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次地震究竟為何
造成海峽對岸的福建地區民眾
感受如此強烈呢?
本次地震是淺源強震,地震釋放的能量相對較多
首先,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結果,此次地震發生於臺灣花蓮地區,震級為6.7,震源深度為24km,屬於淺源強震,地震釋放的能量相對較多,因此地震的破壞力和影響範圍必將更大。這也是造成我省民眾普遍震感強烈,且有感的範圍較廣的最主要原因。
高層結構由於共振效應感受更強烈
其次,地震波在穿越臺灣海峽抵達福建地區後,頻率成分中較高頻的部分迅速衰減了,而較長周期的部分(主要是面波)則保留了下來,而這部分頻率成分剛好與建築結構,尤其是高層建築結構的自振周期較為接近,因此也造成高層結構由於共振效應而振動增強,因而居住於高層的居民會比低層的居民的感受更強烈些。
處於安靜狀態的人對于振動的感受更敏感
再者,花蓮地震恰好發生在中午午休時段。
一般情況下,處於安靜狀態的人對于振動的感受更敏感,而處於行動狀態的人則相對較弱。當然,個人對于振動的感受也是千差萬別的,有人甚至會覺得被晃得頭暈目眩,甚至有嘔吐感,而有的人卻一點也沒感受到。
盆地等地形中建築物所遭受的振動也明顯高於其它區域
另一個與之相關的因素,是建築結構所建造的場址類型,包括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場地土層類別等。一般而言,建造于堅硬地基上的結構物可能遭受的振動影響明顯小於建造於軟弱地基上的結構物,處於盆地等不利地形中建築物所遭受的振動也明顯高於其它區域。這也是福州、漳州等幾個處於盆地地形中的城市裡震感更強烈的原因所在。
地震局:這次地震不會對我省正常生產生活造成直接影響
震後,福建省地震局第一時間發布的儀器地震烈度發布圖直觀展示了此次地震中各地可能遭受的地震影響程度(圖1)。
圖1 福建省縣市儀器烈度分布圖
由該圖可見,儘管此次地震造成我省大部分地區民眾震感強烈,但地震對我省實際產生的最大烈度僅為3度,不會有建構築物破壞的情況產生,也不會對正常生產生活造成直接影響。
災難一旦發生生死存亡就在瞬息之間
地震來時如何躲避?如何自救?
來源:福建省地震局、福建地震監測預警中心 張紅才 高級工程師 、中國地震臺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