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優依稀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是用香皂給我們洗澡澡,不知從幾何時起,更溫和的沐浴露替代了香皂,成為洗澡時的必需品。
忙碌了一天,最讓人放鬆的莫過於睡前洗個熱水澡,沐浴露洗去的不僅是汗味,更是一身的疲憊。
提到沐浴露,豐富的泡沫映入小優腦海,泡沫源於表面活性劑。一網友嘗試用家裡的沐浴露清洗髒得看不出顏色的腳踏凳,萬萬沒想到,比洗潔精洗得還乾淨。
這完全超出了皮膚清潔的範疇,不得不讓人擔心:我們每天塗抹在肌膚上的沐浴露,真的安全嗎?
判斷一款沐浴露是否安全,主要看它的成分。一般沐浴露常見的成分主要有表面活性劑、泡沫促進劑、增稠劑、整合劑、防腐劑、香精等等。
我們在選購沐浴露時很有必要留意一下成分表,儘量避開含有致敏性、刺激性的防腐劑和表面活性劑。
01
沐浴露這些防腐劑要避開
為防止細菌滋生,沐浴露中是允許添加防腐劑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防腐劑都能安全使用。以下三類防腐劑我們一定要注意避開。
高致敏性防腐劑
防腐劑千千萬,其中甲基異噻唑啉酮(MIT)和甲基氯異噻唑啉酮(CMIT)這兩種具有很強的致敏性和刺激性,過量或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皮膚紅腫、發癢、皮炎等。
大家注意了,沐浴露中若是含有MIT或是CMIT這兩種成分,最好不要使用,尤其是易過敏的人,碰都不要碰。
甲醛釋放體防腐劑
沐浴露含有甲醛,你可能第一次聽說,它主要起到防腐的作用。雖然沐浴露國標要求甲醛含量不得超過500 mg/kg,但長期使用含有防腐劑的產品,會破壞皮膚角質層,使皮膚變得敏感且抵抗力差。
小優教大家一個辨別沐浴露中是否含有甲醛的簡便方法:如果包裝成分表上標有DMDM 乙內醯脲、季銨鹽-15、咪唑烷基脲、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等帶有「脲」的字樣,那十之八九含有甲醛,能躲多遠就躲多遠吧。
尼泊金酯類防腐劑
尼泊金酯是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的總稱。在沐浴露成分表中,若是標有羥苯甲酯、羥苯乙酯、羥苯丙酯、羥苯丁酯等「羥苯X酯」字樣,那毋庸置疑是尼泊金酯類防腐劑。
在允許的使用濃度下,短鏈尼泊金酯(羥苯甲酯、羥苯乙酯)一般認為是安全的,而長鏈尼泊金酯類(羥苯丙酯、羥苯丁酯等)應慎用。
關於尼泊金酯類防腐劑的危害,莫過於幹擾機體內正常的內分泌水平。
小優查閱資料了解到多年前英國科學家在乳癌切片中發現尼泊金酯成分,雖然到目前為止,尚未證實尼泊金酯和乳腺癌之間存在因果聯繫,但以防萬一,我們日常使用時還是儘量避免比較好。
02
慎選SLS\SLES和椰油醯胺DEA表面活性劑
我們使用沐浴露清潔皮膚,而清潔靠的就是表面活性劑。不同表面活性劑的清潔力度不同,對皮膚的刺激性也不一樣。
常用的表面活性劑有:十二烷基(醚)磷酸酯、烷基醇醚琥珀酸單酯二鈉、聚乙二醇(5)檸檬酸十二醇磺基琥珀酸二鈉、N-桂醯肌氨酸鹽等。
SLS\SLES表面活性劑
大家選購沐浴露注意要避開硫酸酯鹽類表面活性劑,比如月桂醇硫酸酯鈉(SLS)、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SLES),雖然這兩種清潔力度強,但是刺激性很大。
小優掐指一算,文章開頭那位網友用來洗凳子的沐浴露百分百含有這兩種物質。
硫酸酯鹽類表面活性劑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可能含有少量二噁烷副產物的雜質殘留。二噁烷是2B級致癌物,會蓄積體內,對我們的皮膚、眼部和呼吸系統有刺激性,大量的二噁烷對肝、腎和神經系統也會造成損害。
椰油醯胺DEA
除了警惕SLS\SLES這兩種,椰油醯胺DEA這種表面活性劑也需要注意。因為它具有中等程度的刺激性和致敏性,還可能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美國EWG給出了中度偏高的風險等級。
不過,美國化妝品成分評估專家小組認為,只要椰油醯胺DEA不包含在任何含有亞硝化劑的產品中,就不會形成致癌的亞硝胺。
此外,皂基沐浴露也儘量不要用。我們的皮膚是弱酸性質,宜用弱酸性的沐浴露。而皂基沐浴露pH值大於9,與香皂一樣呈鹼性,使得皮膚乾燥又緊繃。
大家記住了,凡是沐浴露成分裡面同時出現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三乙醇胺之類的,而且排前面,那就是皂基沐浴露,不要用!不要用!不要用!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買沐浴露習慣性掃一眼品牌和價格,很少有留意包裝上的成分。殊不知買了高風險成分的沐浴露,對自己和家人的身體造成的傷害有多大。小優建議大家收藏下下面這些成分,今後買沐浴露時好方便對照。
一般來說,洗澡時水溫設置在35℃-40℃為宜,盆浴不應超過20分鐘,淋浴控制在10分鐘以內即可,大家切記不要空腹和飽腹時洗澡,也不要使勁搓澡。
我們使用沐浴露時候,最好1-2分鐘內就衝洗掉,還有一定要仔細衝洗乾淨,以防沐浴露殘留堵塞毛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