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杜甫《贈花卿》
常言道:「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收藏古董。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鑑寶節目也橫空出世。一時間,無數奇珍異寶呈現在世人面前。
但是,在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出現時,也有很多贗品混入其中,搞亂人們對於古董的真實認知。然而,隨著古董、文物的不斷出現,我們所見識到的古董世界也是極其混亂。
與此同時,古董界出現了幾類人,一是真心熱愛古董,將收藏當做畢生的事業,另外一種是以謀取利益為中心,希望通過倒賣古董來獲取巨大的利潤。除此之外,還有最為特殊的一類人,他們只為知曉自己手中寶物的價值,既不為收藏,也不為謀利。
正如山西這位婦女,拿著家傳菩薩前往鑑寶節目。其結果如何?關於這尊家傳菩薩,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其實,關於這位山西婦女的一切,還要從她的家傳菩薩開始說起。
一、盲目跟風,家傳菩薩橫空出世
如今的中華大地,到處都是古玩、文物市場,越來越多的珍貴文物出現在這些市場之中。由於如今的文物市場混亂,使得鑑寶節目出現。漸漸的,很多人都將自己手裡的奇珍異寶拿到鑑寶節目中請專家評定。
這樣一來,人們手中的珍寶都會被專家給出一個大致的價值,與此同時,人們也可以了解自己手裡文物的價值。
然而,那些被評定的文物有真有假,其價值也是大大小小,不盡相同。不得不說,這也使得許多人熱愛觀看鑑寶節目,讓人們清晰的了解到鑑寶節目中驚心動魄的一幕。
就
在鑑寶節目盛行的如今,來自山西的一位婦女,不惜請出她的傳家之寶。她的傳家寶是在中國普遍存在的菩薩。
據悉,這位山西婦女在家裡經常看到一些鑑寶節目,她清楚的了解到鑑寶節目中的緊張刺激。於是乎,她也想帶著家裡流傳兩代的寶物前去鑑定一下,不管寶物的真假與否,最起碼她的內心深處也可以得到一個清晰的答案。
就這樣,山西婦女帶著自己的家傳菩薩前往當地的鑑寶節目之中。只見這位來自農村的普通婦女,她的樣貌樸實無華,絕不像擁有著珍貴文物的樣子。據她自己所說,她手裡的這座菩薩是她們家的傳家之寶,早幾十年前,她的父親便找能工巧匠特意雕刻而成。
一直以來,這尊菩薩一直被供奉在自己的家裡,幾乎每天,她都會為這尊菩薩上香。如今之所以拿來鑑寶節目,只是想了解父親口中家傳寶物的真正價值。
這樣看來,山西婦女帶來的家傳菩薩出自她父親之手,那麼這尊菩薩像是否真的具備價值?一時間,觀看鑑寶節目的人對此議論紛紛。
二、議論紛紛,真相讓人瞠目結舌
當時,這位山西婦女來到鑑寶節目中,專家像往常一樣問到嘉賓所帶寶物的來歷。之前的各個嘉賓,總是會詳細接受自己所帶寶物的歷史背景,但是這位山西婦女,卻把自己所帶寶物的歸為她們家族文化史的一部分。
根據這位來自山西的婦女所說,她的父親曾經在東海地區工作,無意中發現了一根六角水晶柱。當時她的父親考慮到這根水晶柱表面光滑精美,於是乎,就想把它買下來做點雕刻。
然而,由於山西婦女當時的家裡剛好缺一尊菩薩像,於是婦女的父親就請來了雕刻大師,讓大師對這一塊水晶柱進行雕刻。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一家並沒有覺得這尊菩薩材質本身有多高的價值,在他們內心深處也僅僅是對佛深信不疑。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山西婦女的父親離開人世,在之後供奉這尊菩薩的日子裡,山西婦女也逐漸感受到這尊菩薩本身的價值。與此同時,她直接產生了一種將它帶到鑑寶節目的想法,並且想要了解它的真實價值。就這樣,山西婦女懷著無比忐忑的心情來到鑑寶節目。
可是,等到所有觀眾聽完山西婦女的陳述,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片噓聲。其實也可以理解,在世人的認知中,來到鑑寶節目中的奇珍異寶,絕大多數都是有著千百年歷史的珍貴文物,而這一件只有幾十年的歷史,又何談珍貴文物?所以,在場的所有人都對山西婦女帶來的寶物議論紛紛,甚至還有人直接嘲諷山西婦女的做法。
緊接著,專家像往常一樣揭開這件寶物的神秘面紗,而在場的人們似乎並沒有往常那樣的激動。只見專家拿出一尊水晶菩薩,它的雕刻技術精美,更像是渾然天成。
就連見識無數奇珍異寶的專家看到這尊水晶菩薩像後,也不由得暗自誇贊。僅僅通過這尊佛像的外表就可以看出,雕刻師傅的技巧十分好,為世人呈現出這尊驚世駭俗的工藝品。尤其是這尊佛像的線條處理,也讓它成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隨後,專家為了讓在場的所有人親身體會到這尊佛像的魅力,便關掉了現場的燈光,拿出一個手電筒,對這尊水晶菩薩進行查看。一時間,眼前呈現出一種不可描述的美好,可謂是亮瞎所有人的雙眼,與此同時,對於這尊水晶菩薩的質疑聲也頓時煙消雲散。
然而,恰恰是這件不被觀眾看好的家傳菩薩,它在手電燈光的照射下,卻猶如披了一件外衣,浮現出了淡淡的幽光,而且這道光非常純淨完全沒有任何雜質。可以說,這尊水晶菩薩無可挑剔,尤其是它的選材和雕刻技術堪稱鬼斧神工。
對此,專家也直接表示:「我們不想鑑定了,如此奇珍異寶,實在不可多得,根本無需鑑定。」
三、家族文化的傳承
就在專家給出山西婦女準確答案以後,她便帶著自己的傳家寶回到家裡。在離開節目之前,山西婦女給專家表示說,她一定會好好收藏這尊水晶菩薩,不管何時,她都會將這件寶物傳承下去。
其實,山西婦女這樣的想法,也是非常正確的。在當年她父親請人雕刻這件水晶菩薩的時候,並不是因為預料到它的價值不菲,而是看重她蘊藏的美好含義。為了供奉菩薩,更好的得到菩薩庇護,山西婦女的父親才特意製作了這件稀世珍寶。
在世人看來,這件水晶菩薩價值連城,象徵著極大的財富。但在山西婦女的心裡,這尊水晶菩薩就是他們家族文化的傳承,也是她父親對於她的美好希冀。然而,她也要將父親對於她的美好希冀傳承下去,傳給她的後世子孫。
可以說,對於山西婦女一家而言,這尊水晶菩薩不僅僅是一件珍貴的物品,更像是一種家族文化和希望的傳承。由此可見,水晶菩薩的在山西婦女一家心裡的位置,遠比它自身價值重的多。
結語: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戰火和硝煙的太平盛世之中。越來越多的文物、古董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對此,我們要擦亮眼睛,對眼前出現的珍寶進行準確的評判。既不能將真正的文物埋沒,更不能讓一些贗品和仿造品擾亂古董市場。
所以說,維持文物市場的秩序,更是我們後輩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資料:《贈花卿》《水晶菩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