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中江少年不懼惡性骨瘤 致信癌細胞:我要打敗你

2020-12-05 紅星新聞

「我會做好被你吞噬的準備,但是你也必須做好被我戰勝的準備,雖然說後者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就算有億萬分之一的可能,我為什麼不能做那億萬分之一呢……」一封《致我體內的癌細胞的一封信》成為17歲中江少年楊汶憲面對惡性骨瘤的精神支柱。

新學期開學,本該上高二的楊汶憲卻住進了北京的醫院。3年前,他被診斷出患有惡性骨瘤,輾轉國內各大醫院治療,已經花費各種治療費用70餘萬。今年5月,他病情開始惡化,再次被送到醫院,擔心住院後學習跟不上,這一次,他帶上課本自學,他不想因為生病將成績落下。

帶課本求醫

他每天6點起床自學

9月17日早上6點,北京朝陽中西醫結合急診搶救中心骨腫瘤科一病區內,一陣手機鬧鈴響起,一病區7床的17歲男孩楊汶憲睜開眼睛,他迅速關掉鬧鈴,擔心打擾同病室的病友。

楊汶憲坐在窗邊,借著晨曦的光亮,打開《物理》課本,認真研讀起來……幾摞書墊起的小桌板上,他正用筆認真地做著筆記。床頭柜上除了藥品、病歷以外,還擺了一摞課本。此外還有課外書《平凡的世界》《本草綱目》,按照當天的課表自習了課本後,他打開《本草綱目》開始學習,他打開《柴胡》這一章節,認真閱讀後寫下了讀書筆記,記錄下中藥柴胡的科屬、藥理作用、化學成分、功能主治以及藥方。對於一個醫療世家的後輩,他對這些中藥還是略知一二,不懂的問題他也會請教衛校畢業的母親王榮華。

在醫院,楊汶憲帶上了高一的課本,還向老師借來一套高二的新書自學,他「改造」了自己的病房,一邊治療,一邊繼續自己的高二課程,「病魔常讓人絕望,堅持學習能讓我暫時忘記傷痛。」

醫生和護士都讓他不要太累,但他說將來還要考大學。每天在病房裡,他努力看書、學習的樣子,也感染著其他病友,讓他們面對治療和病魔時不再那麼絕望。

3年來,輾轉國內各大醫院治療,已經花費各種治療費用70餘萬。 為了省錢,王榮華每晚在兒子的病床旁打地鋪休息,「每天給兒子按摩腿到凌晨,有時睡到7點才起床,問他為啥不叫醒我,他說看我太辛苦,想要我多睡一會。」

向病魔宣戰

寫下「致癌細胞的一封信」

6月17日,楊汶憲在自己的QQ空間寫下《致我體內癌細胞的一封信》,向病魔「宣戰」。信中,楊汶憲說,他能有個好的心態面對「腫瘤君」,與其戰鬥,是因為他不懼怕死亡,所以才堅持到現在。他現在也會與「腫瘤君」戰鬥,他已經做好被吞噬的準備,但是也做好戰勝「腫瘤君」的準備,雖然說後者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就算有億萬分之一的可能,他希望做那億萬分之一。

這一封樂觀的信,獲得了眾多人點讚和祝福。

「老天爺一定會眷顧善良的你,不能與你同在,但會為你祈禱,加油!」朋友「柏霖」說。朋友「Qlene」送來了祝福「我覺得你就是那億萬分之一,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加油!」

「他一直是個樂觀、懂事、堅強、勇敢的孩子。」這是中江中學高二14班主任伍春蓉對楊汶憲的印象,這個班是理科實驗班,生病前楊汶憲是班上前十名。伍春蓉介紹,考慮到楊汶憲身體原因,外加是走讀生,班主任允許楊汶憲遲到,允許使用手機,方便他關鍵時候聯繫家人。「但是他從來沒有遲到過,風雨無阻。上課從來沒有耍過手機,自律性很強。」楊汶憲生病後,學校還為他減免了所有費用。「座位都還給他留著,我們等著他恢復後,回學校上課。」伍春蓉說。

樂觀而自信

他的心願是考上醫科大學

「沒有給孩子完整的家庭,但他依然樂觀自信。」媽媽王榮華說,孩子5歲時,因為夫妻感情不和,他和前夫楊先生離婚,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王榮華在中江縣凱江鎮從事廚衛潔具銷售。2011年,王榮華查出患子宮內膜癌,被要求全切子宮附件,因為要養兒子,她不能心存僥倖。但手術後出現了併發症,引起雙腎高度積水,花光了王榮華多年積蓄。

禍不單行,2014年,楊汶憲被診斷出患有惡性骨瘤。王榮華告訴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2014年2月28號,楊汶憲在學校大掃除不慎摔倒,送院後查出右腿股骨遠端病理性骨折,骨肉瘤。「媽媽聽到這個結果,當時就暈倒了,她從小在醫生世家長大,明白這個病有多可怕。」楊汶憲回憶,擔心他受不了打擊,起初母親還對他有所隱瞞。「不就是骨癌嗎,有什麼可怕的。」楊汶憲反過來安慰母親,「其實當時我心裡很害怕,我怕的是,萬一我哪天死了,誰來照顧媽?」

兩年的治療,病情得到了一定控制,王榮華花了幾十萬終於把兒子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但今年5月,由於腿傷患處不堪重負,楊汶憲又摔了一跤, 「本以為我可以考上鍾愛的醫科大學,為那些因為生病而身心飽受折磨的人減輕痛苦,沒想到卻又一次病重入院。」

6月15日,楊汶憲在母親的陪伴下到北京看病,輾轉多家醫院檢查後,7月3日到北京積水潭醫院治療,隨後轉到北京朝陽中西醫結合急診搶救中心住院。「醫生讓我們準備50萬元做手術,這是天文數字,我不想死,媽媽不能沒有我。」楊汶憲說。

「兒子每天看《本草綱目》,他想學醫。」王榮華介紹,6月16日,到北京的第二天,她陪兒子到了清華大學,母子倆去了清華大學校園。王榮華說,兒子希望將來可以實現當醫生的夢想,他想報考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我問過他,目標那麼大,你考得起不?兒子說,先樹立目標,他想回到學校去和他的老師同學一起,去實現他人生的價值。」

目前,楊汶憲家人通過「輕鬆籌」救助平臺求助,籌集資金10萬餘元。中江縣多個部門已介入,德陽市關工委也發出了《單親媽媽負債救子》的公益籌款,希望楊汶憲挺過難關。

==================

致我體內癌細胞的一封信

癌細胞:你好

我叫楊汶憲,今年16歲,還有10多天滿17歲,2014年2月28號我認識了你,經過半年的治療,我和家人以為已經戰勝了你,直到現在我們才發現錯了,因為我的驕傲、自大,認為已經打敗你,我為我的驕傲自大反思,我會學習你堅持不懈的精神。

如今你又搞怪,醫生說如果再摔一次真的要截肢。我確實嚇到了,但是,這並不代表我怕了你。三年前,我能有個好的心態面對你,與你戰鬥,是因為我已看穿死亡,我已經不懼怕死亡,所以才堅持到現在。

我現在也會與你戰鬥,我會做好被你吞噬的準備,但是你也必須做好被我戰勝的準備,雖然說後者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就算有億萬分之一的可能,我為什麼不能做那億萬分之一呢?!

現在你在我體內整得我整天疼痛,我與你戰鬥之時,我也有些高興,因為痛,至少證明我還活著,我還沒死!一息尚存,希望不滅!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我會努力,爭取早日打敗你,從你在我體內的那一刻起,其實就決定我倆的命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山不容二虎!但願你能早點戰勝我,因為你如果不能戰勝我,你將面臨滅頂之災!可能不止你,連同你的種族,只要你不能殺死我,我一定有一天要誅你九族!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王明平

編輯 潘莉

相關焦點

  • 中江少年樂觀面對骨瘤 寫"致癌細胞的一封信"
    楊汶憲在病床上學習  「我會做好被你吞噬的準備,但是你也必須做好被我戰勝的準備,雖然說後者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就算有億萬分之一的可能,我為什麼不能做那億萬分之一呢……」一封《致我體內的癌細胞的一封信》成為17歲中江少年楊汶憲面對惡性骨瘤的精神支柱
  • 17歲少年跳橋自殺:如果有來生,媽媽請你別再罵我了
    4月17日晚上10點,一名少年在上海盧浦大橋跳橋自殺。正是人生最美好的花樣年華,眨眼間說沒就沒。男孩是一名17歲的在校職高二學生,據說他在學校與同學產生了衝突,遭遇了母親的一段批評。 今晚,這將會成為這位母親一生的夢魘吧,此後的每一天她都會回想今天發生的事情,不斷地捶打自己,不斷地自責: 我為什麼要逼死自己的孩子?我為什麼要把車停在這麼危險的地方?我當初為什麼不冷靜下來跟他好好談談?如果回家再說,他是不是就不會離開我?
  • 腫瘤有良性和惡性,教你如何區分
    首先,當我們拿到檢查出來已患腫瘤的病理報告時,要關注一點,是否發生了轉移。如果沒有,那恭喜你,情況還比較樂觀。因為良性的腫瘤,一般在人體內是不發生轉移的。而惡性腫瘤,大部分會在一發現的時候,就出現了侵潤型轉移了。也就是我們經常會得知一些消息,某某某被查出來癌症,已經是晚期了。這個晚期的意思,就是包含了轉移。
  • 來自17歲天才少年的英文演講:沒錯,我蓋了一座核融合反應爐
    假設你不知道「水電工」是plumber,即使你可以猜出此人是負責「修理(fix)」的人員,你可能還是要費工夫去理解。但是如果你知道詞彙plumber是「水電工」的話,這個句子在聽力測驗上對你而言,要輕鬆多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plumber的b不發音,讀為[ˋplm]。
  • 17歲少年參加「藍鯨」死亡遊戲 不敢退出怕全家被殺
    「恭喜你完成任務」,「恭喜你離死亡又近了一步」,這些句子來自小姚的聊天記錄。今年四月份,17歲的小姚因為和家人鬧矛盾,情緒低落。他加入了幾個和自殺相關的QQ群。  很快,網友「請叫我54」向他發信息要求私聊,邀請他加入遊戲。
  • 22歲小夥患惡性淋巴瘤,竟因為這個習慣,你有嗎?
    最近一篇名為熬夜一年狂打遊戲,22歲小夥患上惡性淋巴瘤,這4種人最危險的文章在網上瘋傳。內容顯示22歲的小夥子經常玩遊戲,熬到清晨的五六點鐘,這樣的狀態大約持續了一年,後來發現腹股溝內出現了一塊腫塊,最後被確診為惡性淋巴瘤。
  • 15歲患癌少年欲捐遺體 父母稱砸鍋賣鐵也要救他
    「醫生告訴我這種病極其罕見,即使截肢也不能保證完全治好孩子的病。」  冷常順怎麼也不相信孩子患了惡性腫瘤,他又帶著丁雁超來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北京301醫院,但每次檢查的結果都是一致的。冷常順與妻子決定砸鍋賣鐵也要救孩子,隨後開始了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治療。
  • :惡性循環促進癌細胞擴散
    2013年9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期發布在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上的文章稱,產生粘液的"惡性循環"能夠保護子宮和胰腺癌細胞,促進其癌細胞增殖。該研究為治療癌症提供了新的方向。液能夠附著於諸如肺、胃,腸道等內臟器官上皮細胞表明,保護器官不受細菌侵染。
  • 17歲患癌少年與詹姆斯親密握手,這就是他拒絕輪休的意義啊
    日前,美國媒體CNN報導了一則消息,一位來自於加拿大的17歲少年Corey Groves,在確診患癌,自知時日無多的情況下,前往斯臺普斯中心,見到了自己的偶像詹姆斯,並和他親密握手。據了解,這位17歲少年是一名湖人球迷,他在今年5月份被確診患有小圓細胞腫瘤。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病症,癌症的存活率僅有15%。
  • 澳大利亞一研究:妙用可治療惡性乳癌細胞!
    根據一項由西澳州的哈裡柏金斯醫學研究所(Harry Perkins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蜜蜂的毒液已在實驗室中被發現能摧毀惡性乳癌細胞;但科學家提醒,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 17歲的女科學家 打臉了你身邊的誰?
    最近,許多人被這名叫「李依庭」17歲高中生圈粉了。你可能要問,李依庭是哪位明星嗎?為啥會被一名普通高中生圈粉。但其實說到李依庭這位浙江杭州的17歲高中生,可是實打實的「跨界」學霸!她先後斬獲了「浙江少年文學之星」和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的「優秀小科學家」。在不久前剛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李依庭作為浙江省的代表受邀前往上海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憑藉出眾的表現榮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
  • 17歲少年不明原因受傷成植物人 被司法鑑定為重傷
    17歲少年不明原因受傷成植物人 被司法鑑定為重傷 2014-06-12 16:15:20歲少年趙弟蹊蹺受傷成植物人。  「我每2個小時就給他翻一次身,每天給他擦洗兩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給他餵的食品都是煮熟以後用榨汁機榨爛。每天上午9時給他餵食,下午3時再給他按摩,下午4時再給他餵食,晚上8時又給他按摩。」王海花一邊握著兒子的手一邊對記者說,只要兒子能夠甦醒過來,她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王海花像平常一樣,用手撫摸著兒子蒼白的臉龐,用海南話呼喚:「兒子啊,你啥時候才能醒過來呢?
  • 我在未來等你:費啟鳴孫千98年的流星雨,承載著同樣的17歲回憶
    我在未來等你:費啟鳴孫千98年的流星雨,當時的我許過什麼願望呢《我在未來等你》由李光潔、費啟鳴、孫千、辛雲來、徐婕、張植綠等主演的青春校園情感劇。講述了37歲的郝回歸(李光潔飾),由於對人生不滿,穿越回到1998年的17歲,誤打誤撞成為17歲的自己劉大志(費啟鳴飾)高中班主任的故事。
  • 中國好少年:14歲的王泯燃為了下井救人,謊稱自己17歲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王泯燃,今年15歲了,他是一位真正的榮耀王者,也是中國好少年。
  • 17歲少年屁股長尾巴 專家稱並非返祖是疾病
    圖為正在接受醫生檢查的「尾巴少年」。17歲嘉魚少年來漢「割尾」專家說:這不是返祖,是罕見的先天性脊柱裂一出生屁股後就長著一條長約5釐米的尾巴,因家中境況不好,直到17歲他才到醫院治療。昨天,術後5天的嘉魚少年小李躺在病床上,面無表情。當時手術後剛醒的他曾興奮地對爸爸說:「我沒有尾巴了,能感覺到痛了。」
  • 22歲女孩身患惡性腦瘤 死亡邊緣上堅強活著(圖)
    一個月前,她被檢查出髓母細胞瘤,這是腦瘤中最惡性的瘤,但這個22歲女孩兒卻因無力承擔巨額手術費而在死亡的邊緣掙扎。    母親過世    父女二人相依為命    10月8日,記者在107醫院見到了婷婷。一進門,婷婷背對記者側臥還沒見人,就主動伸手跟記者打招呼:「hi!」
  • 16歲男子拍露下體照片傳女同學炫耀:我有17公分
    20臺灣新北市16歲謝姓少年今年自拍露鳥照,用LINE傳給17歲女同學,炫耀"我有17公分,一次可以做20分鐘,還可連做2次"等語,少女的28歲同志女友吳女火大,把露鳥照傳給謝男的臉書粉絲成員,反被控涉犯最重可判2年的散布猥褻物品罪嫌。
  • 你要離開 我知道很簡單
    「豐收」最能代表金秋時節的詞語莫過於「告別」了吧告別八月,迎來了新的學期孩子們告別暑期重返校園開始學習大學生們告別父母遠赴他鄉踏上求學之路男主角是個陽光少年死神的出現打破這片寧靜,他要將少年帶離人間。少年還以為是惡作劇,向死神打趣道:「我可是算過命的,能活到88呢」,死神說:「那是在吸毒前,如今你身患毒癮、壽命爆減,88變18,快跟我走吧。」
  • 《不懼風暴》首周不足5千萬 排片高票房不成正比
    《不懼風暴》首周不足5千萬 排片高票房不成正比 時間:2014.09.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張瑋 分享到:
  • 拔智齒發現惡性淋巴瘤,26歲姑娘觸發了一場「生死劫」
    26歲的小曼住在離醫生辦公室最近的一間病房。或許從距離上便能看出,這個年輕姑娘的病情頗為專家們所掛心。在層流床罩嚴密包圍的病床上,小曼半躺著,等待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