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魔戒》又名《指環王》三部曲( 2001/ 2003/2003)
影片所一貫涉及的內容是如此的優秀,其主題的表達方式是這類電影所不具備的,連《星球大戰》系列都不及。這是一場美妙奇異的夢幻之旅,觀看電影後不禁都沉浸在託爾金的作品所營造中土世界當中。

不平凡的視覺特效,堂而皇之地藝術構思,出色地影片製作。這是一個霍比特人的夢想和一個精靈的喜悅。而且這僅僅是個開始,才是系列電影的第一部。

影片充滿了活力,其本身而論錯綜複雜的關係,就如片名一樣是夢幻神奇的。相比於世紀之交的《星戰前傳》三部曲和《黑客帝國》三部曲,影片的技術運用是最複雜的,它不但有《星戰前傳》那種CGI工藝,也使用了紐西蘭純手工工藝的精雕技術,電影中的剛鐸國、魔多都是由此呈現。模型+布景,輔以電腦修飾,打造出一個只有膠片中才存在的中土世界。每個鏡頭都能和紐西蘭美好的自然風光結合的天衣無縫,
經典語錄: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放開,你得到的是一切。
2.《勇敢的心》( 1995)
《勇敢的心》是由好萊塢影人梅爾·吉勃遜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影片在為人們展開一幅氣勢恢宏、動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歷史畫卷的同時,也讓人看到了一個創造電影奇蹟的英雄。
《勇敢的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它是一部有人情味的愛國主義影片。影片一改正義者總是勝利的一貫定律,在結尾處用一個悲劇,一聲催人淚下但又振奮人心的「自由」給整個影片畫上了句號。儘管鬥爭沒有勝利,但是鬥爭還在繼續,華萊士的死已經判定了這場戰役的勝負
《勇敢的心》一直被視為一部悲壯的、融合血淚傳奇的史詩片,在影片中,人們常常為蘇格蘭那絲手帕延的山脈、悽婉的風笛和蘇格蘭人民在貧困痛苦中發出的悽厲呼號所感動,也為華萊士一往無前的精神所鼓舞。威廉·華萊士的精神就如同一面旗幟,指引著蘇格蘭人民爭取到了最後的自由。
經典語錄:你的心是自由的,要有勇氣追求自由。
3.《辛德勒的名單》( 1993)
《辛德勒的名單》情節感人,氣勢悲壯,而以黑白攝影為主調的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更使該片具有了一種真實的效果,感人肺腑,發人深思。
當該片進行到猶太人走出集中營,獲得自由時,銀幕上驟然間大放光明,出現了燦爛的彩色。這一明顯的電影語言技巧的運用,給該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由壓抑陰沉的黑白兩色到豐富的自然色彩,形象地盡顯了人們解除死亡危險,重獲自由後的開朗心情。
3個多小時的影片,每次回顧,你都會被史匹柏不露痕跡的場面調度與細節回味而打動。儘管對於二戰的反省總來都沒有停止過,但是一旦身處其中還是會因為人性的良善與卑劣,更加清醒。
今天是歷史時刻,今天將被永遠紀念。
4.《上帝之城》( 2002)
《上帝之城》是裡約熱內盧的真實寫照,正是這個原因才是它成為了一部令人嘆為觀止的影片。影片故事橫跨了30年和一成串角色,還讓一個名叫「天主之城」的巴西貧民窟活靈活現起來。
2002年的電影《上帝之城》以犯罪和驚悚的鏡頭展現了巴西裡約熱內盧的貧民窟,這裡是「上帝之城」,也是罪惡之都。影片以主人公的視角去見證貧民窟殘暴、野心、貪婪的一面。電影展現的生存環境,對生活的觀察和揭露,都是大膽的嘗試。而作為真實取景地的裡約貧民窟又增添了更為野性和厚重的筆墨。裡約平民窟特有雜亂無序中的力量就是一切的美學也為眾多影視作品所鍾愛
經典語錄:一張照片可以改變我的人生。
5.《爵士歌手》( 1927)
該片是有聲電影的先驅之作。《爵士歌手》中的歌手張開餘著柏油的嘴巴唱出聲音,揭開了有聲電影的燦爛一章。片中的對白只有兩句,而且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但這部由爵士樂歌手喬爾森主演的影片可以說是歌舞電影的胚芽。
《爵士歌手》的故事本身談不上獨一無二,但作為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採用了同期聲錄製技術的長篇敘事電影,它也足以青史留名。《爵士歌手》片長一個半小時,同期聲對話兩分鐘左右。它還遠不是徹頭徹尾的「有聲電影」,默片中常見的字幕在影片裡依然隨處可見。但正是這一點讓《爵士歌手》有了始祖鳥化石般的意義:你可以在一部電影裡看到整個電影產業由「無聲」向「有聲」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