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 蔣澆
編輯|孫明
2021年元旦剛過,北京的」世紀最強「寒流便凜冽而至,而更讓民生銀行私人銀行客戶感到心寒的是,她們被客戶經理忽悠購買的信託產品卻爆雷了。客戶經理及宣傳資料都稱產品」風格穩健、風控優良「,但半年之後該產品就精準踩中了多支違約債券;有些客戶原準備在該產品第一次踩雷後儘早贖回止損,卻被客戶經理要去操作密碼而被取消了贖回指令,致使損失進一步擴大。
多次交涉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後,民生銀行私人銀行客戶郭女士聯合多名投資者將民生銀行等機構投訴至銀保監會,請求監管部門介入處理。
在一封《關於對民生銀行銷售外貿信託-瑞智精選映雪債券專項產品聯名投訴信》中,這些投資者認為,民生銀行在信託產品的銷售過程中的諸多行為不當,誤導了他們的投資,最終造成虧損。
(圖:投資者提供的聯名投訴信)
為郭女士等投資者帶來虧損的正是瑞智精選映雪債權專項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分A、B、C等多期,下稱「映雪信託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映雪信託計劃成立於2019年3月,產品風險評級為R3,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為該信託計劃的管理人,映雪投資為投資顧問。
民生銀行相關人士表示,銀行作為代銷機構,沒有償付本金的義務;映雪資本則向投資者給出了「正在清算,不用過度擔心」的回覆。
銀行被指違規銷售
據郭女士介紹,2019年,民生銀行客戶經理徐某稱其持有的一隻基金存在投資風險,建議其賣出。在徐某的勸導下,郭女士便將該基金贖回。
此後,徐某便向她推薦外貿信託-瑞智精選映雪債券專項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郭女士稱,徐某告訴她,該信託計劃更安全,可以按月贖回,因此銷售十分火爆。
「在徐某的多番勸導下,我於2019年3月31日買入200萬的映雪專項信託計劃,後因她(徐某)再三推薦,又分兩次追加買入至600萬。」郭女士表示,她購買前明確了對於「安全性」的訴求,卻仍被推薦購買映雪專項信託計劃。
由於是代銷產品,郭女士多少有點不放心。在向另一位銀行從業人員諮詢映雪信託計劃的情況後,她於2019年10月申請贖回,但並未成功。此時郭女士發現,客戶經理徐某已離職。隨後,郭女士被告知產品已踩雷西王債。
「我們都是民生銀行私人銀行的客戶,這個項目也是當時客戶經理重點推薦的。銷售宣傳時,她們介紹了很多成功案例,預期收益5%-6%。客戶經理還稱,這款產品風控優良,風險低。」同樣認為民生銀行存在銷售問題的還有天津傅女士,她於2019年3月買入2000萬的該信託產品。
客戶經理口中「安全穩健」的產品,不到半年時間就踩雷,令傅女士難以接受。根據傅女士提供的宣傳資料,該產品主要投資於信用債市場,優點之一是風格穩健,風控優良。宣傳介紹還指出產品持倉集中度低,映雪資本旗下策略債券型產品從未發生清盤事件。
「產品清盤後,我向民生銀行討要說法,對方推脫因為是私募產品,並不了解映雪所購買的都是高風險債,也不清楚其具體購買了何種債券。」在傅女士看來,為達成銷售業績,民生銀行客戶經理在對產品沒有清晰的了解下就引導其購買。
郭女生告訴AI財經社,「產品第一次踩雷後,原想儘快贖回,但民生銀行工作人員卻告訴我,現在贖回會產生虧損,銀行已和映雪資本、外貿信託進行了溝通,映雪說會儘快把淨值做上去。」
而傅女士也表示,自己得知信託計劃踩雷西王債後,便提交了贖回申請。但客戶經理建議她繼續持有。因為傅女士家裡網絡不暢,該客戶經理讓傅女士將密碼改為了「a123456」,並由該客戶經理代替傅女士進行了取消贖回的操作。
映雪踩10隻問題債券
然而,投資者們沒有等到本金的贖回,而是等到了再次踩雷的消息。2020年2月,該信託計劃踩雷新華聯債,再次導致無法正常贖回。2020年4月10日,瑞智精選映雪債券專項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提前結束運作,並進入清算階段。這也意味著,投資者無法主動贖回,直至該信託計劃到期。
截至目前,郭女士帳面仍有246萬款項未贖回,這些本金不能到帳的主要原因是該信託計劃連續踩雷違約債券。
根據映雪資本4月發布的《致投資者的一封信》,映雪外貿信託共持有31隻債券。其中,共有新華聯控MTN001、15西王01、16西王01、16西王02、18西王CP001(債券信用評級為D)、19西王SCP001、19西王SCP002、19西王SCP003、17泰禾MTN001、18泰禾01十隻債券發生違約。此外,19西集01、16新華債雖暫未發生實質性違約,但票面淨價一路下跌。
也有投資者認為,映雪資本存在嚴重的投資失誤,無論是2019年踩雷的西王債,還是2020年踩雷的新華聯、泰禾,其發債主體早被曝出經營問題,卻還要買入。
公開資料顯示,映雪資本成立於2012年4月17日,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該公司實控人為鄭宇。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媒體曾報導,映雪資本旗下投資項目出現虧損,整體表現不如人意。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2018年,映雪資本旗下29隻產品中,有25隻產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其中,跌幅超過10%的產品有19隻,跌幅超過20%的13隻,映雪松柏5號這款產品的跌幅甚至超過40%。
責在何方?
目前,這些信託投資人最為關心的問題是,映雪債券專項計劃剩餘資產處置進度,投資本金能否歸還?民生銀行、映雪資本、外貿信託誰應當承擔責任?就這些問題,1月4日,AI財經社致電民生銀行了解情況,對此,民生銀行表示,目前不方便回應。與此同時,記者多次聯繫外貿信託和映雪資本,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在上述宣傳資料中,AI財經社也注意到,對民生銀行的代銷責任有一定說明: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至於是否有承諾5%-6%收益,民生銀行方面也表示不方便回應。
據郭女士稱,產品踩雷後啟動了流動性風險管理工具「側袋機制」。其購買的映雪信託產品劃分為了主袋帳戶和側袋帳戶。民生銀行曾通知她可以全部贖回,但實際投資人卻只贖回了20%,其餘資產已經被鎖定無法贖回。
業內人士介紹,在側袋機制中,信託資產中的低流動性資產(如停牌股票、違約債券等)將被放進側袋帳戶進行隔離,投資者持有的份額也將自動被分為主袋份額和側袋份額。投資者只能對主袋份額進行申購贖回,側袋份額停止申購贖回,類似於封閉式基金。這樣一來,申購和贖回操作只涉及流動性資產,不會造成市場價格和信託估算淨值之間產生顯著偏差,也就避免了後續的利益分配不公或擠兌套利等潛在問題。
2020年11月,郭女士從民生銀行處拿到了《關於「外貿信託-映雪專項1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資產情況的臨時公告》。該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0日,本私募基金累計實施清算分配11次,累計清算分配資金15.03億元,已清算分配資金佔4月10日終止日主袋資產的80%(2020年2月24日啟動側袋機制當日,主袋資產佔主側袋總資產的77%)。
針對這起代銷信託糾紛,某私募律師表示,判斷責任方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民生銀行在銷售映雪信託產品時,是否充分對認購客戶說明該產品雖然風險較低但仍有風險;二是,該信託產品實際管理者映雪資本是否按照產品合同約定的風險控制手段和防範方法去運作。
在某第三方信託分析師看來,映雪專項信託等級為R3,投資風險適中,這一評級並無問題。而根據投資者的反饋,民生銀行在銷售過程中存在未充分說明產品風險的問題。另一方面,投資者在購買信託產品時,不應輕信理財經理,而是注重合同細節並告知自身風險承擔能力。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