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聲明:本文為AlsoMe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自」AlsoMe「頭條號,作者Derek。
諾貝爾獎旨在表彰"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每次頒獎都引起廣泛關注。
2020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名單已經全部揭曉,到底花落誰家呢?
我們一起按照時間順序來梳理一下。
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麥可·霍頓、哈維·阿爾特和查爾斯·賴斯,由於對發現C型肝炎病毒作出決定性貢獻而獲此殊榮。
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並使血液檢測和研發抗病毒新藥成為可能,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物理學家。
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他是已故的物理學家霍金的導師),因"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有力預言"的發現獲得該獎項的一半;
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亞·蓋茲獲得另一半獎項,以表彰他們對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緻密天體的發現。
這也是天文學領域連續第二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顯示了該獎項對於未來宇宙探索的重視。
10月7日,法國科學家沙彭蒂耶和美國生物學家杜德納,因發現新型基因編輯技術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這項新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影響",為癌症治療提供了新思路,也讓治癒遺傳性疾病"夢想成真"。
10月8日,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理由是"因為她充滿詩意的聲音,樸素的美使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10月9日,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由世界糧食計劃署獲得。
以表彰該組織為消除飢餓,為改善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做出了貢獻,以及在防止飢餓用作戰爭和衝突武器的努力中發揮的推動作用。
10月12日經濟學獎正式揭曉,由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Paul R. Milgrom 和 Robert B獲得,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以上就是2020年所有的諾獎了。
諾貝爾獎很有名氣,相信每個人都有所耳聞,但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
與此同時,還有個能與之分庭抗禮的"搞笑諾貝爾獎",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是根據瑞典化學家的遺囑所設立的獎項。
諾貝爾因為發明了炸藥,從而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但是,他對自己的發明用於破壞感到震驚。
於是,1895年11月27日,在法國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樂部上,諾貝爾立下遺囑:用其遺產中的920萬美元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
為此,諾貝爾分設了5個獎,1969年,諾貝爾基金會新設了第6個獎:。
而搞笑諾貝爾獎是對的有趣模仿。
由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創辦,此人創辦了一份名為《不可能的研究紀錄》的科學幽默雜誌,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
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其獎金高達10萬億辛巴威幣,折合人民幣約2毛錢。
不過,你可別小瞧了搞笑諾貝爾獎,其評委有很多是真正的諾獎得主,而且搞笑諾貝爾得主後來成了真正諾獎的得主。
此外,心理學還頗受"搞笑諾貝爾獎"的青睞。
比如2020年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頒給了多倫多大學的研究者米蘭達·賈科明,她發現從眉毛中識別自戀者的方法。
那麼,究竟是擁有什麼樣的眉毛的人更自戀呢?
研究發現,自戀者有更獨特的眉毛,如高高飛起的眉尾、稜角分明的眉形等。比起細長眉,眉毛越粗、越濃、越整齊、顏色越深的人越自戀。
(這時在你腦海裡浮現出的形象是誰呢?)
每年的諾獎都會給人一些啟示和反思。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但也讓人更反思我們與當下的生活、環境、以及與他人的關係。
說起關係,從今年的諾貝爾獎中,我們也能看到萬事萬物都是有聯繫的。
2020年的諾貝爾獎頒給了黑洞、病毒、糧食,似乎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
同時,也頒給了基因、詩歌,我們也更加關注與自我的關係,不斷地解開身體秘密,解放心靈的束縛。
在茫茫宇宙中的這顆蔚藍星球上,生存的這些生靈,都需要糧食來果腹,也都需要抵禦病毒的侵襲。
生命在地球中誕生,一個嬰兒從母親體內,由胚胎發育成人,都是奇蹟的再現。
如何處理好與自我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真的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我們上下求索。
就像哥白尼說:"人的天職在勇於探索真理。"
有生之年,我們能在人類知識的某一邊界上,做出一點小小的突破,這便是每個個體,所能做到的最大貢獻了。
感恩那些為人類做出貢獻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