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 國際不打小孩日
大家知道嗎?今天可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別看這個名字挺隨便,「國際不打小孩日」可是被世界所認可的。這個節日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98年發起的節日通過各種活動,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全世界已有上百個國家及民間組織參與此盛事。
當初美國成立這個節日,可不是為了好玩兒,在當時在美國,尤其是在一些拉美、亞裔移民家庭以及是一些收入比較低,受教育程度比較低的黑人家庭,打孩子的現象相對於白人家庭來說還是比較普遍的,甚至存在嚴重的虐待、性侵等情況。正是因為美國的確存在虐待孩子的情況,美國兒童人權組織有效管理中心在發起了反對體罰兒童的運動。
棍棒教育
我國自古以來就對「棍棒教育」這種有些極端的教育方式不夠重視,甚至還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說法。記得小編在上學的時候還沒打過手板呢,不過老師打的也比較有分寸火辣辣的酥麻倒是真的,在這裡呢,小編還是希望老師們和家長朋友可以對熊孩子們溫柔一點,多一點溝通就能減少許多誤解和不必要的摩擦。下面就有小編簡單為大家分析一下棍棒教育的根源。
大多數的家長老師們對孩子使用「棍棒教育」其本質是因為「恨鐵不成鋼」首先恨就是一個很極端的情緒,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種情緒是很危險的,也是絕對不應該出現的,家長老師們認為是孩子辜負了自己的期望和努力,在下意識中情緒就會變得不太穩定如果事情得不到改善負面情緒逐步增多觸及所謂的底線,就會釀成一場「痛徹心扉」的棍棒教育。這個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通過棍棒教育既讓孩子「長記性」也是一種自我發洩。老師的棍棒教育或者體罰,或許要更冷靜些但是歸根結底也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畏懼從而不再犯錯,這是一種很不講道理的做法,通過棍棒讓學生心生畏懼從而屈服,即使表面上百依百順孩子的內心卻早已陰鬱不堪......
相信最近大家都被一條:「4歲女童被生父和繼母毆打瀕死」的新聞刷屏了,那一張張觸目驚心的圖片,小女孩如今依舊沒有脫離生命危險的殘酷事實,更是讓人咬牙切齒,網友紛紛表示:「小女孩的父親禽獸不如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現在小女孩依舊沒有脫離生命危險,而這件事的罪魁禍首,已經被公安機關控制等待他們的是法律的制裁。
●小編寄語●
育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育者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出發,就像國際不打小孩兒日口號說的那樣:「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