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一簇簇,一串串,一排立,仰「脖頸」,展「雙翅」,翹「尾巴」,井然有序的花兒,宛若一隻只站立樹梢上的小鳥,這就是廣州春天著名的禾雀花!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13日)在華南植物園看到,千萬朵多種色彩的禾雀花正在步入盛花期。據專家介紹,禾雀花的整體花期預計在20-30天。
記者在華南植物園的正門看到,特殊時期的華南植物園各個入口處,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和手套,手持測溫槍,靜待景區遊客的到來。進園遊客出示有效身份證明後,還需要測量體溫、上網查驗健康信息,「嚴查三關」才放行。
植物專家介紹,禾雀花,是豆科油麻藤屬(Mucuna)幾種植物的統稱,包括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大果油麻藤Mucuna macrocarpa、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等。華南植物園的禾雀花花色特別多,有白色、粉紅色、紫白相間色和深紫色,如今,粉紅色禾雀花(大果油麻藤)已進入盛花期,白色(白花油麻藤)、紫白相間色(大果油麻藤)、深紫色禾雀花(常春油麻藤)大約還需一周進入花期。
禾雀花:總體花期約1個月
據介紹,從早春二月開始,枝上上陸續冒出串串小米椒狀疙瘩,快速長成小青椒狀、小紅椒狀,緊接著「青紅椒」幻化出「腦袋」、「脖頸」、「雙翅」、「尾巴」,維妙維俏,宛若一隻只栩栩如生的小鳥,這種花花形奇特、酷似鳥雀,被人們形象地稱之為「禾雀花」。二三十朵一串,從藤蔓上懸掛而下,有如成排小鳥棲枝,蔚為壯觀。
專家解讀,禾雀花,實際為豆科油麻藤屬(Mucuna)多種形似鳥雀的植物花卉的統稱,它們雖身為集萬千寵愛的花朵,卻偏偏有一顆幻想飛翔的心,愛化成小鳥模樣,是名符其實的奇葩。禾雀花的總體花期約1個月,匆匆蜂擁而來,又忙忙呼嘯而去。
油麻藤屬(Mucuna),豆科(Fabacaee)蝶形花亞科(Papilionoidaee)。因多數種類種子可榨油、莖皮纖維堅韌似麻可供編織和造紙,故得中文名,又音訛為「牛馬藤」屬;因果實多為扁長豆莢故又稱黧豆屬;因其藤可作雞血藤替代品故又稱血藤屬。油麻藤屬全世界約120種,產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屬暖地樹種,喜溫暖、溼潤環境;喜光、稍耐陰;性強健,抗性強,壽命長,耐乾旱,宜生長於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中。在中國約有17種,2變種,1亞種;主要以長江流域以南的粵、桂、雲、瓊、貴、贛、閩等省較豐富,分布於低海拔的海邊灌叢至海拔3000m的常綠或落葉林中、林緣、山坡或路邊,常纏繞樹上。
油麻藤:植物奇觀奇葩八卦
油麻藤屬多為常綠大型藤本植物,有很強的纏繞性,莖長可達30m以上;它生長迅速,而且枝葉濃密,一旦攀扯上附主,常常會很快爬滿並覆蓋住附主樹,使它不堪重負並因不見陽光而慢慢枯萎,故又人稱「森林殺手」。
油麻藤屬的莢果木質、帶形,有的可長達一米;種子之間縊縮呈念珠狀,邊緣加厚凸起,果實外面被有褐色短毛和剛毛。
油麻藤屬「老莖生花」,是熱帶地區的特有現象。在熱帶森林中,各種植物為獲取更多陽光拼命往上生長,不具頂端優勢的中下層植物在潮溼陰暗的林下環境中,會選擇在老莖上開花,以提高傳粉結實機會。
有趣的花形與傳粉——油麻藤擁有典型的兩側對稱的蝶形花冠,花色豐富,整朵花由黃色帶茸毛似鳥頭的花萼、彎弓呈雀背狀的旗瓣、卷攏成翅膀狀的翼瓣、彎成鳥尾的龍骨瓣構成;花蕊包裹於龍骨瓣內。本屬植物為異花授粉,主要通過蝙蝠媒傳播花粉,亦見鳥媒或蜂媒,甚至有松鼠媒;禾雀花的花粉採取的是「彈花機制」――只有在龍骨瓣受到一定壓力時才能打開並彈出花粉,所以在花的周圍基本上是看不到採花粉的蜜蜂和蝴蝶。
花色分布話你知
值得一提的是華南植物園內不同色彩的禾雀花分布在多個區域,其中木本花卉區為白色、紫白相間色;蕨類/陰生植物區為白色、粉紅色;藥用植物區為白色、粉紅色;藤本植物園為深紫色;廣州第一村為白色、紫白相間、深紫色;飛鵝一橋為紫白相間;西門停車場為白色、紫白相間、粉紅色。
華南植物園禾雀花賞花地圖。圖源:華南植物園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黃丹彤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 黃丹彤(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