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深圳是最精彩的起筆。作為全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她沐浴著改革開放的陽光雨露成長,借改革開放的東風而展翅騰飛。
鹽田港全景
1979年,四航局首批100多名職工陸續趕赴深圳,是首家進入深圳、服務特區建設的企業,四航人點燃了「改革開放第一爆」,創造了「四分錢驚動中南海」的動人故事。從1987年承擔起鹽田港一期工程建設重任至今,四航局共承建了鹽田港22個泊位,港口建設總長度達6465米,鹽田港獲得魯班獎2個、詹天佑獎2個,成為中國港口建設品質工程的代表。在2020年10月12日交通部和廣東省交通廳組織的 「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會上,鹽田港代表中國港口建設品質,講述中國方案。在改革開放最前沿,四航人紮根深圳特區,用金質服務將鹽田港建成「五星級」港口。
結緣於1987,樹立「深圳質量」標杆
以「蛇口第一爆」點燃改革開放的驚雷,四航人敢為人先,不斷創造深圳特區發展的奇蹟。1987年,四航局通過參建鹽田港起步工程與鹽田正式結緣。鹽田港官方網站定格住1988年項目開工建設的歷史瞬間:「6月15日,鹽田港起步工程開工,由四航局打下第一根樁。」工程於1989年11月高速建成,隨後,四航局還建設了鹽田港一期萬噸級碼頭、鹽田2.5萬噸碼頭,為後續工程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鹽田二期工程
1997年,四航局參建東南亞當時最大的貨櫃碼頭——鹽田港區二期工程,新建三個五萬噸級貨櫃泊位及配套設施,年設計吞吐能力為120萬標箱。
從建設伊始,業主香港和記黃埔港口控股公司就提出了「五十年不大修」的理念,工程建設按照國際通用的FIDIC條款管理,嚴格遵循合同規定的技術規範和質量標準,也就是說要同時符合「英標」和「國標」。
「拼樁頭板差了3毫米,就堅決不讓過,一定要返工。」二十年前,高其彬與鹽田所執行的「英標」有了第一次碰撞,回憶起來,他感慨萬千,「實在是艱難!」但「標準就在那裡,為了爭口氣也要做好。」一個小小的樁頭板,他反反覆覆地去做,摳得自己做到達到標準為止。他的辛苦沒有白費,來自香港的業主李督察忍不住地誇獎:「四航人做出來的模板,我們放心。」
高其彬的經歷說是項目部爭創優質品牌工程的縮影。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建立和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廣泛開展QC小組活動,並通過透水模板、樁內錨錠技術、高性能混凝土、嵌巖斜樁施工技術等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有力保證了項目優質高效推進。
鹽田港全景
1999年10月28日,項目順利竣工,3個泊位較合同工期分別提前11天、8天、81天完成,工程質量經驗收均被評為優良,受到業主高度讚揚。在授予四航局「重質量、保進度」牌匾的授匾儀式上,業主工程技術總監Mark Jack說稱讚到:「自1986年擔任工程技術總監以來,接觸過不少英、德、美等歐美國家的建築單位,但和記黃埔港口控股公司從未試過像今天這樣給一個建築單位專門授匾。」
2000年,鹽田港二期工程榮獲交通部優質工程獎。2001年,該工程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這是中國華南地區水工工程首次獲得國家工程質量最高獎項,標誌著四航局在港口碼頭建設中創立了新的裡程碑。
鹽田港區三期碼頭工程
「4年工期壓縮到2年,創造了建港史上的奇蹟」
建設鹽田三十載,四航人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現代魯班,精心打造了鹽田港區系列品牌工程,為業主提供了優質服務。鹽田國際總經理謝錦添曾對此高度評價:「鹽田港區的建設,離不開四航人的辛勤勞動,我們非常樂意和四航人進行更多、更廣的合作!」
鹽田三期擴建工程全景
2002年,四航局參建鹽田港區三期碼頭工程,建設4個(6號-9號)10萬噸級貨櫃碼頭泊位。根據業主對工期的要求,四航人優化了施工方案,加大船機設備和人力資源的投入,並首次在碼頭工程應用鋼軌鋁熱無縫焊接技術以及鋼筋剝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全力推進工程建設。中國水運工程專家、原交通部水運司司長李梧洲在鹽田港三期工程9號泊位竣工驗收會議上稱讚道:「四航局在三期工程建設中管理規範,勇於創新,工程質量與獲得魯班獎的二期相比有提高。項目部能優質、高效、安全地將4年工期壓縮到2年,創造了建港史上的奇蹟。」2007年,鹽田港三期工程同時榮獲魯班獎和詹天佑獎,成為「雙料大獎」工程,並被評為首屆「中交品牌工程」,在中國水運工程的建設歷史上,創造了輝煌的業績。
鹽田港三期擴建工程
「僅用三年半再造一個鹽田港區」
鑑於四航局在過往工程中的出色表現,2005年3月24日,鹽田國際將鹽田港區三期擴建工程又交給了四航局,這是當時四航局所承接的最大項目。工程規模宏大,相當於鹽田港區一期、二期和三期之和,共有7個10萬噸級貨櫃泊位(10號-14號泊位和南端兩個深水泊位)亟待建設,碼頭岸線總長2726米。
鹽田港全景
四航局建設者們大力發揚鹽田精神,精心施工,2006年8月,12號、13號泊位建成並通過驗收;2007年3月和7月,10號、11號泊位分別建成並通過驗收;2008年3月,港區南端兩個深水泊位建成並通過驗收;2008年9月,14號泊位順利完工,僅用三年半時間,四航建設者就再造了一個鹽田港區。
作為鹽田港區建設的領軍人物——項目經理廖雄飛始終將服務特區高質量建設的責任銘記於心,高質量實施精細化管理。鹽田三期擴建工程的建成,為提升深圳港口的國際影響力,促進深圳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6年,鹽田港區三期擴建工程再續輝煌,繼鹽田港區三期之後,再一次榮獲詹天佑獎。
工匠精神 傳承不息
作為築港先鋒的四航人,用匠心澆築精品工程,在深圳港大鏟灣港區貨櫃碼頭一期工程建設中發揚工匠精神,工程相繼榮獲魯班獎、詹天佑獎,四航局又建造一個「雙料大獎」工程。
深圳港大鏟灣港區貨櫃碼頭一期工程包括新建3個10萬噸級和2個7萬噸級的貨櫃泊位、603米深水岸壁以及相應配套工程,碼頭水工結構按靠泊15萬噸貨櫃船舶設計,設計年吞吐能力250萬標準箱,岸線總長1830米。
工程全景
在施工建設中,四航局大鏟灣港區項目部建立了一整套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制定了明確的創優目標,根據「誰施工誰負責質量,誰操作誰保證質量」的原則,明確各崗位的質量職責,嚴格執行工程材料的「檢驗」、質量的「三檢」等管理制度,有效控制了工序質量,從根本上防止了不合格產品的出現。
藉助科技和新工藝來提升質量管理水平也在工程建設中得以顯現,面對2340噸的巨型沉箱,項目部在陸上採用高壓氣囊搬運,下水和拖運採用半潛駁;在基槽開挖過程中,採用預留薄層、結合清淤二次開挖的工藝,較好解決了槽底巖土遇水軟化和避免基槽回淤;面對重力式碼頭過大的沉降位移質量通病問題,大膽採用創新施工綜合技術,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採用高性能混凝土、矽烷浸漬防腐處理、透水模板、塗覆海工防腐塗料,提高了海工混凝土的耐久性;集成優化了軟土地基真空預壓和垂直鋪塑密封牆的施工技術,解決了淤泥隆起無法進行排水板施工問題。
夜幕下繁忙的鹽田港區全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項目黨支部書記張偉君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我們將傳承四航前輩建設鹽田的匠心,以高標準嚴要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更多精品工程。」
在鹽田,四航人成功挑戰「世界級嚴苛」的檢驗,在完成特區建設者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時,更為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功能,推進珠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建設,全力構建內通外聯、高效便捷的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及支撐「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現代化廣東交通體系,貢獻出一份堅實的力量。
如今,梧桐山下岸吊林立,貨櫃巨輪如織。高聳的梧桐山見證著山腳下鹽田港的茁壯成長,也見證著四航人匠心的傳承。乘著新時代的東風,四航人將繼續傳承鹽田匠魂,以匠心智造,做「中國方案」的踐行者,以「交融天下、建者無疆」的精神砥礪前行。(編輯:陳志麗 責編:盧正義 通訊員:王森林、張偉君、劉嘉璇 圖片:通訊員供圖)