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偉大科學家被判死刑,人類科學可能停滯上百年,怎麼辦?

2020-10-18 科學探索菌

如果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犯了故意殺人罪,按照法律規定,本應該被判處死刑,但他的死亡可能導致人類科學發展停滯100年,該怎麼辦?

站在公平正義的角度來說,他應該被判死刑。不過,有時候會出現特殊情況,會被特殊照顧。偉大的科學家就是這樣一類可能會被特殊照顧的人。

殺人罪雖然是惡性犯罪,但本質上侵犯的是少數人的權益,而重大科學發明卻有可能造福全人類。這個問題的難點在於,當少數人的利益和多數人的利益起衝突,道義和利益起衝突時,如何權衡?

科學技術的發展並非取決於少數科學家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偉大科學家,比如牛頓和愛因斯坦,如果沒有他們,人類的科學發展真的要停滯幾十年。這些傑出人士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確實有很大的貢獻,但是沒有他們人類的科學同樣會向前發展,只是發展速度可能要慢一點兒。

科學技術的發展從來都不是某幾個人的功勞,而是全人類許多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比如牛頓三大力學定律,這些定律前人早就有所發現,牛頓起到了一個總結髮展的作用。牛頓自己也說過,他之所以這麼傑出,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歐幾裡德《幾何原本》中的大部分知識也不是歐幾裡德發現的。在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前,洛倫茲等人已經摸到了相對論的大門。少了某些關鍵人物,地球仍然會轉,人類社會還是會向前發展,只是會多了幾番波折。

法律只能做到儘量公平

當某些人的生死影響到國家或者社會的利益時,就會出現特例。通常前功不抵後過,如果你日後還能在科學技術上做出貢獻巨大,你就能夠獲得減刑。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法律,有的國家是沒有死刑的。但是放在有死刑的國家裡,根據法律法規,究竟是判死刑,還是酌情減刑,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法律上都有明確的規定。除了十惡不赦的大惡人,凡是有重大立功表現的都可以酌情減刑。此外,該科學家是否故意犯罪,犯罪情節惡不惡劣,也是量刑的標準。對於某些年老體弱者或者孕婦,都可以從輕發落。

法律究竟是幹什麼的?法律是維持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不過,法律本質上是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社會要想和諧,就必須要儘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弘揚真善美、打擊假惡醜。社會是由人組成的,國家也是由人組成的,法律就是用來規範人的行為的。人人生而平等,這只是法律上的說法。階級總是存在的,少數人總是因為身份、地位、金錢等方面的優勢佔據著特權。對於一個依法治國的國家來說,法律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就看政府的執行力了。

不過,這只是理想狀態,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的公平與正義,因為這個標準很難衡量,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使如此,我們也不應該放棄這種美好的追求。功過相抵的案例,歷史上就有很多。但是功是功,過是過,現代化的文明國家不應該過分提倡功過相抵,即使你是聞名世界的大科學家。

結束語

如果他日後的成就真的能夠影響國家或者社會的利益,對於這種情況,這種本應判死刑的,可以判個死緩。如果日後確有重大成果,可以減刑 為了維持相對公平,也應該避免過度減刑。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一些科學家就犯下了罪行,不過這些人才通通被美國接納了,比如馮·布勞恩。可見,在國家和社會利益面前,法律、道義等都得讓位。

不過,一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不應該完全利益至上。對於文明社會,真善美才是永恆的主旋律。

相關焦點

  • 若一偉大科學家殺了人判他死刑人類科學可能停滯一百年,怎麼辦?
    若一偉大科學家殺了人,如果判他死刑,人類科學可能停滯一百年,怎麼辦?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他對於科學進步的作用巨大非他不可。搞清楚這個道理之後,實際上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難。科學家自然留下對社會有功,但對社會民眾卻很難服從。首先法律是建立在大家尊崇的基礎上,如果因為一個人的例外,世界上就有太多的法律存在意外的情況。自然不可能為每個人開後門,但又該如何處理呢?
  • 偉大到死了會導致科學停滯幾十年的人犯罪會如何?
    今天我們來討論個有趣的問題,一位偉大到死了會導致科學停滯幾十年的人犯罪會如何?其實歷史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拉瓦錫自己研究的話,憑他的地位,說出的話是不會沒有人相信的,這就是說拉瓦錫的去世造成了科學停止近百年。
  • 基礎科學已停滯百年,是什麼阻礙了科學的前進?有意還是能力不足
    文/行走天涯基礎科學已停滯百年,是什麼阻礙了科學的前進?但是如果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話,就會發現人類的基礎科學並沒有進步,什麼叫做基礎科學呢?愛因斯坦曾經發現了廣義的狹義的相對論,牛頓曾經也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些都是物理學的基礎,哪怕這兩位科學家已經不在了,卻依舊有無數的科學家可以依照他們所提出來的定律不斷地深入研究。可是卻已經沒有出現過,再一位的科學家提出過不同的科學定律了。
  • 科學發展出現停滯了?科學家的答案令人深思,人類未來會怎樣?
    人類科學停滯了?其實早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就已經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看法,人類的科學發展速度似乎已經逐步放慢,雖然現在的科技產品越來越多,但也只不過是在接收前人的理論而已。因此有人認為,人類的科學已經出現了停滯狀態,這樣的說法在我們看來似乎非常悲觀。
  • 中國登月項目啟動,一個學者卻要被判死刑了
    【「中國登月項目啟動,一個學者卻要被判死刑了」】這正是全球知名的西方科學雜誌《自然》的網站,在報導中國登月項目時給出的標題。然而,那個被判死刑的學者,卻與中國毫無關係,是一個發生在伊朗的案子。網友:想不到你濃眉大眼的《自然》,也是個老「陰陽人」。
  • 假如一個科學家殺了一個人判他死刑人類要遲滯一百年還要不要判刑
    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社會,離不開科學家傑出的貢獻。科學家們為這個社會付出一生把畢生的心血都付出在革命事業上,現在許多高科技都是離不開科學家的發明的!他們是這個社會上的精英。想要培養一個科學家很不容易,畢竟科學家不是說培養一個就能培養一個的,他們都是經過後天的努力成為如今真正有才華的科技人才。 科學畢竟是凡人他們不是神仙,所以他們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
  • 英雜誌標題「中國登月項目啟動,一個學者也被判死刑了」引發眾怒
    英國創立的《自然》雜誌常與美國《科學》雜誌並稱為世界兩大頂級學術刊物。自創刊以來,《自然》就以報導自然科學領域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發現而備受關注,其中大部分文章在學術界極具權威性。《自然》作為世界上歷史悠久且頗具名望的科學雜誌,其中的學術研究內容經常會被各大學術平臺引用。
  • 人類的技術科學被「鎖死」,科學家已證實,仍有很多人不相信!
    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科技讓人類的生活有很大改變,甚至創造出了古代人從來沒有見到過事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這樣一個問題,人類正在往更好的方向進步,可是人類的科技仿佛被鎖死了一樣,如果我們細想一下近50年來,人類在科學界內都沒有較大性突破,自從上個世紀開始,有科學家提出人類基礎科學已經被鎖死,可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敢相信這一理論,因為他們並沒有感受到人類科技的落後
  • 聽到「哈爾濱姦淫幼女案被告被判死刑」,韓國網友說「學中國」!
    (原標題:聽到「哈爾濱姦淫幼女案被告被判死刑」,韓國網友說「學中國」!) 「劉某國姦淫幼女案被告人被依法判處死刑」,昨天(2日),這一案件宣判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上最受關注的社會新聞之一。
  • 目前地球上活著的科學家中,誰的貢獻最大?答案是一個中國人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科學家」,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才逐漸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智商確實存在差距,對於科學研究來說,1%的天賦遠遠比99%的努力重要,在人類的歷史上有很多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和理論直接推動人類科學向前發展數百年。
  • 基礎科學已經停滯百年了,似乎有什麼東西阻止了人類前進的步伐
    劉慈欣曾經就在三體中寫道,一個文明想要進步就必須發展基礎科學,如果人類的基礎科學得不到發展,文明就不會進步。 縱觀歷史,似乎人類的基礎科學已經將近停滯百年了,似乎有什麼東西阻止了人類前進的步伐。
  • 人類科技正遭遇「大停滯」嗎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描述當今科學技術的進步速度,你會選什麼?相信多數人會選擇「大爆炸」。的確,在大多數人眼中,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新興技術層出不窮。然而,近年來,在歐美科技界和思想界,一個看似光怪陸離的聲音卻越來越響——他們認為,人類的技術發展即將遭遇,甚至已經處於「大停滯」當中。  這種奇葩的說法究竟所從何來?
  • 如果以光速飛行,100光年的距離需要飛多久?答案可能你想不到
    人類科技能夠發展如此之快,僅用了百年左右的時間就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離不開一些偉大科學家對人類的貢獻,世界上科學家很多,但能夠稱之為偉大的卻不多,像我們熟知的牛頓,愛因斯坦,特斯拉等,他們都可以稱之為偉大的科學家。
  • 誰在限制人類?21世紀為什麼還沒出現偉大的科學理論?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人類的第一工業革命是從18世紀開始的,從18世紀到現在的21世紀,雖然只有不到三個世紀的時間,但是人類的科技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可能有人會認為,從18世紀到現在,每一個世紀都會出現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一些偉大的科學理論。而人類的科技之所以能夠發展如此之快,主要是因為出現了一些能夠引領人類科技的偉大科學家,他們提出了一些偉大的科學理論。
  • 富翁袁寶璟被判死刑,將財產495億捐贈給國家求減刑,後來如何了
    富翁袁寶璟被判死刑,將財產495億捐贈給國家求減刑,後來如何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紀律嚴明的民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犯了錯就要受到懲罰。死刑是我國最高級別的法律判決。雖然現在有的國家認為剝脫他人生命是對人權的不尊重,可以無限期的判刑,但是沒有權利選擇別人的生死。但是我國一直保留死刑,俗話說「殺人償命」。
  • 牛頓是人類歷史上第二偉大的科學家嗎?
    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二偉大的物理學家,也是一個有爵士頭銜的人。對於一個普通理科生來說,牛頓力學是初一到高二這5年間的折磨,直到高三換成愛因斯坦來折磨。在人類肉眼可及的太陽系範圍內,牛頓運動定律幾乎跟現實完全匹配,如果出現誤差,那一定是哪裡不對。
  • 人類高速發展下的潛在問題:為何科學發展處於「停滯」階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人類自21世紀以來,發現了很多科學現象,也發明和建設了很多科學裝備。可是,這些理論和想法都是建立在上個世紀的理論基礎之上,似乎人類的科學發展已經逐漸放慢腳步,甚至是「停滯」了。
  • 科學真相:人類大腦只開發了10%?這流言可能騙了人類上百年
    現在的世界上人類自認為是地球靈長,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極具優越感。而關於人類之所以能建立起一個強大的文明,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人類相較於地球的其它動物特別的聰明。在近些年來,隨著腦科學的發展,人類對於自己大腦的認知也是越來越強了,不過對於神秘的大腦,我們依舊沒有了解到它的全部奧秘,因此關於大腦就傳出了各種各樣的傳言,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10%」這一說法,那它究竟對不對呢?科學家認為不是這麼回事。
  • 愛因斯坦之後,科學停滯的困境遠超我們想像
    科學家們聚集於此,日夜守候在三層樓高的探測器邊,捕捉遠方微小的粒子。2011年秋天,他們宣布,捕捉到了從瑞士同行射來的中微子,速度比光還快。按照狹義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如果超越,時間就有可能倒流,因果律也隨之崩塌,整個物理學將推倒重寫。
  • 科學目前處於瓶頸期,停滯百年未發展,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人類前進
    這就說明現在人類的科技發展還不是我們想像當中的那麼迅速,如果人類能夠快速的發展科技,相信人類現在早已經飛到了太空當中,哪怕飛出了銀河系都不是問題正是因為有很多科學家都認為現在人類的文明發展速度停滯不前,有很多科學家都認為人類極有可能是被外星文明給禁錮住了,因為無論人類做什麼東西肯定都是離不開太陽系的,而這對於人類來說離不開太陽系,怎麼好意思和其他的星際抗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