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網友分享狼蛛鷹黃蜂在獵人蛛體內產卵畫面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據英國《太陽報》12月19日報導,來自雪梨勃朗特的一位網友在Reddit上分享了一張照片,並寫道:「下班回家,發現這隻狼蛛鷹黃蜂正將一隻獵人蛛拖走。」

據了解,狼蛛鷹黃蜂在將獵物帶回巢穴之前,會用毒刺致其全身癱瘓,動彈不得。專家認為,黃蜂的行為和往常一樣,因為它們是獵人蛛的主要捕食者。這種黃蜂原產於澳大利亞,它能刺穿蜘蛛的腹部,使其癱瘓。然後黃蜂會在蜘蛛體內產卵,幼蜂孵化後會以蜘蛛為食。專家建議人們不要碰黃蜂,因為被它們刺到後會非常痛,但它們只有被激怒時才會咬人。

獵人蛛是一種大型蜘蛛,喜歡生活在樹木繁茂的地方。它們通常在溫帶到熱帶地區生活,包括大洋洲、非洲、亞洲、地中海盆地和美洲。獵人蛛因其速度快、體型大、喜歡追捕獵物而得名。

一位Reddit用戶回覆說:「蜘蛛沒死,只是癱瘓了。黃蜂會在它體內注入卵後將其埋葬。小黃蜂們第一頓飯就會吃掉蜘蛛。」(中國青年網編譯報導)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澳洲獵人蛛大戰黃蜂,蜘蛛被鎖喉,黃蜂一條腿折斷,結果怎麼樣?
    近日,在澳大利亞地區,就出現了獵人蛛大戰黃蜂的進行。這兩個物種在長時間的鬥爭之後,最終確定出了勝利者,當然自身也出現了比較慘的現狀,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物種的鬥爭情況。澳洲獵人蛛大戰黃蜂,結果怎麼樣了?這次被拍到的「獵人蛛大戰黃蜂」事件上面也說了,是在澳大利亞地區,並且整個過程並沒有人的影響,算是自然狀態下,生物競爭決定生死的問題。
  • 澳洲女子車內出現數百隻獵人蛛
    據英國《太陽報》1月4日報導,近日,澳大利亞一位名叫Emma的女士遇到了一件可怕的事。她在自己的汽車裡發現了一隻巨大的獵人蛛,本以為把蜘蛛扔出去就沒事了,沒想到這隻蜘蛛已經在車內產卵,接下來的幾天裡,她的車裡出現了數百隻小蜘蛛,令人毛骨悚然。Emma是3個孩子的母親。
  • 畫面吃驚!蜜蜂遭遇黃蜂:竟被肉搏「爆頭」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25日報導,10月23日,一位名為Iamnotburgerking的用戶在Reddit上發布一段令人驚悚的視頻,一隻蜜蜂在與一隻黃蜂進行殘酷的廝殺後,被黃蜂分屍。畫面顯示,黃蜂與蜜蜂對抗不到幾秒,黃蜂就咬住蜜蜂的腹部,將其分為兩段。
  • 浴室驚現神秘物體,澳洲女子網上求助,網友支招:「趕緊搬家」
    據《鏡報》11月11日消息,澳大利亞一名女子在家中浴室牆上發現了「可怕的東西」,手足無措地在社交媒體上求助,眾網友都勸她「趕緊搬家」。這個帖子發布在家居清潔板塊,她請網友為自己支支招。「我該怎麼辦?這東西就粘在我浴室牆上!」從照片上看,這個奇奇怪怪的東西是棕色的,整齊排列,結構規整。
  • 女子車內出現數百隻獵人蛛!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                                                                                              據英國《太陽報》1月4日報導,近日,澳大利亞一位名叫
  • 美科學家親身體驗150種叮咬,狼蛛鷹排名第二,猶如吹風機掉浴缸
    在疼痛指數中,狼蛛鷹排名第二,僅次於子彈蟻。子彈蟻蜇人的疼痛可以持續24小時,而狼蛛鷹蜇人的疼痛通常只會讓不幸的受害者難受5分鐘。但這短短的幾分鐘,就會讓人痛不欲生,難以忍受,一旦被咬,只有尖叫的份。斯密特是如此描述狼蛛鷹的刺痛:瞬間的、令人震驚的、完全削弱人的能力。
  •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畫面卡頓 DirectX12開關問題分析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畫面卡頓 DirectX12開關問題分析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01-10 分享到: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DLC已經在1月10凌晨正式發售,遊戲本體價格調整至203元,DLC價格如下:標準版271元,數字豪華版339元,大師版406元,大師數字豪華版474元。
  • 化石蛹內發現遠古黃蜂 繁衍方式酷似異形
    科學家們在裡面發現了意外的偷渡者:四種新的黃蜂種。這些黃蜂藉助寄生蟲繁殖,雌性會在化蠅體內產卵。然後,隨著黃蜂幼蟲的生長,他們將蒼蠅作為一種方便的食物來源。而黃蜂死亡後變成化石,仍然在蒼蠅空蕩蕩的蛹殼內。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報導,研究人員通過X射線掃描蛹的內部,然後用3D計算機模擬重建他們在裡面發現的東西,從而發現了黃蜂。
  • 巫毒瓢蟲淪為黃蜂孵卵器:幼蟲控制寄主心智
    目前已經發現瓢蟲繭蜂為什麼會把瓢蟲當作孵卵器,巫毒瓢蟲(zombie ladybugs)會對黃蜂易受攻擊的幼蟲起到保護作用,令食肉動物遠離它們,增加它們倖存下來的可能性。  該研究成果6月21日發表在《生物學快報》上。這一研究發現,這種保護是要付出代價的:在仍活著的瓢蟲(而非死瓢蟲或者沒有瓢蟲的情況下)身上結繭的黃蜂幼蟲在蛻變成成年黃蜂后,它們產的卵會更少。
  • 黃蜂飛機上產卵致機毀人亡,一機場報告26起,引起高度重視
    而現在的航空業其實面臨另一個挑戰,就是—黃蜂。 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機場,有一種黃蜂的繁殖會在飛機的皮托管流速儀探測口進行繁殖,因此飛機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
  • 巨型獵人蜘蛛重現澳洲 網友:這真是蜘蛛精啊-巨型,獵人,蜘蛛,澳洲...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15年,澳大利亞一名女士無意間拍到了一隻巨大的蜘蛛,體型之大十分罕見,足以嚇退所有蜘蛛恐懼症患者。今年,該照片又重現社交網絡,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表示,這真是蜘蛛精啊。照片中,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山谷的一個動物救援農場裡,一隻巨大的獵人蛛正在掃帚上爬行。和掃把的對比就能看出,這隻蜘蛛有多大了。
  • 美國國家地理微博:座頭鯨遷徙去產卵 網友:座頭鯨是胎生的
    今天16:00,美國國家地理髮布了一條微博:座頭鯨遷徙到溫暖海域去產卵。 偏偏微博裡有這麼一句:「一群座頭鯨正從南非遷徙到澳大利亞附近的溫暖海域繁殖和產卵。」 產卵…… 座頭鯨產卵…… 一群座頭鯨產卵……
  • 空拍機拍下大堡礁震撼畫面,數萬隻綠蠵龜徜徉大海登島產卵!
    澳大利亞昆士蘭省環境科學廳(DES)今天(6月10)日公布一段去年拍攝的空拍視頻。畫面中,有超過6萬隻綠蠵龜來到澳大利亞大堡礁附近的雷恩島產卵,清澈、湛藍的海水擠滿了密密麻麻的綠蠵龜,場景相當壯觀。在該段視頻中,至少拍攝到6萬4000隻的綠蠵龜上岸產卵,不過受到種種外在環境影響,產卵的孵化並不符合預期。環境與科學部的安德魯(AndrewDunstan)博士指出,過去他們使用無毒的白漆在龜殼上做記號以供他們統計數量,不過在天候環境差的情況下,他們在計算數量時會遭遇困難;而現在他們發現,使用無人機可以更準確、安全地計算出烏龜的數量。
  • 澳大黃蜂怒與高腳蜘蛛展開殊死搏鬥終獲勝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4日報導,近日,來自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首府珀斯的男子傑裡米•威特伯(Jeremy Wittber)在對自家房屋進行翻新時,意外見證了一場激烈的蜂蛛霸權之戰。這隻蜘蛛多次嘗試用雙腿拍擊黃蜂,欲將其困住,然而並沒有效果。而後,它又多次試圖逃跑,卻不斷地被狡猾的大黃蜂逼回原地,承受更劇烈的刺痛。無奈之下,它只好蜷縮起身子裝死試圖躲過一劫,但這也絲毫沒能阻止大黃蜂的持續攻擊。最終,在毒液的作用下,它癱倒在地一動也不動,任大黃蜂將它拖回了蜂巢。待回到蜂巢後,這隻大黃蜂便會在這隻蜘蛛體內產卵。
  • 畫面曝光!人類首次拍到活的公羊角烏賊,網友卻「靈魂發問」:好吃嗎?
    據外媒報導,10月27日,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大堡礁水下800多米處拍到了公羊角烏賊。當這條7釐米多長的烏賊出現在畫面中時,科學家們並不知道他們看到的是什麼,這種烏賊長著突出的眼睛、八條手臂和兩條觸手,在它圓柱形的身體內包裹著一個帶有氣室的內殼,幫助它保持浮力。 當它死後留下體內的旋螺狀內殼,伴隨著洋流漂泊到世界各地沙灘上,但活體的樣貌卻一直不為人所知。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在社交媒體上興奮地分享了他們的發現:「令人興奮的消息!
  • 網友分享了一些關於大自然的驚悚照片,看完自己體會
    以下畫面可能引起不適,甚至……抱團的蜜蜂,「活活悶死」黃蜂狼蛛霍克黃蜂vs 獵人蜘蛛,黃蜂勝出!
  • 黃蜂與蠍子打鬥 網友:跟以卵擊石沒差別
    如果毒蠍遇見一隻黃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黃蜂也是帶刺的有毒動物,其毒性甚至超過蠍子。被黃蜂蟄過的朋友都知道,那種痛是難以磨滅的。黃蜂也叫「馬蜂」、「胡蜂」,擅長飛行,遇見毒蠍後,它倆扭打在一起。這隻毒蠍的體型很大,加上全身硬邦邦的「盔甲」,讓黃蜂的攻擊武器無處發威。毒蠍對著黃蜂,上來就是一鉗子,這使得黃蜂痛苦萬分。
  • 巨型獵人蜘蛛重現澳洲 網友:這真是蜘蛛精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15年,澳大利亞一名女士無意間拍到了一隻巨大的蜘蛛,體型之大十分罕見,足以嚇退所有蜘蛛恐懼症患者。今年,該照片又重現社交網絡,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表示,這真是蜘蛛精啊。照片中,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山谷的一個動物救援農場裡,一隻巨大的獵人蛛正在掃帚上爬行。和掃把的對比就能看出,這隻蜘蛛有多大了。
  • 垂死野牛發起衝鋒,獵人被送進醫院,亞洲水牛在澳大利亞可不簡單
    獵人一直都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因為沒有人知道「你會遇到怎樣的獵物」?獵人如今還是一個飽受爭議的的職業,因為當獵人捕殺獵物時,完全無法預測這種行為可能會給當地生態帶來怎樣的後果。幸運的是,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環境保護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獵人這一職業正在減少或者消失。但,這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在澳大利亞狩獵野生水牛。
  • 新發現的可怕黃蜂物種擁有超大毒刺
    據外媒CNET報導,我們大多數人都對黃蜂感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