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TWANT最新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近幾日氣溫驟降,一夜間降至華氏40度(約攝氏4.4度),國家氣象局(NWS)邁阿密分部21日發出低溫特報,同時也警示民眾,要當心外頭會下起「蜥蜴雨」。由於氣溫轉涼,大量蜥蜴當場凍僵,紛紛從樹上掉落,經常會砸中路過民眾和過往的車輛。
有關蜥蜴雨的新聞/來源:youtube
當地氣象局指出,引發蜥蜴雨的元兇是當地泛濫成災的綠鬣蜥(Iguana iguana),屬於冷血(變溫)動物,一旦氣溫降到華氏40度以下,它們的動作就會開始變慢,甚至直接進入休眠狀態;只要氣溫回升至華氏50度(攝氏10度)左右,它們就會恢復正常。
市民用工具撿起掉落在地上的綠鬣蜥/來源:facebook
雄性成年綠鬣蜥體型可長達5尺(約1.5米),重達20磅(約9公斤),若是從樹上掉下來,就很可能對民眾造成傷害(想像一下9公斤的啞鈴有多重)。
綠鬣蜥本尊/來源:facebook
雖然往年受蜥蜴雨影響最大的是佛羅裡達州,但據佛羅裡達州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FWC)稱,綠鬣蜥並不是該州的原生物種,而是入侵物種。
對於這類入侵物種,佛州當地是有一項獎勵捕殺的政策的,所以每當出現蜥蜴雨時,當地獵人都會趁著它們休眠時,開始進行大量獵捕。(除去綠鬣蜥外,非洲大蝸牛也是美國有名的入侵物種,他們主要分布在邁阿密,因對控制其數量無計可施,當地政府已承認它們為該州的合法居民)
非洲i大蝸牛本尊/來源:facebook
根據《邁阿密先驅報》報導指出,中南美洲有些食品加工廠專料理鬣蜥,用攝氏165度的高溫處理綠鬣蜥肉後,就可以安全食用,且蛋白質含量極高。
南美的特色美食「鬣蜴湯」/來源:Bing
佛州的百姓對於蜥蜴雨這一現象現已習以為常,經常有好心的民眾會把從樹上墜落到地上的綠鬣蜥移到太陽底下,希望幫助它加快回溫。
佛州居民替綠鬣蜥暖身體/來源:Youtube
不過佛州的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專家索摩斯(Kristen Sommers)也特別提醒,民眾若在路上看見這些凍僵的鬣蜥時,千萬不要動手觸碰,它們可能會因受到外界刺激而醒來,若感到威脅時,可能還會做出反擊。成年綠鬣蜥的甩尾攻擊可不是鬧著玩的。
甩尾攻擊,巨痛!/來源:Youtube
PS:在美國泛濫成災,被當地人用來做菜,甚至可以下起「雨」的綠鬣蜥在我國是禁止個人飼養的,還請廣大爬友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本文內容版權(文字、圖片)歸珍寶堂爬蟲所有,未經本號授權,任何媒體、企業、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帖或以其它方式商用;已經獲得本號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珍寶堂爬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號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珍寶堂爬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