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等無路可走。此乃王者之路,亡者守護其直至永恆。汝等無路可走。」
——他們是群山中的陰影、被遺棄之人、背誓者、亡者大軍。他們跟隨阿拉貢在米那斯提利斯攻城戰中及時趕到,力挽狂瀾。他們有什麼來歷呢?為什麼阿拉貢有能力召喚他們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群背誓者。
要講清楚他們,就必須講到努曼諾爾人(Númenor)。努曼諾爾人是伊露維塔最喜愛的孩子——伊甸人的後裔。他們居住在眾神維拉賜予的叫做努曼諾爾的島嶼上,因此得名。
第一紀元的努曼諾爾人與至高神的另一個孩子——精靈有著很好的關係,他們與眾神維拉一起對抗魔苟斯。早期的努曼諾爾人相當長壽,平均能達到200歲,但是與精靈的永生比起來,這實在有些可憐。於是一些努曼諾爾王開始尋找永生的途徑。他們曾經計劃造船隊航向維林諾(精靈們與維拉的永生之地),但是遭到維拉們的嚴令拒絕。
其後的努曼諾爾變得極其強盛,開始在中土建立殖民地。由於上層貴族始終保持著對永生的渴望使得國內漸漸分成了兩派——忠於眾神維拉的忠貞派和擁護國王主張瀆神的忠王派。
由於忠王派當時掌握了絕對權利,故而忠貞派時常受到打壓。
時間到了第二紀元3255年,魔苟斯最得力的助手索倫(曾經的墮落邁雅)來到中土,開始經營魔多並自稱「中土之王」。
身為邁雅的索倫,這形象是不是沒有想到
在中土同樣擁有殖民地的努曼諾爾國王法拉宗極為不滿,發動大軍親自徵伐索倫。不可一世的努曼努爾大軍遮天蔽日,索倫自知沒有能力與之抗衡,主動來到陣前向法拉宗投降。
本就剛愎自用的法拉宗這樣一來更加自負,竟然將索倫當作俘虜帶回了努曼諾爾。更過分的是沒過多久便將他釋放,並且成為了自己的親信。自此,在善於蠱惑人心的索倫的誘使下,忠王派愈加墮落,開始修建崇拜魔苟斯的神廟,大肆搜捕忠貞派,囚禁、迫害他們,甚至將他們用做獻祭儀式的祭品。
到了法拉宗晚年,越來越害怕死亡的他決定放手一搏,組織從未見過的龐大艦隊,居然要攻打維林諾。
這種行為終於給努曼諾爾召來了災難,眾神維拉震怒,不僅摧毀了所有襲來的艦隊,還將整個努曼諾爾島沉入海底。
這場浩劫之後,一部分倖存的忠貞派遷移到了中土,在中土建立亞爾諾和剛鐸王國。他們繼續信奉眾神維拉,與精靈們和諧相處。然而也有一些忠王派逃過一劫,他們一部分留在中土南方的一些港口城市,成為了海盜,另一部分進入了群山,在白色山脈中住了下來,由於他們先人瀆神的行為,使得他們被剛鐸和亞爾諾的人類排斥,在山中過著野蠻的部落制生活。他們臣服於魔君索倫,襲擊過往的行人,奪取商隊的貨物,自稱為「山中之民」。
剛鐸建立之初,便開始了對山中之民的清剿,經過幾次大戰,剛鐸取得了勝利。剛鐸國王伊熙爾杜將從努曼諾爾帶出來的一顆巨大的黑色圓石埃瑞赫黑石(Stone of Erech象徵無可撼動的誓言)矗立到了白色山脈的山口處,讓山中之王對著他們共同的祖先留下的聖物發誓,一旦剛鐸遭到襲擊,山中之民必須出兵相助,埃瑞赫黑石見證了雙方訂立的盟約。
但是到了第二紀元末,索倫進攻剛鐸,人類與精靈達成「最後的聯盟」抵擋索倫的進攻(正是在這次戰爭中伊熙爾杜揮劍斬斷了索倫的手指,將至尊魔戒收歸己有),當伊熙爾杜要求這些山中之民履行誓言時卻遭到了拒絕。憤怒的伊熙爾杜在當年立誓的黑石之前詛咒了對方。
「汝等永世不得安寧,直到誓言被履行之日。」
不知道是畏懼人類國王的詛咒,還是因為背棄自己的誓言而羞愧,山中之民倉惶地向群山更深處逃竄,之後幾乎沒有人再見到他們。直到他們一個一個死去,他們的靈魂無法得到解脫,只能終日在山中遊蕩,成為了群山中的陰影。背誓者的名號讓他們背負了承重的負擔,從山中經過的行人常常聽到悲傷的哭嚎。
直到第三紀元的魔戒戰爭中,阿拉貢跟隨洛汗的騎兵駐紮在了白色山脈,精靈王埃爾隆德為他帶來了重鑄的人皇聖劍納西爾(重鑄後改名為安督利爾),並且提醒他,在這裡的群山之中還有一支他可以利用的力量。
明白了意思的阿拉貢與他的同伴金姆利和萊格拉斯立即出發,帶著象徵著努曼諾爾至高王的納希爾聖劍前往那些亡魂遊蕩之處。
阿拉貢在當年的埃瑞赫黑石處吹響了洛汗的銀色號角,山中亡魂匯聚到了他的周圍。他抽出聖劍向他們展示自己的身份,要求他們履行自己曾經的誓言,以得到解脫。亡魂大軍在亡者之王的帶領下跟隨阿拉貢襲擊了昂巴海盜,他們正乘船打算繞道進攻米那斯提利斯後方的港口城市。亡魂大軍一擁而上,擊潰了對方。根據後來萊格拉斯的回憶,有些亡魂徒步,有些甚至騎著亡靈馬,似乎他們手中的兵器可以觸碰到活人,有時卻可以從人身上穿過。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他們帶給敵人最大的殺傷力不是刀劍上的,而是恐懼。
阿拉貢乘著繳獲的昂巴海盜船,與亡魂們一起航至米那斯提利斯後方,從側面向包圍王城的獸人軍隊進攻,在洛汗騎兵和亡魂大軍的雙重打擊下,索倫的軍隊土崩瓦解。
戰後,阿拉貢高舉聖劍,向著亡魂大喊:「回去吧,你們履行了誓言。離去吧,獲得安寧!」
聽聞此言,那些亡魂們如同霧氣一般消散在了空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