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Nobel Prize)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增加諾貝爾經濟學獎。
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近期,2020年諾貝爾獎陸續公布,諾貝爾獎作為各行業領域的最高獎項之一,總是會萬眾矚目,讓我們來看看今年都有哪些人獲獎了吧!
獲獎者
哈維·阿爾特 (美國)
麥可·霍頓 (英國)
查爾斯·賴斯 (美國)
獲獎理由:發現C型肝炎病毒
在此之前,甲型和B型肝炎病毒的發現,已經是人類與病毒性肝炎的鬥爭中取得的重大成果。但即便如此,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無法解釋。
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剩餘的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並使血液檢測和新藥的研發成為可能,數百萬人的生命因此得到拯救。
哈維·詹姆斯·阿爾特(Harvey J.Alter)進行的輸血相關性肝炎的方法性研究表明,一種當時未知的病毒是導致慢性肝炎的常見原因。
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使用了一種未經測試的策略來分離這種後來被命名為C型肝炎病毒的新病毒的基因組。
查爾斯·賴斯(Charles M.Rice)提供了最後證據,證明僅C型肝炎病毒即可引起肝炎。
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發現,使得研究者可以設計高靈敏度的血液測試來檢測病毒,從而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消除輸血性肝炎的傳播風險。
這一突破也使後人得以開發足以治癒該疾病的抗病毒藥物。現在,C型肝炎仍然是一個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是現在,我們有了消除這種疾病的機會。
獲獎者介紹
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出生在紐約市,美國病毒學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家。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
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現任加拿大卓越研究員計劃病毒學研究員、阿爾伯塔大學李嘉誠病毒學教授,並擔任阿爾伯塔大學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主任。 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
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1952年出生於美國薩克拉門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美國病毒學家、醫學家,洛克菲勒大學教授,洛克菲勒大學病毒學和傳染病實驗室的負責人,主要研究領域是C型肝炎病毒。
獲獎者
羅傑·彭羅斯 (英國)
萊因哈德·根策爾 (德國)
安德烈婭·蓋茲 (美國)
獲獎理由: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羅傑·彭羅斯 (英國))
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賴因哈德·根策爾、安德烈婭·蓋茲)
Roger Penrose 用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了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愛因斯坦自己並不相信黑洞真的存在,這些超重量級怪物捕獲了進入它們的一切。任何東西都逃不掉,連光都逃不掉。
1965年1月,Penrose證明了黑洞確實可以形成,並詳細描述了它們:在黑洞的核心,隱藏著一個奇點,在這個奇點中,所有已知的自然法則都停止了。他那篇具有開創性的文章仍然被認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對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貢獻。
Reinhard Genzel 和Andrea Ghez 各自領導著一個天文學家小組,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開始,他們的研究重點是銀河系中心一個叫做人馬座A* 的區域。在他們的努力下,最靠近銀河系中心的最亮恆星的軌道已經以越來越高的精度被繪製出來。
這兩個小組的測量結果一致,都發現了一個非常重的、看不見的物體,它牽引著混亂的恆星,使它們以令人眩暈的速度奔跑。大約400萬個太陽質量聚集在一個不比我們太陽系大的區域裡。
獲獎者介紹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他和著名數學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一起創立了現代宇宙論的數學結構理論。
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1952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研究領域是天體物理學。現任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太空物理學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慕尼黑大學名譽教授。
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美國天文學家,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獲獎者
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 (法國)
珍妮弗·道德納 (美國)
獲獎理由: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沙爾龐捷和道德納發現了基因技術最厲害的工具:新型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基因剪刀。
通過該技術,研究人員能高精度修改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諾貝爾官網指出,這項新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影響」,為癌症治療提供了新思路,也讓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
獲獎者介紹
沙爾龐捷於1968年出生於法國,為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博士。她目前擔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病原體科學研究所所長。
道德納於1964年出生在美國,擁有哈佛醫學院博士學位,目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授。
獲獎者
露易絲·格麗克 (美國)
獲獎理由: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獲獎者介紹
美國詩人路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1943年生於紐約,現居住於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市。除了寫作,她還是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耶魯大學的英語教授。
她於1968年與Firstborn一起首次亮相,並很快被公認為美國當代文學中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她獲得了數個著名的獎項,其中包括普立茲獎(1993)和國家圖書獎(2014)。
代表作品:野鳶尾、頭生子、下降的形象、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
獲獎者
世界糧食計劃署
獲獎理由:該組織努力消除飢餓,為改善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所做的貢獻,以及在防止將飢餓用作戰爭和衝突武器的努力中發揮的推動作用。
獲獎者介紹
世界糧食計劃署由聯合國和聯合國糧農組合辦,是聯合國內負責多邊糧食援助的機構,於1961年第16屆聯大和第11屆糧農組織大會決定成立,總部設在義大利羅馬。
該組織的宗旨是以糧食為手段幫助受援國在糧農方面達到生產自救和糧食自給的目的,援助方式分緊急救濟、快速開發項目和正常開發項目3種,其活動資源主要來自各國政府自願捐獻的物資、現金和勞務。
目前主要認捐者有中國、美國、歐盟、加拿大、荷蘭、日本、德國、瑞典、英國、丹麥和澳大利亞。
獲獎者
保羅·米爾格羅姆(美國)
羅伯特·威爾遜(美國)
獲獎理由:用於改進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今年的獲獎者研究了拍賣的運作方式。他們還利用自己的見識為難以以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務(例如射頻)設計了新的拍賣形式。他們的發現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
獲獎者介紹
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Milgrom),1948年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市,史丹福大學統計學碩士,經濟學博士。美國經濟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文理院院士,現任史丹福大學經濟系教授
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Wilson),經濟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