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年950人獲過諾貝爾獎,關於諾獎你知多少?

2020-10-10 良品林

金秋十月,碩果纍纍,第119個諾貝爾獎「開獎周」已經開啟,相繼揭曉了諾貝爾文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也將在未來幾天陸續公布。


時至今日,諾貝爾獎歷經百餘年,截至2019年,已頒出597個獎項,共950個個人或組織獲獎。百餘年來,諾貝爾獎一直都被視為各領域最重要的榮譽之一。



諾獎前世今生

名稱:諾貝爾獎

獎項:生理學與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

首次頒發:1901年、1969年(經濟學獎)

頒獎日期: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的逝世日期)

獎品:獎牌、證書、獎金(諾貝爾的遺產)

評獎機構:各獎項指定的委員會

發獎機構:諾貝爾基金會

有資格的提名人:各評獎機構成員、各領域的專家、大學教授、前諾獎得主等


1833年10月21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瑞典出生,他自小就對文學、化學、物理等方面產生濃厚興趣,更走上了成為化學家的道路。在其一生中,共獲得355項專利,更因發明硝化甘油炸藥而聞名於世。

然而,諾貝爾終生未娶,亦無子嗣。在其逝世前,親兄弟也早一步去世。1895年,62歲的諾貝爾在遺囑中寫道,「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諾貝爾獎由此產生,並一直持續至今。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諾貝爾基金會於1900年成立,1901年首次頒發獎項。

諾獎小檔案

諾貝爾文學獎

根據創立者的遺囑,諾貝爾文學獎金授予「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00年經國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為「近年來創作的」或「近年來才顯示出其意義的」作品,「文學作品」的概念擴展為「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即包括歷史和哲學著作。

諾貝爾和平獎

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不過該獎項也可以授予符合獲獎條件的機構與組織。

諾貝爾物理學獎

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學院頒發獎金。

諾貝爾化學獎

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該獎項於每年的12月10日——諾貝爾的逝世周年紀念日頒發。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全稱應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中國藥學家屠呦呦2015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成為國內第一個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獲得者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女性,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致敬所有推進人類進步與發展的諾獎得主!

相關焦點

  • 已有9人獲2020年諾貝爾獎!關於「諾獎」,這些事你可能還不知道…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 2020年諾貝爾獎正在頒獎!關於「諾獎」,這些你知道嗎?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 莫言獲諾獎後直言買房,那諾獎的獎金到底是多少?西瓜視頻告訴你
    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和醫學、文學、和平以及之後由瑞典銀行增設的經濟學獎,在世界範圍內被認為是這六個領域內最權威最重要的獎項,那關於諾獎又有什麼樣的冷知識呢,西瓜視頻漲知識告訴你。貝爾文學獎之後,在2015年屠呦呦憑藉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一在還技術文學領域,最權威的獎項又一次深入的走到了我們中國人的目光中,那關於諾獎到底有哪些我們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呢?
  • 2020年諾貝爾獎開獎周,盤點所有諾獎百年風雲際會
    歲月悠悠,一載又一載的諾獎得主用他們辛勤的汗水和聰穎的智慧書寫著人生絢麗的篇章,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的向前進步,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畢生心血。在百年的諾獎風雲中,諾獎是不是每年都頒發,到底一共頒發了多少次,有多少人獲獎,獲獎者年齡最小的有多小,年紀最大的有多高?
  • 2020年諾貝爾獎正在頒獎!關於「諾獎」,這些你知道嗎?
    有人陪跑155次終成空作為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獲得33次諾獎提名,其中32次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36年,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還提名弗洛伊德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雖然弗洛伊德一生「抱憾」未收穫諾獎,但與法國生物學家加斯頓•雷蒙相比,他還不算最「受傷」。1930年至1953年期間,雷蒙曾獲155次諾貝爾獎提名。他在20世紀20年代研製了一種預防白喉的疫苗,當時白喉是導致人們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諾獎基金會的規則,提名人與被提名人的信息將嚴格保密50年。
  • 諾貝爾獎評委清華暢談:什麼樣的人能夠獲諾獎
    諾貝爾獎評委清華暢談:什麼樣的人能夠獲諾獎    4位來自瑞典的諾貝爾獎評選團成員來到清華大學,為大學生詳細披露了諾獎評選的整個過程    什麼樣的科學家才能夠問鼎諾貝爾獎?昨天在清華大學,由瑞典皇家工學院院長安德士·弗洛斯特姆與諾貝爾獎三位評委博吉·詹森、伯蒂弗·雷德霍姆、斯文·林丁做客「清華論壇」主講「諾貝爾獎與科學發現」,為在場的400餘名清華師生揭示了諾貝爾獎評選中的諸多事情,也探詢了諾貝爾獎與科學探索之間的關係。    諾貝爾科學獎從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已走過了一百多個年頭。
  • 2020年諾貝爾獎三大自然科學獎、文學獎揭曉 已有9人獲獎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 解密日本:18年18人獲諾獎,為何經濟卻一直停滯不前?
    準確地講呢,是日本在21世紀以來,獲得的諾貝爾獎僅次於美國,世界排名第二,在近18年間,共有18人拿到了諾貝爾獎,反觀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日本的這個成就的確是很驚人的!那麼問題來了,日本18年18人獲諾貝爾獎,為何經濟發展卻連續20年原地踏步呢?有的同學可能要問了,你怎麼知道人家日本經濟發展不好的,人家不是一直過的比我們還好嗎?
  • 18年日本人拿了18個諾貝爾獎 你與諾獎之間差了什麼?
    新世紀以來已有18位日本人獲諾獎,距日本2001年出臺的「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提出「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已實現大半。實際上,2000年後,獲得諾獎的日本科學家人數僅次於美國,世界排名第二位。這個傲人的成績,和人口老齡化嚴重的日本重視科學、重視教育密不可分,當然,還有基礎研究的累積和人才的大量培養。
  •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這是關於生活,你能說出的一切。(Rudolph A.Marcus)在1943年獲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學士學位,1946年獲該校哲學博士學位。:#諾貝爾獎為啥沒有數學獎?#瑞典發明家、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去世後留下約3323萬瑞典克朗遺產,遵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基金會成立,用3100萬瑞典克朗設置五項諾貝爾獎:物理獎、化學獎、文學獎、生物或醫學獎、和平獎。1968年,瑞典銀行贊助了一筆錢又增設了經濟學獎。很多人好奇學術界重要的數學領域咋沒設置獎項呢?
  • 一文看懂┋2020年三大諾貝爾科學獎|諾獎|生物化學家|諾貝爾獎...
    關於諾獎,這些事你可能還不知道  誕  生  記  一份差點無效的遺囑    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頒發597次,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54次授予女性。  其中,年齡最大的獲獎者是2019年化學獎得主之一——被譽為「鋰電池之父」的美國科學家古迪納夫,當時他已97歲。面對這份「遲來的」榮耀,古迪納夫表示:「活到97歲,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 諾貝爾獎背後的數據你知道嗎?中國又有幾個諾獎?來西瓜視頻了解
    吉野彰,日本歷史上27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也是這「第二個科學基本計劃」頒布後的第19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什麼是第二個科學基本計劃?這是日本政府在2001年3月份頒布的一項計劃,該計劃明確表示日本要在五十年內拿到30個諾貝爾獎。但是自2001年至2019年19年內,日本共有19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以每年一個諾貝爾獎的驚人速度發展,震驚了世人。那麼你了解諾貝爾獎嗎?你知道中國總共獲得多少個諾貝爾獎嗎?
  • 2020年諾貝爾獎:盤點全球培養諾獎得主最多的TOP30大學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Sofia共同獲得了2016年拉斯克-狄貝基臨床醫學研究獎。
  • 在山寨諾獎掃地20年,80歲獲了真正諾貝爾獎
    還有一位年過花甲專門負責在臺上掃紙飛機的「掃地大爺」。不過有一年,這「掃地大爺」曠工了,因為他去領了真正的諾貝爾獎!這位「掃地大爺」就是「量子光學之父」羅伊·格勞伯。終於在1995年,70歲的格勞伯終於等到了諾貝爾獎提名。不過很可惜,最後諾獎還是沒有落到格勞伯頭上。這個時候,格勞伯開始懷疑自己了。直到有一年,「伊格諾貝爾獎」(即搞笑諾獎)邀請格勞伯作為嘉賓參加。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5年3次獲諾獎
    「我是在1964年開始進入這個研究領域,當時我對於課題感到非常不安,因為那個年代的觀測基礎非常少,我只是迎頭而上,我也從未有過做出重大發現的計劃。」 當皮布爾斯被問到給那些從事科學研究的年輕人一些建議時,他說,「你要抱著對科學的熱愛而進入研究領域,獎項是迷人的,但這不應該是你的初衷。你進入科學領域是因為你被科學深深吸引。」
  • 「諾獎荒」讓平均一年拿一個諾貝爾獎的日本不淡定了……
    其中,日本研究員、現年71歲的吉野彰,成為第27位來自日本的諾貝爾獎得主,也是21世紀以來,日本獲諾獎的第19人。看到日本人又一次獲得諾貝爾獎,不少人是震驚的。誰也沒想到,自從1949年第一次斬獲諾貝爾獎以來,日本已經超過了德國、英國、法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諾獎大戶」。日本的27項諾獎中,超過三分之二是21世紀以後獲得的。
  • 諾貝爾獎已經發118年,為何獎金還沒發完?他到底留了多少遺產
    文/小站標題:諾貝爾獎已經發118年,為何獎金還沒發完?他到底留了多少遺產諾貝爾獎,到目前為止,是能夠讓人獲得最高榮譽的獎項,獲得該獎項的人,基本上都是各個領域比較厲害的大亨。獲獎者可以獲得如此光榮的稱號,還可以拿到一筆價值不菲的獎金。目前諾貝爾獎已經頒布了將近118年,那麼為什麼獎金一直都沒有花光呢?諾貝爾究竟留了多少遺產,能夠延續到至今,還有錢可以頒發給這些榮譽者。
  • 獨家|諾獎得主告訴你:幾歲拿諾貝爾獎最合適?
    圖|Rasmus Bjørk化學家平均需要等待20年獲得諾貝爾獎,這已經是分析數據中,諾獎得主裡等待時間最短的了。圖|Rasmus Bjørk01意氣風發奎洛茲:我29歲就有了重大發現!02最年長諾獎得主古迪納夫:我的年齡剛剛好WLF曾向大家推送過現年98歲高齡的2019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的故事(詳見推送)。古迪納夫。
  • 霍金獲最奢侈物理學獎 獎金為諾貝爾獎的5倍
    比如建樹豐富的黑洞理論提出者霍金始終與諾獎無緣。有人說這是霍金學術水平的「含金量」不夠,也有人說那是因為諾獎裡面也有「水貨」。而今霍金終於獲得了被譽為「世界上最奢侈的物理學獎」的尤裡物理學獎,獎金300萬美元,是諾獎的2.5倍。
  • 解讀2016年自然科學諾獎
    10月3日當天,東京工業大學官網刊發了一篇關於大隅良典的報導,這篇報導曾在2012年發表,其中提到大隅良典說過的一句話:「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如果你想實現偉大的事情,那麼你要打破常規思維模式(think outside the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