏支架生產精度。
天津仁匯新能源生產技術總監湯保雄接受國際能源網記者採訪
另外,天津仁匯還引進了兩條世界一流的環保型鍍鋅線,年產能達24萬噸,確保了支架的配套保障。「傳統的鍍鋅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汙染排放,仁匯的鍍鋅線採用德國技術,環保、質量都達到歐盟標準,實現零排放。」湯保雄告訴國際能源網記者。
[pagebreak]
在產業鏈方面,天津仁匯新能源藉助集團旗下的鋼鐵企業資源,實現了光伏支架的原料供應、加工、鍍鋅、配套等全產業鏈整合,光伏支架生產原料全部來自於集團內部供應,從源頭上杜絕了產品質量隱患。針對地面電站,天津仁匯新能源開發了水泥地樁支架、螺旋地樁支架、衝擊樁支架、可調節支架等,能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地質環境建設需要。尤其是螺旋地樁支架適用於強風大雪等惡劣天氣區域,適合西北大型地面電站和沿海光伏項目使用。針對農業大棚、漁光互補、等光伏+模式,天津仁匯新能源也相應地開發出農業大棚專用支架、平面屋頂支架、瓦面屋頂支架等產品,積極搶佔市場。
生產標準缺失 亟待政策春風
從數據上看,我國光伏發展勢不可擋,絕對裝機量排名世界第一。與此發展不相適應的是,光伏產業標準的嚴重缺失,這也是導致行業無序競爭的一大原因。國際能源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光伏支架產業一直沿用的是國家標準《鋼結構的設計規範》,缺乏針對光伏支架本身的設計規範。
由於缺乏標準,光伏支架生產只能基於市場需求,被動接受需求方制定的標準。需求各異的市場湧現出五花八門的產品,光伏支架難免被貼上 「技術含金量低」、「低端產品」的標籤。
「如果光伏行業有更高要求的國家標準,企業在設計過程中就不會出現名目繁多的產品規格和型號,能促進企業快速生產,降低成本。」湯保雄表示,雖然光伏支架生產企業設定了企業內部標準,但仍需準備上千套模具適應生產需求。他呼籲,光伏行業協會組織優秀的企業、研究院、設計院共同研究制定光伏支架專用性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