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拿「家傳菩薩」鑑寶,關燈後手電燈一照,專家:不想鑑定了

2020-12-05 格子道歷史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杜甫《贈花卿》

常言道:「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收藏古董。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鑑寶節目也橫空出世。一時間,無數奇珍異寶呈現在世人面前。

但是,在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出現時,也有很多贗品混入其中,搞亂人們對於古董的真實認知。然而,隨著古董、文物的不斷出現,我們所見識到的古董世界也是極其混亂。

與此同時,古董界出現了幾類人,一是真心熱愛古董,將收藏當做畢生的事業,另外一種是以謀取利益為中心,希望通過倒賣古董來獲取巨大的利潤。除此之外,還有最為特殊的一類人,他們只為知曉自己手中寶物的價值,既不為收藏,也不為謀利。

正如山西這位婦女,拿著家傳菩薩前往鑑寶節目。其結果如何?關於這尊家傳菩薩,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其實,關於這位山西婦女的一切,還要從她的家傳菩薩開始說起。

一、盲目跟風,家傳菩薩橫空出世

如今的中華大地,到處都是古玩、文物市場,越來越多的珍貴文物出現在這些市場之中。由於如今的文物市場混亂,使得鑑寶節目出現。漸漸的,很多人都將自己手裡的奇珍異寶拿到鑑寶節目中請專家評定。

這樣一來,人們手中的珍寶都會被專家給出一個大致的價值,與此同時,人們也可以了解自己手裡文物的價值。

然而,那些被評定的文物有真有假,其價值也是大大小小,不盡相同。不得不說,這也使得許多人熱愛觀看鑑寶節目,讓人們清晰的了解到鑑寶節目中驚心動魄的一幕。

在鑑寶節目盛行的如今,來自山西的一位婦女,不惜請出她的傳家之寶。她的傳家寶是在中國普遍存在的菩薩。

據悉,這位山西婦女在家裡經常看到一些鑑寶節目,她清楚的了解到鑑寶節目中的緊張刺激。於是乎,她也想帶著家裡流傳兩代的寶物前去鑑定一下,不管寶物的真假與否,最起碼她的內心深處也可以得到一個清晰的答案。

就這樣,山西婦女帶著自己的家傳菩薩前往當地的鑑寶節目之中。只見這位來自農村的普通婦女,她的樣貌樸實無華,絕不像擁有著珍貴文物的樣子。據她自己所說,她手裡的這座菩薩是她們家的傳家之寶,早幾十年前,她的父親便找能工巧匠特意雕刻而成。

一直以來,這尊菩薩一直被供奉在自己的家裡,幾乎每天,她都會為這尊菩薩上香。如今之所以拿來鑑寶節目,只是想了解父親口中家傳寶物的真正價值。

這樣看來,山西婦女帶來的家傳菩薩出自她父親之手,那麼這尊菩薩像是否真的具備價值?一時間,觀看鑑寶節目的人對此議論紛紛。

二、議論紛紛,真相讓人瞠目結舌

當時,這位山西婦女來到鑑寶節目中,專家像往常一樣問到嘉賓所帶寶物的來歷。之前的各個嘉賓,總是會詳細接受自己所帶寶物的歷史背景,但是這位山西婦女,卻把自己所帶寶物的歸為她們家族文化史的一部分。

根據這位來自山西的婦女所說,她的父親曾經在東海地區工作,無意中發現了一根六角水晶柱。當時她的父親考慮到這根水晶柱表面光滑精美,於是乎,就想把它買下來做點雕刻。

然而,由於山西婦女當時的家裡剛好缺一尊菩薩像,於是婦女的父親就請來了雕刻大師,讓大師對這一塊水晶柱進行雕刻。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一家並沒有覺得這尊菩薩材質本身有多高的價值,在他們內心深處也僅僅是對佛深信不疑。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山西婦女的父親離開人世,在之後供奉這尊菩薩的日子裡,山西婦女也逐漸感受到這尊菩薩本身的價值。與此同時,她直接產生了一種將它帶到鑑寶節目的想法,並且想要了解它的真實價值。就這樣,山西婦女懷著無比忐忑的心情來到鑑寶節目。

可是,等到所有觀眾聽完山西婦女的陳述,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片噓聲。其實也可以理解,在世人的認知中,來到鑑寶節目中的奇珍異寶,絕大多數都是有著千百年歷史的珍貴文物,而這一件只有幾十年的歷史,又何談珍貴文物?所以,在場的所有人都對山西婦女帶來的寶物議論紛紛,甚至還有人直接嘲諷山西婦女的做法。

緊接著,專家像往常一樣揭開這件寶物的神秘面紗,而在場的人們似乎並沒有往常那樣的激動。只見專家拿出一尊水晶菩薩,它的雕刻技術精美,更像是渾然天成。

就連見識無數奇珍異寶的專家看到這尊水晶菩薩像後,也不由得暗自誇贊。僅僅通過這尊佛像的外表就可以看出,雕刻師傅的技巧十分好,為世人呈現出這尊驚世駭俗的工藝品。尤其是這尊佛像的線條處理,也讓它成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隨後,專家為了讓在場的所有人親身體會到這尊佛像的魅力,便關掉了現場的燈光,拿出一個手電筒,對這尊水晶菩薩進行查看。一時間,眼前呈現出一種不可描述的美好,可謂是亮瞎所有人的雙眼,與此同時,對於這尊水晶菩薩的質疑聲也頓時煙消雲散。

然而,恰恰是這件不被觀眾看好的家傳菩薩,它在手電燈光的照射下,卻猶如披了一件外衣,浮現出了淡淡的幽光,而且這道光非常純淨完全沒有任何雜質。可以說,這尊水晶菩薩無可挑剔,尤其是它的選材和雕刻技術堪稱鬼斧神工。

對此,專家也直接表示:「我們不想鑑定了,如此奇珍異寶,實在不可多得,根本無需鑑定。」

三、家族文化的傳承

就在專家給出山西婦女準確答案以後,她便帶著自己的傳家寶回到家裡。在離開節目之前,山西婦女給專家表示說,她一定會好好收藏這尊水晶菩薩,不管何時,她都會將這件寶物傳承下去。

其實,山西婦女這樣的想法,也是非常正確的。在當年她父親請人雕刻這件水晶菩薩的時候,並不是因為預料到它的價值不菲,而是看重她蘊藏的美好含義。為了供奉菩薩,更好的得到菩薩庇護,山西婦女的父親才特意製作了這件稀世珍寶。

在世人看來,這件水晶菩薩價值連城,象徵著極大的財富。但在山西婦女的心裡,這尊水晶菩薩就是他們家族文化的傳承,也是她父親對於她的美好希冀。然而,她也要將父親對於她的美好希冀傳承下去,傳給她的後世子孫。

可以說,對於山西婦女一家而言,這尊水晶菩薩不僅僅是一件珍貴的物品,更像是一種家族文化和希望的傳承。由此可見,水晶菩薩的在山西婦女一家心裡的位置,遠比它自身價值重的多。

結語: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戰火和硝煙的太平盛世之中。越來越多的文物、古董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對此,我們要擦亮眼睛,對眼前出現的珍寶進行準確的評判。既不能將真正的文物埋沒,更不能讓一些贗品和仿造品擾亂古董市場。

所以說,維持文物市場的秩序,更是我們後輩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資料:《贈花卿》《水晶菩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山西一婦女拿家傳菩薩鑑寶,關燈後手電燈一照,專家:不想鑑定了
    電視上有《鑑寶》此類的鑑別節目出現,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人,拿著我們聞所未聞的古董上節目去讓業界專家進行真假辨別,《鑑寶》也一度被推向大眾議論熱潮。在一期節目中,一位美女想讓專家鑑別家中供奉的菩薩,關了燈,在黑暗中專家用手電筒照完後說不用鑑定了,是什麼原因讓專家有此言論?
  • 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去鑑寶,關燈之後,專家:不用鑑定了
    最近一些年,電視臺推出了很多鑑寶節目,大家都對這些節目特別關注,因為每次專家進行鑑定的時候,都會發生一些有趣的故事,曾經有一個女子她帶著自家供奉的菩薩前去鑑寶,專家拿到這個寶貝後,仔細看了看,關燈之後又拿著手電筒照了一下,沒過多久,專家就說不用鑑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一女子拿家中供奉菩薩鑑寶,關燈後,專家說:無需鑑定了
    現在我們國家對於古董和文物也都是非常重視的,我們國家為了去宣傳一些古董和文物的知識,同時也為了去鑑定一些真正的古董,就出現了許多的鑑寶類節目。在鑑寶類的節目推出之後,便吸引了許多前來鑑寶的人,這些前來鑑寶的人,有許多都是家中所收藏的古董,也有許多是通過各種渠道所購買來的。他們都會拿著手中的古董來到節目現場,讓專家去鑑定古董的真假。
  • 她帶家中的菩薩去鑑寶,專家拿手電照後稱不用鑑定了,這是為何?
    請到一尊各方麵條件都屬上乘的菩薩像,是很多愛家夢寐以求的心願,但要了卻心願往往不是靠金錢就能辦到,如果沒有機緣,菩薩像就在眼前也不能請回家中得償所願。所以,一旦電視鑑寶欄目出現菩薩像往往會特別引人關注,觀眾都想聽一聽專家如何「印證菩提」。 一尊獨特的菩薩雕像 月光菩薩,彼稱顏回;光淨菩薩,彼稱仲尼;迦葉菩薩,彼稱老子。——《清淨法行經》 和以上提到的材質不同,曾經在某電視臺的一期鑑寶欄目上,有個山西美女帶來一尊水晶菩薩雕像參加鑑寶。
  • 美女帶家裡供奉的菩薩來鑑寶,關燈後專家用手電筒一照:不用看了
    但是也有一些有先見之明的人,雖然自己不懂得古董鑑別,但是也會找相關的專家來幫他們進行鑑別,後來一些電視臺又推出了鑑寶節目,這是一個比較好的鑑別文物的平臺,裡面請來的鑑寶專家也是具有權威性的,幫助百姓來進行古董的鑑別。在這一套節目上,我們看到了很多各種各樣的文物,其中有真有假,有的是在古玩市場上購買的,有的是家裡傳承下來的,這些古董也引起了一陣的熱議,同時也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國家文化的深厚底蘊。
  • 花季少女拿祖傳「狼皮」鑑寶,專家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
    ,在人類活動中文物就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文物有兩個特徵,一是由人類創造而成,還有就是文物無法重新塑造。 一、文物的意義 文物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可以是一座古樸的建築,也可以是一張承載記憶的老照片,文物的價值在於研究回味歷史,隨著文物潮流越來越熱,帶動了民間文物保護意識。
  • 尼姑拿千年佛像鑑寶,專家稱:贗品!尼姑:「你可知貧尼是誰?」
    比如說,曾經有一位尼姑拿著千年佛像來鑑寶,最終卻被專家點出是贗品的故事,這是怎麼回事呢?二、千年佛像竟變「前年佛像」出於社會的需要,也是順應時代的發展,鑑寶節目隨著藏家的日漸增多、藏家上當受騙的人數增多,也就成為了應運而生的產物。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而且在節目中,也有些人辨別到了假的寶物,發生了許多趣事,讓大家也是樂個不停,就像我們今天說的這個,一位女大學生也帶著家傳的寶貝去鑑寶
  • 女子拿「蝙蝠」鑑寶,專家看後手發抖稱:這是你的東西嗎?
    雖然有些東西的年代並不是很久遠,但是他們本身的價值卻非常的高,而今天小編說的是女子拿「蝙蝠」鑑寶,專家看後手發抖稱:這是你的東西嗎?在一期鑑寶節目上面,一位女孩子就來到了舞臺上面,據女子描述,她現在還是一位在校的學生,自己帶來的是一個蝙蝠,這個蝙蝠是用玉靈芝打造的,而且在這個玉靈芝上面有一個蝙蝠形狀的小東西,看起來非常的精緻,但是自己並不知道它的價值和來歷,所以就來鑑定一下,是否這個東西有價值。
  • 老農帶「免死金牌」去鑑寶,自稱祖傳第四代,專家:膽子真大
    在一期鑑寶類節目中,一位老農可謂賺足了眼球,因為他竟然拿出了傳說中的「免死金牌」,說是祖宗傳下來的,一共傳了四代,直到父親去世之後,這塊金牌才到了他的手裡,但專家拿在手裡掂了掂,並用手電筒照亮,卻無語的搖了搖頭直言說道:「您祖宗的膽子真大!」
  • 頻繁關燈會不會影響電燈壽命?
    頻繁關燈會不會影響電燈壽命呢?平均算下來每次開關燈 大概會縮短十幾分鐘壽命 所以,如果你家還是老式螢光燈的話
  • 電燈關燈後常亮或發微光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電燈雖然電路結構簡單,但是發生的問題卻不少。故障發生頻率最高的,除了不亮以外,就是不滅了——開關斷開後,電燈正常發光或發微光。首先提醒一點,日光燈管關燈後發出微光,過一會兒就滅了,這不屬於故障。電燈故障原因,排查起來並不難。
  • 男子帶「定海神針」來鑑寶,可以變長變短,專家:清朝「水龍」
    導讀:男子帶「定海神針」來鑑寶,可以變長變短,專家:清朝「水龍」歲月那滔滔洪流席捲了世間黃沙。多少滄海桑田、恩恩怨怨被裹攜著,向著那未知的洶湧波濤,奔騰而去。時間那巨大的車輪風馳電掣地碾過滾滾紅塵,生命即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古道漫漫,白雲蒼狗,生生世世也不過瞬息風雲,驟然變幻。
  • 男子拿重10斤的寶貝做鑑定,專家稱:現在論克賣
    在其中一檔鑑寶節目中,一男子拿重10斤的寶貝做鑑定,觀眾們看到了一件稀世珍寶,專家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究竟是一件什麼樣的寶貝呢?男子上臺的時候拿了一個大型包裹,專家眼睛都看直了,因為一般的藏品都是小巧精緻的,像這樣的藏品應該是青銅器或者是工藝品,如果是真的話,這個物件的價值一定不菲。
  • 男子帶10斤寶貝去鑑定,專家見後眼都直了:此物現在論克賣
    近年來,各類鑑寶節目層出不窮。在一檔鑑寶節目中,一名男子拿著重達10斤的寶貝,前來找專家做鑑定。第一次看到如此重量級的寶貝,在場的觀眾和專家都十分驚訝,紛紛對這件「寶貝」流露出了好奇心。據男子介紹稱,自己收藏的這件寶貝,是由非洲犀牛角打造成的一件飾品,說到這件「飾品」的具體作用,男子也模稜兩可道不清楚,只知曉這件寶貝上面的雕刻,出自於清朝時期。
  • 古玩"照妖鏡"出馬 鑑定真偽竟比專家還厲害(圖)
    2009年08月27日 / 第309期   在古玩市場,為了鑑別真假,常常企望於古玩專家的一雙火眼金睛。支持某古玩拍賣會藏品徵集來蓉;可對古玩各部分任意放大 攝影/黃瑤  在古玩市場,為了鑑別真假,常常企望於古玩專家的一雙火眼金睛。
  • 美女捧「珊瑚魚」鑑寶,專家說了五個字,美女「嚇」得臉都變了
    美女捧「珊瑚魚」鑑寶,專家說了五個字,美女「嚇」得臉都變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呢?提到中國,最值得驕傲的是五千年來,我國的歷史從未出現過斷層,遺留下太多的東西可以去考證、驗證歷史,可以從古書中直觀的看到歷史,也可以從流傳下來的歷史文物中看到歷史的一角,古時候,戰亂頻繁,許多東西從皇室流傳了出去,人們不敢拿出來,都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於是就當成傳家寶,這樣一代代的傳下來了,最近興起的鑑寶節目,能夠讓我們看破歷史。
  •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李米佳做客「青睞」??從國家文物局開辦的「文物學習班」畢業後,李米佳1983年分配到故宮工作,1988年正式來到金石組,師從青銅大師杜?松先生。這一做,李米佳就不知不覺和青銅器相伴了30年。扎在文物堆裡幾十年,李米佳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成為目前國內頂尖的青銅器鑑定專家。他可以通過極微小的花紋、裝飾和工藝判斷文物的年代以及真假,這才是真正的「絕活兒」。
  • 男子帶一對青銅器來鑑寶,專家確定為真品,估價卻讓男子感到意外
    男子帶一對青銅器來鑑寶,專家確定為真品,估價卻讓男子感到意外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條件的越來越好,我們也逐漸意識到我們中國的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光靠漢字是沒有辦法完全推測我國之前的人文的,因此現在古董也是成為了我國考古學家研究歷史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
  • 日本專家鑑定曜變天目碗,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塊
    如今,不少人都喜愛上了玩收藏,好的歷史藏品他的價格將來可以被翻上一倍,而不少人一開始也是圖個熱鬧瞎湊了幾件藏品,沒想到後來獲得了極高的收益。隨著市場上贗品的逐漸增多,鑑寶變成了越來越難的事情,因為仿品技術越來越高明,於是市面上開始流出各種各樣非常難以分辨的藏品,不少專家鑑定不妥,就鬧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