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代銷產品坑慘私行客戶,號稱「風格穩健」卻多次踩雷

2021-01-11 AI財經社

文|AI財經社 蔣澆

編輯|孫明

2021年元旦剛過,北京的」世紀最強「寒流便凜冽而至,而更讓民生銀行私人銀行客戶感到心寒的是,她們被客戶經理忽悠購買的信託產品卻爆雷了。客戶經理及宣傳資料都稱產品」風格穩健、風控優良「,但半年之後該產品就精準踩中了多支違約債券;有些客戶原準備在該產品第一次踩雷後儘早贖回止損,卻被客戶經理要去操作密碼而被取消了贖回指令,致使損失進一步擴大。

多次交涉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後,民生銀行私人銀行客戶郭女士聯合多名投資者將民生銀行等機構投訴至銀保監會,請求監管部門介入處理。

在一封《關於對民生銀行銷售外貿信託-瑞智精選映雪債券專項產品聯名投訴信》中,這些投資者認為,民生銀行在信託產品的銷售過程中的諸多行為不當,誤導了他們的投資,最終造成虧損。

(圖:投資者提供的聯名投訴信)

為郭女士等投資者帶來虧損的正是瑞智精選映雪債權專項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分A、B、C等多期,下稱「映雪信託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映雪信託計劃成立於2019年3月,產品風險評級為R3,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為該信託計劃的管理人,映雪投資為投資顧問。

民生銀行相關人士表示,銀行作為代銷機構,沒有償付本金的義務;映雪資本則向投資者給出了「正在清算,不用過度擔心」的回覆。

銀行被指違規銷售

據郭女士介紹,2019年,民生銀行客戶經理徐某稱其持有的一隻基金存在投資風險,建議其賣出。在徐某的勸導下,郭女士便將該基金贖回。

此後,徐某便向她推薦外貿信託-瑞智精選映雪債券專項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郭女士稱,徐某告訴她,該信託計劃更安全,可以按月贖回,因此銷售十分火爆。

「在徐某的多番勸導下,我於2019年3月31日買入200萬的映雪專項信託計劃,後因她(徐某)再三推薦,又分兩次追加買入至600萬。」郭女士表示,她購買前明確了對於「安全性」的訴求,卻仍被推薦購買映雪專項信託計劃。

由於是代銷產品,郭女士多少有點不放心。在向另一位銀行從業人員諮詢映雪信託計劃的情況後,她於2019年10月申請贖回,但並未成功。此時郭女士發現,客戶經理徐某已離職。隨後,郭女士被告知產品已踩雷西王債。

「我們都是民生銀行私人銀行的客戶,這個項目也是當時客戶經理重點推薦的。銷售宣傳時,她們介紹了很多成功案例,預期收益5%-6%。客戶經理還稱,這款產品風控優良,風險低。」同樣認為民生銀行存在銷售問題的還有天津傅女士,她於2019年3月買入2000萬的該信託產品。

客戶經理口中「安全穩健」的產品,不到半年時間就踩雷,令傅女士難以接受。根據傅女士提供的宣傳資料,該產品主要投資於信用債市場,優點之一是風格穩健,風控優良。宣傳介紹還指出產品持倉集中度低,映雪資本旗下策略債券型產品從未發生清盤事件。

「產品清盤後,我向民生銀行討要說法,對方推脫因為是私募產品,並不了解映雪所購買的都是高風險債,也不清楚其具體購買了何種債券。」在傅女士看來,為達成銷售業績,民生銀行客戶經理在對產品沒有清晰的了解下就引導其購買。

郭女生告訴AI財經社,「產品第一次踩雷後,原想儘快贖回,但民生銀行工作人員卻告訴我,現在贖回會產生虧損,銀行已和映雪資本、外貿信託進行了溝通,映雪說會儘快把淨值做上去。」

而傅女士也表示,自己得知信託計劃踩雷西王債後,便提交了贖回申請。但客戶經理建議她繼續持有。因為傅女士家裡網絡不暢,該客戶經理讓傅女士將密碼改為了「a123456」,並由該客戶經理代替傅女士進行了取消贖回的操作。

映雪踩10隻問題債券

然而,投資者們沒有等到本金的贖回,而是等到了再次踩雷的消息。2020年2月,該信託計劃踩雷新華聯債,再次導致無法正常贖回。2020年4月10日,瑞智精選映雪債券專項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提前結束運作,並進入清算階段。這也意味著,投資者無法主動贖回,直至該信託計劃到期。

截至目前,郭女士帳面仍有246萬款項未贖回,這些本金不能到帳的主要原因是該信託計劃連續踩雷違約債券。

根據映雪資本4月發布的《致投資者的一封信》,映雪外貿信託共持有31隻債券。其中,共有新華聯控MTN001、15西王01、16西王01、16西王02、18西王CP001(債券信用評級為D)、19西王SCP001、19西王SCP002、19西王SCP003、17泰禾MTN001、18泰禾01十隻債券發生違約。此外,19西集01、16新華債雖暫未發生實質性違約,但票面淨價一路下跌。

也有投資者認為,映雪資本存在嚴重的投資失誤,無論是2019年踩雷的西王債,還是2020年踩雷的新華聯、泰禾,其發債主體早被曝出經營問題,卻還要買入。

公開資料顯示,映雪資本成立於2012年4月17日,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該公司實控人為鄭宇。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媒體曾報導,映雪資本旗下投資項目出現虧損,整體表現不如人意。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2018年,映雪資本旗下29隻產品中,有25隻產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其中,跌幅超過10%的產品有19隻,跌幅超過20%的13隻,映雪松柏5號這款產品的跌幅甚至超過40%。

責在何方?

目前,這些信託投資人最為關心的問題是,映雪債券專項計劃剩餘資產處置進度,投資本金能否歸還?民生銀行、映雪資本、外貿信託誰應當承擔責任?就這些問題,1月4日,AI財經社致電民生銀行了解情況,對此,民生銀行表示,目前不方便回應。與此同時,記者多次聯繫外貿信託和映雪資本,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在上述宣傳資料中,AI財經社也注意到,對民生銀行的代銷責任有一定說明: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至於是否有承諾5%-6%收益,民生銀行方面也表示不方便回應。

據郭女士稱,產品踩雷後啟動了流動性風險管理工具「側袋機制」。其購買的映雪信託產品劃分為了主袋帳戶和側袋帳戶。民生銀行曾通知她可以全部贖回,但實際投資人卻只贖回了20%,其餘資產已經被鎖定無法贖回。

業內人士介紹,在側袋機制中,信託資產中的低流動性資產(如停牌股票、違約債券等)將被放進側袋帳戶進行隔離,投資者持有的份額也將自動被分為主袋份額和側袋份額。投資者只能對主袋份額進行申購贖回,側袋份額停止申購贖回,類似於封閉式基金。這樣一來,申購和贖回操作只涉及流動性資產,不會造成市場價格和信託估算淨值之間產生顯著偏差,也就避免了後續的利益分配不公或擠兌套利等潛在問題。

2020年11月,郭女士從民生銀行處拿到了《關於「外貿信託-映雪專項1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資產情況的臨時公告》。該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0日,本私募基金累計實施清算分配11次,累計清算分配資金15.03億元,已清算分配資金佔4月10日終止日主袋資產的80%(2020年2月24日啟動側袋機制當日,主袋資產佔主側袋總資產的77%)。

針對這起代銷信託糾紛,某私募律師表示,判斷責任方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民生銀行在銷售映雪信託產品時,是否充分對認購客戶說明該產品雖然風險較低但仍有風險;二是,該信託產品實際管理者映雪資本是否按照產品合同約定的風險控制手段和防範方法去運作。

在某第三方信託分析師看來,映雪專項信託等級為R3,投資風險適中,這一評級並無問題。而根據投資者的反饋,民生銀行在銷售過程中存在未充分說明產品風險的問題。另一方面,投資者在購買信託產品時,不應輕信理財經理,而是注重合同細節並告知自身風險承擔能力。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End—

相關焦點

  • 螞蟻攪動基金代銷「江湖」 傳統銀行面臨「科技戰」
    來源:大摩財經螞蟻戰配基金熱銷傳統銀行和信託曾經是中國人買理財產品的主要渠道,但資管新規打破「剛兌」之後,加上利率下行、信託爆雷等背景,「穩賺不賠」拿4%-6%甚至更高回報的理財時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更考驗基金經理能力的淨值型理財,由此傳統渠道的強勢地位也進一步被挑戰。
  • 諾亞財富4年第4度「踩雷」:天神娛樂為什麼「略施小計」便能逃了...
    而諾亞財富這次踩得雷,讓業內人士看的一愣一愣的,這麼簡單的把戲就把劣後的補償義務給省了?近期,諾亞財富旗下一款『創世神娛一號私募基金』被曝逾期,諾亞財富卻不予兌付。爆料投資人稱,該產品成立於2017年2月,本應在2020年2月底到期。
  • 招商證券2020產品代銷規模增長150%,如何搶佔...
    在招商證券財富管理部相關業務負責人看來,券商產品代銷業務將是經紀業務的增長點,且券商依附對資本市場理解的先天優勢,將有助佔據這波財富管理機遇的有利位置。金融產品代銷業務是券商新的業績增長點,這已成為行業共識,並成為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抓手之一。產品代銷業務考驗著券商的產品研究篩選能力、投顧服務能力。目前券商的考核指標逐步側重產品保有量,並會關注客戶收益率與客戶持有產品的覆蓋率狀況。
  • 34億踩雷背後 6000億諾亞財富何去何從?
    踩雷事件發生後,諾亞財富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汪靜波在內部信中稱,通過這件事情,看到了管理上還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提升。她同時坦承,「作為有一定規模的資管機構,確實很難百分之百規避風險。」這的確並非諾亞財富第一次曝雷,此前它已經發生過多次踩雷事件,其風控模式也屢次遭到市場質疑。
  • 螞蟻戰配基金髮售攪動代銷格局,銀行渠道主動對決支付寶
    「9月22日深夜才正式獲批,25日就開賣了,又是封閉18個月的產品,這樣的成績真的已經很不錯了。」有滬上基金銷售人士如是說。銀行主動與支付寶正面對決「新發靠銀行,持營靠線上」,這早已成了公募基金銷售的固有格局。
  • 郵儲銀行寧海支行:預約代銷助力「紅美人」銷售
    「多虧了郵儲銀行以及其他愛心人士的幫忙,村裡待售的『紅美人』賣出去不少了。」這兩天,寧海縣力洋鎮小青村黨支部書記朱全根總算鬆了口氣。目前,郵儲銀行寧海支行已經幫助小青村代銷了600斤「紅美人」。1月6日,寧海報刊發了《大豐收遇上強寒潮小青村10萬斤「紅美人」愁銷路》的報導,看到「紅美人」柑橘大量待售,郵儲銀行寧海支行廣泛動員員工迅速轉發至支行群及個人微信朋友圈,號召有需要的企業和個人進行愛心購買,並第一時間派專人到小青村進行現場考察,以預約代銷的模式幫助農戶售賣「紅美人」。「10萬斤的數量還是挺大的,農戶們有困難,我們銀行應該出一份力幫幫他們。」
  • 民生銀行「為民而生與民共生」 譜寫金融普惠民生華章
    以初心和匠心服務大眾,情系民生,力行「誠信、公正、創新、感恩」八字行為準則。  開業八年以來,民生銀行瀋陽分行以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趨勢為切入,著眼內控管理,合理兼顧短期效益和長遠發展,業務規模穩健提升,基礎平臺不斷夯實,內部環境風清氣正,品牌影響漸入人心,為未來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民生銀行英文人工服務上線
    此項功能的上線是民生銀行繼去年推出95568電話銀行英文自助服務後的又一重要舉措,它將以奧運為契機,進一步促進95568民生客服系統向專業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和訊財經原創)  為打造一支專業英語坐席精英隊伍,團隊成員都是通過層層篩選挑選出的工作經驗豐富、英語基礎好且通過國家教育部舉辦的大學英語考試六級或八級的人員,團隊成員均具備專業技術水平及較高的綜合素質。
  • 穩健穿越分化市場 南方譽慧為客戶提供良好體驗
    在種種不確定性衝擊下,全球低利率趨勢蔓延、避險情緒持續升溫,兼顧固收與權益、能攻善守的的「固收+」類產品配置價值凸顯。南方基金「固收+」產品——南方譽慧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南方譽慧,基金代碼:A類009296 C類009297)聚焦核心能力圈,在極致分化市場中嚴控回撤,走勢穩健,良好的持有體驗贏得眾多投資者青睞。
  • 「傳承致遠 家業常青」——招商銀行私人銀行中心盛大開業!
    招商銀行選擇在廣西設立私人銀行中心,正是看中了廣西廣闊的發展前景。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南寧)中心將為廣西的私人銀行客戶提供更加專業、全面、暖心的定製化綜合金融服務。、投資顧問、產品經理及客群經理組成的「1+N」專家團隊,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和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不斷刷新高端金融服務體驗,助力眾多高端客戶實現了財富的保值、增值。
  • 民生銀行南京分行:助力民營企業做強做優
    截至2018年9月末,民生銀行南京分行中型企業貸款餘額841.2億元,服務中型企業2.25萬戶;小微企業及個人經營性貸款餘額529.6億元,服務小微客戶36.68萬戶。「懂」民營企業的銀行「民生銀行與民營企業同根同源,有一種天然的情感。南京分行繼承了這個基因,我們致力於做更『懂』民營企業的銀行。」
  • 皖經建73億債券違約,14家金融機構踩雷
    01民生加銀基金受違約債波及上述基金1月4日的淨值為1.755元,1月5日跌至1.718元。單日下跌逾2%,成為2021年第一隻「踩雷」違約債導致淨值大幅回撤的基金。好在,1月7日已回漲至1.729元。
  • 招商銀行「怒懟」螞蟻
    摘要 從周五到周末,支付寶獨家代銷的5隻戰略配售基金,讓銀行圈都炸鍋了,銷售過程,完全繞開了傳統的銀行銷售渠道,被市場稱作是「網際網路新勢力對於傳統基金行業模式的正式宣戰」。
  • 商界木蘭留34億雷坑:諾亞財富想以股填雷
    隨著羅靜和承興國際被定性為上海檢察機關辦理的涉案金額最大的合同詐騙案,為羅靜和廣州承興賣了34億產品的諾亞,這一年來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要不要為這位「商界木蘭」買單?諾亞34億踩雷承興兌付方案:以股償付2019年6月20日,控制了三家上市公司,有著「商界木蘭」稱號的羅靜,被上海警方帶走。羅靜也是承興國際的實控人。
  • 民生銀行聯手京東重磅推出超壕小金卡
    中國民生銀行作為金融科技賦能新一代銀行服務模式的代表,致力於讓客戶真正體驗到「足不出戶、觸手可及」的金融服務。近日,民生銀行攜手京東金融全新推出京東小金卡,這是民生銀行基於為更廣大的零售客戶做好金融服務、搭建場景化零售經營新體系的積極實踐。
  • 民生銀行聯手京東金融 推出上門開通小金卡服務
    中證網訊(記者 林榮華)4月20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京東金融獲悉,近日民生銀行攜手京東金融宣布,推出民生銀行京東小金卡,客戶在線申請開卡之後,民生銀行提供上門激活服務。
  • 信用債市場巨震,哪些公募基金「踩雷」了?
    由於基金債券重倉只披露前五明細,一些產品可能持有問題債券但未公開披露。不過,有一些產品所屬的公司由於下調估值,主動發布了相關公告。如東方基金旗下東方永興18個月周跌幅4.6%,東方卓行18個月定開基金周跌幅2.5%,從重倉債券未查到「踩雷」情況。
  • 互相代銷產品、打破規模崇拜、標準化資產也要整改 理財子公司市場...
    原標題:21資管研究丨互相代銷產品、打破規模崇拜、標準化資產也要整改,理財子公司市場化運作路上還有多少坎?相較此前的銀行資管,如今行業已發生了諸多變化,其中一些已被市場及投資者們廣泛關注的趨勢逐漸明朗,比如產品形態多樣化、期限拉長、保本理財逐漸退出、產品淨值波動、越來越多的理財子公司湧現。   除了產品端顯而易見的轉型之外,還有更多新現象昭示著資管時代的行業巨變,比如銀行之間相互代銷產品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意味著對產品競爭力的要求提升。
  • 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背後:80後女行長張穎是何許人
    位於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的民生銀行北京管理部(分行)航天橋支行,因百餘名投資人在該支行購買的約30億理財產品系支行行長張穎等人偽造的風險事件,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民生銀行4月18日證實,日前,該行發現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有涉嫌違法行為,立即向公安部門報案。張穎目前正在接受公安部門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