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嗎?

2021-01-21 數據工匠俱樂部


導讀:牛頓構建的物理王國統治世界200餘年後,被愛因斯坦搞得天翻地覆……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921年諾貝爾獎官方照片

早在愛因斯坦橫空出世之前,人們就發現牛頓的系統好像有些問題。當然天文學家們觀察發現,水星的軌道運動的實際情況與理論預測總是有一點點差距。到底是牛頓的問題,還是其他什麼問題?所以T是不正確的,或者A1是不正確的,或者A2是不正確的,或者A3是不正確的……或者An是不正確的。[1]這個案例中,T就是「牛頓力學(及牛頓力學給出水星位置理論值)」,A1是「水星運動觀測」,A2,A3…是我們尚不確定的其他因素,O是「水星運動的實際情況」。現在O出了問題,那麼到底是T的問題,還是A1,A2,A3…的問題?愛因斯坦傾盡心血的廣義相對論給出的結論是,牛頓錯了。廣義相對論不是對牛頓力學的補充,而是顛覆性的新系統。《世界觀》中提到過,對於我們熟知的重力,牛頓系統的解釋是萬有引力,即所有物質都會相互吸引;而廣義相對論認為,重力是大質量物體引起時空彎曲造成的,相互吸引只是一種錯覺,甚至說重力是一種力都是錯覺。(詳情見:《愛因斯坦耗費近十年的最偉大研究,推導出什麼神預言?》)「時空彎曲」其實不太好理解,因為它難以想像,不符合我們的日常認知和經驗。在牛頓系統裡,時空是均勻的,不會彎曲,直線就是直線,光沿著直線傳播。而廣義相對論認為,時空可以彎曲,彎曲的空間裡的「直線」不再是直線,光沿著這種「直線」傳播,看上去像是發生了偏折。牛頓系統中,如果某一顆遙遠的恆星被太陽擋住,那麼我們就不可能看到這顆恆星。因為光沿著直線傳播,它發出的光不會繞過太陽到達地球。但廣義相對論認為光線可以發生偏折,那麼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被擋住的恆星的光可以「拐個彎」到達地球。1919年5月29日,廣義相對論的信徒、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帶著他的團隊遠赴非洲觀測日食。當時明亮的七姐妹星團正位於太陽後面,非常適合檢測愛因斯坦的預言。經過分析與計算,愛丁頓證實觀察結果與廣義相對論非常吻合。11月6日愛丁頓在皇家天文學會上宣布了這個結果,第二天,《泰晤士報》用誇張的標題宣布「牛頓理論被推翻」。[2]▲光線偏折示意圖及英國媒體對愛丁頓觀測日食的報導,圖源: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of November 22, 19192008年,為紀念愛丁頓的日食觀測90周年,BBC製作了影片《愛因斯坦與愛丁頓》,還原了愛丁頓日食觀測的前前後後,也很立體地刻畫了兩位科學家的形象。不過還是有很多科學家質疑愛丁頓的結論,同時也拒絕接受顛覆認知、看起來非常離奇的廣義相對論。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原因中只提到了光電效應的發現,而沒有提到更複雜、更重要的廣義相對論,說明當時的主流科學界仍然認為無法確定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此後很多年,廣義相對論又得到了一系列驗證,最近也是比較著名的事件就是引力波的成功觀測。正如《世界觀》一書所說,如今的主流科學界把廣義相對論當作「現實主義」理論,即現實世界就是廣義相對論描述的那個樣子。很多人傾向於相信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理論,「離奇」的廣義相對論其實離我們的日常生活並不遙遠。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幾乎都會用到GPS,如果不按照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較正,GPS的誤差會大到根本無法使用。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但並不是愛因斯坦唯一偉大、唯一值得一提的研究成果。有科學評論者認為,即便是去掉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仍然毫無疑問是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上文提到,發現光電效應讓愛因斯坦獲得了諾貝爾獎,愛因斯坦在1905年的論文《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講述了光電效應的來龍去脈。1905年被稱為愛因斯坦的「奇蹟年」,這一年裡愛因斯坦共發表了5篇論文——另外4篇是《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分子大小的新測定》《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止液體中懸浮小粒子的運動》,被認為每一篇都是諾獎級。這些論文還非常「跨界」,幾乎覆蓋了理化生。在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時代,我們似乎不太能體會到這些論文的偉大之處,光電效應、質能方程、布朗運動等愛因斯坦1905年創造的奇蹟都是高中理科生必會知識點。但反過來想,這些寫進教科書的理論,是由100多年前瑞士專利局一個小職員在一年時間裡提出的,難道我們不該感慨「怎麼又是他」嗎?如果說愛因斯坦不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那麼誰是呢?

要想一一列舉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及貢獻,幾乎是不可能的。何況還有人站在愛因斯坦這位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更遙遠的世界。但人無完人,愛因斯坦並不永遠是對的。愛因斯坦提出了很多顛覆性的理論,但面對同樣具有顛覆性的量子理論,愛因斯坦的態度卻非常保守。尼爾斯·玻爾說:提出相對論的物理革命者可悲地變成了保守派,在量子理論方面「落後於時代潮流」。[3]實際上,愛因斯坦不是質疑量子理論的正確性,更不是反對量子理論本身,他是質疑量子理論的完備性。當時,與玻爾同屬哥本哈根學派的維爾納·海森堡剛剛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即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確定。這個原理還告訴我們,微觀世界裡的遊戲規則是隨機的,電子出現在哪裡,是由概率決定的。重磅大佬雲集的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愛因斯坦無法接受不確定性原理,並質疑量子理論的完備性,他堅信自然規律不是由某種概率隨機決定的。於是他對玻爾說:上帝不擲骰子。(God does not play Dice with the Universe.)愛因斯坦,不要教上帝怎麼做。(Einstein, don't tell God what to do.)在這個問題上,兩個人世界觀的「核心拼板」明顯不一致。即使「哥本哈根詮釋」跟實驗結果更相符,邏輯上也更能說得通,但愛因斯坦不願放棄自己的信念。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參會的29人中,17人18次獲得諾貝爾獎。如果你是理科生,學生時代一定被這些名字折磨過:

第三排:(1)奧古斯特·皮卡爾德、(2)亨裡奧特、(3)保羅·埃倫費斯特、(4)愛德華·赫爾岑、(5)西奧費·頓德爾、(6)埃爾溫·薛丁格、(7)維夏菲爾特、(8)沃爾夫岡·泡利、(9)維爾納·海森堡、(10)拉爾夫·福勒、(11)萊昂·布裡淵

第二排:(1)彼得·德拜、(2)馬丁·努森、(3)威廉·勞倫斯·布拉格、(4)亨德裡克·克雷默、(5)保羅·狄拉克、(6)阿瑟·康普頓、(7)路易·德布羅意、(8)馬克斯·玻恩、(9)尼爾斯·玻爾

第一排:(1)歐文·朗繆爾、(2)馬克斯·普朗克、(3)瑪麗·居裡、(4)亨德裡克·洛倫茲、(5)阿爾伯特·愛因斯坦、(6)保羅·朗之萬、(7)查爾斯·古耶、(8)查爾斯·威耳遜、(9)歐文·理查森[4]

愛因斯坦和玻爾卻成為這次「全明星」會議的兩位KOL。海森堡回憶說:討論很快就變成一場愛因斯坦和波爾之間的決鬥。儘管玻爾看似贏家,但他仍然無法徹底說服固執的愛因斯坦。3年後的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愛因斯坦繼續提出思想實驗挑戰玻爾。後來的時間裡,愛因斯坦和其他兩位科學家提出EPR佯謬,繼續質疑量子力學的完備性。愛因斯坦在「奇蹟年」提出的質能方程,為核能的開發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此後兩次世界大戰相繼爆發,在那樣的年代裡,核能不可避免地被用來製造武器。1939年,愛因斯坦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信,提醒他警惕納粹德國的核武器研究,並建議美國儘快開始相關研究。納粹德國的海森堡和美國的羅伯特·奧本海默分別成為兩個敵對國家的核武器研發負責人。最終奧本海默搶在了前面,後面事情大家都知道,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核武器的破壞力震驚了世界。我當時是想把原子彈這一罪惡的殺人工具從瘋子希特勒手裡搶過來。想不到現在又將它送到另一個瘋子手裡。[5]1946年7月出版的《時代周刊》把愛因斯坦的畫像放上了封面,稱其為「宇宙粉碎者」,並在蘑菇雲上寫下了他的質能方程。

在BBC的影片《愛因斯坦與愛丁頓》中,這兩位來自一戰敵對國家的科學家都反對戰爭、反對民族主義,這也是他們能夠達成合作的基礎。二戰期間為躲避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愛因斯坦離開德國前往美國,仍然堅決反對戰爭。所以,自己的理論研究被用來製造武器讓他很懊悔。1955年4月11日,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愛因斯坦在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起草的《科學家要求廢止戰爭》宣言上簽字,這份宣言後來被成為《羅素—愛因斯坦宣言》[6]。4月18日,愛因斯坦與世長辭。




(歡迎大家加入數據工匠知識星球獲取更多資訊。)





微信:DaasCai

郵箱:ccjiu@163.com

QQ:2286075659

我們的使命:發展數據治理行業、普及數據治理知識、改變企業數據管理現狀、提高企業數據質量、推動企業走進大數據時代。

我們的願景:打造數據治理專家、數據治理平臺、數據治理生態圈。

我們的價值觀:凝聚行業力量、打造數據治理全鏈條平臺、改變數據治理生態圈。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數據工匠俱樂部

微信號:zgsjgjjlb

專注數據治理,推動大數據發展。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他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現代科學技術和他的深刻影響下與廣泛應用等方面開創了現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 人類歷史最偉大的100位科學家
    ,能夠在一起合照的偉大科學家很少,1927年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是為數不多的一次,但今天我們要一起看更多的科學家 雖然有些科學家難以在一起合照,但我們卻可以將其放在一起,向影響世界歷史的100位科學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其中有4位是中國人 1.
  • 誰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人類文明的進步往往需要科學的發展作為前進的基石,而人類在天文、物理與自然等方面的探索與發展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偉大貢獻。因此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這些為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
  • 牛頓是人類歷史上第二偉大的科學家嗎?
    ▲牛頓畫像,作者:Godfrey Kneller01 與科學貢獻無關的爵士身份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二偉大的物理學家,第一就只能是愛因斯坦了。2005年,英國皇家學會發起一個「誰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民意調查,網民認為牛頓比愛因斯坦更有影響力。[2]03 沉迷鍊金術?這其實算不上黑點牛頓的成就無需多說,或許關於牛頓的黑點更有必要討論一下。上文提到,牛頓是出於對鍊金術的興趣才進皇家鑄幣局的。
  • 影響人類社會的15位最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居首
    愛因斯坦:他讓人類的科學思維,開始超越實驗可操作的範疇!在愛因斯坦之前,人類所有科學進展都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所有真理都可驗證,可證偽,都在伽利略和牛頓開啟的科學體系之下。以愛因斯坦發現的理論為基礎,人類發現了自然界的能量源泉——核能;並開始驗證我們感知世界的方式——時間和空間,兩者之間的關係。在愛因斯坦的帶領下,人類的智慧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無法做實驗的霍金可以成為偉大科學家的時代,一個超越人類目視範圍的時代。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截至目前最偉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
  • 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是牛頓,德國最牛的是愛因斯坦,中國呢?
    人類文明從近入大航海時代之後就開始了快速發展,除了因為得到了資金的原始積累以外,更重要的是推動人類進步齒輪的科學家在那個時代之後不斷出現。如果沒有他們的話,人類的未來到底如何只能是一個未知數。這些科學家有著超乎常人的邏輯思考方式,並且還取得過令世界矚目的成就,所以稱他們為天才一點也不為過,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愛因斯坦和牛頓。這些科學家是如何推動人類文明的呢?
  • 從老子、牛頓、愛因斯坦看人類歷史上三個極偉大經驗認知的發現
    人類歷史上有影響力的思想巨人有很多,還有人專門進行了TOP100排名,這些排名基本上按照影響力進行劃分的。而人類認知,是經驗+思維工具+觀念的綜合。觀念類認知的主要作用是對經驗的思維意義上的解釋和分析,對個人和人類社會具有精神上的引導、規範作用。而對人類進化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經驗類認知。歷史上,有三個劃時代的經驗類認知發現:有出於無、慣性定律、光速不變。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只排第二,第一是他
    物理論壇(Physics Forum)2007年做了一項民意調查,投票選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物理學家。9、沃納·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海森堡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有作為的科學家之一。與愛因斯坦受普朗克的量子理論的啟發而提出了光量子假設一樣,海森堡也是得益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思路而於1925年創立起了矩陣力學,並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及矩陣理論。量子力學是人們研究微觀世界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100位科學家,中國7人上榜
    2007年,一位受過原子和分子物理學教育,熟悉數學和科學史的瑞士學者,在網上公布了他眼中「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100位科學家」(截止到2000年)名單,基於四個維度的排名,分別為「總體能力」、「多方面才能」、「生產力」和「對人類發展的影響」,耗費15年參考20多個國家幾十個圖書館的資料整理而出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合照
    ,能讓人類感嘆至今 即使跨越百年,仍然被瘋狂點讚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的這張合照 幾乎囊括當時世界上所有偉大科學人物 29人中有17人獲得諾貝爾獎 留下了「史上最強朋友圈
  • 他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23歲就發明了微積分!
    深究這些問題就可以解開最深的奧秘,找出宇宙萬物的核心準則。希格斯玻色子引發的熱潮只是了不起的科學探索匯中最近的一步,它將我們帶到地球軌道之外,有助於我們解開宇宙本身的奧秘。一切都源於350年前的某一晚,在英國的劍橋小鎮,時間是1665年,當時死神在人間肆虐,英格蘭受到黑死病的邪惡詛咒。
  • 法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是法拉第,美國最牛是愛因斯坦,那中國呢?
    天才往往都很難隱藏在人群之中,他們生來就具有與眾不同的智慧,是能夠推動人類技術發展、成為歷史的轉折點的少數精英。但天才因為與常人不同,也經常做出許多驚人之舉,與普通人相處時總是免不了發生諸多衝突。許多領域都有天才,但在當今時代,給予生產力最大幫助、最能給技術帶來更高突破,使人類能夠做到更多事情的,往往是「科學家」們。當今世界各國在近幾百年中都誕生過許多天才科學家,他們憑藉著過人的頭腦,進行實驗、闡述理論,將人類對於世界的認識拓展得更加深刻。而談到法國最著名的科學家,毫無疑問就是法拉第了。
  • 世界上最偉大的三位科學家都是素食者
    世界上最偉大的三位科學家都是素食者(圖片來源:資料圖)    另一位偉大的發明家、物理學家兼機械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 世界上最偉大的三位科學家都是素食者(圖片來源:資料圖) 此外,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ThomasEdison;1847-1931
  • 十位改變歷史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排第三,愛迪生列第五
    現在來看看究竟有哪十位頂尖的科學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歷史的發展:TOP、10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獲得CH(英國榮譽勳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勳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他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愛迪生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美國發明家、企業家,擁有眾多重要的發明專利,有「門洛帕克的奇才」之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
  • 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多是素食者
    為了維護地球的自然資源,古今有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和思想家不但親身茹素,而且以科學和道德的觀點肯定素食的必要性。 譬如:物理學之父牛頓(Isacc Newton),在水利學、光學和機械方面均有卓越貢獻的兼職物理學家達文西(Leonardo DaVinci),以及近一千年來最偉大的數學家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SrinivasaRamanujan,1887-1920)都是素食者。
  • 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是牛頓,德國最牛依舊是愛因斯坦,中國呢?
    歷史是天才寫就的,尤其是工業革命後的世界,每一次世界上發生的大變化,都是科學界的天才推動出現的,而孕育了天才的國家,往往能收穫到難以想像的財富和未來,這從當年的英國就可以看出來,當然了也能從德國看出來。
  • 牛頓or愛因斯坦,誰是最偉大的科學家
    作為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的愛因斯坦,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之後最偉大的那麼誰是你心目中最偉大的科學家呢?牛頓是一個百科式的全才,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建樹。關於牛頓最經典的一個故事就是「一個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而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這兩種共同構成了經典力學的基石,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在數學方面,牛頓和萊布尼茨共同創立和發展了微積分,開創了數學史上的新紀元。
  • 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個猶太人,愛因斯坦排第三,耶穌排第二
    原標題: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個猶太人,愛因斯坦排第三,耶穌排第二 猶太人在世界上的人數並不多,但是他們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罕見的奇蹟。在猶太人自己的宗教猶太教中,他們自稱為是「上帝的選民」,而且是唯一的選民。
  • 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是牛頓,德國最牛的是愛因斯坦,那中國是誰?
    這也是德國與英國歷史上的裡程碑似的人物。那麼,作為歷史文明悠久的古國,我們中又有著哪些偉大的科學家呢?這是人類歷史上裡程碑似的成就。但說到底,還是因為牛頓有著過人的能力,否則怎麼能在一顆小蘋果上得出這些偉大的理論呢?換作許多普通的人,面對一顆從樹上落下來砸到腦袋的蘋果,基本也就是自嘆一聲倒黴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