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網際網路新型傳銷騙局 數萬投資者39億資金或血本無歸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身陷網際網路新型傳銷騙局 數萬投資者39億資金或血本無歸

摘要

【身陷網際網路新型傳銷騙局 數萬投資者39億資金或血本無歸】近日,眾多投資者向華夏財富君反映,他們陷入了一個網際網路傳銷騙局,投資給一家名為上海悠唐網絡科技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悠唐」)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資金,變成了「遊戲幣」無法提出,投資者多次維權無果,目前該公司位於上海世博園盧森堡館、義大利館的辦公地也已人去樓空,而涉及其中的數十萬投資者的高達39億資金則有可能血本無歸。(華夏時報)

  近日,眾多投資者向華夏財富君反映,他們陷入了一個網際網路傳銷騙局,投資給一家名為上海悠唐網絡科技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悠唐」)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資金,變成了「遊戲幣」無法提出,投資者多次維權無果,目前該公司位於上海世博園盧森堡館、義大利館的辦公地也已人去樓空,而涉及其中的數十萬投資者的高達39億資金則有可能血本無歸。

  拙劣的騙局

  浙江嘉興的投資者張斌告訴華夏財富君,他和家人已經先後投資200多萬,申購上海悠唐的所謂「糖卡」,非但沒有獲得公司宣傳的高額投資回報,現在連本金都無法贖回。

  華夏財富君查閱上海悠唐的資料發現,這家成立於2014年9月19日的上海悠唐,名義上是一家網絡科技公司。2017年3月,上海悠唐將相關業務網站轉讓給成都的關聯公司,然後將糖卡單位由「元」變為「糖」,將糖卡轉入遊戲平臺,拒絕用戶提現,直接將用戶的有價資產變為毫無價值可言的類似遊戲幣的「會員憑證」。

  華夏財富君可以查詢到的資料顯示,上海悠唐和成都悠唐公司法人代表為同一個人,而且業務覆蓋面不僅是糖卡和遊戲,還包括電商、P2P、悠唐工廠、新媒體、有糖APP市場、020等等。但仔細查看這些天使輪融資項目,就會發現一些端倪。

  其中大多數項目未註冊公司,僅有的註冊公司的項目分別是黑晶搏擊(西安黑晶健身服務有限公司)、TailorX(上海頂順線藝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非常果嶺(上海非常果嶺科技有限公司)、U呼(成都光軸科技有限公司)、玩具邦(上海漾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據統計這幾個創業項目已經總共融資1.4億。而這些公司中,有4個公司的法人代表和上海及成都悠唐為同一個人。

  至於這些公司的具體業務,多位投資者則告訴華夏財富君,上海悠唐的投資者最初是通過註冊其公司的帳戶在網上看廣告的同時吸引更多的用戶看廣告的方式獲得糖卡,公司將糖卡對應的現金打入註冊用戶的支付寶帳戶的方式獲取回報。

  但是,在公司的運作下,糖卡作為一種可以直接兌換現金的有價證券,同時還具有升值潛力,其最初發放的時候是10元一張,最高時候漲到30元一張。

  上海悠唐則利用用戶急切賺錢的心理,允許用戶出錢認購糖卡,並且可以炒作買賣。用戶擁有的糖卡越多,賺錢也越多。為了得到更多的糖卡,註冊用戶可以通過投入更多資金並發展下線,晉級成為體系內百夫長到國王在內的不同層級的投資者,進而獲得更多糖卡、賺取更多利潤。

  就是這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傳銷騙局,在高額投資回報的遮掩下,讓眾多投資者沉迷其中。

  高額回報吸引投資者

  那麼,到底是多高的利益回報讓這些用戶願意掏出真金白銀去做如此虛無縹緲的業務和認購糖卡?

  來自江蘇的投資者陳瀟告訴華夏財富君,按照上海悠唐內部的投資核算方法,每張糖卡定價20元,如果投資10000元,擁有500張糖卡,每月就能獲利800元,一年就能獲利9600元,年化收益為96%。如果投資100萬,每月就能獲利8萬元,年收益達到96萬元。

  據投資者透露,這家公司最瘋狂的一天是在2016年12月25日,發行了9000萬張糖卡,發行價為20元每張,以賓利車等獎品為誘餌,使得會員充值達到18億,還有很多悠唐員工也參與充值申購,最高申購的投資者竟然高達千萬元。

  其後,形勢急轉直下, 2017年1月,上海悠唐對投資者宣稱暫停提現,不僅收益無法提現,包括充值的人民幣沒有申購的、P2P放貸等業務本金也沒法提現。2017年3月,部分會員陸續趕到上海悠唐公司所在地上海世博園盧森堡館、義大利館進行維權。

  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每個人都知道,動輒投資幾十萬的所謂糖卡投資者,更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為什麼還會受騙呢?不止一位投資者告訴華夏財富君,他們其實知道這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騙局,巨額利潤誘惑之下,他們就是認為自己不會成為最後一棒。

  「以網絡科技之名,行詐騙之實,處心積慮設套兩年,上海悠唐非法集資詐騙數十億的事件性質確實惡劣;但是投資者就完全無辜嗎?也不見得,恐怕很多投資者就是衝著那一把僥倖心理才會衝進去玩糖卡遊戲的。」12月7日,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一位教授分析指出。即使在接受採訪時,也有一些投資者坦言,是因為自身的貪婪才陷身這場無法自拔的陷阱之中,懊悔不已。

  在這個事件中,讓華夏財富君感嘆的是,騙子公司的騙術說不上高明,很多投資者甚至明知這一事件就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但是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人性的貪婪給了他們迷之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騙局敗露之前獲利脫身。但是,蒼天饒過誰。

  涉嫌多種金融違法行為

  以虛無的業務創造虛無的糖卡,然後將糖卡再轉變為遊戲幣,加上傳銷的架構,在律師眼中,這無疑是一種性質非常嚴重的金融詐騙行為。

  「上海悠唐在從事糖卡交易過程中涉及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按照規定應當獲得第三方支付資質及審批,但它沒有相關資質,屬於擅自經營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根據金融監管部門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3條規定,非金融機構提供支付服務,應當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成為支付機構,但上海悠唐顯然無相關資質。」12月6日,上海一位受理這一案件的律師如此告訴華夏財富君。

  投資者提供給華夏財富君的材料顯示,上海悠唐的註冊用戶充值到其設立的網站平臺有糖網後,用戶資金就已經進入了上海悠唐和成都悠唐的銀行、支付寶帳戶。有糖網為每個用戶設立了一個帳戶,每個用戶的帳戶又分為餘額帳戶、收益帳戶、遊戲帳戶等帳戶。用戶實際消費後相應資金轉入第三方或者上海悠唐、成都悠唐帳戶等資金流轉的情況,但是這些結算行為實際上並不是通過銀行或者支付寶進行,而是在有糖網內部系統進行,在上海悠唐、成都悠唐的帳戶內進行。

  這位律師也表示,根據我國《刑法》第179條的規定,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擅自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的,構成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根據糖卡的發行、交易模式而言,糖卡屬於類股票金融產品,糖卡發行的人數明顯超過200人,上海悠唐的行為涉嫌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

(責任編輯:DF353)

相關焦點

  • 國內170個「資金盤」騙局 千萬不要去碰!
    36:  德善DS99互助1.2%,2天兩本帶利  37:  NB互助社區3%,5萬  38:  沃得財富互助社區10% ,1000-3萬  39:    31、緣來一家  打著網際網路+o2o的旗號,幹著非法集資和傳銷的勾當,就是個商城返利的模式而已,目前操盤手已經被警方全國通緝中。  32、德莊金融理財  網絡P2P模式,但本質就是個非法集資和傳銷項目,專門欺騙一些大叔大媽們。
  • 重要預警: 400多個資金盤全是騙局!數百萬人已傾家蕩產...
    這個乞丐的名字叫「資金盤」!資金盤的結果:進場早的也許能回本或者賺點小錢,進場晚的就血本無歸了,既傷錢脈又傷人脈。,涉及90餘萬人;昆明泛亞,號稱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涉及22萬人,430億資金追討無門;上海中晉,至案發時,未兌付金額達52億元,涉及投資者1.28萬餘名;上海快鹿,截至2015年2月,僅快鹿旗下東虹橋小貸共發放貸款萬餘筆,累計金額近160億元;金鹿財行在2015年累計從28540名投資者處募集投資159億元
  • 幾百萬人血本無歸!龍愛量子騙局內幕!
    做網際網路金融投資的,如果不關注金融,你將會永遠是虧錢的命,因為你賺錢的速度很難趕上資本遊戲的速度。大家好我是老樹,從事網際網路投資幾年時間,對各種網際網路金融投資項目略有研究,希望我的分享能對你投資起到點幫助。那麼,林躍慶和他主導的龍愛量子究竟是如何讓237萬會員身陷騙局的呢?林躍慶何許人也?
  • 「警惕」這些傳銷騙局,千萬要當心!
    上海快鹿截至2015年2月,僅快鹿旗下東虹橋小貸共發放貸款萬餘筆,累計金額近160億元;金鹿財行在2015年累計從28540名投資者處募集投資159億元。>南京天策金糧龍愛量子打著量子科技的噱頭進行的新型傳銷詐騙,稍微有點理科常識的人都知道龍愛量子的產品和量子科技無關。
  • 8月份最新匯總幾百個崩盤跑路和即將出事的項目騙局
    38.運通財富夢想交流群,時間是4月11號開始到5月1號封群跑路,血本無歸 39.雷達幣錢包買的RBC雷貓積分不能交易了!從70元跌到幾分錢,現在雷達幣錢包裡交易打不開。 40.貝尼特錢包Benet token。7月份搞一場活動。充值7000贈送7000。
  • 揭秘傳銷式數字貨幣騙局 利用「維卡幣」詐騙150億元
    層級有140多個,涉案金額150億元左右 經查明,該案所涉「維卡幣」網絡傳銷組織及營銷模式是由德國籍總頭目魯某組織建立。該案為涉及巨額資金外流的新型網絡傳銷案件,涉及全國20多個省(市)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及境外國家。
  • 千萬要注意,沾上就血本無歸
    昆 明 泛 亞號稱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涉及22萬人,430億資金追討無門。上 海 中 晉至案發時,未兌付金額達52億元,涉及投資者1.28萬餘名。2最泛濫的騙局微商傳銷,微微我心,層層分明,例如:湖北鹹寧「雲在指尖」湖南安化黑茶傳銷南京天策金糧龍愛量子打著量子科技的噱頭進行的新型傳銷詐騙,稍微有點理科常識的人都知道龍愛量子的產品和量子科技無關
  • 這些都是傳銷!公安部最新名單出爐...
    河南許昌「誠信買賣寶」案,網絡傳銷,涉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註冊會員80餘萬個、涉案金額200億餘元;山東蒙陰「南京國通」案、湖北京山「南京國通」案,涉案人員51萬餘人,涉案金額1.4億元;吉林長春「中山盛仕銘」案,從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16日,該公司在吉林省共發展會員5387人,獲得收入共計34229900元;安徽合肥「雲夢生活
  • 這些都是傳銷,公安部最新名單出爐,沾上血本無歸!
    傳銷是社會的毒瘤 雖然傳銷的模式並不複雜 但普通人往往難以辨別 為了避免大家上當受騙 小編根據權威內容 整理了以下涉及傳銷的名單
  • 號稱日收益2.8%的IAC 是金融創新還是傳銷騙局?
    IAC的「蟻群傳播」是創新還是傳銷來源:北京商報在MMM互助騙局之後,各類互助龐氏騙局層出不窮。近日,北京商報記者關注到,號稱首創「蟻群傳播」模式的IAC騙局在社交圈廣泛傳播。記者調查發現,IAC日收益高達2.8%,並採取交會費和拉人頭的方式吸收資金。由於近期IAC騙局被曝光,該模式將更名為ADC,並藉助虛擬貨幣的新外衣,重新上線。
  • 「Plus Token」網絡傳銷案,涉案超500億元!
    數字貨幣傳銷究竟有何不同?傳銷團夥何以能在一年多時間匯聚起相當於500多億元的數字貨幣?犯罪嫌疑人能通過區塊鏈技術逃避法律制裁嗎?「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1驚人!數字貨幣網絡傳銷案值超500億元人民幣7月3日,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鹽城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支隊長梅繼軍介紹,2019年初,鹽城市公安局發現「Plus Token」平臺涉嫌從事網際網路傳銷犯罪,隨即成立專案組進行偵查。
  • (附34個傳銷組織名單)
    10月26日,同心縣公安局對楊某某進行訊問,楊某某對其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供認不諱。2017年4月以來,深圳電視臺、海南電視臺、《法制日報》等多家媒體或單位先後曝出「龍愛量子」涉嫌傳銷。《齊魯晚報》指出,近年來,網際網路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傳銷理財龐氏騙局,深圳的「龍愛量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 警惕「utoken」資金盤對接「Wotoken」騙局欲強勢「割韭菜」
    近日,「Wotoken」資金盤崩盤,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Wotoken」因涉嫌犯罪上海、鹽城、深圳、襄陽等地的警方均介入調查。其中,鹽城、上海已經立案調查,鹽城警方以涉嫌傳銷已經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
  • 又一龐氏騙局突然崩塌!千萬要注意!警方再次提醒,這些都...
    昆 明 泛 亞號稱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涉及22萬人,430億資金追討無門。上 海 中 晉至案發時,未兌付金額達52億元,涉及投資者1.28萬餘名。2最泛濫的騙局微商傳銷,微微我心,層層分明,例如:湖北鹹寧「雲在指尖」湖南安化黑茶傳銷南京天策金糧龍愛量子打著量子科技的噱頭進行的新型傳銷詐騙,稍微有點理科常識的人都知道龍愛量子的產品和量子科技無關。目前已被深圳公安局查封,深圳電視臺曝光。
  • 警惕「量子」傳銷騙局層出不窮!重慶破獲億元「量子」傳銷大案
    近年來,市場上也出現了炒作「量子科技」概念的各種「偽創新」產品,更甚者打著「量子科技」的概念進行傳銷和非法集資活動。近日,重慶市長壽區市場監管局聯手墊江縣市場監管局,採取輪班蹲守、跨區調查、夜間突襲等方式,也成功打掉了一個以銷售量子醫學產品為噱頭的傳銷組織。據調查,該組織發展會員9700餘人,涉案資金近1億元。
  • 外匯投資騙局:深挖IGOFX與PTFX普頓內幕,看清資金盤套路!
    IGOFX投資者發現,該平臺上的「止損線」形同虛設,所有投資者帳戶全線爆倉。 低門檻、高收益,拉人頭的盈利模式 IGOFX的套路其實很簡單,就是典型的資金盤。
  • 「MBI」傳銷案發起全國集群作戰 「MFC」平臺末日即將到來
    公開資料顯示:馬來西亞恩必愛集團(MBI集團)以遊戲理財MFC為幌子,其運營模式符合龐氏騙局中的拉人頭,投錢,發展下線等特徵,被公安、工商等部門定性為傳銷。 2017年,創始人張譽發在馬來西亞當地取締MBI集團金字塔傳銷行動中,有90多個戶頭、過億資金被凍結,張譽發本人也被警方扣押多日。在國內,關於「MBI」的判決早有先例。
  • 央視曝光國內最全騙局名單!美國的華人都被騙了
    在短短3個月內吸納會員多達13萬,瘋狂收取傳銷資金近20億人民幣的傳銷組織。  發起人身在美國,但傳銷市場則主要中國大陸,內地骨幹分子多大60餘人。幸運的,8月8日,「萬福幣」發起人劉寧和其助理孟洋在臺灣臺北桃園機場落網,並被移交至中國公安部獵狐行動小組。  警方和劉寧(右二)、孟洋(左二)在機場。
  • 警方重拳出擊「區塊鏈」圈錢騙局風險!
    然而,和炒作財富深度掛鈎,也讓區塊鏈逐漸變成了傳銷組織、龐氏騙局加以利用的工具。前不久,廣州市天河區警方以涉嫌詐騙罪刑事拘留了三名涉及光錐LCC的人員。LCC及其衍生的多種「數字貨幣」投資者約為5至8萬人,涉及的資金總額可能高達49億元。「老套路」披上區塊鏈的「新馬甲」,立刻就成為了實現「財務自由」的捷徑,而這其實只是一個騙局。
  • 細數「假北鬥」傳銷騙局碰瓷套路……
    但是,最近幾年以來,很多傳銷騙局卻紛紛碰瓷「北鬥概念」,比如北鬥手機、北鬥網格、北鬥股權等等,層出不窮,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因此上當受騙。在本文中,就來次深度掃盲,逐一盤點那些碰瓷「北鬥」的傳銷沙雕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