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丹佛市 氣溫從38℃驟降到2℃

2020-12-02 杭州日報

美國丹佛市居民近日感受到了冰火兩重天的感覺。丹佛市上周六的氣溫大概是38.3℃,9月8日跌到了2.8℃。美國國家氣象局說:「周一晚上和周二天氣將發生劇烈變化,創紀錄或接近紀錄的高溫將被冬季天氣所取代。」伴隨著氣溫驟降,當地出現強風及雨雪天氣。一直到周日,丹佛的氣溫還有37.2℃,周一下午的氣溫是32.2℃,很難想像一夜之間溫度突然會下降30℃。據悉,丹佛市氣溫差距最大的紀錄出現在1872年1月25日,當時24小時內,氣溫從7.7℃降到了零下28℃。

相關焦點

  • 氣溫預計驟降35℃,美國丹佛三天內或經歷「冰火兩重天」
    近日,受山火和極端天氣影響,美國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高溫天氣。當地時間5日,丹佛最高氣溫達到38.3攝氏度,6日最高氣溫37.2攝氏度。就在此時,美國氣象局預報稱,7日至8日,丹佛將受到冷鋒影響,氣溫將驟降35攝氏度,屆時最高氣溫將只有2.7攝氏度,並伴有大風及雨雪天氣。
  • 美國芝加哥氣溫驟降 體感溫度接近零下30度
    美國芝加哥氣溫驟降 體感溫度接近零下30度 2016-01-13 16:02:28「世界新聞網」1月13日報導,美國芝加哥11日受到入冬以來的第一波寒流影響。
  • 下周氣溫料驟降 天文臺:香港冬季氣溫有長期上升趨勢
    下周氣溫料驟降 天文臺:香港冬季氣溫有長期上升趨勢 2018-12香港天文臺(天文臺)7日宣布,預計10日將有一股強勁的東北季候風南下,香港屆時的氣溫將明顯驟降至攝氏12至13度。另外,受到全球暖化、城市化,以及東北季候風強弱的影響,使香港冬季的氣溫有明顯的長期上升趨勢  天文臺解釋,由於受到全球暖化、城市化,以及東北季候風強弱的影響,致使香港的氣溫遲遲未能轉涼。
  • 北極圈小鎮氣溫竟達到38℃?!
    北極圈聽起來好冷的地方不過這兩天它卻因為「高溫」刷屏了氣象數據顯示,當地時間6月2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出現38℃高溫。這意味著,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紀錄將被刷新!?不過這個2020年再發生點什麼小編都不會感到過於吃驚認真講,這座小鎮據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東北約4700公裡約有1300名居民從莫斯科前往當地需轉乘多趟航班需要近2天的時間!該小鎮最早有氣溫記錄是在1885年。
  • 寒流來襲氣溫驟降 臺灣至少33人猝死(圖)
    寒流來襲氣溫驟降 臺灣至少33人猝死(圖)     寒流來襲,各地陸續傳出猝死案例(《中國時報》系資料照片)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寒流來襲,各地陸續傳出猝死案例,桃園以北地區這兩天就至少有33人因氣溫驟降而暴斃。
  • 惠州惠陽氣溫驟降愛心團團獻血送溫暖
    惠州惠陽氣溫驟降愛心團團獻血送溫暖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4
  • 過去的太陽活動是如何導致全球氣溫驟降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太陽活動極小期已經開始,隨之而來的是全球氣溫短暫性驟降的風險。太陽活動極小期標誌著太陽活動每11年減少一段時間,此時太陽黑子和太陽耀斑不那麼頻繁。當太陽在1650年至1710年之間進入太陽活動極小期時,美國宇航局稱地球陷入了「深度凍結」。美國航天局表示,1650年至1710年,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驟降,此時太陽進入了一個被稱為蒙德極小期的平靜階段。在此期間,太陽表面很少出現黑子,太陽的整體亮度略有下降。歐洲和北美已經進入了一個比平均氣溫還要低的時期,這個時期被稱為小冰河期。
  • 周四,美國中西部氣溫驟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芝加哥、威斯康辛州和密西根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美國中西部遭遇幾十年來最寒冷的天氣。嚴寒是由極地渦旋造成的,極地渦旋是一股向南移動的北極冷空氣。在一些州,氣溫驟降至零下40攝氏度,危及生命。目前芝加哥的最低氣溫記錄是零下33攝氏度(零下27華氏度)。
  • 資訊 | 美國佛羅裡達州氣溫驟降 國家氣象局警示民眾要當心「蜥蜴雨」
    據CTWANT最新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近幾日氣溫驟降,一夜間降至華氏40度(約攝氏4.4度),國家氣象局(NWS)邁阿密分部21日發出低溫特報,同時也警示民眾,要當心外頭會下起「蜥蜴雨」。由於氣溫轉涼,大量蜥蜴當場凍僵,紛紛從樹上掉落,經常會砸中路過民眾和過往的車輛。
  • 美國丹佛市中心抗議活動發生槍擊事件 造成一人死亡
    美國丹佛市中心抗議活動發生槍擊事件,造成一人死亡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0日,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中心舉行的抗議活動中,極左與極右抗議人群發生激烈衝突,並造成一人死亡,多人被逮捕。據現場目擊者稱,一名極右組織成員試圖用胡椒噴霧襲擊另一方人員,隨後遭到對方持槍反擊。在槍擊事件發生後,該受傷男子被緊急送入附近醫院,隨後宣布不治身亡。
  • 氣溫驟降!本周末大雪將襲擊英國,氣溫預計降至零下7度!
    隨著英國各地氣溫驟降至冰點以下,本周末英國部分地區可能會下雪。天氣專家證實本周末英國部分地區將下雪,因為夜間氣溫預計將降至零下7攝氏度。冰凍:隨著氣溫驟降,本周末英國部分地區可能會下雪。英國氣象局表示,目前仍不確定這場降雪會向英格蘭南部地區蔓延多遠,但預計蘇格蘭高地和英格蘭北部地區的降雪量將在10至20釐米之間。
  • 【現場】美國丹佛市抗議示威槍擊事件致一人死亡,多圖記錄槍擊瞬間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LEPlayers 火器酷得到授權轉發此文 當地時間2020年10月10日下午約三點半,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抗議示威活動當中發生一起槍擊事件,這起事件造成一人死亡。
  • 北京寒潮來襲氣溫驟降,故宮遊客稀少,藍天下更顯美麗壯觀!
    2020年1月7日,北京,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北京故宮內空空蕩蕩,在藍天下,近乎無人的故宮更顯壯觀美麗。北京,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北京故宮內空空蕩蕩,在藍天下,近乎無人的故宮更顯壯觀美麗。北京,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北京故宮內空空蕩蕩,在藍天下,近乎無人的故宮更顯壯觀美麗。北京,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北京故宮內空空蕩蕩,在藍天下,近乎無人的故宮更顯壯觀美麗。北京,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北京故宮內空空蕩蕩,在藍天下,近乎無人的故宮更顯壯觀美麗。北京,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北京故宮內空空蕩蕩,在藍天下,近乎無人的故宮更顯壯觀美麗。
  • 準備迎接新年嚴寒,專家:北極上空變暖,渦旋分裂將導致氣溫驟降
    他們預計該影響可能會在1月後期和2月初顯現。此外天氣專家還特別提醒這種現象可能導致暴風雪和大風席捲英國和美國東部地區,進而引發氣溫大幅度下降。事實上這種情況正在俄羅斯和阿拉斯加發生。北極氣候模式下的活動可能會使極地渦旋快速向更南的緯度移動。
  • 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 明起多地氣溫驟降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一股較強冷空氣在未來幾天將影響我國,全國多地有大風天氣,氣溫驟降,中央氣象臺在今天(1月5日)發布了寒潮藍色預警。中央氣象臺預計,1月5日夜間至8日,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將普遍下降6~8℃,其中華北西部、黃淮東部、江淮東部和江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江南南部到華南北部,零下10℃線將南壓至秦嶺到江淮東部一線。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將有4~6級偏北風,陣風7~9級。
  • 成都降雪氣溫驟降 大熊貓酣睡狂吃食量猛增10公斤
    據熊貓基地工作人員介紹,大熊貓的皮毛有兩層,裡面是一層保溫的絨毛,外面還有一層防水的針毛,就算下雪天氣熊貓們也不會「著涼」,當然,隨著寒冷天氣的到來,熊貓們的活動相對會減少一些,食量也會有所增加,每天吃掉的竹子大約比平時多5到10公斤。本文轉自【IC Photo】;由於近日來的大雪天氣,導致成都氣溫驟降,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內,熊貓們也開始減少活動,增加進食量。
  • 丹佛市國立猶太醫學中心-科羅拉多大學醫院 中國患者如何出國看病
    專注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丹佛市國立猶太醫學中心—科羅拉多大學醫院(National Jewish Health,Denver-University of Colorado Hospital)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該院連續16年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肺病專科醫院中排名第一,是美國最好的肺病專科醫院。
  • 美國中部及東部高溫如夏,或持續到明年2月
    感恩節就要到了,但中部及東部的體感溫度卻像國殤日(Memorial Day)周末假期,氣溫比平常高約華氏15到20度,宛如夏季。這波暖空氣與籠罩東岸的高壓和人為的氣候變遷息息相關;氣象局預測,今年可能是暖冬,且可能一路持續到明年2月。這般溫和天氣打破多地紀錄,且可能讓許多地方步上史上最暖11月之途;未來幾天可能短暫降溫,但多種跡象顯示今年可能是暖冬。
  • 臺灣氣溫驟降10度! 高山地區明天可望降雪
    華夏經緯網1月1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相較昨日的26度高溫,今天隨東北風報到,氣溫將驟降10度以上,臺灣氣象部門今晨更在花東地區發布大雨特報,臺氣象專家吳德榮也說,今、明2天隨東北風增強,北臺灣及東半部地區將轉溼冷天氣,明天上午3千米以上高山氣溫低、水氣多,有機會降雪。
  • 外媒:氣溫驟降和驟升都會令恐龍滅絕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氣溫驟降和驟升都會令恐龍滅絕。據法新社巴黎11月19日報導,大多數人都知道,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向地球,導致陸棲恐龍滅絕。即使爆炸的火球沒有擊中恐龍,在地球這顆原本冰很少或根本沒有冰的星球上,氣溫驟降還是會讓恐龍滅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那之前1億多年,另一場氣候變化災難衝擊了另一組不同的恐龍物種,其中很多都滅絕了。但那一次導致恐龍滅絕的是全球變暖而不是全球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