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之約•健康上植︱探秘蕨類園內的藥用植物

2021-01-11 澎湃新聞
精靈之約•健康上植︱探秘蕨類園內的藥用植物

2020-06-29 0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植物園的蕨類園建於1977年,佔地1.23公頃。園內引種的蕨類植物有水龍骨目、真蕨目、膜蕨目等10目,40科,100餘種,並以鱗毛蕨科、金星蕨科、鳳尾蕨科、水龍骨科等為主要展示種類。

蕨類園依託假山、蔭棚、景牆等各種獨特空間,以附生、嵌植、地栽等多種栽植形式展現蕨類植物,打造了一個獨特微妙的蕨類世界。

不但如此,在蕨類園內還隱藏著不少藥用植物呢!

烏蕨

真蕨目陵齒蕨科。根狀莖橫走,葉近生,披針形,四回羽狀,孢子囊群邊緣著生。

烏蕨全草入藥,入藥後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清熱解毒、利溼等功效。

對馬耳蕨

真蕨目鱗毛蕨科。根莖直立,葉簇生,二回羽狀,孢子囊群,圓形,於每個小羽片背面著生3-9個。

對馬耳蕨的根部可供藥用,主治各種腫毒初起,乳癰。

槲蕨

真蕨目槲蕨科。附生,葉二型,不育葉基生,圓形,狀枯,能育葉深羽裂,孢子囊群圓形。

槲蕨的根狀莖作為藥材「骨碎補」使用,具有補腎堅骨,活血止痛的功效,可治跌打損傷、腰膝酸痛。

井欄邊草

水龍骨目鳳尾蕨科。又名鳳尾草,根狀莖直立,葉簇生,一回羽狀,羽片二型,孢子囊群線形,生於裂片邊緣。

井欄邊草全草入藥,味淡,性涼,能清熱利溼、解毒、涼血、收斂、止血、止痢。

狗脊

水龍骨目烏毛蕨科。根狀莖橫臥,葉近生,二回羽裂,孢子囊群線形,生於主脈兩側。

狗脊有鎮痛、利尿及強壯之效,為我國應用已久的中藥,早在《神農本草經》已有記載。

江南星蕨

水龍骨目水龍骨科。根狀莖橫走,葉遠生,披針形,孢子囊群大,圓形,沿中脈兩側排列。

江南星蕨全草均可供藥用,能清熱解毒,利尿,祛風除溼,涼血止血,消腫止痛。

蕨類園內還有很多既有觀賞價值又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如果您有興趣的話,歡迎來上海植物園蕨類園,近距離地尋找它們,體會中草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海植物園——城市綠肺、健康旅遊聖地,動植物精靈們在這裡與您相約,歡迎您的到來。

圖:許林峰

原標題:《精靈之約•健康上植︱探秘蕨類園內的藥用植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精靈之約健康上植︱探秘展覽溫室(一)的藥用植物
    展覽溫室(一)是上海植物園標誌性建築之一,位於園內中心區域。該溫室是一個大空間、多斜面的塔狀建築,高32米,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由於室內常年高溫高溼,因此採用輕質、防腐的航空材料——鋁鎂鈦合金建造,使其結構既輕盈又能滿足強度要求。
  • 精靈之約健康上植︱探秘槭樹園內的藥用植物
    上海植物園的槭樹園建於1979年,佔地4.7公頃,園內以槭樹科植物為主,主要展示薔薇亞綱除薔薇目以外的植物種類,共收集植物達160餘種。槭樹園這些植物不但有觀賞價值,還有不少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吶!八角金盤的葉、根、皮都可作藥用。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在活血化瘀方面作用明顯。此外,八角金盤還有散風除溼、化痰止咳,化瘀止痛的功效。南酸棗無患子目漆樹科,落葉喬木,奇數羽狀複葉,花期4-5月,果期9-11月。南酸棗生長快、適應性強,是較好的速生造林樹種。
  • 蕨類圖譜|奧託手繪植物圖譜中的蕨類植物之美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較原始的一大類群,也是最早的陸生植物。
  • 戶外可食用植物科普(1):蕨類植物
    蕨俗稱蕨菜,它的植物孢子體非常發達,有根、莖、葉之分,但是不開花,以孢子繁殖。是分布最廣的可食用植物之一。蕨類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類,是高等植物中比較低級的一門,同時也是最原始的維管植物。大都為草本,少數為木本。
  • 你對苔蘚,蕨類植物都了解嗎
    苔蘚植物門分苔、蘚兩類,全世界約有23萬種,中國有苔類約600種,蘚類約1500種。小小的苔蘚看上去不起眼,經常被人忽視,但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卻是不可估量的。苔蘚植物是尾隨細菌、地衣之後自然界的又一拓荒者,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密集叢生,積累水分和浮塵,分泌酸性代謝物腐蝕巖石,促進巖石分化、土壤形成。
  • 低調的植物——蕨類
    ;蕨類說到蕨類植物,它曾經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可以說,蕨類植物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陸生植物,靠孢子繁衍後代。蕨類植物的根通常為鬚根狀,莖大多為根狀莖,匍匐生長或橫走,少數直立。蕨類植物的葉片按來源和形態可分為大型葉和小型葉;按功能可分為營養葉和孢子葉,營養葉主要進行光合作用,孢子葉主要用來繁殖。其葉多從根狀莖上長出,幼時大多呈蜷曲狀。蕨類家族曾在地球上盛極一時,早期蕨類植物高達20米至30米。
  • 昆明植物所建成蕨類植物專類園(圖)
    昆明植物所建成蕨類植物專類園    蕨類植物是進化程度最高的一類孢子植物,不少種類具有觀賞、藥用和食用的價值。昆明植物所植物園在財政部植物園專項建園經費支持下,完成了蕨類植物專類園建設。其中展示溫室的總面積達250平方米,蕨類植物繁殖室約50平米,室內種植各種熱帶、亞熱帶到溫帶的不同類群和不同生態類型(附生、石生、土生及水生等)的具代表性的蕨類植物300多種,為蕨類植物的科學研究及科學普及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 暗訪夜精靈,探秘我先行
    這個暑假,上海植物園品牌科普活動「暗訪夜精靈」已經舉辦12屆了。活動依託園內豐富的植物和野生動物資源,為親子家庭推出黑夜裡的自然觀察探索,讓小朋友們用發現的眼睛去觀察和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去關注我們生活的環境,了解生物多樣性和物種保護的意義。
  • 常見的10種蕨類植物,這種四季常青,適合盆栽
    蕨類植物種類繁多,約有12000種,我國約有2600種,依靠孢子來繁殖後代,廣泛生存在世界各地,其中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最多。蕨類植物一般生長在陰涼溼潤的環境中,以土生、石生或附生為主,常見的蕨類植物有腎蕨、鐵線蕨等等。
  • 苔蘚門、蕨類門 植物有這麼多門?無語
    苔蘚植物門苔蘚植物約有23000種,生於陰溼的地方,遍布世界各地。苔蘚植物存在葉狀體到莖葉體的分化,無真正的根。無維管束的分化。苔蘚植物生活史中配子體佔優勢,孢子體不能離開配子體獨立生活。蕨類植物門蕨類植物的孢子體佔優勢,能獨立生活,具根、莖、葉的分化。多數蕨類植物的配子體為具背腹性的綠色葉狀體,又稱原葉體。但少數種類的配子體在土壤中發育形成,不具葉綠素,故不能獨立生活。
  • 暗訪夜精靈 探秘上海螢光
    這也是今天發光小精靈越來愈少的重要原因。據昆蟲專家統計,這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的小精靈,全世界約有2000多種,中國大約有200多種。在上海地區最常見的就是黃脈翅螢。這可是個「小不點兒」!只有米粒大小,但它發光的能量卻很大。另外還有天目山雌光螢和條背螢。黃脈翅螢是上海植物園內分布的唯一一種螢火蟲。
  • 七上生物:蕨類植物(網友拍的視頻)裏白,鐵線蕨,鱗毛蕨,卷柏、貫眾、滿江紅等
    蕨類植物,裏白(山上陰溼處分布廣泛)陸生植物,植株高約1.5米。根狀莖橫走,粗約3毫米,被鱗片。中脈上面平,下面凸起,側脈兩面可見,約10-11對,叉狀分枝,直達葉緣。葉草質,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灰白色,沿小羽軸及中脈疏被鏽色短星狀毛,後變無毛。羽軸棕綠色,上面平,兩側有邊,下面圓,光滑。孢子囊群圓形,中生,生於上側小脈上,由3-4個孢子囊組成。裏白的根狀莖、髓部:行氣,止血,接骨。用於胃痛、衄血、骨折。
  • 我國特有的一種蕨類植物,它的發現極為偶然!
    蕨類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的陸生植物。它們被稱為「羊齒植物」,因為它們的葉子酷似羊的牙齒。它有維管組織,因而與種子植物被合稱為維管束植物;又因它仍借孢子繁殖,所以和苔蘚植物一起被稱為孢子植物。事實上,蕨類植物屬於過渡植物區系。它們位於植物界苔蘚植物和種子植物之間。它們比苔蘚植物更進化,也比種子植物更原始。
  • 精彩回顧丨暗訪夜精靈 探秘我先行
    這個暑假,上海植物園品牌科普活動「暗訪夜精靈」已經舉辦12屆了。活動依託園內豐富的植物和野生動物資源,為親子家庭推出黑夜裡的自然觀察探索,讓小朋友們用發現的眼睛去觀察和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去關注我們生活的環境,了解生物多樣性和物種保護的意義。受疫情影響,本屆活動線上線下齊頭並進。
  • 湖南江華發現植物活化石「蕨類植物之王」桫欏
    楊丁香攝中新網長沙11月3日電(楊丁香 王偉)近日,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蔚竹口鄉黃南口村村民在自家後面的山坡上,發現約10來棵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稀有植物——桫欏樹。他介紹,桫欏為白堊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是現今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桫欏科桫欏屬植物,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主要生於林下或溪邊蔭地,產於我國的西藏、貴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世界上其他地區也偶有分布,被譽為「蕨類植物之王」,極其珍貴。在中國早期公布的保護植物名錄中,將桫欏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珍貴植物(桫欏科其餘種類均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 叮咚~2020「精靈之約 暗訪夜精靈」的大門已為您敞開
    先看內容哈~萬籟俱寂,繁星滿天,當你仰望星空,是否也曾想過成為夜空中的一名精靈,在精靈們的環繞中,成為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如果你與我一樣,渴望探索精靈們的神秘夜幕,融入為其中一員,2020「精靈之約 暗訪夜精靈」的大門已為您敞開,植物精靈們和動物精靈們在這裡等著您的來訪!
  • 桫欏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的稱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桫欏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的稱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若你家鄉有這種植物,記得千萬不要破壞它,它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除了人類和動物外,還有植物,在眾多的植物當中,有一些植物隨著時代的變遷,時間的推移,環境的不斷變化,有很多的植物慢慢地死去,變得越來越少
  • 植物學家重構 蕨類植物生命之樹
    本報訊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蕨類植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組在國際綜合性期刊上在線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蕨類植物孢子囊這個獨特的器官進行了祖先性狀重建,重溯了蕨類植物孢子囊的演化路線。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他說,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的成立將對中國野生植物特別是蕨類植物的保育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感謝國家林業局對中國蕨類植物保育工作的支持,植物所有悠久的蕨類植物研究歷史和積澱,作為掛靠單位,將全力支持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的工作。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趙勝利宣讀了民政部的登記通知書,宣讀了組成建議名單並獲得代表一致通過。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臧春林宣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 海南蕨類植物大揭秘!
    近日,由上海辰山植物園科研人員主持,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華南農業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多個單位科研人員參與編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