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後一天,蔡英文收到這樣的「施政成績單」

2021-01-08 海峽新幹線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臺海局勢複雜嚴峻,兩岸關係面臨嚴峻挑戰。而在臺灣島內,從疫情之初爭搶口罩的「口罩之亂」,到年中的紓困振興政策爭議,再到引爆食安危機的反「萊豬」抗爭、中天新聞臺因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不予換照而熄燈關臺等事件,都讓臺灣民眾「格外有感」。

12月30日,國民黨舉行「2020民進黨政府十大失政」記者會。國民黨文傳會以「QSearch」檢索系統進行分析,通過臉書大數據對2020年蔡當局「10大失政」進行排名。其中,位列前三名的事件依次是「口罩之亂」「開放萊豬」及「中天新聞關臺」。而若依照島內網友在臉書上使用的「憤怒表情」進行統計,「開放萊豬」這一事件在4個月內就累計了3000多萬個憤怒表情,堪稱「民怨之首」。

對民進黨當局的施政作為,臺灣「中時新聞網」也以「年終盤點給蔡英文當局2020年施政打幾分?」為題舉辦投票。結果,有九成以上的參與者都選擇「50分以下」。

據悉,這項投票總計有4073人參與,其中認為民進黨當局表現非常好、打出「90到100分」的民眾有57人,佔總投票數的1.4%;認為其表現不錯的,打出「81到90分」的民眾為20人;而打出「71到80分」的有14人、打出「61到70分」的有33人、打出「51到60分」的有170人;至於認為民進黨當局在今年施政的總體成績低於50分的,則有3779人,佔投票人數的絕大部分,佔比為92.78%。

臺灣「中時新聞網」分析指出,以民進黨當局在防疫、經濟、內部事務、外事乃至「萊豬」開放、言論自由或人權等方面的表現來看,絕大多數的島內網友對於民進黨當局今年的施政是失望的。其中,粗糙的紓困振興政策、「萊豬牛」硬闖關、「押寶」川普、中天遭關臺等事件,都引起民眾相當程度的不滿。

12月29日,綠營的「臺灣民意基金會」也發布了12月最新民調。相關數據顯示,蔡英文整體聲望明顯下滑,被認為其「第二任蜜月期」已經結束,「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更直言,開放「萊豬」是最大敗筆。

值得注意的是,綠營機構發布的這份民調顯示,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滿意度,比今年2月大幅下滑近一成六。調查者認為,兩岸關係對峙,但臺灣民眾並不願見長期敵對,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立場應保持善意、保持政策彈性。

孰料,「臺灣民意基金會」的這份民調及遊盈隆的相關表態一度引發蔡英文辦公室的不滿。30日遊盈隆突然透露,他在民視主持的節目遭停播,引發各界猜測。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認為,遊盈隆的節目被停播,可能和他槓上蔡辦有關;而民進黨籍前民代林濁水則不禁感嘆,「臺灣上空疑雲更濃厚了」。

明天就是2021年1月1日了,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以及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臺灣將正式實行。而就在今天(12月31日),臺行政機構宣布各縣市訂定萊劑零檢出的自治條例無效、不予核定。對此,國民黨及島內多家民間團體表示強烈反對。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反瘦肉精毒豬」聯盟等島內民間團體今晚將在臺北市舉辦「反毒豬凱道萊跨年」活動,宣示臺灣民眾寧做街頭的主人、不做美國的奴隸,寧願風餐露宿、也不吃美國毒豬的立場,並以此與民進黨當局正面對決。

各位觀眾朋友

今晚《海峽新幹線》暫停播出

歡迎您加入#思享2021

的跨年聚會

即將邁入2021

《海峽新幹線》欄目全體成員

衷心感謝您

一如既往的支持

在這裡

我們要提前跟您道一聲

新年快樂!

身體健康!

闔家安康!

事事順意!

相關焦點

  • 2020最後一天送給蔡英文的成績單 島內網友評分一面倒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臺灣經歷許多事件,從年初的新冠肺炎防疫大作戰,到年中的紓困振興,及諸多「內政、外交」與引爆食安爭議的萊豬進口、打擊新聞自由的中天新聞被關等,蔡英文當局的施政作為,民眾到底怎麼看?。
  • 蔡英文自怨自艾推卸民怨媒體猛批:「空心蔡」施政不及格
    甚至連一些綠營人士也「恨鐵不成鋼」,大罵蔡政府「笨、懶、壞、狠」,擔憂蔡英文如此下去可能會丟了執政權。《中央日報》向蔡英文喊話,「聽懂人民在不滿什麼嗎?」該報一針見血地稱,蔡英文以一年的執政業績坐實了自己「空心蔡」「無能蔡」的稱號。對於蔡政府執政第一年,島內輿論認為,蔡的失敗幾乎來自施政的「全方位」。
  • 親綠民調顯示蔡英文聲望下滑,2021年民進黨可能「盛極而衰」
    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天針對「2020蔡『政府』重大施政表現」公布最新民調,與上個月相比,贊同蔡英文處理大事方式的人減少 2.4個百分點,不贊同的人增加5.2個百分點;贊同者只比不贊同者多16.5個百分點,比上個月明顯減少7.6個百分點。
  • 林鄭月娥向國際社會簡介2020年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向國際社會簡介2020年施政報告 新華社香港11月26日消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6日與外國領事團和國際商務委員會成員會面,向他們簡介25日發表的2020年施政報告。
  • 「九二共識」提出者蘇起:蔡英文需對大陸釋放善意,爭取決戰2020年
    這同時也是2020年決戰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關鍵。當天,蘇起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兩岸學術研討會」上擔任主講嘉賓。他表示,「九合一」選舉結果反映出的並不是國民黨在野監督獲得成效,而是蔡英文當局的施政不當。包括兩岸、能源、教育、勞工問題等政策,都備受爭議,而在財經領域更是缺乏振興經濟的方案,導致不得民心。
  • 興「臺灣製造」辦「臺灣博覽會」,蔡英文想得真美!
    但島內輿論根本不買帳,臺《中國時報》稱,蔡英文的施政滿意度始終在兩三成之間徘徊。「九合一」敗選後的蔡英文反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強烈表態甘願扮演美國馬前卒的角色,更讓臺海陷入不可測的風險。蔡英文20日拋出的「十大關鍵詞」,包括加薪減稅、擴大投資、產業升級、非核家園、綠色能源、年金改革、長照託育、社會住宅、「國防自主」和「捍衛主權」。
  • 蔡英文緊急為「逼宮說」消毒 在謀劃2020年連任?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遭遇空前大敗後,蔡英文的聲勢受到嚴重打擊,黨內新潮流系「拔蔡」傳聞不絕於耳。6日上午,蔡英文一改過去在室內發表演說的慣例,首度在臺灣「總統府」舉行「迴廊談話」,罕見地公開回應「逼宮」傳聞,強調她與「行政院長」賴清德關係緊密,大談黨內團結。輿論解讀認為,蔡英文為「逼宮說」消毒,謀劃2020年連任的意圖相當明顯。
  • 最大「秋鬥」落幕「豬內臟」之戰上演 蔡英文別錯估民意!
    「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臺灣資深媒體人賴嶽謙在《無色覺醒》欄目中分析,2018年「九合一」選舉前,民進黨雖握有全面執政優勢,但在時空背景下,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因為施政不力而不得民心,導致民進黨在2018年地方市長選舉嚴重潰敗,當時首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民調支持度不斷創新低,甚至時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也被迫下臺
  • 臺媒批蔡英文:爭權如八爪章魚 施政卻像盲劍客
    前後二事對照,留給社會大眾鮮明的對比:權力欲望和行政能力完全不成正比,爭權攬權如同八爪章魚,施政作為卻像盲劍客。  以下是文章摘編:  放眼望去,臺灣社會的紛紛擾擾,又豈止這兩樁?此刻,蔡英文當然可以昂首高呼勝利。然而,仗恃權勢在每個角落把對手殺到寸草不留,就是蔡英文想要展示的勝利嗎?  民進黨不妨換個角度想想,這場勝利在民間留下的是什麼印象?民眾看這場爭奪戰,勢必有幾個質疑:一,操作蔡英文為首的600多名新會員,去灌爆原來只有200多會員的「文總」,雖是致命狠招,但不符「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原則。
  •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還有希望嗎?臺媒這樣說
    那麼仍然掌握行政大權的蔡英文,是否願意調整兩岸政策?或者她的調整能不能產生效用?便成為未來她僅剩的一年半任期內,兩岸各界與區域各方的關注重點。至於她的其他施政措施,則還構不到影響國際視線的層次,而將由臺灣選民繼續予以監督和公決自5月以來,蔡英文鑑於她上任後臺灣的「國際空間」日益限縮,包括原本已由前國民黨當局爭取到的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和國際民航會議的機會,都在蔡與民進黨手中失去,以及5個原「邦交國」棄臺就陸,蔡英文遂稱,對大陸「不再忍讓」,而開始改稱大陸為中國,即以臺灣、中國或「中華民國」、中國互為對應,這就把兩岸作為兩國關係來看待了
  • 蔡英文"執政"將滿一年 藍營批內政成績單最高87分
    華夏經緯網5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將滿一年,國民黨在17日召開記者會,從一例一休、物價水平、與食品安全檢驗蔡英文內政成績單,臺灣「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說,蔡英文「執政」一年內政成績最多只能給87分,小英「執政」一年,人民吃苦連連,請蔡英文不要以為朕意即民意、甚至是朕意即正義。
  • 臺媒:連這麼合理的要求都拒絕 蔡英文心虛了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2月11日電近日,臺灣三家電視臺都極力爭取舉辦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辯論,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和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都已籤署同意參加辯論,結果卻因蔡英文只想參加綠媒舉辦的辯論,拒絕籤署而導致辯論擱淺
  • 張善政和蔡英文的博士學位孰真孰假,臺選務機關真的傻傻分不清?
    隨著2020大選投票日臨近,島內民眾陸續收到選舉公報。有人發現,有著美國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學博士學位的國民黨2020副職候選人張善政,在選舉公報上的學歷欄只刊登了「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士」,而在美國獲得的碩士、博士學位卻刊登在經歷欄。
  • 別有用心,「臺獨」分子又出么蛾子,讓蔡英文宣稱臺灣「獨立」
    海峽生活彙編輯:霍特自從蔡英文在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活動選舉當中連任後,未來兩岸關係將持續緊張的狀況。有臺灣媒體報導一些」臺獨」分子慫恿蔡英文讓臺灣申請加入WTO。2008年國民黨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堅決承認「九二共識」,這讓兩岸關係的發展逐步前進。從2008年到2016年國民黨執政的這八年時間正是兩岸關係最好的八年,因為兩岸的互信不斷提高,所以從2009年開始臺灣衛生機構負責人可以以「中華臺北」的名義參加世界衛生組織,讓臺灣同胞也能夠更好地獲得更多的滿足感,但是2016年5月民進黨執政後放棄「九二共識」這樣使得兩岸的互信不復存在。
  • 「蔡英文,出來面對!」
    只想待在舒適圈聽吉祥話的蔡英文,只會把自己愈做愈小。「蔡英文出來面對!」「在野黨」24日前往蔡英文辦公室下戰帖,要求親自宣布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美豬美牛的蔡英文,以辯論型式向民眾交代,如此喪權辱臺、糟蹋民眾健康的決策,究竟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形成的政策?
  • 蔡英文稱要建立可預測的兩岸關係 被諷「照這樣發展,確實可測」
    10日上午,蔡英文將在 「雙十慶典」發表什麼樣的演說,備受關注。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在最受矚目的兩岸關係上,蔡英文雖仍未承認「九二共識」,但將再提「尊重九二會談」。而昨日出席「四海同心聯歡大會」時,蔡英文還提出要發展一致性、可持續及可預測的兩岸關係。
  • 蔡英文就職周年民間投資創新低 實質薪資倒退17年
    蔡英文就職周年民間投資創新低 實質薪資倒退17年 2017-05-第一要務就是得改變島內經濟經營的環境,徹底拿掉管制心態,建立透明法制,這樣才能吸引投資,否則臺灣將會一直積弱不振下去。  實質薪資倒退17年  去年「大選」後,民進黨當局團隊提出將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作為經濟施政的重點,隨後也提出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國家級」投資公司及五大創新產業等「三駕馬車」來促進民間投資。
  • 蔡英文當局還能「Hold住」嗎?
    接下來,蔡英文會如何接招呢?11月22日,以「反萊豬、捍衛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為主題的「秋鬥」遊行在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登場,超6萬島內民眾上街頭表達訴求,臺灣媒體稱「是30年來最大規模秋鬥抗爭」。據了解,2020「秋鬥遊行」是由島內50多個鬥陣團體發起,分成「食安·勞工」、「環保·教育」及「土地·言論自由」3大隊,表達「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立場。其中,民眾黨在第一大隊,國民黨第二大隊,其他黨第三大隊,凱道出發後,抗議主舞臺則選在民進黨黨部前。
  • 「5·20」前,蔡英文收到了「恐怖禮物」
    倘若發生戰事,第一個逃跑的必然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一眾高官。至於臺灣民眾,只能自求多福了。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520」就職儀式前收到了自家「立委」送給她的一份「恐怖禮物」。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5月上臺以來,迄今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政治互信,導致兩岸關係嚴重倒退和持續緊張。其間,民進黨當局還大搞「去中國化」、「文化臺獨」等。隨著民進黨在今年再次贏得大選和「立委」選舉,其「政治胃口」變得越來越大。而且近年美國政府加大「挺臺」力度,向臺當局釋出錯誤信號,使「獨派」以為美國會出兵助臺。
  • 蔡英文引爆的臺灣安全危機
    施政滿意度60.7%下降至56.7%,減少4個百分點;不滿意度35.8%增至40.6%,增加4.8個百分點。兩者都是1月「大選」以來最低,尤其信任度的降低後果嚴重。社論說,施政能否獲得民意支持,算是績效評估,屬於對事的評價,信任度則是對人的評價,直接展現人民對領導人的信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