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動物「防寒秘笈」!
冬天,人類可以靠一系列的現代措施來取暖,可是你知道動物們又如何度過冬天的呢?它們又是怎樣取暖的呢?
帝企鵝
後傾身體保持體溫
帝企鵝,也稱皇帝企鵝,是企鵝家族中個體最大的,一般身高在90釐米以上,最大可達到120釐米,體重可達50千克。生活在南極地區的帝企鵝通常後傾身體可減少熱量釋放,研究顯示,企鵝外部羽毛溫度可降至周圍氣溫以下,有助於企鵝身體保暖,同時,它們在冬季會身體向後傾斜,減少足部熱量釋放,通過這種方式可減少15%熱量損耗。
蜥蜴
防凍血液
蜥蜴,屬於冷血爬蟲類,和它出現在三疊紀時期的早期爬蟲類祖先很相似。大部分是靠產卵繁衍,但有些種類已進化成可直接生出幼小的蜥蜴。許多冷血動物死亡是由於處於零度以下環境血液中的水分結凍成冰,這些冰晶體像數百萬個微型刀片刺穿動物身體細胞,為了避免出現該現象,一些青蛙和蜥蜴物種血液中形成更多葡萄糖,可使血液中水分不結凍。
緬甸蟒蛇
加熱蛇蛋
緬甸蟒,也有人稱為緬甸巖蟒,又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亞洲巖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為了抵禦寒冷緬甸蟒蛇會用自己的身體加熱蛇蛋,它快速彎曲自己的肌肉產生體熱,使這些蛇蛋升溫幾度。
阿爾卑斯旱獺
長達8個月冬眠
阿爾卑斯旱獺,生活在歐洲中部和南部的山區。極擅長挖掘,會在山區建造容納整個家庭的洞穴,它們每年會有超過一般的時間休眠。一些動物度過嚴寒的方式是睡眠,阿爾卑斯旱獺是生活在歐洲山脈的小型嚙齒類動物,一年之中睡眠8個月,在活動的4個月裡,它們完成交配,貪婪地吞吃食物存儲脂肪,便於冬眠時期熱量消耗。
日本獼猴
洗溫泉
日本獼猴是一種中型矮壯的猴子,共有兩個亞種。體長47-60釐米;尾長7-12釐米;重量8千克-11千克。日本獼猴比其它靈長目動物生活在更寒冷的北部地區,日本長野縣自然保護區會看到在溫泉裡洗澡的獼猴,這些猴子懂得在人造溫泉中可以取暖。
野牛
聚集在間歇泉周邊
野牛是脊索動物門、它有60條染色體和56條染色體的家牛無生殖隔離, 哺乳綱、偶蹄目、牛科動物。野牛體形巨大,體長200-300釐米,肩高達2米,體重450-1000千克。兩角粗大而尖銳呈弧形。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野牛和麋鹿在寒冷的季節裡經常聚集在間歇泉附近,它們利用間歇泉的熱量使身體變得暖和。
鯨
厚厚的鯨脂可以保暖
鯨是海洋哺乳動物中鯨目生物的俗名,又分為齒鯨類和鬚鯨類,鯨目之下包括有海豚科。鯨魚使用厚鯨脂在寒冷的極地海洋中保持體溫,鯨脂可避免身體熱度釋放在冰冷海水中,就像是潛水員穿著緊身潛水衣一樣。
北極熊
皮毛結構頗似吸管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髮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北極熊厚皮毛之下有脂肪層,它們的皮毛非常特殊,是一種中空結構,頗似吸管,該結構有助於排斥水分,使毛絨絨的皮毛保留熱量。
作者:JD螢火蟲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