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碩果纍纍,第119個諾貝爾獎「開獎周」已經開啟,相繼揭曉了諾貝爾文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也將在未來幾天陸續公布。
時至今日,諾貝爾獎歷經百餘年,截至2019年,已頒出597個獎項,共950個個人或組織獲獎。百餘年來,諾貝爾獎一直都被視為各領域最重要的榮譽之一。
名稱:諾貝爾獎
獎項:生理學與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
首次頒發:1901年、1969年(經濟學獎)
頒獎日期: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的逝世日期)
獎品:獎牌、證書、獎金(諾貝爾的遺產)
評獎機構:各獎項指定的委員會
發獎機構:諾貝爾基金會
有資格的提名人:各評獎機構成員、各領域的專家、大學教授、前諾獎得主等
1833年10月21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瑞典出生,他自小就對文學、化學、物理等方面產生濃厚興趣,更走上了成為化學家的道路。在其一生中,共獲得355項專利,更因發明硝化甘油炸藥而聞名於世。
然而,諾貝爾終生未娶,亦無子嗣。在其逝世前,親兄弟也早一步去世。1895年,62歲的諾貝爾在遺囑中寫道,「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諾貝爾獎由此產生,並一直持續至今。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諾貝爾基金會於1900年成立,1901年首次頒發獎項。
諾貝爾文學獎
根據創立者的遺囑,諾貝爾文學獎金授予「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00年經國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為「近年來創作的」或「近年來才顯示出其意義的」作品,「文學作品」的概念擴展為「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即包括歷史和哲學著作。
諾貝爾和平獎
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不過該獎項也可以授予符合獲獎條件的機構與組織。
諾貝爾物理學獎
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學院頒發獎金。
諾貝爾化學獎
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該獎項於每年的12月10日——諾貝爾的逝世周年紀念日頒發。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全稱應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中國藥學家屠呦呦2015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成為國內第一個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獲得者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女性,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致敬所有推進人類進步與發展的諾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