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洗淨手,塗上護手霜,也會出現點點螢光
東南網(微博)3月9日訊(海峽都市報(微博)記者 陳燕燕 通訊員 朱玉 文/圖) 三八節期間,福州不少商店面膜熱賣。近日,一個視頻在網上被傳開:一女孩用了毒面膜,成了「螢光臉」,臉在暗處會發出綠光,導致她失戀、失業、車禍。同時,許多人買來螢光筆,來檢驗面膜、溼巾等是否含有害物質。
前日,福州第一醫院醫生通過實驗證明,螢光筆測螢光劑不靠譜。該醫院皮膚科主任李睿說,在紫外燈下,很多物質都可能發出螢光,不一定都是有害物質,護膚品是否含有螢光劑,無法單靠一支螢光筆測出來。
有螢光反應 不代表有螢光劑
7日,在醫院的一間治療室,李睿拆開4款不同產地、品牌的面膜,平鋪在黑色塑料板上,熄了燈,打開一盞伍德燈,逐一照射。她介紹,伍德燈又叫過濾紫外線燈,功能類似螢光筆,是目前皮膚科較常見的臨床診斷設備。
在伍德燈下,4款面膜都發出詭異的藍光,有的深,有的淺,確實有螢光反應。隨後,記者把面膜敷在手上,進行模擬實驗,5分鐘後摘掉面膜,在伍德燈下看見手上有一片片光粉,連放過面膜的桌子也發出片狀螢光。
「有螢光反應,不代表有螢光劑!」李睿說,螢光反應是自然界常見現象,植物帶有螢光,在提取植物精華時,無法把植物螢光分離,因此,有些天然原料也有螢光反應,如維生素E、維生素A、一些酮類的有益肌膚的天然成分,照出來也是亮亮的、藍藍的,像有螢光劑。一些外用藥(如凡士林、碘酊等),甚至洗髮水、沐浴露、肥皂的殘留物也可能發出螢光,但對人體沒什麼危害。有時,嘴角的食物殘渣也可能出現螢光。
為了證明這一點,一位護士洗淨雙手,塗了凡士林潤手霜,在伍德燈下,手上也出現點點螢光。另一位護士沒化妝,眼角、額頭、髮絲也被照出點點螢光。
只靠螢光筆 測不出螢光劑
最近,微博、微信盛傳螢光筆能檢測護膚品是否含有螢光劑。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發現,紫光手電、螢光筆等銷售火爆,價格從十幾元到數百元不等。客服表示,拿一支螢光筆照射,呈現藍光反應,就是有螢光劑。
李睿說,護膚品中是否有螢光劑,單靠一支螢光筆無法測出來。螢光劑是一種白色染料,能吸收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釋放出波長為400~500納米的紫藍色螢光。表面上看,敷完美白面膜,臉變得水嫩、白皙、光滑,一停用馬上打回原形。除了美白,螢光劑不易分解、易過敏、可能致癌。目前,在日化品中是允許使用螢光增白劑的,不過有濃度、用量等嚴格規定,它具有潛在的致癌成分,長期使用對人體有害。
(東南網(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