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稱要建立可預測的兩岸關係 被諷「照這樣發展,確實可測」

2020-12-05 觀察者網

10日上午,蔡英文將在 「雙十慶典」發表什麼樣的演說,備受關注。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在最受矚目的兩岸關係上,蔡英文雖仍未承認「九二共識」,但將再提「尊重九二會談」。而昨日出席「四海同心聯歡大會」時,蔡英文還提出要發展一致性、可持續及可預測的兩岸關係。

蔡英文表示,兩岸應該儘快坐下來談,以對話解決問題。她向在場僑胞表示,「請各位放心,政府信守承諾,我們致力建立一致性、可持續及可預測的兩岸關係,維持臺海和平與維持臺灣民主現狀。」

對此,臺當局「行政院」前發言人胡幼偉凌晨表示,從蔡英文當局上任至今的兩岸政策表現,「的確,照目前情勢發展下去,兩岸會變成怎樣,確實是『可以預測』的到的!」對於到底所指為何,胡幼偉則說,「其他,我就不多說了。」

另據《聯合報》9日晚間報導稱,蔡英文10日演講的主題是「堅定向前,讓國家因改革而偉大」,內容分為三個部分,依次為蔡英文及其政府團隊的「施政主軸與國家藍圖」、臺灣在國際參與上的努力與成果,重申對兩岸關係的立場與善意。

報導援引臺「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的話稱,「在兩岸關係的處理上,蔡英文將重申5·20就職演說時所強調,會以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來處理兩岸關係,並維持雙方的溝通。同時,政府也會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呼籲雙方共同珍惜20多年來交流成果」。

9日,臺灣淡江大學學者陳一新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除了島內各方,美日學者、媒體、官方對蔡英文這一次要講什麼十分關注。「在臺灣的政治光譜中,此次蔡英文雙十講話的重要性堪比就職演講,這也是今年最後一個可能有重大政策宣示的場合,新年講話的意義都不能與之相比。」

島內的「臺聯黨」8日施壓蔡英文修正「溫和拒中」的政策路線,與亞太地區的「潛在戰略盟友」結盟共抗中國大陸,雙十談話是「宣布具體反制中國策略的絕佳契機」。而今日一早,「臺聯」的抗議人群就出現在雙十慶典的會場外,叫囂「臺灣不是中華臺北」。臺灣「風傳媒」網站9日也刊文說,如果蔡英文在雙十講話中發表「抗中言論」,那將是「挑釁味道十足」。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稱建立"可預測"的兩岸關係 遭諷未來確實可測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兩岸關係每況愈下。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今天(10日)的「雙十慶典」演說中,蔡英文卻強調要建立「可以預測」的兩岸關係。對此,臺當局「行政院」前發言人胡幼偉凌晨表示,從蔡英文當局上任至今的兩岸政策表現,「的確,照目前情勢發展下去,兩岸會變成怎樣,確實是『可以預測』的到的!」
  • 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
    原標題: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中評社臺北6月8日電 蔡英文8日表示,臺灣經濟要再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穩定的內外環境,兩岸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維持現狀,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我說到做到」。
  • 蔡英文出席大陸臺商活動 承諾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據臺媒消息,蔡英文8日出席大陸臺商活動晚宴時表示,臺灣經濟要再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穩定的內外環境,兩岸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蔡英文承諾,致力「維持現狀」,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我說到做到」。
  • 臺當局對外關係雪崩 網友諷蔡英文:可以搞星際"外交"
    臺當局對外關係雪崩 網友諷蔡英文:可以搞星際"外交" 2017年06月16日 13:19:1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
  • 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
    2000年5月23月,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稱「'特殊國與國關係'是開創兩岸新架構的好提議,但遭到中共誤解,未來將不再提兩國論,但不代表事實不存在」。  2000年7月20日,蔡英文表示「'臺獨'是臺灣人民對兩岸關係的選項之一」,公然為「臺獨」主張張目。她曾為所謂「臺灣加入聯合國」造勢,公然鼓吹要「彰顯臺灣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存在事實」,還屢屢表示希望美國作為「第三者」插手兩岸事務。
  • 蔡英文:尊重「九二會談」這個事實 以此為基礎推動兩岸關係
    臺灣2016年「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選後首度接受綠營媒體《自由時報》採訪,就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國民黨力促的「多數黨組閣」等議題,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在100分鐘的訪問中,蔡英文就兩岸關係發表了和以往略為不同的見解。
  • 蔡英文今談兩岸關係,藍民代:不再「疾言厲色」,印證他預測的第一步
    臺媒資料圖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迎接2021年,蔡英文今發表新年談話,對於兩岸關係,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直言,蔡的談話印證他先前所預測的第一步,兩岸關係將重回現狀。
  • 蔡英文稱地球沒臺灣不能可持續發展 網友諷:乾脆說是宇宙中心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又爆出驚人言論,稱排除臺灣的永續(發展)不會是這個地球真正的永續。對此說法,有島內網友諷刺:乾脆說臺灣是宇宙的中心。據臺灣「中央社」9月27日報導,蔡英文參加「亞太永續發展國際論壇」時在演講中表示,臺灣過去兩年多在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上付出許多努力,每一年都比前一年向目標推進。
  •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還有希望嗎?臺媒這樣說
    至於她的其他施政措施,則還構不到影響國際視線的層次,而將由臺灣選民繼續予以監督和公決自5月以來,蔡英文鑑於她上任後臺灣的「國際空間」日益限縮,包括原本已由前國民黨當局爭取到的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和國際民航會議的機會,都在蔡與民進黨手中失去,以及5個原「邦交國」棄臺就陸,蔡英文遂稱,對大陸「不再忍讓」,而開始改稱大陸為中國,即以臺灣、中國或「中華民國」、中國互為對應,這就把兩岸作為兩國關係來看待了
  • 蔡英文語調放軟了,稱願促進兩岸對話?國臺辦回應
    導讀:據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進行元旦致辭時稱,待疫情控制住的時候,期盼兩岸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對此,國民黨表示,既然蔡英文強調她處理兩岸事務的一貫原則,就應該拿出誠意。並且指出希望蔡英文能夠認真思考內部的不同主張,真正把「在野黨」當作共同解決問題的夥伴,而不是批判「在野黨」提出的兩岸關係處理辦法,來轉移自己執政不力的焦點。而藍營民意代表陳以信卻認為蔡英文確實希望兩岸關係穩定。因為隨著美國新總統的上臺,中美關係會發生改變,蔡英文也需要對兩岸政策進行調整。
  • 蔡英文執政2年 消失的兩岸關係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將滿兩年,在這七百多天中,各項政策中最受外界關注之一的就是兩岸關係,蔡英文能否實現選前承諾的「維持現狀」,成為檢驗焦點。    臺大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訪問時表示,蔡英文所謂的維持現狀並不是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維持現狀,而是要維持「一邊一國」的現狀;而蔡英文一面倒親美日的政策下,現在已經沒有兩岸關係,只剩下中美關係。
  • 改善兩岸關係需要的是誠意,而這恰恰是蔡英文最缺的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2021年到來之際,蔡英文在元旦這一天發表公開致辭,如果是不了解蔡英文為人和行事風格的人,很可能在聽了蔡英文的這番表態後,會誤以為她態度誠懇,是真心想要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但從近些年來蔡英文對待兩岸發展的態度來看,蔡英文這番看似誠懇的發言,不過就是在作秀而已,因為她打心底裡就沒有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的意願。而且,改善兩岸關係需要的是真正的誠意,可蔡英文缺的恰恰就是誠意。為什麼說蔡英文缺少誠意,那是因為她明知道兩岸關係癥結所在,卻故意假裝看不見。一直以來,發展兩岸關係最基本是要承認和接受「九二共識」,也就是要承認「兩岸一中」的核心內涵。
  • 綠營黨內對兩岸論述"各自表述" 蔡英文陣腳大亂
    民進黨現在內部群雄並起向大陸轉向,實際上就是凸顯兩岸關係根本沒有維持蔡英文「保證的現狀」。他認為,不管是「親中」、「知中」、「友中」、「和中」,就是代表要正視大陸和臺灣的關係,連民進黨立委郭正亮都說美國調整對中政策,那臺灣又該裝聾作啞嗎?
  • 蔡英文元旦談兩岸不再疾言厲色,馬前幕僚:印證我預測的第一步
    迎接2021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發表新年談話,對於兩岸關係,她宣稱「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對此,馬英九前幕僚、中國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直言,蔡的談話印證他先前所預測的第一步,兩岸關係將重回現狀。
  • 不承認「九二共識」 蔡英文兩岸論述仍是「兩國論」思維
    聲稱:「九二共識」問題「事涉主權,不能讓步」;1992年兩會確實舉行了會談,但對會談結果「各說各話,各自解讀,並無共識」;大陸對於國民黨(「一中各表」)的說法「也不接受、不認同」。還說,要解決兩岸關係的僵局,必須在「對等、不預設政治前提」的基礎上進行溝通,建立「互信」,這是她的堅持。蔡在訪談中還表現出,對目前的兩岸關係「基本保持穩定」感到滿意,稱「有利於將主要精力用於解決內部問題」等。
  • 蔡英文投書美媒 :對北京建立開放管道 穩定兩岸是重點
    蔡英文周二以「臺美關係更上層樓」為題投書《華爾街日報》寫道,臺灣身處於極活躍也極複雜的區域,為了要成功在這個大環境中前進,臺灣將需要對未來提出一個開放並具前瞻性的戰略。她認為這項工作是「建立在與美國擁有健全的經濟、國防以及人民與人民的關係上,同時與中國保持全面且有原則的互動」。
  • 臺媒: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或難大步向前
    原標題:臺媒: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或難大步向前 蔡英文資料圖 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視頻:蔡英文兩岸政策難產 民進黨重啟「大陸事務委員會」 來源:東南衛視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
  • 蔡英文態度變軟,兩岸可進行對話?
    對此民進黨當局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12月10日,蔡英文在接受採訪時對兩岸關係進行了重申,她表示「我們尋求的是建設性的兩岸對話,在不預設前提下,和平解決歧見。」 這話聽起來是如此的「順耳」,因為此前我們所聽到的都是民進黨的叫囂。然而這句話的深層含義同樣值得思考,什麼是沒有預設的前提下?
  • 兩岸關係「划龍舟」 蔡英文你卻在岸上走
    蔡當局上任一年來,「去中國化」小動作不斷,取消遙祭南京中山陵、撤廢課綱微調、「斬首」臺北故宮南院12獸首、淡化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日、中正紀念堂的「去蔣化」風波、取消遙祭黃帝陵、降級祭奠民族英雄鄭成功、停辦抗戰80周年紀念展,種種行為,都顯示出蔡當局是要鐵了心「去中國化」,執意要隔斷和阻擋兩岸民間情感認同和交往交流。
  • 蔡英文稱兩岸互猜很危險 臺網友:大陸意圖很清楚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受訪時聲稱:「若兩岸不接觸、不坐下來談,只在遙遠的角落裡猜對方的意圖,是很危險的事情。」蔡英文更揚言 ,「從2016年就任以來,她的政策很明確,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最優先的。」甚至聲稱大陸對臺有「誤解」。蔡英文再度就兩岸關係發表言論,立刻引發了島內網友的「轟炸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