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或難大步向前

2020-11-28 人民網

原標題:臺媒: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或難大步向前

蔡英文資料圖 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視頻:蔡英文兩岸政策難產 民進黨重啟「大陸事務委員會」 來源:東南衛視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21日重啟「中國事務委員會」,蔡英文要求13個執政縣市成立「兩岸小組」,一方面是微妙地在「名稱」上退讓;同時,她更是有意通過這套機制產生集體壓力,遏止其他派系擅自進行兩岸路線內部競爭。文章說,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的企圖心,不言可喻。

  文章指出,2012年蘇貞昌接掌民進黨黨魁,為展現積極處理兩岸事務的態度,主動恢復「中國事務部」,問題是,「中國」兩字,形同凸顯民進黨認為的兩岸關係是「國與國」關係,間接造成蘇在擔任主席2年期間,民共關係停滯不前、倒退有餘。

  文章說,如今,隨著蔡接棒黨魁,儘管內部曾思考過以「兩岸事務部」取代「中國事務部」,但這項大動作卻必然會牽動「獨派」敏感神經,形同自捅馬蜂窩。因此,蔡英文決定另闢蹊徑,透過「中國事務委員會」促成各執政縣市成立「兩岸小組」,悄悄將中性字眼放進黨的兩岸事務平臺。

  文章說,果不其然,21日「中國事務委員會」結束會議後,各方追蹤焦點均集中在「民進黨如何因應九二共識」或「民進黨是否要提新決議文」,兩岸事務平臺的稱號反而被多數人忽略,讓蔡英文成功地挾帶「兩岸小組」闖關成功。

  而在對內部分,當「中國事務委員會」下令各「地方諸侯」必須成立「兩岸小組」,並以共同決策方式執行兩岸事務,這雖有助於首長整合信息,做出具有縱深的布局,但從另個角度來看,這套機制其實也能透過集體力量,約束地方首長出現暴衝舉動,更有助於限縮黨內兩岸路線競爭的空間。

  文章稱,對蔡英文而言,此舉確實有助於鞏固個人黨內兩岸論述的主導權,反過來說,整個民進黨則可能因此喪失大鳴大放的機會。

  文章指,換言之,在此情況下,假若未來1年內,藍營仍缺乏能與蔡抗衡的2016「大選」候選人,那麼,蔡在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必然不會有對兩岸議題大步向前的主觀意願,對蔡而言,這或許是「相對安全」的戰術,但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卻是有弊無利。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遏止黨內派系擅自發聲 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前黨主席蘇貞昌恭喜時,蔡英文露出笑容。(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月22日消息 民進黨昨日重啟「中國事務委員會」,蔡英文做出要求13個執政縣市成立「兩岸小組」的決議。對此,臺灣《中國時報》分析認為,蔡英文此舉一方面是微妙地以「名稱」的退讓,在兩岸關係問題釋出「善意」。
  • 臺媒民調:蔡英文兩岸政策 48%民眾認為未闡明
    民眾看「大選」後兩岸關係變化圖/臺灣《聯合報》提供    民進黨今天將正式提名蔡英文參選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臺媒《聯合報》2016選情民意調查發現,有四成八民眾認為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沒有明白闡釋兩岸政策立場,即便是綠營支持者,也有三成八認為蔡沒有清楚的兩岸政策立場。調查也發現,對於明年選後的兩岸關係,民眾多認為不致因為藍或綠當選而產生劇變。
  •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還有希望嗎?臺媒這樣說
    那麼仍然掌握行政大權的蔡英文,是否願意調整兩岸政策?或者她的調整能不能產生效用?便成為未來她僅剩的一年半任期內,兩岸各界與區域各方的關注重點。如此既違背了蔡承諾的依循「憲法」和「兩岸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而且根據兩岸關係的演變歷程可知,不以一個中國架構或不以「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互動的政治基礎,兩岸當局之間關係必然無解。隨著「九合一」選戰,蔡與民進黨更是強打「反中牌」。選舉的結果證明,主流民意堅定否決了蔡英文、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及其相關論調。那麼蔡英文是否願意順應民意而進行調整?
  • 臺媒:連這麼合理的要求都拒絕 蔡英文心虛了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2月11日電近日,臺灣三家電視臺都極力爭取舉辦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辯論,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和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都已籤署同意參加辯論,結果卻因蔡英文只想參加綠媒舉辦的辯論,拒絕籤署而導致辯論擱淺
  • 臺媒民調:48%臺民眾認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未闡明
    華夏經緯網4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今天將正式提名蔡英文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灣《聯合報》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情民意調查發現,有四成八臺灣民眾認為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沒有明白闡釋兩岸政策立場,即便是綠營支持者,也有三成八認為蔡沒有清楚的兩岸政策立場。據報導,調查發現,對於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後的兩岸關係,民眾多認為不致因為藍或綠當選而產生劇變。
  • 綠營陳淞山:蔡英文不想弄僵兩岸,會切割激進者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即將在520連任,面對後蔡英文時代,綠營政治評論員陳淞山接受訪問時表示,蔡第二任第一個大問題是經濟,第二大問題是兩岸關係。陳淞山陳淞山強調,蔡英文並不想將兩岸關係弄得這麼僵,也想要切割激進的人,希望往務實方面做安排。他認為,陸委會與海基會的人事布局,是否派任對兩岸關係採取務實看法的人,是觀察指標。
  • 綠營黨內對兩岸論述"各自表述" 蔡英文陣腳大亂
    抗議民眾高喊蔡英文下臺,表達心中的不滿。(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6月20日電民進黨內近日對兩岸論述「各自表述」起來,「親中」、「知中」、「友中」、「和中」,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20日上午稱,很明顯地,民進黨內政治明星的「各自表述」,是否意味蔡英文已經提前「跛腳」,所以黨內紛紛項莊舞劍?
  • 臺媒:兩岸新危局 蔡英文還在切香腸?
    臺媒:兩岸新危局 蔡英文還在切香腸?顯然蔡英文也很清楚,「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關鍵基石,基石不在,不只兩岸關係地動山搖,她風光贏來的執政權也可能天崩地裂。  文章說,對於蔡英文切香腸式的「微調」,大陸既不否定,也未肯定,而是行禮如儀的回到三段論:「堅持九二共識、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民進黨推"公投禁五星紅旗" 臺媒警告蔡英文別玩火
    更有臺媒憂慮這種「危險的玩火之舉,當火舌四竄時,有誰能捲袖滅火,收拾殘局?」臺灣愛國人士持五星紅旗在蔡辦前參加活動(圖源:臺媒)據臺媒消息,民進黨約在今年5月上旬要求黨工幫忙連署5份「公投」提案,議題從兩岸、國際到醫療政策都有,包括了禁掛五星紅旗、參與國際組織、安樂死合法化、男女同工同酬、設立動保警察。
  • 蔡英文元旦談話拿豬瘟"開刀":哪來的兩岸一家親
    蔡英文發表元旦談話(臺媒)海外網1月1日電 2019年的第一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元旦談話中提出了她的兩岸問題一席話讓臺網友憤怒不已,直批蔡英文「別拉臺灣人陪葬」。蔡英文元旦談話拿兩岸問題「開刀」據「中央社」報導,蔡英文1日發表新年談話,在談到兩岸交流時提出了所謂「四個必須」及「三道防護」。要求大陸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必須以對等方式處理雙方歧異」、「必須是政府跟政府所授權的公權力機構坐下來談」。
  • 民進黨推「公投禁五星紅旗」 臺媒:蔡英文不要玩火!
    更有臺媒憂慮這種「危險的玩火之舉,當火舌四竄時,有誰能捲袖滅火,收拾殘局?」臺灣愛國人士持五星紅旗在蔡辦前參加活動(圖源:臺媒)據臺媒消息,民進黨約在今年5月上旬要求黨工幫忙連署5份「公投」提案,議題從兩岸、國際到醫療政策都有,包括了禁掛五星紅旗、參與國際組織、安樂死合法化、男女同工同酬、設立動保警察。
  • 蔡英文遭自家人嫌棄 綠營大佬嘆:她已被掐住脖子
    日前曝出綠營內部民調,蔡英文不滿意度高達近60%,綠營大佬放話看衰蔡英文,稱其「脖子已被掐住」。蔡英文民調下跌已成常態,據臺媒消息,日前曝出南部綠營內參民調,蔡英文南部不滿意度飆至接近60%。臺中綠營大佬林豐喜表示,「蔡民調低迷不振,新系一定想換自己人,而蔡的脖子早就被新系掐住,民進黨內已無派系可制衡『新潮流』。」
  • 臺媒社論:蔡英文連任,綁架臺灣未來駛向深淵
    由左至右依次為:蔡英文、宋楚瑜、韓國瑜海外網1月12日電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結果於11日晚間出爐,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對此,有臺媒評論選舉「不公平、不對稱、不道德」,痛斥「『臺獨』與『綠色恐怖』正雜糅成一具具可怕的怪胎,把臺灣推向一條不歸路」。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1日晚發布以「莫讓臺灣民主登上屍速列車」的社論文章。社論表示,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給了「楊蕙如們」一張通行證,從今往後,綠色網軍將如蟑螂般無所不在,並在綠色恐怖護航下更加囂張。
  • 蔡英文兩岸論述何必切香腸?
    (評論員 林淑玲)民進黨主席兼2016參選人蔡英文訂5月29日訪美進行「口試之旅」,比她2011年選前赴美提早了約3個月。民進黨此一時程選擇具選舉操作考量,一方面要搶在9月的中美峰會之前;二來則是保持兩岸政策調整空間;三者是考量若有負面效應還來得及修正補救。
  • 臺媒警告蔡英文:勿錯讀民意,及時修補社會裂痕,否則自食惡果
    編輯:凝冰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臺媒發出警告,稱蔡英文不應該把自己再次當選解讀為民眾支持她的決策。如果她繼續一意孤行,不傾聽民眾的聲音,將會釀成大錯。臺媒警告蔡英文,不要錯讀民意,應該及時修補裂痕臺灣比較有公信力的《聯合報》對蔡英文提出了幾點要求,首先,他們希望蔡英文可以修補臺灣社會的裂痕。原來的時候臺灣雖然存在對立,但問題並不是很嚴重。可是自從蔡英文上臺之後,對立演變成了裂痕,從原來的藍綠對峙,發展到了如今的世代對立。
  • 蔡英文:尊重「九二會談」這個事實 以此為基礎推動兩岸關係
    臺灣2016年「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選後首度接受綠營媒體《自由時報》採訪,就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國民黨力促的「多數黨組閣」等議題,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在100分鐘的訪問中,蔡英文就兩岸關係發表了和以往略為不同的見解。
  • 蔡英文的兩岸形勢判斷
    臺灣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在臺媒撰文說,蔡英文在2021年元旦發表「新年談話」,一如預期談到兩岸關係,內容積極與負面解讀均可。在兩岸持續缺乏政治對話基礎互信之時,在激烈「抗中」的川普總統敗選離任之際,在大陸海空兵力頻繁操練繞臺之刻,蔡英文「新年談話」,既沒有刺激論述,也沒有創新提法,平凡而不突兀。蔡英文的談話內容,顯示她對於兩岸關係在新的一年,並沒有特殊的期待;然而今年卻是蔡英文2024年卸任前,雖非僅有,卻可是難得的兩岸機會時段。
  • 兩岸警鐘長鳴!資深臺媒戳穿蔡英文陰謀
    編輯:初陽兩岸能夠統一,這是多少人都日盼夜盼的事情啊。很多臺灣同胞,一直都是期盼著能夠早日完成統一的,可是身處如今的臺灣,很多臺灣同胞們已經看到了蔡英文當局那張「醜惡」嘴臉了。對於今年來說,蔡英文當局獲得了「大選」的勝利這是一個十分重磅的消息。雖然說這件事情已經過去這麼久了,但是還有很多的事情似乎也在慢慢的「發酵」。伴隨著蔡英文為代表的民進黨繼續「執政」,如今非常嚴重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兩岸的關係已經深受民進黨的「阻撓」了,同時兩岸警告也再次拉響了。蔡英文當局的很多所謂的「政策」,都在嚴重影響著兩岸的關係。
  • 不肯承認「九二共識」,王金平很難成為蔡英文的兩岸「活棋」
    被問到蔡英文是否有找他談兩岸或海基會人事?王金平沒有直接否認,而是表示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什麼都不宜談,「現在都不是時機」,當然,我們很久沒有見面,「她也是展現出非常的善意,我只能夠這麼說」。到底為什麼蔡英文遲遲未指派人?可能是這個位置在目前兩岸氛圍下,難有發揮就讓許繼續代理,但也可能適合宣布的時間點還沒到,蔡是否已有在物色的人選?依照王金平過去的風格,他所說的話都可以進一步拆解,王說「那是以後的事情」,又說「蔡英文展現非常的善意」,是否代表適合的時間點,蔡英文還是可能請王擔任海基會董事長。
  • 蔡英文促兩岸對話,國民黨:從邊境管制不再有歧視開始
    今天是2021年元旦,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午在辦公室發表新年談話時聲稱,只要北京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對此,國民黨隨後發新聞稿回應,首先肯定蔡英文對於疫情受控後,兩岸能逐步恢復正常交流的承諾,以及增加理解、減少誤解的期盼,但蔡也應該逐步兌現自己的承諾,希望可以從邊境管制不要再有歧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