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黨內對兩岸論述"各自表述" 蔡英文陣腳大亂

2021-01-11 環球網

抗議民眾高喊蔡英文下臺,表達心中的不滿。(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海外網6月20日電民進黨內近日對兩岸論述「各自表述」起來,「親中」、「知中」、「友中」、「和中」,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20日上午稱,很明顯地,民進黨內政治明星的「各自表述」,是否意味蔡英文已經提前「跛腳」,所以黨內紛紛項莊舞劍?

據中時電子報消息稱,洪孟楷認為,蔡當局沒能力讓島內民眾過好日子、又沒辦法維持兩岸正常交流,所以挑戰四起。

邱義仁曾鼓吹「模糊,是現在兩岸策略最好的態度」,「還要模糊到中國也清楚我們的模糊」,洪孟楷直指,這根本就是為過去一年蔡當局錯誤的兩岸政策打模糊仗。「連蔡的重要幕僚都只會模糊,那民眾想問,這個當局從上到下,到底誰對兩岸政策清楚?」說不清、講不明,每天只會「文青口號治國」,就是過去一年多蔡當局最大的問題。

賴清德近日常提「親中」,此次美國之行仍是兜售「親中愛臺」,外界對其譏諷不斷。

臺灣著名作家王豐認為,「親中愛臺」只是賴清德新買的一瓶古龍水,他只是暫時收起「臺獨」的口號,收起「臺獨」的旗幟,但不代表他放棄了「臺獨」的那顆心,更不代表他反棄了「臺獨」,還有他的八田與一。賴清德的「親中愛臺」除了用來掩蓋他身上的「臺獨」氣味外,就只是一張華麗的包裝紙。

新黨新思維部主任侯漢廷19日在臉書稱,民進黨向來為了政權與政治利益,「髮夾彎」如同呼吸般自然,立場反覆,完全不顧民眾信任與感受。

對此,洪孟楷批評,賴清德是想爭「大位」之人,就應該說明清楚,自己的兩岸政策到底為何?不要在臺南說一套、在美國講一套。

另外,他認為,除了賴清德要說清楚自己的立場,蔡當局更不應該閃躲。民進黨現在內部群雄並起向大陸轉向,實際上就是凸顯兩岸關係根本沒有維持蔡英文「保證的現狀」。他認為,不管是「親中」、「知中」、「友中」、「和中」,就是代表要正視大陸和臺灣的關係,連民進黨立委郭正亮都說美國調整對中政策,那臺灣又該裝聾作啞嗎?

洪孟楷指出,我們希望能繼續參與國際組織、兩岸穩定和平交流發展、臺灣人民安居樂業、過好日子,「請蔡英文的見識和高度不要不如縣市長,這些過去的現狀,請蔡當局還給人民一年前的現狀,請還給人民國民黨時期的兩岸交流的順暢現況!」

洪孟楷這麼提不是沒有緣由的,島內對蔡當局怨聲載道。

日前,巴拿馬選擇與臺灣「斷交」,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就稱,這是臺灣「外交」重大挫折。自此,臺灣目前僅剩下20個「邦交國」。

另外,臺灣方面陸委會近日公布民調顯示,有45%的臺灣民眾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太慢。

19日,蔡英文參訪並視察宜蘭縣的老人長照成果,場外聚集了2、30名不滿年金改革的退休警務人員,抗議民眾除了高呼「蔡英文下臺」等口號,甚至有人朝蔡英的文方向丟擲拖鞋。

抗議民眾說,這個當局真的很無能,臺灣交給你蔡英文,就是要你去好好增加收入,搞好臺灣的經濟,結果卻還是在搞意識形態、一上臺就搞對立,弄到每天都有人在抗爭,蔡英文不知民間疾苦,還當什麼領導人?

當前兩岸官方往來中斷,洪秀柱日前稱,國民黨關切臺灣迷失可能產生的危機,以及從認同錯亂所衍生出的未來走向混亂與擺蕩。「兩岸問題不解決,對大陸的發展影響也許沒那麼大,可是對臺灣的影響卻極為深遠。」

關於民進黨常提的「親中愛臺」,人民日報海外版6月14日刊發評論文章指出,本質不過是一碗迷魂湯而已。

文章提到,民進黨向來把「親中」跟「賣臺」捆綁,如今「親中」竟然跟「愛臺」並列?這個「髮夾彎」轉得太大太快,令人猝不及防。「親中愛臺」是自相矛盾的笑話。在賴清德們的語境中,「愛臺」實指「愛臺獨」。兩岸交流交往的政治基礎,是雙方都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主張「臺獨」本身就是最大的「反中」,還談什麼「親中」?「臺獨」和「親中」水火不容,無法兼容並存。

面對兩岸論述,綠營內部「內訌」不斷,蔡當局更是被諷「黔驢技窮」,陣腳大亂,只會打嘴仗。

日前的「斷交」危機,蔡當局更是抱怨說是大陸方面強奪了臺灣所謂「邦交國」,口口聲聲說要「報復」大陸。對此,有分析認為,這些做法反映出蔡英文當局自亂陣腳,才會表現出進退失據、左右為難,一種所謂的小丑心態。分析稱,像現在的蔡英文當局,嚴格來說就是無計可施,而只流於一種情緒性叫囂,揚言「報復」。可是這些「報復」手段對大陸而言不痛不癢,反而傷的是臺灣。用一句中國的成語來形容就叫做「黔驢技窮」,反而自己自曝其短,曝露出來蔡英文當局杯弓蛇影,缺乏自信、心裡不安。所以才會去打嘴仗。(綜編/海外網 龐晟)

相關焦點

  • 遏止黨內派系擅自發聲 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前黨主席蘇貞昌恭喜時,蔡英文露出笑容。(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月22日消息 民進黨昨日重啟「中國事務委員會」,蔡英文做出要求13個執政縣市成立「兩岸小組」的決議。對此,臺灣《中國時報》分析認為,蔡英文此舉一方面是微妙地以「名稱」的退讓,在兩岸關係問題釋出「善意」。
  • 臺媒: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或難大步向前
    原標題:臺媒: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或難大步向前 蔡英文資料圖 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視頻:蔡英文兩岸政策難產 民進黨重啟「大陸事務委員會」 來源:東南衛視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
  • 蔡英文兩岸論述何必切香腸?
    首先,我們可以回顧2011年蔡英文的美國行,她當時會見了國務院副國務卿、亞太助理國務卿;時任亞太副助理國務卿,最近即將抵臺履新出任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的梅建華(Kin Moy)也在座。蔡英文2011訪美主要是推銷她用以取代「九二共識」的「臺灣共識」,會晤後民進黨釋出的訊息很正面,但第二天英國《金融時報》就報導美方憂慮蔡英文當選的兩岸關係,被認為是美方私下放話。
  • 巫永平:蔡英文需謹防走「緩獨」路線 兩岸未來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巫永平在對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做整體評估時首先指出,蔡英文的這份演說主要對象是面對島內民眾的。她在演說中所做的一系列表態是針對臺灣內部的種種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長期結構性問題,有些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總體來說,蔡英文這份就職演說的主要目的在於給臺灣民眾提供信心。而她自己也用了四個字去概括這份講稿的核心,那就是要「解決問題」。
  • 還能期待蔡英文說出什麼具體的兩岸政策?
    蔡英文近日接受採訪,繼續重申「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八字空言。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專論文章指出,對蔡來說,兩岸論述中沒有任何內容也許對她最有利,可以預期明年選舉之前,她的兩岸政策不論說多少遍也還是那些內容,既不能認同馬英九當局的兩岸政策,也不能公開說要收緊當前的政策,除了說空話,還能期待她說出什麼具體的兩岸政策?
  • 不承認「九二共識」 蔡英文兩岸論述仍是「兩國論」思維
    蔡英文(資料圖)5月1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接受電臺採訪時,再次就「九二共識」和兩岸關係問題發表看法。聲稱:「九二共識」問題「事涉主權,不能讓步」;1992年兩會確實舉行了會談,但對會談結果「各說各話,各自解讀,並無共識」;大陸對於國民黨(「一中各表」)的說法「也不接受、不認同」。還說,要解決兩岸關係的僵局,必須在「對等、不預設政治前提」的基礎上進行溝通,建立「互信」,這是她的堅持。蔡在訪談中還表現出,對目前的兩岸關係「基本保持穩定」感到滿意,稱「有利於將主要精力用於解決內部問題」等。
  • 綠營陳淞山:蔡英文不想弄僵兩岸,會切割激進者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即將在520連任,面對後蔡英文時代,綠營政治評論員陳淞山接受訪問時表示,蔡第二任第一個大問題是經濟,第二大問題是兩岸關係。陳淞山陳淞山強調,蔡英文並不想將兩岸關係弄得這麼僵,也想要切割激進的人,希望往務實方面做安排。他認為,陸委會與海基會的人事布局,是否派任對兩岸關係採取務實看法的人,是觀察指標。
  • 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韓國瑜承認敗選
    環球時報評論:莫張狂應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座右銘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今天舉行,從目前情況看,蔡英文將以超過半數的得票率實現連任,民進黨的「立法院」席位也可能超過半數。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已經宣布辭職。2018年11月的臺灣地方「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一度慘敗,蔡英文遭到民進黨內的猛烈抨擊,險些被該黨拋棄。
  • 蔡英文兩岸政策虛無縹緲 「空心菜」依舊「空心」
    在兩岸關係上,有其「理想與堅持」,但兩岸論述依舊虛無縹緲,遭譏「空心菜」依舊。作家桑品載今日投書《中國時報》質疑,2012年「大選」,蔡英文把兩岸關係說得含糊飄忽蔡英文成立所謂「中國事務部」,包括蘇貞昌等許多民進黨內「大佬」建議應稱為「大陸事務部」
  • 丟掉「九二共識」,國民黨還拿什麼和蔡英文鬥?「新」兩岸論述將使...
    熊興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不久前,作為國民黨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兩岸論述報告終於出臺。但此論述一出,特別是關於「九二共識」的部分,僅將其看做一個「歷史事實」,引發各方質疑和國民黨內的持續反彈聲浪。雖然現任主席江啟臣表示該論述只是草案,未來將廣泛徵詢各界和基層意見,但各方已有明顯反應。6月23日,在現任黨主席邀請幾位前主席參加的宴會上,連戰、馬英九、吳敦義都因對「新」兩岸論述有意見而未出席。洪秀柱、朱立倫雖短暫出席,但也提出個人的不同意見。
  • 蔡英文逆勢參選,莫拿兩岸關係冒險
    蔡表示她這樣做是為了完成自己對臺灣的願景,並稱去年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與她的兩岸政策無關,是因為她推動島內改革,而改革的好處民眾一時還沒有看到。2018年九合一選舉後,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臺灣「獨派」頭目進一步要求她不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並立即交出行政權力,退居二線。現在看來蔡通過權術大致擺平了黨內的反叛,重新把控了民進黨的局面。
  • 蔡英文遭自家人嫌棄 綠營大佬嘆:她已被掐住脖子
    日前曝出綠營內部民調,蔡英文不滿意度高達近60%,綠營大佬放話看衰蔡英文,稱其「脖子已被掐住」。蔡英文民調下跌已成常態,據臺媒消息,日前曝出南部綠營內參民調,蔡英文南部不滿意度飆至接近60%。臺中綠營大佬林豐喜表示,「蔡民調低迷不振,新系一定想換自己人,而蔡的脖子早就被新系掐住,民進黨內已無派系可制衡『新潮流』。」
  • 蔡英文為2016大選鋪路 兩岸路線是最後一哩路
    言外之意,只要黨內有呼聲就選定了。  參選資格確實是橫在蔡英文面前的「一座山」。一是正如郭泰麟提出的,黨主席和「總統」二擇一的問題,黨內一直存有爭議。二是,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是蔡英文接任黨主席後要打的硬仗。蔡英文一直不願預測民進黨「九合一」的戰況,並且強調不能低估國民黨的實力。
  • 蔡英文元旦談話拿豬瘟"開刀":哪來的兩岸一家親
    「新」論述,但通篇不見善意,還妄言「哪來的兩岸一家親」。一席話讓臺網友憤怒不已,直批蔡英文「別拉臺灣人陪葬」。蔡英文元旦談話拿兩岸問題「開刀」據「中央社」報導,蔡英文1日發表新年談話,在談到兩岸交流時提出了所謂「四個必須」及「三道防護」。要求大陸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必須以對等方式處理雙方歧異」、「必須是政府跟政府所授權的公權力機構坐下來談」。
  • 剛諷刺完蔡英文,這個綠營大佬的節目就被關?
    從小到「臺獨鬥士」黃智賢的節目被關停,再大到中天新聞臺被斬首,蔡英文聽不進不同的聲音,早就是事實,但僅僅做了一個民調,只是諷刺了蔡英文一句話,遊盈隆的做了快4年的節目被關停,實在讓人唏噓不已,不管怎麼樣,遊盈隆畢竟是民進黨的昔日同志!
  • 蔡英文的兩岸形勢判斷
    臺灣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在臺媒撰文說,蔡英文在2021年元旦發表「新年談話」,一如預期談到兩岸關係,內容積極與負面解讀均可。在兩岸持續缺乏政治對話基礎互信之時,在激烈「抗中」的川普總統敗選離任之際,在大陸海空兵力頻繁操練繞臺之刻,蔡英文「新年談話」,既沒有刺激論述,也沒有創新提法,平凡而不突兀。蔡英文的談話內容,顯示她對於兩岸關係在新的一年,並沒有特殊的期待;然而今年卻是蔡英文2024年卸任前,雖非僅有,卻可是難得的兩岸機會時段。
  • 臺媒民調:蔡英文兩岸政策 48%民眾認為未闡明
    民眾看「大選」後兩岸關係變化圖/臺灣《聯合報》提供    民進黨今天將正式提名蔡英文參選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臺媒《聯合報》2016選情民意調查發現,有四成八民眾認為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沒有明白闡釋兩岸政策立場,即便是綠營支持者,也有三成八認為蔡沒有清楚的兩岸政策立場。調查也發現,對於明年選後的兩岸關係,民眾多認為不致因為藍或綠當選而產生劇變。
  • 港媒﹕蔡英文未來執政走向分析 她只能做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
    藍軍的兩大戰將蔡正元和邱毅雖然對民進黨執政黑暗面進行各種真相揭露,但是苦於沒有黨內同志鼎力支持似乎顯得形單影隻。國民黨居廟堂太久,似乎還未能學好做一個有力的在野黨。相比蔡英文在兩岸關係發展上的毫無作為,馬英九推動了兩岸關係的全面發展,在其執政期間和大陸不僅實現了大三通,也籤署了20多項兩岸協議。只是遺憾的是馬英九沒有利用他執政8年的優勢,結束兩岸法理的內戰,建構和平發展的架構,而使得他8年來所建構的兩岸關係僅是一種聯繫性的關係,而非結構性的架構,極容易隨著人去而政息、內外環境因素的改變而不復存在。
  • 不肯承認「九二共識」,王金平很難成為蔡英文的兩岸「活棋」
    被問到蔡英文是否有找他談兩岸或海基會人事?王金平沒有直接否認,而是表示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什麼都不宜談,「現在都不是時機」,當然,我們很久沒有見面,「她也是展現出非常的善意,我只能夠這麼說」。到底為什麼蔡英文遲遲未指派人?可能是這個位置在目前兩岸氛圍下,難有發揮就讓許繼續代理,但也可能適合宣布的時間點還沒到,蔡是否已有在物色的人選?依照王金平過去的風格,他所說的話都可以進一步拆解,王說「那是以後的事情」,又說「蔡英文展現非常的善意」,是否代表適合的時間點,蔡英文還是可能請王擔任海基會董事長。
  • 臺媒民調:48%臺民眾認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未闡明
    華夏經緯網4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今天將正式提名蔡英文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灣《聯合報》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情民意調查發現,有四成八臺灣民眾認為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沒有明白闡釋兩岸政策立場,即便是綠營支持者,也有三成八認為蔡沒有清楚的兩岸政策立場。據報導,調查發現,對於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後的兩岸關係,民眾多認為不致因為藍或綠當選而產生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