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原創】昨天傍晚,一個UFO引發了從山西到河北、北京、天津、山東等地人們的群體熱潮,這個UFO到底是什麼?這裡我們所的是廣義UFO,即不明飛行物,而不是當年狹義化的外星人飛船。
昨晚的不明飛行物,版權屬於新浪微博@鬧他
刷爆了朋友圈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乍一看,這是彗星嗎?顯然不是,彗星到來的話,都會有提前的預報,在彗星還是個「冰泥球」的時候,就會被地面的天文望遠鏡捕獲,然後當它靠近太陽的時候,會被太陽強烈的熱輻射吹蒸發掉,形成長長的彗尾,而且彗星掛著天上,動輒幾天幾個星期都能看到,而這個UFO肯定不是彗星。
著名的海爾-波普彗星,掛在天上很久
人造衛星返回大氣層燃燒是這樣
那麼是流星或是衛星返回地球嗎?這兩者會與地球大氣層劇烈摩擦燃燒,地面上看到並不稀奇,不過燃燒著回來的不是這樣,是越來越碎,並且也不會形成長長尾巴,直到燒乾淨或是沒燒乾淨落到表面,這個具有明顯的尾巴,並不是比較大的人造衛星返回。
只能是火箭助推的飛行物
為何說只能是火箭助推的飛行物?這是由觀測到的時間、地點決定的。時間上,人們發現的時候恰好是傍晚,發現的地點普遍在北緯35-40度左右的區域,這些地區發現的時候恰好剛剛進入了黑夜。這是必要條件。
SpaceX在南加州的發射,還能看到一級助推火箭已經分離
當火箭發射的時候,發動機燃燒後的產物中有水,無論是液氧-煤油發動機還是液氫-液氧發動機,亦或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它們的燃燒都會產生水,這些水在高空中由於低溫,會形成冰晶。而高空中空氣稀薄,所以冰晶會擴散的很快,形成一個小頭大尾巴的可見形狀。前兩個月SpaceX在南加州的發射看起來更誇張一些,如上圖。
當足夠高的時候,看到太陽也會更久
這時候,傍晚這個條件就非常重要。這個UFO能看到,是因為它飛的足夠高,這樣在它的高度上,是可以看到太陽的,所以反射了陽光被我們看到。而如果是午夜,地球已經轉過去了,那麼飛的再高也沒有陽光可以反,就看不到,白天的話它發射的冰晶對於太陽的光芒來說太微不足道了……
火箭助推的飛行物在傍晚發射到足夠高的位置,是我們看到這個UFO的奧秘所在。
為何大號們在集體胡說八道?
這個世界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媒體人,不去考證就張嘴胡來,而且不止一個。
說這個是北鬥的不是一個兩個官方大號
比如這條,就說是發射北鬥衛星……這就是胡說了,這有兩方面證據,第一個是科學常識錯誤,發射衛星入軌,是不會這麼變軌的,只要把衛星發射到它預定的軌道,比如已經設計好的軌道近地點多少、遠地點多少,這些軌道參數是定死的,發射程序、合適的發射窗口也是定死的,作為中國人,我們看過的衛星發射不是一次兩次,那麼多次您回憶一下,聽到過「程序變軌」口令?只有剛發射不久的「程序轉彎」,變軌是衛星上帶著的燃料的事情。
正常發射衛星的火箭軌跡一定是這樣的
中國航天發射計劃表
再有,今年一月的時候,航天科工集團公布過大致的發射時間表,下一次發射北鬥的時間是在五月,在年底前完成組網18顆衛星的任務,因此不可能是北鬥,所以大號們還是要學習。
什麼火箭助推的會變軌?
通過可見的軌跡,可以明顯的發現這個UFO在空中變軌並主動關閉了發動機,那麼問題就來了,在空中主動變軌的,通常都是反導飛彈,因為發射上天之後要不停的調整參數才能命中目標,考慮到從山西到山東橫跨數百公裡,一定是中段反導,也就是在大氣層外對彈道飛彈進行高度很高的攔截,這樣才會讓跨度區域很廣的人們都有看到的可能。以前新聞裡說的愛國者攔截薩達姆,那屬於下降段反導,高度不夠,能看到的範圍有限。
火箭空中變軌
陸基中段反導技術我們中國也是有的!
陸基反導飛彈中國也是有的!這點我們可以自豪的說,因為世界上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鳳毛麟角。比如在2月5日,國防部官方微博就發布過上面的消息。
國外的一次反導飛彈發射的軌跡
看看是不是和昨晚的有點像?只有攔截的時候才有這種發射過程中的變軌需求。當然,也可能是火箭發射的時候出了問題,被動的變軌,然後關閉了發動機,答案只能是這兩個之一,具體是什麼我們還是等官方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