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推理主要是通過加、減、乘、除、平方、開方等方法來尋找數列中各個數字之間的規律,從而得出最後的答案。在實際解題過程中,根據相鄰數之間的關係分為兩大類:
一、相鄰數之間通過加、減、乘、除、平方、開方等方式發生聯繫,產生規律,主要有以下幾種規律:
1、 相鄰兩個數加、減、乘、除等於第三數
2、 相鄰兩個數加、減、乘、除後再加或者減一個常數等於第三數
3、 等差數列:數列中各個數字成等差數列
4、 二級等差:數列中相鄰兩個數相減後的差值成等差數列
5、 等比數列 :數列中相鄰兩個數的比值相等
6、 二級等比:數列中相鄰兩個數相減後的差值成等比數列
7、 前一個數的平方等於第二個數
8、 前一個數的平方再加或者減一個常數等於第二個數;
9、 前一個數乘一個倍數加減一個常數等於第二個數;
10、 隔項數列:數列相隔兩項呈現一定規律,
11、 全奇 、全偶數列
12、 排序數列
二、數列中每一個數字本身構成特點形成各個數字之間的規律
1、 數列中每一個數字都是n 的平方構成或者是n 的平方加減一個常數構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減n構成。
2、 每一個數字都是n的立方構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減一個常數構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減n。
3、 數列中每一個數字都是n的倍數加減一個常數。
以上是數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規律,必須掌握。但掌握這些規律後,怎樣運用這些規律以最快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呢?這就需要在對各種題型認真練習的基礎上,應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題思路和技巧。
第一步,觀察數列特點,看是否存是隔項數列,如果是,那麼相隔各項按照數列的各種規律來解答
第二步,如果不是隔項數列,那麼從數字的相鄰關係入手,看數列中相鄰數字在加減乘除後符合上述的哪種規律,然後得出答案。
第三步,如果上述辦法行不通,那麼尋找數列中每一個數字在構成上的特點,尋找規律。
當然,也可以先尋找數字構成的規律,在從數字相鄰關係上規律。這裡所介紹的是數字推理的一般規律,在對各種基本題型和規律掌握後,很多題是可以直接通過觀察和心算得出答案。
數字推理題的一些經驗
1)等差,等比這種最簡單的不用多說,深一點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減一個數列,如24,70,208,622,規律為a*3-2=b
2)深一點模式,各數之間的差有規律,如 1、2、5、10、17。它們之間的差為1、3、5、7,成等差數列。這些規律還有差之間成等比之類。B,各數之間的和有規律,如1、2、3、5、8、13,前兩個數相加等於後一個數。
3)看各數的大小組合規律,做出合理的分組。如 7,9,40,74,1526,5436,7和9,40和74,1526和5436這三組各自是大致處於同一大小級,那規律就要從組方面考慮,即不把它們看作6個數,而應該看作3個組。而組和組之間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從一個組過渡到另一個組。所以7*7-9=40 , 9*9-7=74 , 40*40-74=1526 , 74*74-40=5436,這就是規律。
4)如根據大小不能分組的,A,看首尾關係,如7,10,9,12,11,14,這組數 7+14=10+11=9+12。首尾關係經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簡單的規律。B,數的大小排列看似無序的,可以看它們之間的差與和有沒有順序關係。
5)各數間相差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離譜,就要考慮乘方,這就要看各位對數字敏感程度了。如6、24、60、 120、210,感覺它們之間的差越來越大,但這組數又看著比較舒服(個人感覺,嘿嘿),它們的規律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這組數比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數,容易導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來的,就要看數的特徵了。如21、31、47、56、69、72,它們的十位數就是遞增關係,如 25、58、811、1114 ,這些數相鄰兩個數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為3,如論壇上答:256,269,286,302,(),2+5+6=13 2+6+9=17 2+8+6=16 3+0+2=5,∵ 256+13=269 269+17=286 286+16=302 ∴ 下一個數為 302+5=307。
7)再複雜一點,如 0、1、3、8、21、55,這組數的規律是b*3-a=c,即相鄰3個數之間才能看出規律,這算最簡單的一種,更複雜數列也用把前面介紹方法深化後來找出規律。
8)分數之間的規律,就是數字規律的進一步演化,分子一樣,就從分母上找規律;或者第一個數的分母和第二個數的分子有銜接關係。而且第一個數如果不是分數,往往要看成分數,如2就要看成2
補充:
1)中間數等於兩邊數的乘積,這種規律往往出現在帶分數的數列中,且容易忽略
如1/2、1/6、1/3、2、6、3、1/2
2)數的平方或立方加減一個常數,常數往往是1,這種題要求對數的平方數和立方數比較熟悉
如看到2、5、10、17,就應該想到是1、2、3、4的平方加1
如看到0、7、26、63,就要想到是1、2、3、4的立方減1
對平方數,個人覺得熟悉1~20就夠了,對於立方數,熟悉1~10就夠了,而且涉及到平方、立方的數列往往數的跨度比較大,而且間距遞增,且遞增速度較快
3)A^2-B=C 因為最近碰到論壇上朋友發這種類型的題比較多,所以單獨列出來
如數列 5,10,15,85,140,7085
如數列 5, 6, 19, 17 , 344 , -55
如數列 5, 15, 10, 215,-115
這種數列後面經常會出現一個負數,所以看到前面都是正數,後面突然出現一個負數,就考慮這個規律看看
4)奇偶數分開解題,有時候一個數列奇數項是一個規律,偶數項是另一個規律,互相成幹擾項
如數列 1, 8, 9, 64, 25,216
奇數位1、9、25 分別是1、3、5的平方
偶數位8、64、216是2、4、6的立方
5) 後數是前面各數之各,這種數列的特徵是從第三個數開始,呈2倍關係
如數列:1、2、3、6、12、24
由於後面的數呈2倍關係,所以容易造成誤解!
數字推理的題目就是給你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你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係,找出其中的規律,然後在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最合理的一個作為答案.
數字推理題型及講解
按照數字排列的規律, 數字推理題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奇、偶:題目中各個數都是奇數或偶數,或間隔全是奇數或偶數:
1、全是奇數:
例題:1 5 3 7 ( )
A .2 B.8 C.9 D.12
解析:答案是C ,整個數列中全都是奇數,而答案中只有答案C是奇數
2、全是偶數:
例題:2 6 4 8 ( )
A. 1 B. 3 C. 5 D. 10
解析:答案是D ,整個數列中全都是偶數,只有答案D是偶數。
3、奇、偶相間
例題:2 13 4 17 6 ( )
A.8 B. 10 C. 19 D. 12
解析:整個數列奇偶相間,偶數後面應該是奇數 ,答案是C
二、排序:題目中的間隔的數字之間有排序規律
1、例題:34,21,35,20,36()
A.19 B.18 C.17 D.16
解析:數列中34,35,36為順序,21,20為逆序,因此,答案為A。
三、加法:題目中的數字通過相加尋找規律
1、前兩個數相加等於第三個數
例題:4,5,(),14,23,37
A.6 B.7 C.8 D.9
注意:空缺項在中間,從兩邊找規律,這個方法可以用到任何題型;
解析:4+5=9 5+9=14 9+14=23 14+23=37,因此,答案為D;
2、前兩數相加再加或者減一個常數等於第三數
例題:22,35,56,90,() 99年考題
A.162 B.156 C.148 D.145
解析: 22+35-1=56 35+56-1=90 56+90-1=145,答案為D
四、減法:題目中的數字通過相減,尋找減得的差值之間的規律
1、前兩個數的差等於第三個數:
例題:6,3,3,(),3,-3
A.0 B.1 C.2 D.3
答案是A
解析:6-3=3 3-3=0 3-0=3 0-3=-3
2、等差數列:
例題:5,10,15,( )
A. 16 B.20 C.25 D.30
答案是B.
解析:通過相減發現:相鄰的數之間的差都是5,典型等差數列;
3、二級等差:相減的差值之間是等差數列
例題:115,110,106,103,()
A.102 B.101 C.100 D.99 答案是B
解析:鄰數之間的差值為5、4、3、(2),等差數列,差值為1
4、二級等比:相減的差是等比數列
例題:0,3,9,21,45, ( )
相鄰的數的差為3,6,12,24,48,答案為93
例題:-2,-1,1,5,( ),29 ---99年考題
解析:-1-(-2)=1 ,1-(-1)=2,5-1=4,13-5=8,29-13=16
後一個數減前一個數的差值為:1,2,4, 8,16,所以答案是13
5、相減的差為完全平方或開方或其他規律
例題:1,5,14,30,55,( )
相鄰的數的差為4,9,16,25,則答案為55+36=91
6、相隔數相減呈上述規律:
例題:53,48,50,45,47
A.38 B.42 C.46 D.51
解析:53-50=3 50-47=3 48-45=3 45-3=42 答案為B
注意:「相隔」可以在任何題型中出現
五、乘法:
1、前兩個數的乘積等於第三個數
例題:1,2,2,4,8,32,( )
前兩個數的乘積等於第三個數,答案是256
2、前一個數乘以一個數加一個常數等於第二個數,n1×m+a=n2
例題:6,14,30,62,( )
A.85 B.92 C.126 D.250
解析:6×2+2=14 14×2+2=30 30×2+2=62 62×2+2=126,答案為C
3、兩數相乘的積呈現規律:等差,等比,平方,...
例題:3/2, 2/3, 3/4,1/3,3/8 ( ) (99年海關考題)
A. 1/6 B.2/9 C.4/3 D.4/9
解析:3/2×2/3=1 2/3×3/4=1/2 3/4×1/3=1/4 1/3×3/8=1/8
3/8×?=1/16 答案是 A
六、除法:
1、兩數相除等於第三數
2、兩數相除的商呈現規律:順序,等差,等比,平方,...
七、平方:
1、完全平方數列:
正序:4,9,16,25
逆序:100,81,64,49,36
間序:1,1,2,4,3,9,4,(16)
2、前一個數的平方是第二個數。
1) 直接得出:2,4,16,( )
解析:前一個數的平方等於第三個數,答案為256。
2)前一個數的平方加減一個數等於第二個數:
1,2,5,26,(677)前一個數的平方減1等於第三個數,答案為677
3、隱含完全平方數列:
1)通過加減化歸成完全平方數列:0,3,8,15,24,()
前一個數加1分別得到1,4,9,16,25,分別為1,2,3,4,5的平方,答案為6的平方36。
2)通過乘除化歸成完全平方數列:
3,12,27,48,()
3, 12,27,48同除以3,得1,4,9,16,顯然,答案為75
3)間隔加減,得到一個平方數列:
例:65,35,17,(),1
A.15 B.13 C.9 D.3
解析:不難感覺到隱含一個平方數列。進一步思考發現規律是:65等於8的平方加1,35等於6的平方減1,17等於4的平方加1,所以下一個數應該是2的平方減1等於3,答案是D.
八、開方:
技巧:把不包括根號的數(有理數),根號外的數,都變成根號內的數,尋找根號內的數之間的規律:是存在序列規律,還是存在前後生成的規律。
九、立方:
1、立方數列:
例題:1,8,27,64,()
解析:數列中前四項為1,2,3,4的立方,顯然答案為5的立方,為125。
2、立方加減乘除得到的數列:
例題:0,7,26,63 ,( )
解析:前四項分別為1,2,3,4的立方減1,答案為5的立方減1,為124。
十、特殊規律的數列:
1、前一個數的組成部分生成第二個數的組成部分:
例題:1,1/2,2/3,3/5,5/8,8/13,()
答案是:13/21,分母等於前一個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和,分子等於前一個數的分母。
2、數字升高(或其它排序),冪數降低(或其它規律)。
例題:1,8,9,4,(),1/6
A.3 B.2 C.1 D.1/3
解析:1,8,9,4,( ),1/6依次為1的4次方,2的三次方,3的2次方(平方),4的一次方,( ),6的負一次方。存在1,2,3,4,( ),6和4,3,2,1,( ),-1兩個序列。答案應該是5的0次方,選C
來源: 華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