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鼠婦,入圍日本十大治癒寵物,近年來吸引越來越多的新人入坑,看著它們寧願吃土也要努力生存下去的樣子,真的很勵志......
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Part 1:介紹飼養需要準備的材料以及注意事項;
Part 2:介紹一些新手需要了解的鼠婦生存繁殖小知識;
Part 3:是對鼠婦圈的術語介紹和個人心得。
* 全文閱讀約需要8分鐘,Part 3 可看可不看.....不多說,正文開始。
1. 飼養盒 1個
尺寸:10cm*10cm,可容納15隻以內的鼠婦,以此類推;高度建議≥8cm;· 盒子必須帶有通風孔,通風孔最好設置在頂蓋,可以有效防止鼠婦越獄;· 鼠婦在光滑表面的的攀爬能力不強,但還是有可能爬出飼養盒,建議加裝頂蓋;· 通風越好水分蒸發越快,因為蒸發會吸熱,所以怕熱的鼠婦品種都需要良好通風;· 有時鼠婦會打架甚至導致身亡,足夠大的空間能給落敗選手逃脫的餘地。愛琴海寬型鼠婦(Porcellio werneri)by-roJJJ
2. 樹皮塊 1-3個
· 5cm*5cm的樹皮一般可供10隻左右的鼠婦棲息;· 大多數鼠婦品種都有避光性,所以需要樹皮塊提供躲避;· 樹皮塊不限品種,帶有弧形的樹皮是鼠婦的最愛,一般使用較多的是香檳樹皮,好看且耐用;· 少數品種的鼠婦需要垂直的攀爬空間,以調節體內溼度;
3. 泥炭土/椰土/甲蟲用土/營養土/木屑/落葉土(約5cm厚度分量)
· 只用一種土的話,首推泥炭土和營養土,最好的用土一定是多種土的混合;· 部分品種的成體、大全部品種的幼體都有潛土的習性,所以土壤的選擇以溼水後不粘結為宜;· 有條件的話做左右乾濕分區,固定從一側噴水或澆水,鼠婦會自己找到適合的環境。
![]()
西班牙橘翅展鼠婦(Porcellio expansus 「Orange」)by-roJJJ
4. 墨魚骨/雞蛋殼 1-3塊
· 大小都可以,更推薦墨魚骨,因為更乾淨,也更好看。
5. 蛋白質飼料
· 貓狗糧,魚龜糧等等都可以,不同品種的鼠婦會有不同的偏好,被廣泛接受的是德彩薄片魚糧(德彩麻煩給我打錢);· 魚糧放置於陰暗處,如樹皮上或者葉片下,鼠婦會更願意取食;木星卷殼蟲(Cubaris sp. 「Jupiter」) by-roJJJ
6. 枯葉
· 各種無毒樹葉,個人嘗試過的包括橡樹葉/無花果葉/桑葉/各種人可以吃的蔬果瓜類;· 基本人吃的鼠婦都能吃,但不代表都會吃,半腐化的枯葉是鼠婦的最愛;· 體色帶有橘色和紅色的鼠婦建議投餵胡蘿蔔,會養的更鮮豔;· 鼠婦更喜歡吃帶有少許水分的、半腐化的枯葉,完全乾燥的枯葉不怎麼碰。
![]()
巴衝卷殼蟲(Cubaris sp. "Pakchong")
食物:
鼠婦在大自然作為一種分解者的存在,註定了食性相對很多物種是比較廣的。大部分鼠婦的主食是枯葉和泥土中的腐殖質,輔食是蛋白質,另外還需要墨魚骨補鈣,所以枯葉(腐殖質)、魚糧(蛋白質)和墨魚骨(鈣)三者缺一不可。蛋白質方面我看圈內大佬餵小魚乾,小活魚,蟋蟀殘肢,爬蟲便便的啥都有,但是我還是在老老實實的餵魚糧,畢竟比較乾淨。長期的蛋白質缺乏會引起種群內啃食同類,所以安全起見補充蛋白質的間隔最好短於一周。枯葉方面只要無毒都可以投喂,個人是比較推薦無花果葉和胡蘿蔔,相對來說鼠婦挺喜歡吃,總的來說,觀賞植物的枯葉一般不建議投喂,天南星科植物枯葉全員不建議投喂,什麼小餅乾啦巧克力啦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也不建議投喂,否則你的小寵物飛升了的話,我就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 —— 魯迅(真的)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品種據說需要啃咬石灰質或者攝入鹽分,否則會慢慢脫力死亡,但是中端品種基本不會遇到這些情況,就放心大膽地養。
溫度:
東南亞品種:更怕冷,大致適溫24-26℃,極限溫度為20-32℃,通風良好的情況下高於35℃左右也能安全度過;歐洲品種:更怕熱,大致適溫19-24℃,極限溫度為15-30℃;澳洲品種:大致適溫20-28℃,極限溫度大致為15-32℃;不同的品種對溫度要求不同,但根據文獻記錄大致是以上區間,數據僅供參考。橡膠鴨仔卷殼蟲(Cubaris sp. 「RubberDucky」)
溼度:
不同品種對溼度的偏好有很大跨度,適合的相對溼度從40%-90%不等,所以最好建立乾濕分區,不但營造左右環境的乾濕差,也營造土壤上下層的乾濕差和垂直攀爬面,供鼠婦自己選擇。一般來說壁棲類的更偏愛乾燥(比如肉桂),其次是棲息於乾燥森林的品種(如塞維亞)。而棲息在溪流、熱愛潛土的品種大多都偏愛高溼度(如黃斑和白侏儒),具體只能一邊飼養一邊調整。
![]()
奶牛光滑鼠婦(Porcellio laevis "dairy cow")準備一個溫溼度計是最好不過的了,什麼時候該退坑了都是一目了然的事。
墊材:
有的人會喜歡鋪上薄薄的1釐米左右的一層土,在土面布置上水苔,然後定期噴水保溼,這樣的好處是可以防止某些愛鑽土的品種開啟遁地模式,影響欣賞。但我個人的環境布置是鋪上比較厚的土,大約4-6釐米,大約1-2周用澆多肉的尖嘴擠水壺把土底澆透,形成一個底層溼透,中層溼潤,表層手摸沒水分的溼度階梯,可以始終保證土表不粘結,不用擔心水多了悶死或者土太重壓死崽崽,而且加水一次撐半個月絕對是沒問題的。熊貓王卷殼蟲(Cubaris sp. 「Pandaking」)
繁殖:
鼠婦的繁殖方式是抱卵至下崽,抱卵的時候在肚子會有明顯的黃色小塊。孕母鼠婦是比較脆弱的,不建議把玩太多。每個品種有不同的繁殖偏好,可能會在某個適合的季節突然大量繁殖,據說有的品種還會蓄集雄蟲的小蝌蚪,等量夠了才開始繁殖。所以穩妥來說,入手一個品種一組10隻起步,一對繁殖那就只能看運氣到不到位了。根據品種不同,繁殖速度也不同,繁殖速度快的品種2-3個月一胎,慢的一年只繁殖一次也有,一胎產崽8-40隻左右的區間都有,一般詢問出售者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關於雄雌的區分,部分P屬的鼠婦能通過尾巴長短分辨,長的是公,短的是母,但這個方法顯然不是那麼通用。所以鼠婦雌雄的分辨算是個難題,畢竟體型也太小了。另外,據說酸性的環境會抑制鼠婦的繁殖,甚至某些原產地為高原地區的品種還需要適合的氣壓,至此,鼠婦的繁殖正式被納入玄學範疇。
![]()
法國四紋鼠婦(Armadillidium gestroi )學術上指的是 Armadillidae 科,因為拉丁文名A開頭,所以簡稱A屬,中文譯卷甲蟲。在口頭交流上(商家標註方式上), A屬也稱為球鼠婦,像小丑球鼠婦、糖果球鼠婦等等都歸類為A屬。外觀上大致特點就是可以捲成一個小球,而且不捲成球的時候呈現一個半圓柱體的型態。小丑球鼠婦(Armadillidium klugii"Montenegro")學術上指的是 Porcellionidae 科下的 Porcellio 屬。學術上「鼠婦」一詞特指的是我們常說的P屬,可分為Porcellio Laevis(光滑鼠婦)、Procellio Scaber(粗糙鼠婦)、Porcellio Gigliotosi(巨型鼠婦)等。在口頭交流上(商家標註方式上) ,沒法捲成球的鼠婦品種都被歸為P屬,像多霜蠟鼠婦、奶牛鼠婦等等都被稱為P屬鼠婦。
![]()
糖果卷甲蟲(Armadillidium vulgare 'albino')學術上指的是 Cubaris(古巴蟲屬),隸屬於Armadillidae科,和A屬一樣也能捲成球。雖然學術上隸屬於A屬(Armadillidae科),但由於C屬是寵物鼠婦中的顏值擔當,並且具有一些與A屬不同的外觀特性,為了便於交流,在口頭交流上(商家標註方式上) 通常被劃分到一個獨立的位置。
外觀辨別的話,在正面看不捲成球的狀態下,通常呈現一個Ω形,比A屬多了一個優雅的裙邊,基本都價值不菲,是鼠婦圈貴族的象徵。魔法藥水鼠婦(Armadillidium vulgare 'magic potion' )因為鼠婦在崽崽狀態都是白色的,和成體顏色不同,也沒法分辨品種,等到發育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上色,體色開始趨近成體,這個時候的個體就被成為發色苗。
顧名思義,就是還沒完全成熟,大致相當於人類的15-18歲狀態,其實部分個體已經可以開始繁殖了,各方面和成體區別不是那麼大。
完成成熟的個體,但其實鼠婦在成體以後還是可以繼續蛻皮長大的,值得一提的是,鼠婦的蛻殼都是一半一半地蛻,所以不要以為半截身子顏色不同的是什麼變異個體。比如熊貓王鼠婦 (Cubaris sp. "Panda king")中的sp指的就是未定種,屬於新發現的品種,所以「熊貓王」這個名字就屬於俗稱。當然也是有很多例外的,比如愛琴海寬型鼠婦(Porcellio werneri)生長就很緩慢,只能具體品種具體分析。法國斑馬球鼠婦(Armadillidium maculatum)個人認為鼠婦的活潑程度還是很影響飼養體驗的,比如C屬的熊貓王鼠婦 (Cubaris sp."Panda king"),由於偏好潛土的習性,大多數時候就和養了一盒子土差不多。而我飼養的P屬塞維亞鼠婦(Procellio sp. "sevilla")雖然顏色不算出彩,但是滿盒子跑的樣子也很得人歡心。當然也有很多人飼養寵物鼠婦只是作為飼料,這裡首推委瑞內拉侏儒鼠婦。體型小,繁殖快,適合蛙類、蠑螈類。飼養寵物鼠婦的好處很多,它們不怎麼佔地方,弄點苔蘚造個景可以當作一個桌面擺件,爬來爬去的也很治癒。而且寵物鼠婦的飼養還是很適合現代忙碌的社會的,無論是忙碌的在校學生還是上班族,只需要定期添加枯葉和蛋白質,基本一周甚至兩周打理一次完全沒問題。
有趣的是,鼠婦並不是蟲子。它們實際上是甲殼綱動物,而不是昆蟲。它們與龍蝦、螃蟹和小蝦的關係比與甲蟲或蝴蝶的關係更為親密。根據肯塔基大學昆蟲學研究所的說法,它們是唯一能夠適應完全在陸地上生活的甲殼綱動物。
From:柚子的爬房(ID:xu17751687649)
Author:柚子
Editor :rl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