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基督徒,過啥聖誕節?」——按這邏輯,我們就沒啥節好過啦!

2021-01-10 張佳瑋

每年聖誕節,當然有這麼段意思在刷屏:

您都不是基督徒,又不是西方人,過個哪門子聖誕節啊?蹭洋節過是怎麼的?中國人會把一切節過成情人節,無非就是找藉口購物吃飯!真不好!

是的是的的,當然沒錯,但說句實在的……

聖誕節,莫非只是個基督教內部節日嗎?

在西方,聖誕節是早就世俗化得一塌糊塗了的。

倘若真要追根究底,東正教還有地方相信,聖誕節該是1月7日呢……至於聖誕樹、聖誕火雞、冬青、檞寄生和互贈禮物,其實也是漸次積累的習慣:許多是打冬至假日yule裡來的。

當然,進了20世紀之後,就沒人真去追根窮源了。西方世界,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可以過節樂呵一下。

聖誕節商業到什麼地步呢?這麼說吧:1810年,聖誕老人還是這模樣:

20世紀30年代,可口可樂公司折騰出現代最經典的聖誕老人形象——紅帽白絨卷鬍子,蓬鬆柔軟白胖胖——的形象,出自名插畫家哈頓-桑德布魯姆先生筆下。他的靈感,是從1822年克萊門-摩爾的一首詩裡來的。最初這形象,是可口可樂招貼畫之一——所以一身紅白,那是早期可口可樂品牌的代表色。後來一路沿襲下來了。

如是,現代聖誕節,從形象到習慣,整個都是商業社會的產物,聖誕的這套規程禮節,也就和可口可樂差不多悠久。

所以了:

聖誕節本來就挺商業化一湊熱鬧節,大家一起湊著過,也無所謂。

我以前讀中學時,聖誕節是一個餐前酒般的節日。對學生而言,春節寒假是正餐,元旦放假是前菜。聖誕節,既不放假,也不容你太招搖——快期末考試啦,誰高興得起來呢?

只是聖誕卡奼紫嫣紅,能給荒涼冷寂的冬天添些節日氛圍。聖誕節大體是個學生自己樂呵的節日,回了家,沒人陪你過,於是更精神,更純粹些。

開句玩笑話,過年春節是物質食糧,聖誕呢,精神食糧。

學生時代聖誕節還能給你個藉口,借聖誕卡,寫點自以為浪漫的詞句,給自己中意的學長學弟學姐學妹,所以也算是給表白一個藉口。

您不妨比較一下下面三組表白:

「學妹,聖誕快樂,這是聖誕卡。嗯,其實我喜歡你。」

「學妹,元旦快樂,新年好。這裡是新年卡,嗯,其實我喜歡你。」

「學妹,春節快樂,恭喜發財。嗯,這是我送你的年貨。其實我喜歡你。」

我自己對聖誕節,感情並不算深。在上海時也和外國朋友探討過。他們似乎覺得,聖誕一過,就是新年了。我說中國人感覺上,一到年底年初,便有許多節日,元旦而後新年,才算是一年過透徹了,聖誕節,算是許多小節日的一個吧。當然這裡面多少有些私心:總覺得,「前面還有個大節等著我們過呢」,這心情多少會好些。

所以聖誕節過得熱鬧與否,與你是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無關,更多是看你的交際圈子。

甚至在巴黎,外國朋友多些的,更容易被外國人情緒感染;中國朋友多些的,也許還有點想家的,便會留著力氣,等著過春節——法國華人過春節,熱鬧可是不下國內的。

這就得提出個問題了:

大家為什麼要過節呢?

中國古代的節,其實挺多。

宋朝其實也過聖誕節:稱為聖節,就是慶祝歷代皇帝的生日。問題是,宋朝皇帝生日大量分布在四月和十月,如果都放長假,太不得了了。

當然,宋朝最妙的一個節,是正月初四,趙匡胤當年開朝的日子,就叫做開基節。

七夕節原來是乞巧節,被我們過成了中國情人節——其實也無所謂了。

聖瓦倫丁節還被過成了情人節呢,也不知怎麼就和玫瑰巧克力掛鈎了。

其實哪怕是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許多也是外來的。

比如,臘八節,那是佛教的節日:最早是佛祖得到之日,喝個粥,可是如今非佛教徒也湊熱鬧去了。這還可以理解。泡臘八蒜是個啥?蒜是五葷之一,佛教徒應該規避的。

當然,天長日久,大家也無所謂了。誰在意臘八蒜是不是跟佛教犯衝呢?臘八蒜多好吃啊!

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這當然也都不是傳統節日,不妨礙大家過得高興。

人民既然把雙11都當個節過了,還在乎多幾個節日嗎?

如果非得基督徒才能過聖誕節,那麼:

——情人節也別過了,那是古羅馬的事。

——臘八粥也算了,那是佛教的事。

——七夕就該去乞巧。重陽必須要登高。

——不是工農無產階級,幹嘛過五一勞動節呢?按說五一節應該是工人示威用的喲!

——您看,忽然就沒什麼節好過了吧?

到如今這時代,傳統什麼的,大概有個樣子有個意思就行了,實難一一遵守,何況有太多傳統,都是大忽悠發明的。

節日更多的意義,乃是找個藉口,湊個熱鬧,大家開心。

歲末節日多,一者是確實年歲更迭,免不了要紀念,一者便是冬天又冷又長,您總得找些由頭,渲染些氣氛。多年來我們都笑國內央視春晚挺假的,年復一年,渲染天倫之樂;關愛互助;朝氣蓬勃;老當益壯;家庭輕喜劇;生活情景劇……

那是一種招貼畫式的審美,多年以後知道真相的你難免會覺得小時候被哄了,但這個最初的、桃花源式的夢,到底是最初的印象。

年底各類節慶,就是希望給我們一種氛圍:一種暖烘烘的,大家真誠的彼此關懷的,足以讓人感覺周遭過於美好,過於和睦,簡直可以無憂無慮的氛圍。

不喜歡過節的人,自然是厭棄這種沒事扎堆的勁兒,過於儀式化。

但 儀式化 其實是渲染心情的最好方式。每一代人自有他們的儀式,聖誕節發展到今時今日,也反過來說明,人民挺需要大年下,有這麼個 藉口 ,來彼此釋放這種暖烘烘的、熱熱鬧鬧的氛圍。

直到出了遠門之後,獨行了、長大的我們,大概才會覺得:

「也挺難得的,在這個日子裡,大家都不好意思生氣,大家都有點理由高興,大家應當無條件的彼此關懷、溫情禮讓,不要太講究細究——因為,過節了呀!」

過節湊熱鬧,不一定為附庸風雅,就為了沾點人味兒。

到了每年的某個節點上,大家有一個由頭和藉口,可以重新相信人,願意與人交往,大家保持著這種質樸本真的審美,暫時放下一切,在一片喧騰熱鬧之中,對他人加以問候和祝福。

所以,管它聖誕是哪兒的節呢,趁著節高興高興,也挺好的,是吧?

世界上的喪事已經那麼多了,紅彤彤地熱鬧一下,也沒啥吧?

大家聖誕快樂!

相關焦點

  • 基督徒,不要讓聖誕節白過!
    作者/梅格 布赫(Meg Bucher) 來源/Crosswalk網站 編譯/基督教今日報 蘇雅雯 原標題/迷失在世俗聖誕節中? 8個簡單方法讓聖誕節沒白過!
  • 2020年的聖誕節這八位基督徒如此過(上篇)
    筆者在到教會度過聖誕節後的這幾天,通過電話採訪了八位基督徒,現在就讓我們共同聽一聽他們是怎樣度過聖誕節這一天的…… 一、柴姊妹:在這普天同慶、普世歡騰的大喜日子,我們迎來了主耶穌的降生。他離開天庭,降生在卑微的馬槽中。他給世界帶來了光明,他給人類帶來了救贖大功。他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他,沒人能到天父那裡去。
  • 伊拉克基督徒的低調聖誕節
    這位神父表示:「由於有很多人遇害,我們要聲援抗議者,希望與他們一同禱告。」教會不僅僅是在場外進行禱告。教會民眾也是一直參加各種抗議活動,因為教會支持並呼籲制定新憲法。神父曾經與解放廣場上的抗議者一同站立。他也承認,這對作為基督徒的他而言是很危險的。
  • 聖誕節怎麼玩比較好,領導問聖誕節怎麼過
    在西方國家,聖誕節也是一個家庭團聚和節日,家裡通常會展示一棵聖誕樹。在西方,不管是不是基督徒,都應該為聖誕節準備一棵聖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氣氛。聖誕樹通常由杉木、柏樹等常青樹製成,象徵著永生。樹上裝飾著各種燈、蠟燭、彩花、玩具和星星,掛著各種聖誕禮物。
  • 聖誕節心情好發朋友圈的說說大全 聖誕節心情好祝福文案句子
    這幾個月心情不好,中午也沒吃過飯,今天想曬曬太陽就下了樓,空氣卻不怎麼樣,於是買了點甜品又來喝一杯手衝,原來要聖誕節了啊,買一支白玫瑰,希望心情好點  雖然今天來音樂樓的路上摔了幾跤但是看著這片銀裝素裹還是有點莫名心情好 下雪天應該是冬天的儀式感吧 突然期待聖誕節了  喝了奶茶吃了火鍋心情好了很多馬上十二月啦期待聖誕節期待跨年  等到了聖誕節,街上都紅紅綠綠亮晶晶的,大家會不會心情好一些  看完一秒鐘的心情好複雜想起了前年聖誕節在家關於第五代的battle  聖誕節也就一個月啦。
  • 別只顧著跟聖誕樹合影啦!聖誕樹從頭到腳到底掛了些啥啊?
    隨著聖誕節的臨近,不少商場門口都擺放好了巨型聖誕樹,掛上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在晚上閃閃發光,一定要和聖誕樹合個影感覺才像過了個聖誕節嘛。但是跟聖誕樹合影的你,知道聖誕樹從頭到腳都掛了些啥嘛?聖誕樹的裝飾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聖誕樹的前世今生吧!聖誕樹是用什麼樹做的呢?傳統的天然聖誕樹是由松樹、杉樹等常青樹種製作而成,四季常青的樹木也有生命永恆的寓意。
  • 你過聖誕節了嗎?一個外國宗教節日,國人為何如此熱衷湊熱鬧
    然後我耐心地跟女兒解釋了聖誕節的由來,說這個不是我們的節日,可是當說到我們不要過聖誕節時,她已經滿臉不開心掛臉上了,然後再跟她介紹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時,她直接不願意再聽我講下去,事後,我一直在沉思這個問題,為何一個外國節日在我們國家會這麼火,當然,對一個三歲多的小孩子來說,說明不了任何問題,但實際上,我們很大一部分成年人也都在過聖誕節
  • 聖誕節是耶穌降生的日子嗎?你到底要不要過?該不該過
    很多朋友都問我:聖誕節,你們過不過?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呢?因為當我們追根溯源後發現聖誕節不是真的耶穌降生的日子。驚奇不驚奇?意外不意外?當然也許很多人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也會有更多的人知道真相。另外聖誕節跟敬拜太陽神有關係,這是用一個異教的節日來紀念耶穌的降生。
  • 基督徒有兩種人:一種是在死人中找活人,一種是活人中尋找死人
    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它是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受刑死後復活的節日,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國家都過這個節。按《聖經馬太福音》的說法,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三天復活,因而設立此節。關於耶穌基督之死,按基督教教義,是為了贖世人的罪;耶穌基督的身體復活,是為了叫信徒得到永生。因此,在基督宗教中,復活節具有極度重要偉大的意義。
  • 七零小說,穿越要啥沒啥的七十年代,她帶著空間給親媽買金項鍊!
    七零小說,穿越要啥沒啥的七十年代,她帶著空間給親媽買金項鍊!各位帥哥美女們,小翠花又出現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好看的小說,希望愛看小說的朋友們可以歡關注小編的百家號:翠花看小說,願大家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看小說。今天給大家推薦4篇七零小說,穿越要啥沒啥的七十年代,她帶著空間給親媽買金項鍊!
  • 在《開講啦》怒懟李連杰易中天的馬昊如今過得怎麼樣?
    馬昊以青年代表的身份參與過20多期的《開講啦》,而在大部分時間裡他提出的問題都是非常具有煽動性的,甚至可以說具有「滿滿的惡意」。比如說在2014年李連杰擔任嘉賓的那一期,在提問環節馬昊就表示自己知道李連杰有殘疾,而且還說「希望這不是一個江湖傳言」,於是就表示李連杰之所以做公益是因為他被自己「綁架」了,並且問他會不會覺得自己可悲。
  • 注意:今年已進九月頭,寒露已過,農村這些說法你知道嗎?啥意思
    俗語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面對自然災害,畢竟我們有時也是無可奈何的。但農村老人常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話值得我們去體會,秋收碰到不好的天氣,我們再愁也是無法改變的,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儘量放下憂愁,照顧好身體,有了好身體才能創造好財富,過上好日子。這不轉眼已到農曆九月頭了,九月來臨,農村這些說法你知道嗎?啥意思?
  • 老師排座位:好學生坐一起,差學生坐一起,家長:這是啥邏輯?
    提起孩子的同桌,我想大家最關注的恐怕就是同桌的學習成績怎麼樣了,即使是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也希望同桌學習成績好,圖個心理安慰吧! 老師排座位:好學生坐一起,差學生坐一起,家長:這是啥邏輯?
  • 鍵盤上的ctrl到底是啥英文?F1又是啥?
    小夥伴們,我猜你們應該都用過電腦吧。這個開場問題真的是問的我頭皮都尷尬了。但是電腦鍵盤上面的各種按鍵所代表的英文單詞你都知道嗎?鍵盤上的ctrl到底是啥英文?F1又是啥?本期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喲。首先是你最熟悉的: Esc: Escape key,所謂的退出鍵。
  • 今天的聖誕節真的是基督教的節日嗎?古人也過聖誕節
    其實民國時候,受西風影響,好多人也過聖誕節,當時也有人反對,說「聖誕節」不應該叫「聖誕節」。應該叫「耶誕節」。他是耶穌誕生的日子,我們中國未必要像西方那樣,過這個節日,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很崇拜耶穌,都信仰基督。把「聖」單指耶穌,這不妥, 因為中國傳統上的聖人是孔子啊!聖誕節,字面意思不就是聖人誕生的節日嗎?要過聖誕節,我們也只過孔子的聖誕。
  • 等了一年的丹麥聖誕節,終於來啦!
    原創 Visit Denmark 丹麥國家旅遊局����������丹麥最熱鬧的聖誕節,終於來啦!這一機制不僅是為了防止聚集,更是為了給活潑的小朋友們更好的遊玩體驗。好動如他們,當然想在童話王國盡情撒歡啦~
  • 啥是自熱鍋?
    昨天我們推送了一篇關於豬的文章,然後就出現了 2019 年第一個朋友圈刷屏現象,《啥是佩奇》,可能是編輯摸了一張預言家牌。
  • 過陽曆生日好還是陰曆生日好?怎麼選擇要看這3點,這麼過沒矛盾
    當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發生衝突時,我們就要糾結了。過生日就是這樣令人頭疼的一件事情,關於孩子過生日是過陰曆好還是過陽曆好,在每個人家庭中應該都會有爭議。過陽曆生日好還是陰曆生日好?怎麼選擇要看這3點,這麼過沒矛盾以前肯定不用說,大家都是過陰曆,於是代代相傳下來,很多人想遵循傳統,會給孩子過陰曆生日,也有人覺得陰曆生日不好記,想過陽曆生日。在這樣的爭議下,甚至連孩子出生的時候,戶口本上到底是寫陽曆還是陰曆都讓人左右為難。
  • 科學到底在玩啥?
    這方面的原因很多,有理論的技術難點,比如計算數學的困難,計算機的速度和精度,有經濟成本原因,社會成本原因,邊界條件不完全符合,等等等等,這時候的科學的使用,一定要把握好科學的邊界條件,不斷的調整理論的適用性,補充一些具體實際情況,切不可教條的運用。3.科學到底在玩啥?
  • 專題:聖誕節講章與靈修文章匯集
    這些外邦人,異教徒,高學識的博士卻揭開寶盒,拿出黃金、乳香、沒藥。他們的禮物沒有獻給希律卻給了小孩子耶穌,因他們知道基督才是人類的救主,所有靈魂的大救星,萬世君王。所以這寶盒為主開啟,寶物為主所獻。你今朝見救你的主,是否空手朝見主?你的禮拜是否是真誠?你如和幾位博士走一路,你的寶盒為誰打開,寶物為誰敬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