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宇宙大爆炸,138億年前的最初3分鐘到底發生了什麼?

2021-01-21 伊人私房話

來自:宇宙探索(ID: yzdaquan)

宇宙學的沉思

人類自古以來就渴望認識宇宙的起源。也許沒有哪個問題像這樣超越文化和時代分隔,它喚起祖先的想像,也引發今天宇宙學家的沉思。

人口渴望解釋為什麼會有一個宇宙,它是如何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它是怎麼演化的?今天人們接受的宇宙學理論,認為宇宙在最初的瞬間經歷過最極端的條件:巨大的能量、極高的溫度和極大的密度。我們的宇宙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真的是這樣嗎?

宇宙大爆炸的理論起源於愛因斯坦完成廣義相對論的15年後。弗裡德曼發現了宇宙從一個無限壓縮的狀態爆炸出來的,而且現在仍然處於爆炸引起的膨脹中。5年以後,哈勃望遠鏡通過觀察了幾十個星系,證實了宇宙仍然處於膨脹之中。

讓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宇宙大爆炸的過程

宇宙大爆炸後的10的負43次方秒,普朗克時間形成,宇宙的三維空間形成,其餘的維度還保持在原來的普朗克尺度裡。

隨後時間膨脹、冷卻、溫度下降,大約十萬分之一秒後,夸克可以三個成團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質子和中子。

百分子一秒後,周期表裡最輕的一些元素的核也夠條件從冷卻的粒子等粒子體重凝結出來。

接下來3分鐘裡,宇宙逐漸冷卻到10億開,出現最多的核是氫和氦,還有一些鋰。這就是所謂的原始核合成時期。

接下來幾十萬年,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宇宙繼續膨脹、溫度繼續冷卻。當溫度降低到幾千開時,電子流慢慢流向原子核,原子核捕捉了它們,第一次形成了電中性的原子。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大體上說,這一刻開始,宇宙變得透明了。宇宙充滿了帶點的等離子體,有的帶正電,如原子核,有的帶負電,如電子。只與帶電體發生相互作用的光子,落在深深的帶電粒子的汪洋裡,不停歇地碰撞擠壓,要麼被偏轉,要麼被吸收,慢慢地宇宙開始從混濁變得清晰。

約10億年以後,宇宙的基本從沸騰的爆炸狀態安靜下來,星系、恆星和行星終於開始一個個從原初元素的引力束縛堆裡產生出來。

在大爆炸138億年後的今天,我們也來了,在驚嘆宇宙壯麗的同時,也驚訝我們自己能一點點從樹立起一個合理的而且經得起實驗檢驗的宇宙起源理論。

大爆炸理論看似精確和嚴密,但是還是有些問題有待解決,比如為什麼宇宙的空間溫度都是相同的,相隔如此遙遠的空間區域中沒有辦法實現能量傳遞和交換,解釋不了為什麼它們具有完全相同的溫度。物理學家把這個解釋不了宇宙大範圍的溫度均勻性的問題稱之為:視界問題。視界問題的本質是,為了讓宇宙中任意兩個遙遠距離的區域靠近,我們必須回到時間的開始。而且物理學家們發現,現在宇宙正處於暴脹之中,形成了暴脹的宇宙學模型。

暴脹宇宙一種更新版的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非常年幼時,曾經過一個暴脹階段。地點不同,溫度會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只考慮初期宇宙中極小的一塊區域,則可以認為這個小區域具有均勻的溫度。如此小的一塊區域,在它還來不及非均勻化的一瞬間如果就急劇膨脹為很大的宇宙的話,那麼在這個宇宙中的溫度自然也就是基本均勻的。按照這種思路,那麼,在現在的宇宙中觀測到來自宇宙一切方向的背景輻射所對應的溫度基本一致,也就不足為怪。

不管是標準的大爆炸理論還是暴脹的宇宙理論,我們都沒辦法解釋事物到底是怎麼開始的,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的宇宙學理論是否合理。關於弦理論和M理論,我們今天的認識還非常膚淺,不能決定一個「包羅萬象」的理論,也不能決定它自己的宇宙學初始條件。當然也就不能把它提到物理學定律的高度。我們還將繼續探尋宇宙的終極理論到底是什麼。我們的宇宙有可能是一個巨大天空的一個小部分,汪洋大海宇宙島中的一個,因此也有科學家提出多重宇宙的概念,但是多重宇宙的假設至少可以讓我們更加寧靜,別總想著去解釋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更激進的思想來自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斯莫林,他提出每一個黑洞都是一粒新宇宙的種子,新宇宙從種子爆發出來,但永遠藏在黑洞視界的背後。

但是不管怎樣,引力的量子理論經過超弦理論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信心和希望,我們相信,經歷千辛萬苦之後,我們一定能帶著某些最深沉的問題的答案,重新走出來。

宇宙的統一理論存在嗎?

百年之後,超弦理論,或者說現在的M理論會發展到什麼樣子,我們現在無從得知。也許那時候,我們會發現超弦理論只是我們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未來我們還會遇到更多從未見過的思想和概念。

前面我們講到,第二次超弦革命給整個物理學世界帶來了巨大的震撼,但是多數弦理論家認為,我們還需要經歷第三次、第四次那樣的理論革命,才能徹底解放弦理論的力量,確立它終極理論的地位。今天的內容,讓我們將把目光投向弦理論的未來。

過去百年裡,我們明白了一個大道理,那就是物理學定律總聯繫著對稱性。狹義相對論的基礎是相對性原理所賦予的對稱性——即常速運動的觀測者之間的對稱性。表現在廣義相對論的引力的基礎是等效原理——相對性原理向所有觀測者(不論他們的運動狀態有多複雜的推廣)。另外,強力、弱力和電磁力的基礎是更加抽象的規範對稱性。

等效原理帶來了廣義相獨立,規範對稱引出了引力以為的三種力,那麼弦理論本身是不是有更大原理的比如結果呢?當我們展望弦理論的下一個階段時,我們的目標變成了去尋找那個「能不可避免地帶來一切」的原理,整個理論都必然從它那裡噴湧而出。

時間和空間是什麼?

我們在前面大量使用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也提出了宇宙是10維空間加上1維時間的11維的。空間和時間是不可分割的,它們為什麼會交織在一起?因為物體在空間的運動會影響它的時間歷程。牛頓認為時間和空間是構成宇宙的永恆不變的元素。但也有科學家提出質疑,他們聲稱,空間和時間不過是為了方便概況宇宙中的物體與事件間的關係的記錄本而已。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拋棄了絕對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後來的弦理論提出,引力子這個最小的引力單元是一種特別的振動模式的弦。正如電磁場由無數光子組成一樣,引力場由無數引力子組成,也就說,無數跟弦在像引力子模式那樣振動。另外,引力場鎖在彎曲的時空結構裡,所以,我們自然要將時空結構本身與大量經歷著相同序列的引力子振動模式的弦等同起來。簡而言之,弦編織了宇宙的時間和空間結構。

在我們以前討論過的弦理論的特徵中,下面3個也許是最重要、最應該牢記的。

第一,引力和量子力學是宇宙如何表現的最主要內容,任何一個可能的統一理論都必須包括它們。弦理論實現了這一點。

第二,通過物理學家在過去100年的研究,還揭示了其他的重要思想——許多都被實驗證實了——它們對我們認識宇宙起著關鍵作用。舉幾個例子,這些思想包括,自旋、物質粒子的族結構、信使粒子、規範對稱、等效原理、對稱破缺和超對稱性,等等。所有這些概念都自然出現在弦理論中。

第三,在傳統理論如標準模型中,有19個可以調整的參數來保證理論與實驗測量的一致。弦理論則不同,它沒有可調的參數。從原則上講,它蘊含的一切都是完全確定的——它們應該提供絕不含糊的檢驗,以判別理論是對還是錯。

在未來10年,我們可以樂觀地期待,在日內瓦的巨型量子對撞機投入運行之前,弦理論的認識會取得巨大的發展,能在發現超對稱夥伴粒子之前做出一些關於它的具體預言。那麼證實那些預言將是科學史上不朽的篇章。

我們能解釋一切宇宙的規律嗎?

愛因斯坦很多年前提出:宇宙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它是可以理解的。

在飛速進步的時代,動人的發現很容易使我們盲目地信任自己對宇宙的理解力,但理解力或許真的有它的盡頭,也許我們需要接受,當我們達到宇宙最深層的科學認知後,宇宙依然有一些我們不能解釋的事情,也許那個解釋宇宙的終極理論永遠也不會出現。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我們宇宙的大爆炸-138億年前的故事
    諸如這樣的大尺度結構,讓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宇宙正在膨脹。這意味著,越是追溯到過去的宇宙,尺度越小。可以想見,在遙遠的過去的某一點,一切都源於一個空間和時間的單個點,普遍被稱為「奇點」。
  • 宇宙大爆炸的最初3分鐘都發生了什麼? 徹底顛覆人類的傳統認知!
    不可思議的是,宇宙大爆炸最初的幾分鐘所發生的宇宙事件,遠遠超過了之後137億年的所有事件總和,那短短的幾分鐘也遠遠超出了人類對宇宙起源的認知程度!10^- 35 秒,大統一作用力崩解成四種宇宙基本作用力。10^- 3 秒,夸克開始凝聚在一起,宇宙質子中子出現了,但溫度仍然高達10^14度。3分鐘,質子與中子開始凝聚,形成原子核。
  • 如果站在宇宙邊緣,能看見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嗎?
    按照目前的主流宇宙學理論,我們的宇宙有一個時間開端,距今已有138億年。當時,一個無窮小的時空奇點發生大爆炸,由此創生出時間和空間,並產生了宇宙中的所有能量和物質。另一方面,我們能夠看到宇宙中的各種天體和宇宙事件,是因為那些光傳播到地球上,被我們的眼睛或者天文望遠鏡接收到。光在真空中始終以恆定的速度傳播,我們接收到距離越遠的光,也就看到了時間上越久遠的宇宙。
  • 科學家認為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那宇宙大爆炸前有什麼
    1946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確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40億年前。現在,科學家經過精確地計算,宇宙起源於138.2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了解了宇宙大爆炸後,很多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既然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那麼在宇宙大爆炸前的有什麼呢?」說起宇宙的起源,我覺得就像是去影院看電影一樣。
  • 若把宇宙138億光年發生的事情,壓縮在一天完成,人類在第幾分鐘
    138億年對於人類來說,實在是太漫長了。畢竟在宇宙誕生之前,宇宙中什麼都沒有,太陽系的出現也不過是46億年前的事情。而人類的出現則要更加不值一提了,畢竟相較於地球上的時間而言,人類出現的時間都是非常靠後的。
  • 那能證明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
    這個雪花的來歷並不簡單,在美國宇航局(NASA)官網上刊載的一篇文章指出,老式電視機的雪花竟然可以證明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我們小時候都曾見證過。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關於宇宙大爆炸,要從愛因斯坦說起。1915年,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這是比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適用範圍更加廣泛的引力理論。
  • 3分鐘看完138億年宇宙簡史,2分鐘了解下宇宙末日!
    現代天文學認為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這已經從多方的觀測證明了這一點。但對於這場大爆炸發生的詳細過程和宇宙的未來發展也許並不十分清楚,本文就用5分鐘的時間,將從宇宙大爆炸到現在以及未來做個簡單的描述,讓大家容易理解!
  • 宇宙大爆炸只過去了138億年,為何直徑達到了930億光年?
    我們知道,宇宙起源來自於138億年前的一個奇點爆炸。在大爆炸發生後,宇宙不斷地膨脹,最終變成了今天的模樣。宇宙目前的半徑範圍應該是138億光年才對,既然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科學家們又是如何觀測到465億光年半徑宇宙的呢?難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錯誤的?
  • 宇宙大爆炸只過去了138億年,為何直徑達到了930億光年?
    我們知道,宇宙起源來自於138億年前的一個奇點爆炸。在大爆炸發生後,宇宙不斷地膨脹,最終變成了今天的模樣。宇宙目前的半徑範圍應該是138億光年才對,既然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科學家們又是如何觀測到465億光年半徑宇宙的呢?難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錯誤的?
  • 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在這之前還有別的宇宙嗎?
    其實關於宇宙起源的終極思考由來已久,幾千年來什麼樣子的答案都有。當然,也會有人去思考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這個宇宙之前還有沒有一個宇宙? 這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真的有點宗教裡那種輪迴的味道,那在科學領域當中,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那麼大爆炸之前又是什麼?
    假設宇宙大爆炸模型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沿著時間的反方向行進,就會發現我們宇宙在138億年前是一個無限小的點,稱之為宇宙奇點,時間和空間在這裡似乎都消失了,人類的想像力也在這裡終結,我們無法直接想像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場景。
  •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那麼大爆炸之前又是什麼?
    加速膨脹的宇宙正好可以修正愛因斯坦認為的穩態宇宙模型,因為愛因斯坦認為的穩態宇宙,在引力作用下是不可能實現平衡的,為了解釋宇宙膨脹,科學家又引入暗能量和暗物質的概念。假設宇宙大爆炸模型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沿著時間的反方向行進,就會發現我們宇宙在138億年前是一個無限小的點,稱之為宇宙奇點,時間和空間在這裡似乎都消失了,人類的想像力也在這裡終結,我們無法直接想像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場景。
  • 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科學家對早期宇宙已經有了很好的認識,這就是我們熟知並廣為接受的大爆炸理論。在這個模型中,很久以前的宇宙比現在小得多,熱得多,密度也大得多。在138億年前的早期宇宙中,構成我們今天所有一切的元素都是在大約12分鐘內形成的。
  • 宇宙誕生138億年後,還能找到大爆炸的奇點位置在哪裡嗎?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們的宇宙似乎沒有一個絕對靜止的參考點,所有的天體都在運動中,不是自轉就是公轉,或者公轉的同時又繞著另一個更大的天體公轉,最後漫無目的的朝著一個永遠都到不了地方運動……問題來了,那個138.2億年前誕生宇宙的爆心到底在哪呢?
  • 宇宙誕生138億年後,還能找到大爆炸的奇點位置在哪裡嗎?
    宇宙誕生於一場大爆炸,這是現代天文對宇宙來歷的一個解釋,而宇宙的中心則是一個絕對參考系的存在,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的所有物質都來自於這個點,從理論上來解釋,它就是整個宇宙的爆心,那麼請問它在哪裡?問題來了,那個138.2億年前誕生宇宙的爆心到底在哪呢?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下這個爆炸到底是什麼意思?
  • 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在宇宙誕生之前,世界是什麼樣的?
    Λ-CDM模型,這個模型的前身是宇宙大爆炸模型。按照最近的探測器的觀測,以及理論模型的推算,如今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那麼很多人就會疑惑:138億年前誕生的宇宙,那麼138億年以前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古代中國的宇宙觀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了宇宙觀,說白了就是宇宙到底是什麼?
  • 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在宇宙誕生之前,世界是什麼樣的?
    ,這個模型如今叫做Λ-CDM模型,這個模型的前身是宇宙大爆炸模型。按照最近的探測器的觀測,以及理論模型的推算,如今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那麼很多人就會疑惑:138億年前誕生的宇宙,那麼138億年以前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古代中國的宇宙觀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了宇宙觀,說白了就是宇宙到底是什麼?在距今2000多年前,中國的古代先哲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 138億年前大爆炸誕生宇宙?科學家稱完全錯誤,人類全糊塗了!
    大約138億年前,一次大爆炸產生了極其炎熱和緻密的中子和電子海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粒子開始結合在一起,最終產生了一個原子-氫原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不透明的浩瀚開始冷卻、膨脹、變得透明,成為我們今天存在的宇宙。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
  • 138億年前宇宙如何誕生?大爆炸理論被指錯誤,人類全糊塗了!
    大約138億年前,一次大爆炸產生了極其炎熱和緻密的中子和電子海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不透明的浩瀚開始冷卻、膨脹、變得透明,成為我們今天存在的宇宙。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但是在1月8日,諾貝爾獎獲得者、天文學家埃裡克·勒納認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完全錯誤的。
  • 愛因斯坦說光速不可超越,宇宙138億年,為何能膨脹出930億光年?
    都說宇宙廣袤達到了138億光年,光從如此遙遠的地方到達這裡,早就過去了138億年,那麼現在那宇宙的邊緣,怎麼樣了呢?宇宙到底是什麼時候誕生的?科學家也一直想弄明白宇宙到底有多大,這事情從牛頓時代就開始折騰了,牛爵爺根據封閉空間內引力會逐漸收縮到一點,而現在的宇宙好好的,從而推測出宇宙無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