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縣作為延安市蘋果主產區,全縣95%的農民從事蘋果生產,縣上在蘋果銷售和生產上齊抓共管,借力蘋果產業後整理,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以產業賦能促進高質量發展。
冬日時節,走進洛川青怡莊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百餘名工人將4.0選果線選好的蘋果進行分揀、貼標、裝箱,這些分級分選的洛川蘋果將從這裡出發,銷往國內各大市場。
洛川青怡莊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廖林:
選果線對我們其實是幫助非常大的,因為我們現在得益於標準化的實現,市場對我們的認可度非常高,比如說黴心病的分選,糖度的測試,從源頭把控它的品質。
2018年落戶於洛川蘋果園區的青怡莊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借力「後整理」,依託線上線下模式,向全國各大市場和東南亞各國銷售洛川蘋果,增加企業效益和果農收入。同樣依靠物聯網思維把蘋果銷往全國的陝西頂端果業,這段時間的銷售也是異常火爆。
陝西頂端果業科技有限公司直播主管 趙鋒鋒:
現在每天的銷量是遞增式的增加,我們現在平均下來,大概每天可以銷售3000到4000件左右,成交總額可以達到30萬元到40萬元左右。
品牌化營銷,標準化生產。為了進一步做優洛川蘋果品牌,2018年洛川縣因地制宜,對老舊果園進行了集中改造。洛川縣永鄉鎮阿寺村果農李志浩就是村上矮化密植果園的受益者。
洛川縣永鄉鎮阿寺村果農 李志浩:
這個矮化密植園子,結的果子是糖度好,口感好,再就是節省人員的成本。2020年以來,尤其是電商銷售相當好。
近年來,洛川縣以「三變」改革為切入點,因地制宜,全力推動新型矮化蘋果栽培的適度規模化發展,在全縣蘋果種植面積難有增加的情況下,通過畝產的提升實現了蘋果產業質量效益的整體提升。截至2020年年底,洛川縣的蘋果產業綜合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品牌價值更是以687.27億元高居全國水果類榜首。
洛川縣蘋果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 張軍旗:
我們的矮化密植果園近5年來建了10萬畝,在後整理方面,我們生產出來的蘋果,都可以通過冷氣調庫儲存起來,實現周年供應。到「十四五」末,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在現有14000元的基礎上增加到20000元以上。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殷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