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物理知識點:原子結構與原子核

2021-01-16 廣東高考在線





一、原子模型


1、J·J湯姆生模型(棗糕模型):1897年發現電子,認識到原子有複雜結構。


2、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行星式模型)


α粒子散射實驗是用α粒子轟擊金箔,結果: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後基本上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


這說明原子的正電荷和質量一定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


盧瑟福由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裡,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運動。


由α粒子散射實驗的實驗數據還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數量級是10-15m。


3、玻爾模型(引入量子理論)



(1)玻爾的三條假設(量子化)


①軌道量子化:原子只能處於不連續的可能軌道中,即原子的可能軌道是不連續的


②能量量子化:一個軌道對應一個能級,軌道不連續,所以能量值也是不連續的,這些不連續的能量值叫做能級。在這些能量狀態是穩定的,並不向外界輻射能量,叫定態


③原子可以從一個能級躍遷到另一個能級。原子由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放出光子,在吸收一個光子或通過其他途徑獲得能量時,則由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原子在兩個能級間躍遷時輻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量子化就是不連續性,n叫量子數。)


(2)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放出光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時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於碰撞(用加熱的方法,使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間的相互碰撞可以傳遞能量)。


原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時只能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而從某一能級到被電離可以吸收能量大於或等於電離能的任何頻率的光子。


(如在基態,可以吸收E ≥13、6eV的任何光子,所吸收的能量除用於電離外,都轉化為電離出去的電子的動能)。


(3)玻爾理論的局限性。由於引進了量子理論(軌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玻爾理論成功地解釋了氫光譜的規律。


但由於它保留了過多的經典物理理論(牛頓第二定律、向心力、庫侖力等),所以在解釋其他原子的光譜上都遇到很大的困難。


4、氫原子中的電子云


對於宏觀質點,只要知道它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和速度以及受力情況,就可以應用牛頓定律確定該質點運動的軌道,算出它在以後任意時刻的位置和速度。


對電子等微觀粒子,牛頓定律已不再適用,因此不能用確定的坐標描述它們在原子中的位置。玻爾理論中說的「電子軌道」實際上也是沒有意義的。


更加徹底的量子理論認為,我們只能知道電子在原子核附近各點出現的概率的大小。在不同的能量狀態下,電子在各個位置出現的概率是不同的。


如果用疏密不同的點子表示電子在各個位置出現的概率,畫出圖來,就像一片雲霧一樣,可以形象地稱之為電子云。


二、天然放射現象


1、天然放射現象:天然放射現象的發現,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核也有複雜結構。


1895年——湯姆生——電子

1896年——貝可勒爾——天然放射現象

1897年——倫琴——倫琴射線


大於等於83號元素的都具有天然放射性,小於83號的有的也具有天然放射性


2、各种放射線的性質比較


種類

本質

質量(u)

電荷(e)

速度(c)

電離性

貫穿性

α射線

氦核

4

+2

0、1

最強

最弱,紙能擋住

β射線

電子

1/1840

-1

0、99

較強

較強,穿幾mm鋁板

γ射線

光子

0

0

1

最弱

最強,穿幾cm鉛版


三種射線在勻強磁場、勻強電場、正交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情況比較:

如(1)、(2)圖所示,在勻強磁場和勻強電場中都是β比α的偏轉大,γ不偏轉;


區別是:在磁場中偏轉軌跡是圓弧,在電場中偏轉軌跡是拋物線。


(3)圖中γ肯定打在O點;如果α也打在O點,則β必打在O點下方;如果β也打在O點,則α必打在O點下方。


3、半衰期


(1)描述衰變的快慢


(2)由核內部本身決定,與所處的物理和化學狀態無關


(3)是統計規律,少數原子核不存在該規律


     

三、核反應(核的變化,電荷數守恆,質量數守恆,質量並不守恆 )


1、衰變:



γ衰變:原子核的能量也是不連續的,原子核放出射線後,核處於激發態,當它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γ光子。


因此γ衰變是伴隨著α、β衰變發生的。


2、人工轉變:



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


①利用其射線:α射線電離性強,用於使空氣電離,將靜電洩出,從而消除有害靜電。γ射線貫穿性強,可用於金屬探傷,也可用於治療惡性腫瘤。


各種射線均可使DNA發生突變,可用於生物工程,基因工程。


②作為示蹤原子。用於研究農作物化肥需求情況,診斷甲狀腺疾病的類型,研究生物大分子結構及其功能。


③進行考古研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判定出土木質文物的產生年代。一般都使用人工製造的放射性同位素(種類齊全,半衰期短,可製成各種形狀,強度容易控制)。


3、重核的裂變:在一定條件下(超過臨界體積),裂變反應會連續不斷地進行下去,這就是鏈式反應。


4、輕核的聚變:(需要幾百萬度高溫,所以又叫熱核反應)


四、核能


1、核能:核反應中放出的能叫核能。


2、質量虧損:核子結合生成原子核,所生成的原子核的質量比生成它的核子的總質量要小些,這種現象叫做質量虧損。


3、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物體的能量和質量間存在著正比關係。比例係數為光速的平方。

(在非國際單位裡,可以用1Uc2=931、5MeV。它表示1原子質量單位的質量跟931、5MeV的能量相對應。)


4、釋放核能的途徑


凡是釋放核能的核反應都有質量虧損。核子組成不同的原子核時,平均每個核子的質量虧損是不同的,所以各種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質量不同。


核子平均質量小的,每個核子平均放的能多。鐵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質量最小,所以鐵原子核最穩定。


凡是由平均質量大的核,生成平均質量小的核的核反應都是釋放核能的。


5、核反應堆


目前的所有正式運行的核電站都是應用裂變發電的。


核反應堆的主要組成:


(1)核燃料。用濃縮鈾(能吸收慢中子的鈾235佔3%~4%)。


(2)減速劑。用石墨或重水(使裂變中產生的中子減速,以便被鈾235吸收)。


(3)控制棒。用鎘做成(鎘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強)。


(4)冷卻劑。用水或液態鈉(把反應堆內的熱量傳輸出去用於發電,同時使反應堆冷卻,保證安全)。


(5)水泥防護層。用來屏蔽裂變產物放出的各種射線。


6、粒子物理學


到19世紀末,人們認識到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20世紀30年代以來,人們認識了正電子、μ子、K介子、π介子等粒子。後來又發現了各種粒子的反粒子(質量相同而電荷及其它一些物理量相反)。


現在已經發現的粒子達400多種,形成了粒子物理學。


按照粒子物理理論,可以將粒子分成三大類:媒介子、輕子和強子,其中強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組成。


從目前的觀點看,媒介子、輕子和夸克是沒有內部結構的「點狀」粒子。


用粒子物理學可以較好地解釋宇宙的演化。


知識點較細,若有誤歡迎留言指正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知識點:原子及其結構
    中考物理知識點:原子及其結構   ①物質→分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負電)原子核→質子(正電)和中子   ②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粒子,所帶電荷量為1.6×10^-19C   ③摩擦起電   ⑴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⑵原因: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不同
  • 2016高考物理公式 原子和原子核公式
    2016高考物理公式 原子和原子核公式 2016-04-09 09:32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2019年高考物理知識點手冊,高中物理必須記住的知識點大全
    高中物理的知識點是絕對不多的,雖然理解可能有難度,但是數量上確實不多。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些不太多的知識點牢牢記住。首先你必須要熟悉一些常見的結論,比如一個小球在斜面上滑落的加速度是多少(你應該因為算了很多次所以可以直接說出來)。
  • 2020高考物理磁場、電池感應複習攻略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磁場、電磁感應和交變電流是整個高中物理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磁場和 電磁感應又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內容和命題熱點.原子與原子核早已由選考內容變為必考 內容,由「新貴」變為「新常態」.
  • 2017年全國卷2高考理綜試卷物理評析
    雖然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的《關於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教試中心函〔2016〕179號),將選修3-5列為必考內容,但對試題結構並無明顯影響。、衰變方程、動量   從今年開始選修3-5從選考題模塊轉戰到了必做題模塊,考試大綱對於其中的動量模塊給予的是Ⅱ級要求,而對於原子物理部分給予的是Ⅰ級要求,本次試題,動量及原子物理原子模塊在一道選擇題中體現,難度不大,證明首次將選修3-5加入必考模塊,還是處於嘗試階段。
  • 【物理總結】高中物理全部公式以及規律彙編表(最全知識點)
    原標題:【物理總結】高中物理全部公式以及規律彙編表(最全知識點) 高中物理是理科中相對較難的一門學科,學好物理不僅需要有很好的學習方法,還要有很高的邏輯思維能力,當然各種物理公式、物理知識點也是非常有必要記住的。
  • 2020高考半衰期的知識點
    2020年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對於高中物理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熟悉複習資料的積累要隨時整理。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什麼是半衰期?
  • 【物理】從2020高考物理看未來的物理課堂
    從2020高考物理看未來的物理課堂 近期有時間把試卷詳細分析了一下,只是為了從高考題目上得出未來高中物理的教學方向,也讓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 高考物理知識點: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物理在經典時代是由與它極相像的自然哲學的研究所組成的,直到十九世紀物理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實證科學。小編準備了物理知識點,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1、分子的大小  自然界中所有物質都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此處所提出的「分子」是個廣義概念,指組成物質的原子、離子或分子。
  • 中考物理知識點:分子運動
    中考物理知識點:分子運動   一 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①分子是保持物質原來性質的粒子。②分子的體積非常小(直徑約為0.3~0.4nm)。   ③分子之間有間隔(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體積________20ml)。
  • 2020高考波爾能級模型的知識點
    2020年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對於高中物理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熟悉複習資料的積累要隨時整理。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中物理中探索的原子模型一共有兩種,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和波爾能級模型。
  •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了解天然放射現象;知道三種射線的本質及特性。,跟原子所處的物理或化學狀態。②三種射線都是高速運動的粒子,能量很高,都來自於原子核,這說明原子核內部也有複雜的結構。  3.原子核的組成①1919年用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發現了。質子帶  電荷,電荷量與一個電子所帶電荷量, ②盧瑟福提出了在原子核內部存在的設想,1932年通過實驗證實了這個猜想。中子不帶,mn=1.6749286×10-27kg③數據顯示: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十分接近,統稱為,組成。
  • 高考物理高分必背公式知識點
    高考物理高分必背公式知識點高考物理選擇題是十分容易失分的考點,下面有途網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高考物理必背公式知識點,希望對你做高考物理選擇題有幫助。高考物理神奇公式和知識點1.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末速度為零時,可以等效為初速度為零的反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 「高二輔導」高中物理選修3-5第十八章《原子結構》章末總結
    高中物理選修3-5第十八章《原子結構》在高考中基本上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主要涉及到基本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其中最重點的要數第四節《氫原子光譜》。下面來梳理一下本章主要知識:首先列一個提綱1、電子的發現:(1)湯姆孫發現電子(2)湯姆孫提出「棗糕模型」2、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 2012高考北京卷理綜物理答案詳解
    我發現今年的物理試題部分,與往年相比在難度和題型上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動:整體來講,難度中等偏上一點,沒有難題和怪題。但在細節上,題目變得更加的靈活,而且更加注重了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考察。下面我就詳細的來分析一下2012年高考(微博)物理試題。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選擇題,今年的選擇題依然是8個單選題,從13題到20題。每個6分。
  • 高考物理複習無從下手?你要的高中物理選修3-5最全思維導圖在這
    物理選修3-5最佳學習時間為高一下學期,主線是動量與原子物理。動量是高一力學的最後一部分內容,趁著高一剛學完必修1和必修2,緊接著把動量講完,那麼學生的整個高中力學體系就很完整了。內容難度不算太大,但可結合考察的知識點比較多,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較高。
  • 昭通2020名師助考⑮丨自編口訣記住物理知識
    其實題並不難,只要記得就可以得分,有些同學偏偏因為記不清楚而失分,而這部分同學還有很多是解物理難題比較厲害的同學,在一些靠記憶就可以得分的題上丟了分,關於高中原子物理部分的知識點,要記住它們,我們先了解一些物理學史,口訣就容易記住。
  •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電容器知識點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電容器知識點 2015-11-12 10:25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高考臨近,再談高考物理如何備考
    高考臨近,有些同學的物理成績還是不見起色,今天老李再給同學們談一下臨近臨近高考高中物理該怎麼複習。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有的同學對於高考考什麼怎麼考還是一無所知,高考的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也不太清楚,這種狀態怎麼能備戰高考呢?
  • 2015年海澱區高考零模物理試卷分析
    2015年海澱區高考零模物理試卷分析 2015-03-18 16:33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北京新東方袁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