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差幾天,2016年就將過去,而中國電影2016年的票房也將封頂。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在23日終於艱難地突破了441億,超越了2015年的440億。面對即將到來的2017年,除卻春節檔之外,元旦前後至春節前這一段年末忙碌的時間,上檔的電影幾乎都為中小型片,能夠引起特別關注的片子不多。
揚子晚報記者 孔小平 張漪
《鐵道飛虎》《長城》等電影
口碑都遭遇「滑鐵盧」
這個聖誕節國內電影票房迎來一個小高潮,《鐵道飛虎》《長城》這幾部有大腕坐鎮的電影,票房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口碑卻遭到「滑鐵盧」。在豆瓣上,《鐵道飛虎》5.6分、《長城》5.5分,都沒通過觀眾的合格驗收。
《擺渡人》:驚現大型「我喜歡」站隊
話題中心《擺渡人》的陣容配置讓人期待:監製是王家衛、主角是兩大男神梁朝偉和金城武。該片於23日上映,分類上屬於愛情喜劇片,由三段愛情故事拼接而成,其中穿插著十多首流行歌曲。儘管攝影、美術都是一流水平,但觀眾的觀後感有「笑中帶淚」的,也有「哭笑不得」的。
電影之外,也發生了戲劇化的事情,所以造成了該片豆瓣打分回升。25日下午,王家衛發微博說「我喜歡」,梁朝偉緊接著轉發說「我也喜歡」。下面開始了娛樂圈的一場「站隊」,電影主創們陳奕迅、楊穎、張榕容、熊黛林、馬蘇、崔志佳、鹿晗、李宇春等相繼力挺「我喜歡」。劉嘉玲、黃曉明、張一白、劉亦菲等幾十位明星以及工作室也相繼表示「喜歡電影」,「支持這樣的態度」,甚至連@電影西遊伏妖篇也發了周星馳的「我也喜歡」。大概只有王傳君一個人發微博說「我不喜歡」。
《鐵道飛虎》《長城》:小鮮肉也救不了薄弱的劇情
《鐵道飛虎》改編自紅色經典《鐵道遊擊隊》,近年來,優秀的紅色電影取得不俗的成績,比如《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不過《鐵道飛虎》略有不同,它的基調是動作喜劇,畢竟有扒火車、炸橋梁等大型動作場面,而且有成龍。從觀眾感受來看,倒是一部合家歡爆米花電影,笑點密集。但看打分,就會發現觀眾的吐槽也不少,這部電影中日軍的表現依然是智商集體下線,笨傻組合,沒有脫離抗日「神劇」範疇,出現了大面積「手撕鬼子」。
《鐵道飛虎》也像《長城》一樣吸納了小鮮肉,比如黃子韜、王凱。而且導演知道粉絲要什麼,比如王凱的手部特寫,黃子韜居然彈起了琵琶,還有這樣的臺詞:「我不唱了,我老跑調」,因為現實中歌手黃子韜常被說跑調,這些都在迎合粉絲需求。成龍臺詞說到自己也有年輕時,和兒子長得很像,但兒子不以為然地反駁,「哪裡像?你的鼻子那麼大。我哪看過幾十年前你年輕時的樣子?」所以有觀眾說,整個電影的觀感就好似一群大叔,變著法賣著萌地想討好「90後」,把網絡段子、人氣偶像見縫插針地往一個並不特別的故事裡塞。
而張藝謀的《長城》給觀眾留下的觀感也差不多,鹿晗、林更新、彭于晏、陳學冬、王俊凱等當紅小鮮肉,也沒能抵擋住劇情薄弱,人物性格不豐滿等問題,不過它的特效和音樂還是吸引眼球的。有意思的是,張藝謀女兒張末執導的《28歲未成年》月初上映,豆瓣評分為6.0分。
高開低走,票房未超預期
2015年電影市場 出現「大飛躍」 票房比2014年猛增68%
觀影人次:超12億
電影總票房:440.69億元人民幣(其中國產片票房數達271.36億,佔總票房的61.58%。)
原以為2016年影市會「大爆發」 票房卻是「虎頭蛇尾」
看環比趨勢
◎1月,單月票房從2015年1月的26億一下子猛增到38億
◎2月,大年初一《美人魚》上映,當月票房飆升至68.8億,同比增幅將近70%。
◎3月,跌入低潮
◎7月8月,暑期檔同比硬生生縮水10億
◎10月、11月,國慶檔接連爆發危機,這兩個月雖有各類好萊塢大片來襲,但是由於排片密集,票房遠不如預期。
◎12月,張藝謀《長城》、王家衛《擺渡人》、成龍《鐵道飛虎》等三部大片的票房未顯現爆棚之勢
看環比趨勢
◎2015年:到「國慶檔」時票房就已超過2014年全年電影票房,最終票房同比猛增68%。
◎2016年:到「聖誕檔」才艱難超過了2015年,預計今年的票房與去年基本持平或略超。
今年全年票房增長率低於25%,這也是17年來,我國電影票房增長最慢的一年。
◎業內點評 硬體有提升,內容「跟不上」
因此,可以想像今年的票房基本與去年持平或略超。對於這樣的結果,有很多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國內地的電影創作風氣不佳,好內容生產遠跟不上市場的增長,這種「中空」的狀態預支了觀眾對於電影的熱情,使得中國影市的「疲態」立即顯現。
電影「好內容」——這個軟體競爭力的稀缺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補上的缺口,而在硬體上,中國電影卻還是有頗受矚目的提升的。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有84部影片過億,相比去年的81部有所提高。觀影人數約在13億,比去年12億也有所增長。而12月下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最新數據,中國電影銀幕已超過4萬塊,躍居世界第一。2016年,中國電影銀幕以每天增加26塊的速度遞增,超過了2015年每天增加22塊的速度。
新年一月前段亮點不多
即將到來的2017年,電影市場的未來變得似乎更加撲朔迷離。1月橫跨中國傳統的除夕和春節,能否實現「開門紅」也是一個未知數。
據記者了解,目前1月上映的影片,出眾者不多。元旦當天,英國喜劇愛情電影《單身日記:好孕來襲》以及中國大陸的喜劇懸疑小片《你好,瘋子!》等將同時公映。《單身日記:好孕來襲》是《單身日記》系列的第三部,本片今年9月已在英美上映過,反響一般,在中國新年元旦的上映,其票房的可期待值不高。在1月初的這個檔期內,好萊塢大片《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是最為引人注目的,本片除了「星球大戰」的人馬外,還加入了中國的姜文、甄子丹作為主演,新鮮度十足。
2017年1月13日左右,美國動畫片《魔弦傳說》和大陸電影《少年巴比倫》都是有趣味的影片,好萊塢的動畫片向來不讓人失望 ,這一部影片的故事主角是生活在海岸邊的男孩久保,講述了他為保護故土與頭頂的星空展開的英勇抗爭歷程。從主題上來說,也是昂揚上進的,很適合寒假期間的孩子們。《少年巴比倫》由90後演技派演員董子健出演,這部電影也曾為他贏得過上海電視節的一些讚譽,它講述的是小縣城裡的愣頭青的一段人生故事,從題材上來說,並非是大眾娛樂作品。
新年1月的電影競爭焦點出現在春節檔,即1月末這個期間,在1月28日大年初一同天上映的大電影有五部之多。最值得大家期待的無疑是由徐克導演,周星馳監製、編劇的《西遊伏妖篇》,本片不論是臺前還是幕後,均為製作大手筆。本片是大賣的《西遊降魔篇》的後續故事。
而王寶強首執導筒的《大鬧天竺》聽起來似乎也有《西遊記》的影子,但它其實是一部現代片。本片編劇由《泰囧》的編劇束煥領銜,主演是王寶強、白客、嶽雲鵬、柳巖等。除了以上兩部外,還有舒淇、王千源、張孝全、曾志偉等人主演的古裝片《健忘村》,以及周星馳以前的粉絲,後來成為他執行導演的盧正雨的首部喜劇作品《絕世高手》,本片由盧正雨和範偉等人主演。此外,唐季禮+成龍的新片《功夫瑜伽》,葛優+謝霆鋒主演的《鋒味江湖之決戰食神》,都將出現在大年初一這個擁擠的「檔期」裡,誰是贏家?這要看觀眾們的選擇了。
◎記者手記
是觀眾審美帶歪大腕
還是電影沒培養好受眾
縱觀2016年電影市場,似乎口碑與票房「倒掛」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大腕們導的拍的電影,不少從藝術角度都不過及格線,但票房卻仍然輕鬆賺到手。反而是一些口碑好、有深度的電影,從排片開始就劣勢盡顯,票房也不出意外冷冷清清。
拿年底收官的這幾部電影來說,王家衛監製的《擺渡人》雖然爭議最多,但也賺了最多的票房,聖誕節3天狂收2.78億元,而且每天都是票房冠軍,成為2016年度罕見的極端現象。同天的《鐵道飛虎》則以2.15億元票房緊隨其後。聖誕前一星期上映的《長城》在聖誕周末則以1.82億元票房排名第3,到目前,《長城》已攬9億左右票房。而跟《長城》同期上映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口碑打分高達7.7,然而10天下來票房才1.07億。
是觀眾審美把影壇大腕們帶歪了,還是電影人餵養出不看好片的觀眾,好像成為「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有人分析說,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聖誕節就已經算是開始進入賀歲檔了。什麼是賀歲片,賀歲片是中國電影人在類型片上的一大發明,記者查到,百度有詞條:賀歲片看的是戲,不熱鬧不成戲,「熱鬧好看」是賀歲片的標準之一,那些藝術影片可以靠邊站了,符合大眾口味的喜劇片、功夫片便成為了賀歲片的主流。《羅曼蒂克消亡史》有內涵有深度,很多觀眾說看不太懂,有點燒腦,那麼它在類型上就不適合賀歲檔。
其實這個解釋並不太站得住腳。因為放眼全年,像《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樣口碑很高的電影,往往在和同期上映的其他「爆款」電影的競爭中屬於輸家。是否還是由於中國觀眾的觀影心理有關呢?逢年過節,尋求歡樂和放鬆,是觀眾的普遍心理需求,所以不管是春節檔、暑期檔還是國慶檔這些電影票房的「兵家必爭之地」,都還是娛樂性、消遣性較強的喜劇片和動作片佔儘先機。所以,口碑高的票房低,口碑不高的票房仍賺,想想也挺讓人哭笑不得的。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