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烈火英雄」!深入消防中隊,看看他們的「戰車」有多厲害!

2021-01-21 胖哥汽車頻道


電影《烈火英雄》的上映,再一次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在「消防員」的身上,當危難時刻降臨時,他們不懼危險,勇闖火海,被稱為「最美逆行者」!當然了,當火災來臨時,光有消防員是不夠的,還要有最堅實的「戰友」與他們並肩前行,而這些戰友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消防車。今天我們就深入消防隊,來看一看消防員是如何與他們的「戰友」並肩作戰的。


.消防車的歷史

 

「消防」一詞最初來自江戶時代的日本語,最早見於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倉郡的《王人帳前書》,有「發生火災時,村中的『消防』就趕到」的記載,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詞開始普及。而最早的火災記錄是出現在公元前1339——1281年商代武丁時期,據《甲骨文合集》刊載的第583版,第584版兩條塗朱的甲骨卜辭,記錄了奴隸夜間放火焚燒奴隸主的三座糧食倉庫。而在那個消防沒有普及的年代,我們的祖先則使用膠結材料塗抹於木柱上,並在柱子四周用泥土築起防火牆,從而有效的預防火災的發生。

 

雖然我國古代人對防範和處理火災十分看重,但一直都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火災處理體系,直到北宋開封年間,我國首支城市消防隊建立,同時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由國家建立的消防隊。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夜間巡警」,督促居民按時關燈,注意消防隱患。而到了南宋,消防隊已初具規模,臨安地區擁有消防隊20隅,7支隊伍,總計5100人,並有望火樓10座,配有「水袋、水囊、麻搭」等消防設備。到了清代,城市消防系統不再叫消防隊,而是改名為「水龍局」,其主要的救火工具為「水龍」,它由一個橢圓形大木桶、兩個紫銅活塞缸以及一根橫木桿組成,使用時啟動橫木帶動活塞,用壓力將水從輸水帶中噴出,這與現代的滅火器原理已十分接近。而到了清朝晚期,水龍消防車(學名叫人力唧筒)被製造出來,當火災發生時,需要兩個人在車的兩側不停按壓,通過泵浦原理,將水從水龍噴嘴中噴出,其射程可達到20-30米,而它也成為了現代消防車的一個雛形。

 

到了民國時期,城市供水網、馬達泵浦消防車和電話通訊等相繼在國內推廣使用,1932年,上海震旦機械鐵工廠利用國外汽車底盤進行改造,最終製造出了我國第一輛以內燃機為動力泵浦的消防車。

 

到了上世紀50年代,也就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消防車大都還是從國外進口,每輛車上配有一臺機動泵浦,當消防員到達現場後,需將它抬下使用。而到了1956年,中國第一汽車廠正式投產,標誌著我國結束了不能自主製造汽車的歷史。在第一汽車廠投產的第二年,震旦消防機械廠就首次釆用解放汽車底盤改裝出泵浦消防車,中國國產的第一輛消防車也就此誕生。

 

 

二.中隊裡的消防車

 

本次我們看到的是售價高達1500萬的「戰車」!為什麼消防車造價如此之貴?就從中隊的這輛P310城市主戰消防車開始說起吧,其搭載SCANIA DC09直列5缸電控直噴廢氣渦輪增壓柴油機(排量9.29L,外加200L油箱+50L尿素罐,歐Ⅳ,最大輸出功率310Ps(1900r/min)和SCANIA GA765 (Allison美國艾裡遜)6擋全自動變速器,前後橋變截面板簧懸架,最大允許總質量18.6t,最小離地間隙263mm,滿載時爬坡能力45%,涉水深度0.5m。

該型車滅火介質容量可達4000升,含載水3000升、載泡沫1000升。配置美國HALE公司消防泵,和美國埃爾克遙控消防炮,滅火介質中水射程達70米以上、泡沫射程達60米以上。操作方便儀表顯示齊全才是它最大的亮點,可直接從車後實現發動機增減速,附件、工具配備齊全,並採用旋轉、抽拉等結構,布置緊湊,取用方便,越是簡單越是貼近消防實戰需要,操作繁複才是險情的最大障礙。因此,該車是公安消防部隊城市快速反應作戰和石油化工、輸油碼頭、機場等各類專職消防隊必備的理想主戰消防車輛。

 



所以相比於普通民用卡車,消防車的技術含量肯定要高出許多,再加上市場小,產量少,研發成本難以均攤,價格自然也就是普通卡車的好幾倍了。但這也是情有可原的剛需,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真的發生意外,消防車的使命肯定是刻不容緩的衝在最前線,可靠性和耐用性自然是它必要的能力,這樣能為及時制止險情提供趁手的工具,其實消防車說白了就是真金白銀堆砌的大工具箱,這也是它工藝獨特與價格高昂的原因所在。

 

還有一款國內常見的消防車是五十鈴FTR水罐消防車,它們長這樣,是不是很親切很熟悉。該型號消防車在五十鈴原裝二類底盤基礎上改造而來,其中12噸水罐版本載液量為9000kg;罐體容積:9.0立方米,罐體尺寸(長×寬×高):3010×2300×1300(毫米),B類泡沫罐載液量為2050kg,罐體容積:1.814立方米,罐體尺寸(長×寬×高):610×2300×1300(毫米)。

消防車噴射滅火介質的高度是有限的,而且救人與滅火必須同時進行,以防火勢進一步擴大。那麼問題來了,高層的住戶怎麼辦?他們如何逃生?這就不得不提到一種特殊的消防裝備--消防雲梯車,雲梯車上裝配伸縮式雲梯,帶有液壓升高平臺及滅火裝置,供消防人員進行登高撲救高層建築、高大設施、儲油罐等普通消防車難以觸及或是難以精準抑制火情的建築火災,以及人員方面的營救、貴重物資搶救等特殊營救。

也就是說消防雲梯即適用於救火,又適用於救人。升降操作由電腦系統控制操作,可以防止人為過失,保障運作安全。雲梯車的主要高度有28米,29米,33米,37米,44米,55米,60米和72米,甚至112米都可以選擇。當然也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訂做。雲梯車的難點在哪兒?自然是高度和結構,在市內穿行,各種高架、涵洞、門洞都是阻礙搶險的障礙,既然無法改變建築的結構,那就只能從消防設備上著手改造,在有限的空間下還要保障設備的功能正常。也就是不但自身結構穩定,還要能承受高空施救時水路施加的力和營救人員、被營救人員的重量,最後車身的高度還不能過高,確實挺難的吧,要你千萬也是應該的吧!換一個方向考量,這種剛需的產品沒有過硬的技術,咱們也只能任人宰割,就像航發、特種鋼這樣的高精尖技術一樣。

 

三.咱身邊的英雄們!

 

說完了車,這回小編也採訪了一位負責駕駛消防車輛的消防戰士。就像朋友聊天一樣,聊聊生活,聊聊工作,聽聽他們的心聲,從多角度了解一下保衛咱們生命安全的「烈火英雄」背後的故事。

因為涉及到個人隱私,以及工作需要,本次的文章中不能讓他們「出鏡」,也不能透露他們的姓名身份,而且有許多內容涉及到保密條例而不便告知於我。所以咱們就當拉拉家常,聊聊能聊的,就當和英雄交個朋友~咱們暫且叫這位戰士「小方」吧!

 

在聊天的時候,一提起這輛斯堪尼亞消防車,小方對其絕對是讚不絕口,「好開,真好開」。因為這輛車是自動擋的,非常好上手,有A本就能開。車沒有虧油的時候,戰備狀態不能低於80%,每個月月底會固定去加油。在日常駕駛途中也並沒有遇到過成心不讓通過的私家車,整體素質很高。

 

在和小方的聊天中,小編了解到,基層消防官兵們的年齡組成還是有很大差異的,最大的三十五歲左右,在消防隊工作了十六年!而最小的竟然是一位零零後!滿打滿算也就是19歲的年紀!本應當是放浪不羈的美好青春年華,他卻毅然將守護人民生命安全的責任扛於肩上,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

 

小方說來到這的都是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夥伴,大家擁有非常深厚的戰友情。小編也確實見到了幾位老兵在和一位新兵逗悶子,一個老梗的笑話就逗得大家前仰後合,那種發自肺腑的快樂真的會讓人回憶起曾經的青春歲月。

消防官兵的生活可能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因為最近幾年消防安全宣傳特別到位,在所管轄的區域裡的人民群眾消防意識都高,消防設備也很齊全,基本上沒出現過什麼大的險情。所以他們並沒有每天掙扎於生死線之中,反而比較「清閒」。每天的訓練、出警、拉練等充實著每個人的生活,讓自己一直保持在24小時待命的狀態,一有險情,雷霆出擊!

 

提起最近遇到比較驚險的警情,就是前兩天的一次居民樓臥室著火,八層,群租房,應該是電路問題引起的火災,幾位消防戰士跑上去用消火栓救火,火勢不小,但所幸沒有人員傷亡。還有一個跳樓自殺的救援行動,可惜的是自殺的人在消防員到來之前就跳了下去,消防員抵達現場以後,也只能協助當地民警做一些警戒工作。一說到這件事兒,小方當時臉色就非常失落,想救的人不讓你救,這種無力感真的難以言明。除此之外,在這附近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大的險情。

消防員的工作很複雜,每天都要應對各種稀奇古怪的「警情」,比如兩口子吵架,去幫忙開個門,到那了人家又不讓開了;小動物被困住了,解救小動物;這些都是最常見的小警情。但是最讓他們傷心的就是報假警了。不僅耽誤時間,而且非常浪費社會公共資源,許多報假警的最後也是不了了之。值得慶幸的是,基本上很少很少出現報假警的情況。小編在此也呼籲大家,千萬不要報假警,請給戰士們一些尊重,也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保留救命的資源。

 

消防車並不是「罐子+水槍」,消防車裡所裝載的不僅僅是水,也不僅僅只有澆水的消防車,還有泡沫、乾粉消防車。一般小火災,比如垃圾桶冒煙、下雨天電線打火等狀態,一輛車就行,但是一般都是三輛同時趕往現場,具體出動幾輛要聽總隊的調動。所以說消防員一直都是以非常嚴肅的態度對待任何一次險情。幾個中隊互相增員,基本上沒有遇到過人手不夠的情況。

 

最後,消防官兵告訴小編,一定要傳播消防安全知識,尤其是在當下的高溫天氣,行駛時注意自己的水溫,注意發動機的狀態,如果冒煙了,那儘快靠邊停下,取出滅火器滅火,並及時撥打119報火警。

 

感謝我們身邊這些默默付出的「烈火英雄」,是你們的無私奉獻,讓我們擁有了安心的生活。祝所有消防官兵們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相關焦點

  • 「烈火英雄」的十二時辰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文圖 記者 葛蘭) 8月1日,一部真實反映消防員故事的電影《烈火英雄》,在全國上映後,引發觀眾強烈共鳴,喚起了人們對這一群體的關注與崇敬。其實,「英雄」也是平凡的血肉之軀,他們也有家人、有夢想、有追求。然而在奔赴火場的那一刻,這些都被他們拋諸腦後。
  • 致敬電影推薦《烈火英雄》:你從來不會退縮,哪怕前方是熊熊烈火
    《烈火英雄》根據「大連7·16大火」真實事件改編,這是一部向消防員英雄致敬的影片,看完影片相信你會忍不住發一個朋友圈的。當你再次看這部影片,你還是會被消防精神所動容。影片講述了沿海油罐區發生火災,消防隊伍上下級團結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維護國家及人民財產安全的故事。
  • 烈火英雄原型真實事件 大連716大火爆炸真實事件整理
    《烈火英雄》背後的真實情況,氯化物洩露,100多人犧牲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爆炸總能量約為450噸TNT當量。《烈火英雄》背後的真實情況,氯化物洩露,100多人犧牲和電影中死守化學品倉庫不同的是,2015年8月12日22時51分46秒,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最先起火。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隊同期趕往現場救火。
  • 《烈火英雄》新預告:爆炸量相當於20顆原子彈,消防英雄生死救援
    6月9日,電影《烈火英雄》發布了一款30秒的預告片,雖然時間很短,但是信息量很足,場面驚心動魄,並且在預告的開頭,就交代出這一次火災事故的嚴重性。濱港石油罐區,爆炸量相當於20顆原子彈。本片由鮑爾吉·原野所著紀實小說《最深的水是淚水》改編,本書講述了遼寧公安消防總隊撲救7月16日大連開發區市中心大火的全過程,包括《七個小時的生死瞬間》、《每人留下一句話》、《最深的水是淚水》、《這隻手就是戰友的命》等文章。真實事件改編,讓故事更有說服力。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真真正正的生死時刻。
  • 《烈火英雄》太煽情?黃曉明楊紫演的角色原型,比電影更催淚!
    電影中楊紫飾演的防火督查員王璐,跟歐豪飾演的特勤中隊隊長徐小斌,同樣是有原型的。因為火勢太大,全城的水都不夠用,只能通過遠程調來海水供應,徐小斌帶人守在海上負責清理堵住進水口的垃圾,在最後一次潛水時被垃圾纏住,再也沒能浮上來。
  • 《烈火英雄》:和熊熊燃燒著的火爭輸贏,你們都是好樣的!
    今天要說的一部電影,名叫《烈火英雄》。《烈火英雄》其實早在今年的8月1日就上映了,當時口碑也是參差不齊,本來很想去影院觀看的,因為時間關係,知道昨天在電腦上才看到。看完意猶未盡,真的很感動。 實話說,真的是花了一捲紙才看完的。與其說它是一部災難片,倒不如說它是一部愛國片。
  • 《烈火英雄》能開拓中國式「災難片」新領域嗎?
    映後觀眾淚目表示:「仿佛讓自己跟隨著最美逆行者的腳步親歷火場,看到他們無所畏懼保護人民的安危,全程無數次掉淚,有血有肉有責有淚,感動與教育意義兼具,向烈火英雄致敬!」《烈火英雄》著力將最真實的消防員形象還原在IMAX大銀幕上,片中無論是黃曉明、杜江飾演的消防隊長、還是楊紫、歐豪出演的「虐心消防員夫妻」,每個角色皆從現實出發,除了呈現火場英雄的形象之外,更為觀眾展現消防員作為普通人最有血有肉的情感。
  • 「烈火英雄」重現:大連「7·16」油管爆炸事件紀實
    8月1日,以真實事件為原型的電影《烈火英雄》上映,消防官兵的英姿重現大熒幕,是他們出生入死,保住了大連。「7·16」油管爆炸發生,本報記者曾撰寫長篇報導,今日重發,以此致敬烈火英雄。2010年7月30日,記者到達「7·16」大連輸油管道爆炸現場時,距事故發生已整整兩周。火災中被燒塌了半邊的103號儲油罐,保持著奇異的姿勢矗立原地。
  • 日照音樂人張文匯:這首歌,為烈火英雄而唱!
    日照音樂人張文匯:這首歌,為烈火英雄而唱!;跨過越過穿過,你永遠是最後一個;每次驚心動魄,每一次被濃煙吞沒,其實我知道你也平凡如我……」這是電影《烈火英雄》的主題曲《逆行者》,這首扣人心弦的歌曲是由山東省日照市消防志願者、音樂人張文匯作詞作曲。
  • 《烈火英雄》熱血上映!海報文案很燃很戳心!
    LOGO大師整理編輯(ID:logods) 圖片來源:電影烈火英雄官微及網絡 8月1日,《烈火英雄》熱血上映!!!
  • 《烈火英雄》原型故事來源「大連716大火」真實事件
    《烈火英雄》原型故事來源「大連716大火」真實事件  由劉偉強監製,陳國輝導演,黃曉明、杜江、譚卓、楊紫、歐豪等主演的電影《烈火英雄》於今日全國公映。該片根據長篇報告文學作品《最深的水是淚水》改編,故事源於2011年「大連7·16大火」真實事件,講述了沿海油罐區發生火災,消防隊伍誓死撲滅火災的故事。
  • 《烈火英雄》:平凡如我,唯願家人團聚;偉大如斯,捨身赴湯蹈火
    《烈火英雄》講述了港口石化工業區發生特大火災,消防隊伍團結一致抗災,捨身忘死滅火的英雄故事。電影在建軍節這天上映,用壯觀的畫面、緊湊的情節和細緻的情感,致敬了消防戰士。不論其他,電影讓他們的身影在熒幕上呈現,讓他們的事跡被大眾熟知,就已經是最大的成功了。
  • 烈火英雄:有些電影,我們更應該跟隨自己的感性去評價價值
    寫不寫一篇《烈火英雄》的影評,是我糾結了很久的事。《烈火英雄》是由北京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災難劇情片,由劉偉強、李錦文監製,香港導演陳國輝執導,黃曉明、杜江、譚卓領銜主演,楊紫、歐豪特別出演。該片於2019年8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根據鮑爾吉·原野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最深的水是淚水》改編,故事以「大連7·16油爆火災」為原型,講述了沿海油罐區發生火災,消防隊伍上下級團結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維護國家及人民財產安全的故事。
  • 《烈火英雄》場景震撼人心,虐哭觀眾,你知道它的原型嗎?
    《烈火英雄》場景震撼人心,虐哭觀眾,你知道它的原型嗎?8月1日是《烈火英雄》上映的時間,這部劇僅僅上映了兩天時間就已經刷爆了朋友圈。不少人都被這部劇的慘烈場景所震撼,尤其是看到消防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也依舊不退縮時,更是虐哭了許多的觀眾。
  • 《烈火英雄》戳到了全國人民的淚點?現實其實更殘酷
    近日,熱播電影《烈火·英雄》感動了無數人,看過的都表示自己幾乎是從頭哭倒了尾。《烈火·英雄》是根據作家鮑爾吉·原野的報告文學作品《最深的水是淚水》改編而成,故事原型是2010年「7.16大連輸油管道爆炸事故」。
  • 熊熊烈火燃燒下的,不只是一腔熱血,還是祖國人民的驕傲
    前段時間,《烈火英雄》在我的朋友圈刷爆,有位父親是這樣寫的:「帶女兒看完《烈火英雄》後,平日裡精靈古怪的女兒走在路上牽著我的手,靜悄悄地一言不發。那為什麼那麼疼,他們還要往火裡面衝?爸爸說:「因為,因為他們有信仰啊!」姑娘,也許現在你不懂,但我相信以後你會懂。
  • ...消防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奇乾中隊——護得山綠松柏青 英雄無名夢...
    原標題:護得山綠松柏青 英雄無名夢也甜(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來自一線的蹲點調研)5月19日,奇乾中隊消防隊員在戶外進行綜合訓練時經過一片暫未消融的冰雪。記者 劉磊 攝在祖國版圖的「雞冠」頂端,原始森林腹地,駐紮著一支屢建奇功的隊伍——內蒙古森林消防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奇乾中隊。50多年來,奇乾中隊一代代「綠色衛士」不畏嚴寒、不怕苦累,不懼寂寞、不怕犧牲,幾百次鏖戰火場,用青春和熱血守護著這片大森林。
  • 烈火英雄原型根據什麼真實改編 716大連火災油廠爆炸事件詳解
    【烈火英雄原型是天津大爆炸】最近的一部電影,致敬無所不能的消防官兵。讓人吃驚的是,毀天滅地的故事,居然有原型。有人說電影已經很克制了,原型遠比它要恐怖的多——那麼烈火英雄真實事件原型是什麼?烈火英雄根據什麼真實事件改編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上海消防首套形象海報「刷屏」:「小鮮肉」背後是真英雄
    這套海報一經發布,立即「燃爆」網絡和社交媒體,被網友稱讚為「噴薄而出的陽剛氣息」、「致敬英雄」、「大片既視感」。  「從我們上海消防2013年開設新媒體之後,就不斷有網友來問,上海消防有沒有跟海外的消防隊那樣,嘗試拍攝自己的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