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千山二字,許多人第一反應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您可能不知道,在遼寧省內,有一個著名的千山,它上面有一種鳥類,被專家稱為是傳說中的青鳥,可是它為何出現在山上,卻是未解之謎,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遼寧省鞍山市,從市中心出發,經過大概二十公裡的路程,就到達了千山風景區,因為這裡共有大小999座山峰,數目近千,所以叫做「千山」,這裡北接長白山、南臨渤海,群峰拔地起,無峰不險,無石不奇,近千個山峰形態各異,遠遠望去,是一片雄峻壯美的風景。除卻美麗的自然景觀,這裡還有數不清的洞、塔、亭、廟,它們是先人們的留跡,也組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
山中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也是千山景區一道獨特的風景。在眾多種類的野生動物中,有一種鳥類格外吸引人注意,它的名字叫做紅嘴藍鵲,是一種極其漂亮的鳥,它們常常三五成群地結對活動,十分活潑熱鬧。它獨特的身體結構,使得其十分擅長滑翔,在千山眾多的山峰中,總能看到紅嘴藍鵲的身影,它們十分優雅地在幾個山峰之間滑翔,飄逸又自由。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這首《無題》將對愛情的忠貞和不舍,描述得十分哀婉纏綿。但其中的青鳥是什麼品種的鳥類呢?據鞍山市鳥類研究專家分析,李商隱所寫的青鳥,很有可能就是紅嘴藍鵲,因為紅嘴藍鵲雖然嘴巴和腳為紅色,頭部整體為黑色,但其身體部分均為藍褐色,顏色與青色類似。
青鳥一詞最早出自何處呢?《山海經》中記載:「西二百二十裡,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青鳥就是古代神話中,西王母餵養的神鳥,但在禽類動物專家眼中,它們也許只是青色的鳥的統稱,關於青鳥究竟代指哪種鳥類,存在有多個版本,翠鳥、黃雀和紅嘴藍鵲,都被當地人認為是青鳥。我們需要更多的相關材料,才能得到最準確的答案,或者根本不存在唯一正解,青鳥可能僅存在於詩人們的詩句中。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關於紅嘴藍鵲的活動範圍,千山當地的記載並不多,這說明它很可能不是千山當地的禽類,那它是哪裡來的呢?這個問題引發了當地專家的猜想與討論,第一種觀點,也是認同度較高的看法。近年來,隨著千山景區環境的大幅度改善,生態環境開始適宜紅嘴藍鵲的生存和繁衍,所以這些鳥兒來從遙遠的各地飛來,把這裡看作它們新的家園。
也有人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也有可能是外地遊客,將養在籠子裡的紅嘴藍鵲攜到此地放生,紅嘴藍鵲來到千山後,千山的環境十分適應它們生活,同時當地也沒有天敵的威脅,於是紅嘴藍鵲開始在這裡逐代繁衍。雖然這種情況從本質上是生物入侵,但因為紅嘴藍鵲以蝗蟲、蚱蜢、蒼蠅等害蟲為食,對生態環境有益,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名錄中,所以這並非是一件壞事。
除了這兩種情況,還有一種可能性,鞍山市有一個百鳥園,其中有鶴、鷺、鴕鳥、鴨子、小鳥、斑鳩、鳩鴿等100種鳥,當然也存在紅嘴藍鵲,可能由於工作人員的疏漏,飛出來了兩隻紅嘴藍鵲,一路飛到了千山風景區,從此在這裡定居。但這種可能性很小,畢竟園中工作人員對每一隻鳥都會細心看護,丟失飛禽這種低級失誤,應該有些不可能。
由於獨特的毛色和暴烈兇狠的性格,紅嘴藍鵲被評價為「有著天使的面孔和魔鬼脾氣的暴君」,讓人愛之不得,棄之難捨,但它獨特的形態,和美麗的顏色,儼然為千山風景區增添了一抹美麗的色彩,紅嘴藍鵲已經成為了千山一張靚麗的名片。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晉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